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黄帝内经》学习笔记93

 药膳食疗方注释 2020-03-16
《素问. 调经论》节选(有余不足的具体调治方法)

   下面我们翻过页来,看146页第二段。这一段是讲什么呢?
   是讲神、气、血、形、志,有余不足之病,及其调治法。怎么调治?这就比较具体。
   上面所说的“守经隧”,那就是大的原则。
   这些就是相对比较具体的调治了。所以神、气、血、形、志,有余不足之病及调治法。我来读一遍。
【原文】
帝曰:神有余不足何如?
歧伯曰:神有余则笑不休,神不足则悲。血气未并,五藏安定,邪客于形,洒淅起于毫毛,未入于经络也,故命曰神之微。
帝曰:补泻奈何?
歧伯曰:神有余,则泻其小络之血,出血,勿之深斥,无中其大经,神气乃平。
神不足者,视其虚络,按而致之,刺而利之,无出其血,无泄其气,以通其经,神气乃平。
帝曰:刺微奈何?
歧伯曰:按摩勿释,着针勿斥,移气于不足,神气乃得复。
帝曰:善。(气)有余不足奈何?
歧伯曰:气有余,则喘咳上气,不足则息利少气。血气未并,五藏安定,皮肤微病,命曰白气微泄。
帝曰:补泻奈何?
歧伯曰:气有余,则泄其经隧,无伤其经,无出其血,无泄其气。不足,则补其经隧,无出其气。
帝曰:刺微奈何?
歧伯曰:按摩勿释,出针视之,曰我将深之,适人必革,精气自伏,邪气散乱,无所休息,气泄腠理,真气乃相得。
帝曰:善。血有余不足奈何?
歧伯曰:血有余则怒,不足则恐。血气未并,五藏安定,孙络水溢,则经有留血。
帝曰:补泻奈何?
歧伯曰:血有余,则泻其盛经,出其血。不足,则视其虚经,内针其脉中,久留而视,脉大,疾出其针,无令血泄。
帝曰:刺留血奈何?
歧伯曰:视其血络,刺出其血,无令恶血得入于经,以成其疾。
帝曰:善。形有余不足奈何?
歧伯曰:形有余则腹胀、泾溲不利;不足则四支不用。血气未并,五藏安定,肌肉蠕动,命曰微风。
帝曰:补泻奈何?
歧伯曰:形有余则泻其阳经,不足则补其阳络。
帝曰:刺微奈何?
歧伯曰:取分肉间,无中取经,无伤其络,卫气得复,邪气乃索。
帝曰:善。志有余不足奈何?
歧伯曰:志有余则腹胀飧泄,不足则厥。血气未并,五藏安定,骨节有动。
帝曰:补泻奈何?
歧伯曰:志有余则泻然筋血者,不足则补其复溜。
帝曰:刺未并奈何?
歧伯曰:即取之,无中其经,邪所乃能立虚。
-------------------------------------------------------
    这段讲的是,神、气、血、形、志有余不足,主要的表现。还有一些调治的方法。

    下面我们串讲第一个自然段,神有余不足。
“帝曰:神有余不足何如?”-  神有余不足,我们说了,就是指的心有余不足,心的虚实,由于心藏神,所以叫神有余不足。

“歧伯曰:神有余则笑不休,”- 由于心藏神,所以神有余则笑不休。
   心在声为笑,在志为喜,所以邪气有余,则嘻笑不休,出现神的症状。是这样的,这个病人要是嘻笑不休,可是有事没事笑,也挺可怕的。
 @ 作为病人来说,那就是一种神志失常的现象。
 @ 要是不是病人,他嘻笑不休,你要留心了,他说不定有什么坏点子了。心神也出现坏主意了。

“神不足则悲,”-  实则笑不休,虚则悲。悲本来是肺之志,心火不足,肺金反侮。因而出现悲的现象。
   实则喜不自胜,嘻笑不休,虚则悲不自胜,哭泣不止。有那样的病人,有原因没原因的就哭,其实多半是心营、心血不足。
   营血不能养心神,那不是《金匮要略》有一个甘麦大枣汤,治妇人无故自悲伤,妇女多见一些,男人也不是没有。所以叫妇人无故,无故就是没什么原因的自己悲伤。就要哭泣了。

