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血气形志的有余和不足-倪海厦《黄帝内经》第六十二篇调经论(62.2)

 妙音禅韵 2022-03-21

图片

第二节 血气形志的有余和不足

所以呢,我们刚刚可以看到他这个,岐伯讲的,如果是神有余的时候,我们泄的时候,小络上面放几滴血就好了,稍微轻轻推一下,不要太过。那不足的话,我们下针补的时候,针下去,我们扪针,让他气血疏通,简单动一下就好了。

那如果一个人,大笑不休,对不对?然后这个或者是有悲,但是他并没有洒淅恶寒啊,没有感觉到一点冷,代表他没有问题,你不要过来小络我给你放一点,也太过了,他没有病,知道我的意思吧?所以他的症状跟一些要配合,要有那个症状再做。

那黄帝说,刺微,就刺神微,一点点变动的时候,我们重要的方法是什么?用针刺的手法,那我们先用这个“按摩勿释”,那有的时候呢,我们针,摸在皮肤表面上,在精气上摸到皮肤表面上,针在碰到表面上,碰碰就好了,有时候针都不用下去,因为很轻微嘛,不要太过。

这样子,你稍微那个针在碰一下的时候,那个病人会悲忘掉了,对不对?那个悲忘掉,他就专心,你要给我扎针,神就回来了,就这意思啊。

他这一段就告诉你,针灸可以,我们可以,中医可以治在病初期,刚开始,他碰到皮肤就知道了,中医的厉害在这里。那你如果跟医生说,我稍微有点冷,穿衣服嘛,那么笨,多穿点衣服嘛。那这个,那刚刚讲的是神啊。

黄帝说,那气有余和气不足怎么治呢?那我们知道,气讲得就是肺嘛。

484页,岐伯说,肺气如果有余的时候,有多余的气的时候,病人会咳喘,喘咳上气,不足则息利而少气,呼吸很短。

这个“血气未并,五脏安定”,这个,就讲气和血,仍是分工合作的,不会并在一起的,五脏安定。皮肤稍微有微病,你的“白气微泄。”所以当肺,气有一点点问题的时候,你可以看到皮肤脸上有一点点苍白,苍白的是颜色而已,初起的病症。

那这一个有余的症状,一个不足的症状。那老师,我怎么分?先生,小姐你放心好了,有余,你一看就知道,那动作更明显,讲话都没有力气了,元气不足,你听他电话,讲话声音很大,有余。你知道吧?马上就听出来了。

中医呢,从头到尾,看起来章篇分得很多,很零乱,实际上我们在用的时候,那个大原则,五行的大原则,待会儿我会讲一些案例,用听,闻诊,望诊,一下就知道了。

如果气有余和不足,如果做补泻呢?我们知道有余我们就要泻嘛,不足就要补,这是针灸的原则嘛,如果有余,我们就泻他的经,泻他的经,不要伤到经,不要让他出血,不要泻其气,就是,这里“无泄其气”,实际上就是我们泄他的气,不要让他出血。

“不足,则补其经隧,无出其气。”那肺是气,那我们如果不足的话,我们就不要让他气泻,有余的话,我们让他气泄出来一点点。

所以他这里,上面讲的无泄其气,就是意思是讲,可以泄他一点气,后面的“无出其气”,才是你不可以让他出气,这是。

那如何刺,肺气微,一点点改变呢?岐伯说,按按针的位置,把针拿出来给病人看一下,然后跟病人说,我要扎很深啊,那病人就很紧张,病人必革嘛,很紧张,要反抗,对不对?那个精气马上就好了,邪气就跑掉了。那个神就回来了。

意思就是说,病在微的时候,很轻微的时候,你一些动作就可以把他治好。好的医生,我们方法很多。

一个是神,气,现在讲血。血有余和不足的话,症状是什么?

岐伯说,一个人血有余的话,则怒,很容易发脾气,怒,当然有时候怒是假的怒,我常常有时候假怒,所以你看我发脾气的时候,有的是假的,有的是假的,我要看看那个人的心性如何,假的怒。

“不足则恐。”真的怒的时候,脸都发红了,那是大怒,那个不足则恐惧。那“血气未并,五藏安定”,那如果“孙络水溢,则经有留血。”意思就是,如果我们有血症的时候,有余和不足,都会在经络上面造成淤血的,淤积的有血脉出现。

那“补泻奈何?”我们讲血有余就是肝。“血有余,则泻其盛经出其血。”因为血过嘛,病人容易动怒,动怒的病人呢,放血。那不足,经虚的地方,我们放针,下针在他的气脉里面,留针,让他慢慢恢复。

