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梧闽札记:福德不是功德 '白马非马'

 翁墨宸文学馆 2022-03-21



对于唐朝诗人杜牧,我真的很喜欢的,他有一首诗,表了如今九湖'荔枝海'珍品'妃子笑'的名…
 
长安回望绣成堆,山顶千门次第开。
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
 
历史上,南北朝是佛教发展的一个高峰期,这个时期比较疯狂,甚至出现了帝王出家、后削发为尼这些令人抓狂的事情,与其说是统治者崇佛,不如说是佞佛。宋、齐、梁、陈四个王朝的统治者无不如此,而其中又以鼓吹救苦救难佛教传播,先后四次“舍身入寺”的梁武帝最为疯狂。


在数千年历史长河中,梁武帝萧衍无疑是最为奇葩的一个。与其他“百事不会、只会做帝”的同类大异其趣的是,梁武帝是个干啥像啥、牙口倍棒、吃嘛嘛香的主儿,萧衍是南朝梁代的造者,与南齐室是近亲。年轻时,被竟陵王萧子良如入西邸,成了文学士人的八友之一;萧衍不但才华横溢,精于音律,写得一手好书法,居然还是一名能征惯战的武将,在对北魏的战争中脱颖而出,因军功升任雍州刺史、镇守襄阳。后来,萧衍趁齐氏内乱的良机,逼迫齐和帝禅让,一屁股坐上了帝宝座,改朝换代为梁。这一坐就是半个世纪,直到屁股上生了痔疮被叛将侯景撵下来。
历史上,梁武帝是最虔诚的佛徒帝。吊诡的是,从造谶语、定国号、选定郊禅吉日,都是道家人物陶弘景大力支持促成的。做了帝的萧衍投桃报李,对陶弘景“恩愈笃,书问不绝”,送上雄黄、朱砂、黄金等酬劳。来而不往非礼也,陶弘景也将自己炼的丹、铸的宝刀进献与梁武帝。
然而,服了仙丹后的萧衍突然心性大变,亲率道俗两万余人,在重云殿重阁亲作《舍道事佛文》,向天下臣民宣示“宁在正法之中长沦恶道,不乐依老子教暂得生天”,大有我不入地狱,谁入地狱的气。


从此,梁武帝的人生就象开了外挂,变得一发不可收拾。他不但自己皈依三宝,要求王公大臣、平民百姓也信仰佛教,他敕命官民称:唯佛一道,是为正道……老子、周公、孔子等圣贤,无一不是如来的弟子。
既然拜了释迦牟尼为师,梁武帝自然要布施。众所周知的是,和尚位除了手中乞食的钵和身上的僧衣,就一无所有了。他们最大的收益,就是善男信女的施舍。现在,有了帝这个最不差钱的施主,怎么能放过这个天赐良机。
很快,萧衍就开始大兴土木,建造寺庙。今天为死去的父亲建一座,明天为死去的母亲修一座,后天再为远来会念经的和尚建一所大庙,巧立名目不一而足,建康城中寺庙如雨后春笋般拔地而起,大受敬寺、大智度寺、光宅寺、开善寺……


这其中,建筑最为宏伟的就是有“南朝四百八十寺”首刹之称的同泰寺。梁武帝修建这座寺庙下了血本,寺内楼阁殿台完全依照宫的式样,九层塔高耸入云,寺内古树森森,宝象庄严肃穆。在同泰寺,梁武帝不但铸造了十尊银质佛像,还铸造了两尊与平常人等身的佛像,一尊金像、一尊为银像。为了方便他烧香拜佛,梁武帝特意将宫城北门正对寺庙南门,自己则时而佛子、时而帝,如此循环不已乐此不疲。
梁武帝信奉佛教,绝不是说说而已,他不但身体力行的守持佛教的戒律,而且向天下僧尼特意颁发《断酒肉文》,对于管不住嘴饮酒吃肉的僧尼,责令他们还俗,以保证僧众队伍的纯洁性。
梁武帝不但自己诵经讲经,还为佛经作注,请来高僧大德译讲佛经,开设法会,而且亲自撰写忏文。身为天子,却甘为“三宝之奴”,在其六十四、六十六、八十三、八十四的时候,先后四次舍身同泰寺,群臣无奈只好花费巨额资金为其赎身。
 


梁武帝不但自己崇佛,还派人将佛教传入日本、朝鲜,时间一久,就连远隔千山万水的南亚一些国家都知道中国出了一个崇佛天子。事情最终传到了通晓大小乘佛法的菩提达摩耳中,他亲自泛海来到中国,梁武帝得知消息,立即派人将他迎往建康。梁武帝见到达摩,问道,自己一生敬奉佛教,不停的造寺、布施、供养,这有什么功德?萧衍本来是想听外来和尚恭维自己几句的,哪知道达摩却不以为意道:并不一定有什么功德!
达摩的话惹得萧衍十分不快,见话不投机,当即将达摩礼送出境。于是,达摩无奈之下只好“一苇渡江”来到北方,跑到少林寺面壁思过去了。
建了数不清的寺院,剃度了无数僧尼,梁武帝想着求得“果报”,哪知道最终的果报居然是“侯景之乱”,萧衍被困台城,最终身死名灭,徒增笑耳。


