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武帝(464年-549)萧衍 在位48年,活了86岁,在古代算惊人的长寿了,但他却是非正常死亡,是饿死的。在南京饿死的. 刚当上皇帝的时候,对这份工作他还是心存敬畏心理的,小心谨慎地治理国家,虽然没什么大的业绩,但也没出什么大错,还任用了一批能干的大臣,把朝政打理得井井有条。 这样二十多年过去了,南朝政局稳定,经济繁荣,慢慢地梁武帝志得意满起来。 梁武帝信佛,史书记载他“佞佛”,“佞”字的意思是巧言令色、邪恶谄媚。 梁武帝把佛教定为国教,他自己也受戒带发修行,还有自己的法名。他建造了大量的佛寺,所谓“南朝四百八十寺”就是他统治时期的情形,但实际数字比这多多了,当时南方有佛寺三千多座,出家的和尚尼姑有上百万人。要知道出家人是不缴税、不服徭役的,他们拥有的田产也都是免税的,很多人就是因为这个才出家。另外萧衍举办大型的法会、佛事等活动,都是政府出钱,他的这些做法,不但掏空了国库,还极大地削弱了国家的税赋能力。 达摩祖师在梁朝,渡海来到广州,梁武帝听说达摩是印度佛国来的高僧,立即下令派人护送到南京。达摩来到南京后,梁武帝立即接见了他。当时会见的情况。梁武帝问达摩:“朕一生造寺建塔,布施设斋,供养僧众有何功德?”达摩说:“没有功德“。其实是他把概念搞错了,造寺建塔,布施设斋,供养僧众,可以培养获得福报,而功德的意思是本事。比如你家有吃不完的粮食是你的福报,而能把粮食吃进肚子里消化后变成营养提供给身体是功德. 梁武帝对此不但不反省,反而变本加厉,多次上演“皇帝出家”的闹剧。他任性地先后4次舍身给同泰寺出家,他每次舍身出家,大臣们都苦苦哀求他回来当皇帝,后三次更是花钱给他赎回来的,赎金都高达一、二亿钱,这样的巨额赎金,让国库基本上就枯竭了。但同泰寺很有钱,楼阁台殿富丽堂皇,九级浮屠高耸入云,更有多座黄金筑造的大佛。 萧炎,主张不吃肉。 从此,汉传佛教形成吃素的传统。萧衍不近女色,不仅他这样做,还要求全国效仿:“以后祭祀宗庙,不准再用猪牛羊,要用蔬菜代替。”他吃素,要神灵也吃素。原本荤菜并不是指肉,而是五种有辛辣味的蔬菜。指大蒜、韭菜、薤、葱、兴渠(根像萝卜、气味像蒜印度有)。这个命令下达之后,大臣议论纷纷。最后,萧衍允许用面捏成牛羊的形状祭祀。萧衍不仅几次入寺做和尚,还精心研究佛教理论。在萧衍的支持下,梁代佛教达到了南朝佛教的最盛期。萧衍之后,简文帝和元帝也都信奉佛教。 叛军侯景攻打南京时候,萧衍已经86岁了,没吃没喝,偌大的宫殿里就只剩他孤零零的一个人,他悲从中来,喉咙里发出几声微弱的悲鸣,就此挨饿去世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