“血气未并,”-  就是说还是正常状态,“并”是合并、偏聚,血气偏聚,这叫血气并,血并于气,或者气并于血,或者血气相并,这都是说一种不正常的状态。

   未并,那血还血,气还是气,能够顺畅的运行。所以说
“五藏安定,”- 血气未并,就五藏安定。

“邪客于形,”-  当邪客于形,这个时候邪气也可以侵犯人体,但是相对来说病情轻微。

“洒淅起于毫毛,”-  洒淅,恶寒的样子。
   好像有冷水向背上洒一下。发凉,有点恶寒的样子。起于毫毛。就说病情轻浅,浅表,病情浅在。

“未入于经络也,”-  这个时候,邪还在毫毛体表。还没有入于经络,那说明病情很轻。

“故命曰神之微,”-  虽然是神之病,但是病情比较轻微。所以叫命曰神之微。

“帝曰:补泻奈何?”怎么样治疗这种病呢?

“歧伯曰:神有余,则泻其小络之血,”-  说神有余,则泻其小络,因为病情还轻微,所以神如果是有余之病的话,就泻其小络。
“之血”,针刺小络脉,让络脉出些血。

   但是由于病情未深,所以
“勿之深斥,”-  不要再深斥,斥是开拓,扩大。不要再往深里刺,然后再摇针,使针孔摇大。所以勿之深斥,不要深斥了。因为病情轻浅,只要刺其孙络。浅表的络脉出点血就是了。

“无中其大经,”-  更不要刺中其大的经脉。刺血络都不能深斥。更不要刺中其大的经脉。

“神气乃平,”-  这样的话,神气就可以平复了。因为病情比较轻,这是有余。

“神不足者,视其虚络,”- 不足的呢,要视其虚络,看看它的经脉所过的部位,络脉比较虚,不明显,虚络,就是陷下,经络陷下的地方。

“按而致之,”-  要按而致之,要用按摩的方法,揉按的方法,使它的气血充实起来,到达于这个地方,到达于心的经脉。
   所以按而致之。致者,使之至嘛,使什么至?使气血到达与这个部位,络脉虚的部位。因为病人虚,是属于虚证,所以要按而致之。用按摩的方法,使气血到达于虚络这个部位。

   到达了之后,再
“刺而利之,”-  再用针刺的方法使它通畅。

   当然,要
“无出其血,无泄其气,”-  因为它是虚证,只有使气血到达这个部位,然后针刺让它再通畅开,这个病就算好了。不要泄,因为这是虚证。

“以通其经,神气乃平,”-  通畅开,所以叫以通其经,神气乃平。用刺而利之,所以就通其经。利就是通利。

“帝曰:刺微奈何?”-  刺轻微的病,神气的轻微的病怎么治?神之微。

“歧伯曰:按摩勿释,”- 岐伯说要按摩勿释,要用按摩的方法,不要松手,这是说针刺的技术,要在针刺的部位上用手按摩。不要松手,按摩勿释。

“着针勿斥,”- 着,就是拿着,拿着针,不要斥,斥就是扩大,不要去摇针。不要把针孔摇大。所以针刺不要摇大针孔。因为病情很轻微,不用深斥,不要大摇。

“移气于不足,”-  这样的话,就使气血转移到不足的地方。转移到它虚的地方。什么地方?就是我们针刺按摩那个地方。使气血转移到这里,移气于不足。

“神气乃得复,”- 那样的话,神之微,神气就可以恢复了。
   这是关于神的有余不足。主要表现及针刺。

   下面第二个自然段,是说气的有余不足奈何。
【原文】帝曰:善。(气)有余不足奈何?歧伯曰:气有余,则喘咳上气,不足则息利少气。血气未并,五藏安定,皮肤微病,命曰白气微泄。
帝曰:补泻奈何?歧伯曰:气有余,则泄其经隧,无伤其经,无出其血,无泄其气。不足,则补其经隧,无出其气。
帝曰:刺微奈何?歧伯曰:按摩勿释,出针视之,曰我将深之,适人必革,精气自伏,邪气散乱,无所休息,气泄腠理,真气乃相得。
--------------------------------
“有余不足奈何?”-  刚才我说了,这里应该是脱一个“气”字。实际上说的肺气有余不足,肺主气。

“歧伯曰:气有余,则喘咳上气,”-  肺的邪气有余,邪气实,就可以出现喘咳、上气,肺不能宣降,因此有喘咳。有喘,有咳嗽。上气,其实也是喘气。气喘不能肃降。

“不足则息利少气,”- 肺气虚的时候,就气少,少气不足以言,说话的劲都没有。
   但是我们还记得《本神篇》讲的时候,“气不足者,鼻塞少气”,在讲那个的时候我也谈到《调经论》有关的记载说“不足则息利少气”。
“息利”就是说呼吸还通畅。鼻子气通畅,但是没有力,气很少。说话的气都没有。

