分享

心脑血管疾病越来越多!老中医:一个重要原因,常常被大家忽略了

 踏雪凌波 2022-03-21

朋友们,大家好,我是中医孙大夫,心脑血管疾病,相信大家都不陌生,对于现代的中老年人来说,心脑血管疾病已经成为60岁以上人群的第一死因,而且它造成的致死率和致残率也在逐年升高。一旦得了心脑血管疾病,往往需要终身治疗,而且治疗费用比较高,且容易复发和容易出现并发症,会给家庭带来很严重的负担。

心脑血管疾病是心脏血管和脑血管疾病的统称,像高血压、冠心病、高血脂、心梗、脑卒中、老年痴呆等病,都属于比较常见的心脑血管病。

细心的人会发现,这些疾病都和我们身体的血液流动有一定的关系,像血粘稠、血压高、血液流动缓慢等等,进而导致心脏、大脑及全身组织发生的缺血性或出血性疾病。

中医认为,心脑血管疾病主要是气滞血阻所致。“心主血脉,诸血者皆属于心”。脉为血之府,与心相连。所以,当气血失衡,脉中血行受阻,就会出现胸痹、心痛、血不养心、心神不宁、心悸心慌等症状。若气机逆乱,上冲于脑,就会出现眩晕、头痛、失眠、烦躁等症。若淤血停于脑,阻于脑络,则见突然言语不清、半身不遂或身体麻木等症状,就是俗称的脑血栓。

导致气血失衡的原因多有以下4点:

1、外感寒热,致使邪气损伤气血;

2、整天郁郁寡欢,导致心气不顺,气滞血阻;

3、生活没有节制,导致痰湿内蕴,淤堵血脉;

4、久病气弱,均可致使气血失衡

中医认为,脑病多因六淫七情所致,外感、内伤,均可导致脏腑经络功能失常,使气血运行失常,还可产生内风、内寒、内湿、内燥、内火等进而诱发心脑血管疾病。

得了心脑血管疾病,我们是看中医还是要看西医呢?

当你明白中西医的治病原理,你的心里自然会有答案。

得过脑梗的人应该对阿司匹林肠溶片,潘生丁,右旋糖酐等不会陌生,很多人得过脑梗以后选择长期服用此类的药物, 此类药物的大概作用是扩张血管、溶解血栓、或者防止血液凝固等等。就像一条小溪水流缓慢,我们把小溪扩建加宽,或者在溪水里加入一些抗凝剂,人为地降低水的稠度。这样的方法当然会起到一定的作用。可以快速地疏通淤堵,短时间内使血液运行得到一定的改善,这是西医的防治思路。

那么,中医怎么防治此病呢?前面说过,中医认为导致心脑血管疾病的根本原因是气滞血瘀,所以,对于此病的防治,中医往往从调理身体的气血运行开始,对于气滞引起的血液运行缓慢,可以通过补气来推动血液的运行,痰湿内蕴导致的气血淤堵,可以化痰祛湿来改善身体的血液循环;中医的优势是讲究望、闻、问、切,辨证施治,针对不同的病情、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从整体出发,通过调理整体,解决根本上的问题。

因此,建议心脑血管患者采用中医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方法,另外,疾病的形成不是一天两天的事,前期也会有一些征兆出现,早发现早治疗,防患于未然也是中医治病的理念。

除了及时对症用药外,平时要注意饮食均衡,吃饭定时定量,进补要根据体质进行;劳逸结合,作息规律,适当地进行户外运动,此外,情绪激动是心脑血管病的大忌,建议保持良好的情绪和愉悦的心情。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