所谓“脉大,疾出其针。”当我们在做补泄的时候,不足的时候我们做补泄,我们扎针,比如说肝经,我们下到肝经的曲泉,曲泉是母穴啊,对不对?下在曲泉,或者是你在太冲,太冲是腧穴,腧穴叫做原穴,本,就是虚实都治。

这个时候,第一个,你可以看到,针孔是红的,第二个你可以摸他的脉,原来脉很小,气一到的时候,脉变得很大,你们如果下针的时候,你可以下针之前摸病人的脉,下针以后再摸病人的脉,脉改变掉了,都可以感觉的很明显,如果仔细去摸,非常的明显。

 487页,那如果说,黄帝说,那如果是经脉里面有瘀血,怎么办呢?那瘀血,把它放掉就好了嘛,我们那个放血的时候都是放一两滴,挤一两滴就好了,你不要大放,放很多出来。

我们里面有脓血的时候,看到脓才会大放,我们用火罐上去吸,硬要把它吸出来,那有的是络上一点点血,你不用火罐,那个放血针刺一点,挤两滴血就够了,让他气血调均,就可以了。

 那后面呢,脾脏,如果是人的形有余和不足,一个人太胖,过胖,或者形变了,过瘦,那形体改变了,外形改变了,就是有余。

 488页,岐伯就下定义了,形有余的人呢,一定会腹胀,肚子大,小腹会涨满,“泾溲不利”,就是小便、大便不会顺畅,那如果,形不足,四肢不用,手脚没有力量,不能够控制,这个时候,因为是病在初嘛,“血气未并”,这个时候呢,五脏是安定的。

那肌肉蠕动的现象,我们称为微风。那个这个蠕动就是皮肤跳动啊,皮肤会跳动,或甚至于里面,你会感觉到里面也,皮为什么痒痒的,皮肤里面痒痒的。

那“补泻奈何?”岐伯就下定义了,因为这是形,是属于脾,形有余,我们泻他的阳经,不足,补其阳的络。所以阳的,阳经呢,像脾经的表经阳经就是什么?胃经,要补其阳,不足的补他的络,因为,为什么是,因为你是病初发嘛。

那阳经和阴经,脾经和胃经,是不是有络,络穴的交穴,络穴的交点,那个中间是络,所以有余的话,我们扎他的阳经就好了,不足的话,我们扎他的络就可以了,络脉。

那如果是刺微病呢?他刚开始有一点点小病,那这个时候呢,我们“取分肉间,无中其经,无伤其络,卫气得复,邪气乃索。”所谓分肉间,比如说我们在胃经跟脾经中间找这个,这个两个肌肉,肉缝中间。

那一般来说,我们扎这个四肢上,因为这个是浅病嘛,都在手不过肘,足不过膝,膝盖以下,脾经、胃经的地方。

那如果是,黄帝说,志有余和不足,一个人的志太过,志有余的主要的症状,就是“腹胀飧泄”,就是下痢,拉肚子。“不足则厥。”那厥有两种,一种是人会感觉到昏厥过去,一种是手脚冰冷,也叫做厥。

那这是微,刚开始微变的时候,应该不是说人会昏迷过去,手脚比较冷。这个时候呢,病人骨节会有动。骨头呢,骨节中间会有声音产生,有稍微振动,颤动。

那如何补泻呢?我在介绍然谷穴的时候,记不记得?然谷穴。然谷穴是非常好用的地方,有余的时候,我们在然谷穴旁边的络脉上面,看到有青筋冒出来,放血。

不足,我们知道这个,就可以补他的复溜穴。肾气稍微不足的时候,我们可以补复溜,复溜是它的母穴。

那“刺未并”的时候,什么是未并?气和血没有并,气血不并的时候,人的循环都会很好,都没有什么大的问题,那我们这种气血没有混乱的时候,我们脉都是很正常的。

这个时候呢,我们,岐伯说,气血还没有并,有点小微恙产生的时候,我们在部位浅针,不需要扎到主要的经脉里面去,在络脉上面放一点血啊,在分肉之间下针就好了,不需要找到这个主要的经脉上面。

我们在针灸里面讲的,比如说,我们扎复溜啊,真什么,那个三黄啊,阴陵泉、地机、三阴交,这都是在经脉上面下针,在经脉上面下针,那我们在经脉下针,一定是经脉有问题了。

那在经脉上面下针,经脉是直接落到脏腑去的,所以我们知道真的要治脏腑的病的时候,我们必须要在经脉上下针。那你如果在络上面下针,一点用都没有,因为络要经过脉,脉要到脏腑去还要经过一个阶段,一定要治内脏的病,我们就在大的主经上面下针。现在是讲微病,刚开始有一点毛病的时候。

图片

文源 网络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