“血气未并,五藏安定,”-  同样是正常的状态。五脏安定的状态。

   如果是受到轻微的外邪,
“皮肤微病,”-  因为血气未并,所以外邪侵入也不可能严重,说皮肤微病。

“命曰白气微泄,”-  这种病把它叫做白气微泄,因为肺主金,其色白,肺气微泄,所以叫白气微泄。

“帝曰:补泻奈何?”-  这种气的有余不足怎么治呀?

“歧伯曰:气有余,则泄其经隧,”-  说气有余,则泻其经隧,但是气有余虽然要泻其经隧,有余则泻,没问题。

   但是要注意,
“无伤其经,无出其血,无泄其气,”-  这个“无”者“勿”也,不要的意思。
  前面“无出其血,无泄其气”,也是“无”者“勿”也,就是不要。不要出血,不要伤气经脉,还不要使其气泄。
   尽管是有余,也不要使其气泄。不要使什么气泄?
   根据马莳的注释的意思,这“无泄其气”是“无泄其营”,不要泄营气。
   那是不是可以泄卫?
   根据马莳上下的注解来看,好像他认为可以泄卫,卫气还可以泄。因为是实证,轻微地泄一泄。(怎么个刺法,才可以泄卫而不泄营呢?笔记者问。)
   我在讲“绪论”开头的时候曾经提过,对于《灵枢》的注释,对于《内经》的经络针灸方面的注释,马莳的注释是很好的。我记得我提过。所以我想,马莳当初可能是精通针灸之术。因此根据他的注,无泄其气是无泄其营气,因为病情比较微。

“不足,”-  就是虚证。
“则补其经隧,无出其气,”-  要补其经隧,无出其气,虚证当然要无出其气。
“无出其气”是什么呢?
   不要使其气出。那就是说,不要使营气出,也不要使卫气出。马莳是这么注的,所以“卫气亦不可泄也”。
   马莳在注这个“不足,则补其经隧,无出其气”,“无出其气”这句话,他说“虽卫气亦不可泄也”。
   所以,我解释上一句,说实证“无泄其气”的时候。我推测是说“无泄其营气”。可能是可以泄卫气的。所以到虚证的时候,“无泄其气”,卫气都不要泄了。实证的时候,无泄其营气,虚证的时候,连卫气都不要泄了。意思是实证的时候,卫气还可以微泄一下。

“帝曰:刺微奈何?”-  治疗这种病轻微的时候,应该怎么样针刺?
   这个病在于气,病情很轻微,甚至于这个病人,拿自己的病也不当一回事。他根本很随便。这种时候,怎么治呀?
   病本来是不重,但是他确实是有病,那你要不治,那病可以从浅入深。这个病人他自己又不够重视,所以他的精神很不集中。找你随便看看得了,你给我点药吃,给我扎一针,我就走了。这种现象临床现在也有,你这个时候针刺效果不好。尽管病不重,效果也不好。
   这种情况怎么办呢?
   所以要特别指出来,这个病轻的时候,你可不要太小瞧它,这个病人他也不在意。你要非常注意这一点。
   所以,
“歧伯曰:按摩勿释,”-  按摩你该针刺那个部位,不要撒手。
   同时要
“出针视之,”-  把针拿起来,让病人看,你瞧你瞧,我使这个针给你扎针灸。

“曰我将深之,”-  而且要说,“我将深之”,我可要拿这个长针给你扎针了。
   这个什么作用呢?
   这是一种心理作用,这样一下,病人他就,哦,这么大针,要深刺了,他精神马上就集中回来。
   精神集中,医生的精神集中,病人的精神集中,才能有利于气血的运行,针刺下的效果才会好。所以说,“我将深之”是起这么一个作用。

   但是毕竟病情很轻微,所以不能深入,所以
“适人必革,”-  适,触到,触到病人体表的时候,必革,必然改变,说真深刺不要真深刺,实际还是浅刺。因为病情轻微,所以适人必革。