梁朝如此,宋、齐、陈的情况也大致如此,甚至受梁武帝影响,陈武帝、文帝都曾经舍身修行,就连陈后主也曾经学着萧衍有模有样的舍身修行,大赦天下。南朝的统治者大建寺院,大张旗鼓的崇佛本来是为了偏安政权的长治久安,结果事与愿违其兴也勃、其亡也忽,没有麻了百姓,却癫狂了自身。
杜牧作《江南春》的时候,正是唐宣宗大中年间,在经历了唐武宗大肆毁寺灭佛之后,唐宣宗开始着手恢复佛教。史料记载“自元年(847)正月,泊今年(大中五年)五月,斤斧之声不绝天下,而工未以讫…..”。
杜牧作此诗,正是借咏江南春景之意,行诗谏之实。“烟雨”ニ字为全诗诗眼处,景可以空潆飘渺淡远,历史却是触手可及,前事不忘、后世之师,借古讽今,杜牧此诗真所谓用心良苦。
 
江南春
·杜牧
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这是描写江南风光的一-首七绝。杜牧在这首七绝中不仅描绘了明媚的江南春光,而且还再现了江南烟雨蒙蒙的楼台景色,使江南风光更加神奇迷离, 别有一番情趣。“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首先诗人描绘了江南那花红柳绿的世界。到处莺歌燕舞,到处绿树红花;那临水的村庄,那依山的城郭,尤其是那迎风.招展的酒旗。“千里”说明是写整个江南,但整体又是通过一个个具体的意象表现出来的。“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这里有过渡到江南风光的重要组成部分--寺庙,揉进了沧桑之感,南朝遗留下来的许许多多佛教建筑物在春风春雨中若隐若现,更增添扑朔迷离之美。如今“南朝四百八十寺”都已成为历史的遗物,成为江南美妙风景的组成部分了。
 


梁武帝在位50年,应该说是一位信佛十分虔诚的皇帝,到处修建寺庙,剃度僧人,为当时的佛教的兴盛做了很大贡献。梁武帝也保持了俭约的清苦生活。但是真正说来,他却不懂佛法精髓,只兴趣表面的建树粉饰…他对世间法也不很精通,后来弄得家破人亡,被侯景困在宫里活活饿死…一开始,梁武帝便与达摩'一言不合',达摩祖师对他'大兴寺庙'的表功,认为没有'一点功德'…六祖惠能对梁武帝更有直接和深刻的批评。
 
关于功德,中国历史上那么多信佛的人都没有弄清楚过,现在国家落实了宗教政策,开放了寺庙,到寺庙敬香贡果添油捐款的人越来越多,这一切,都是为了做功德,也就是求福报,但并没有为了''修成正果'的觉悟。
 


《坛经》疑问品,六祖惠能为韦刺史释疑梁武帝曰:'实无功德。勿疑先圣之言。武帝心邪,不知正法,造寺度僧,布施设斋,名为求福,不可将福便为功德。功德在法身中,不在修福。见性是功,平等是福;念念无滞,常见本性,真实妙用,名为功德。内心谦下是功,外行于礼是德;自性建立万法是功,心体离念是德;不离自性是功,应用无染是德。若功德法身,但依此作,是真功德。若修功德之人,心即不轻,常行普敬。心若轻人,吾我不断,即自无功。自性虚妄不实,即自无德,为吾我自大,常轻一切故。'禅宗六祖惠能的开示,属于善知识,认为念念无问才是功,可以捐资助学,扶残助困,也可以为佛祖的道场添砖加瓦,问题是能'念念无问',学雷锋做好事不留名吗?可以做自己的《日记》。'心行平直是德',心气平和,直来直去地积造''。自修性是功,自修身是德,功德都是'自性内见',不是你献了多少钱。'功德'二字不是布施供养之所求也!所以,六祖惠能最后说:'是以福德与功德别,武帝不识真理,非我师有过。'解释当年达摩祖师,对来迎接的梁武帝,建了'南朝四百八十寺'的邀功,一句'并没功德''一言不合',而后一苇渡江去河南嵩山少林寺'面壁九年'

 
'福德'是表象的积造,而'功德'才是自性的修养,这属于形而上的'白马非马'那个关键,也就是毛主席说的'人是需要一点精神的',为了这点精神,可以学习郑和下西洋之前,去太武名山'立马闽山第一峰',在龙海宝地灵活功德'龙马精神'吧!…嘿嘿!

闽风采



郑亚水,笔名梧闽,自号"山石码'',毕业于漳州农机校和厦门大学政治学系,中国散文学会会员。先后由漳州市图书馆出版《秋水白云》《西方国际政治研究》、作家出版社出版《白云深处》、海风出版社出版《月泊龙江》等书籍。

2001年中国东欧经济研究会授其《企业文化一一现代企业的灵魂》''优秀社科论文一等奖'',并入选《中国改革发展论文集》(北京希望电子出版社);2009年11月,该论文被清华大学收录《n<1知网空间》智库咨文

作品《<兰亭序>拾遗》一文于2010年9月入选《中国散文家代表作集》(作家出版社),并荣获2010年度中国散文学会“中国当代散文奖”;2015年春,经中瑞两国相关部门批准,被授予瑞典皇家艺术学院“荣誉博士”称号;2021年8月,作品《说好的父亲》荣获“相约北京”全国文学艺术大赛一等奖。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