   这样做的目的,可以使得
“精气自伏,”-  病人的自己的精气就很顺从,就不至于紊乱,精气自然就平伏了。

“邪气散乱,”-  精气自伏,针刺的效果好,可以使邪气散掉。

“无所休息,”-  让邪气不能停留。休息就是停留。不能停留在体内。

“气泄腠理,”-  因为病在体表,腠理一散,邪气就出去了。

“真气乃相得,”-  真气是讲的正气、气血,相得,就合调了。邪气散去了,正气就合调了。
   这里头提到的针刺的方法,非常重要的问题,暗示的问题。用暗示的方法使得病人精神集中,提高疗效的问题。

下课。 =====================上课,

   教材147页。继续讲《调经论》,(一、神-心。二、气-肺),147页第三个自然段(血-肝),也就是:
【原文】帝曰:善。血有余不足奈何?
歧伯曰:血有余则怒,不足则恐。血气未并,五藏安定,孙络水溢,则经有留血。
帝曰:补泻奈何?
歧伯曰:血有余,则泻其盛经,出其血。不足,则视其虚经,内针其脉中,久留而视,脉大,疾出其针,无令血泄。
帝曰:刺留血奈何?
歧伯曰:视其血络,刺出其血,无令恶血得入于经,以成其疾。
--------------------------------------------

   从那儿开始讲,
“血有余不足奈何?”-  实际上在这里是讲的肝,有余不足的问题。因为肝藏血。

“血有余则怒,不足则恐。”-  怒为肝之志,所以肝气实善怒,肝气不足,肝虚,不足则恐”,所谓子盗母气。
   或者从“乙癸同源”来讲,也就是“肝肾同源“,同源于下焦,同藏精血,实多归属于肝。所以肝肾实多从泻肝这个角度治疗,肝肾虚多从补肾这个角度治疗。所以虚则补肾,实则泻肝,这“乙癸同源”的理论。
   “乙癸同源”这个理论在李中梓的《医宗必读》,其中有一篇文章叫《乙癸同源论》,讲得很深刻,文章写得很漂亮,可以自己翻阅,自己学习一下。
   所以肝不足则恐,可以从子盗母气的角度来理解,也可以从“肝肾同源”的角度来理解。肝属木,肾属水,所以实则泻木,虚则补水。因此就这个意义上来讲,后世才有一个说法叫做“肾无实证,肝无虚证”。其实不是无虚证,但是从“乙癸同源”的角度讲,肝虚就补肾,肾也不是无实证,同样的,从这个角理论度考虑,肾的实证也要泻肝。因此就说肝无虚证,肾无实证。有这样一个说法。
   大家要注意这个说法,是特定在“乙癸同源”这个理论前提下说的,不是说肝真的无虚证,肾就是无实证。并不是这个意思。
   所以说肝有余则易怒,在志为怒。肝不足则恐,恐本来是肾之志,恐为肾之志,但是不足就出现肾虚的这个症状。或者叫子盗母气的症状,由于子盗母气,所以出现肾虚的恐,肾之志,恐的症状。

“血气未并,五藏安定,”-  这个是说,血气未并,前两段也有这个血气未并这句话,“神有余不足,气有余不足”都有“血气未并”这句话。
   血气未并是说病还没有严重,疾病还没有严重,也可以说血气已病,但是病而未甚,轻微,所以就叫做“血气未并”。由于血气并没有严重的偏倾,所以五脏安定,没有影响到内脏。

   但是有
“孙络水溢,则经有留血,”-  但是有孙络水溢,这个水字,我们教材注释有,《太素》作“外”,也就是“孙络外溢”,就说明浅表的孙络有充斥,溢就是溢出,外溢,孙络有充斥表明病位浅在,并不深,所以前面它也说有“血气未并,五藏安定”。
   如果真的血气完全未并的话,孙络也不应该有外溢的现象。所以我刚才说,血气未并,血气未并可以理解为血气已病,但是未深,很轻浅。

“则经有留血,”-  由于孙络外溢可以导致经脉有留血。留血也是瘀滞不通,有瘀滞的现象。由于孙络外溢,导致了经脉的留血。

“帝曰:补泻奈何?”-  血有余气不足的补泻,怎么用补法?怎么用泻法呢?

“血有余,则泻其盛经,出其血。”-  盛经就是血液充斥的,气血充斥了那个经脉,所以叫泻其盛经,主要是指的肝经,肝经充实的经脉要泻,泻肝经。

“不足,则视其虚经,”-  不足,那要针肝经,不足也是肝经之虚。

“内针其脉中,久留而视,”-  针刺到俞穴当中,经脉之中之后,要久留,要留针,要观察。针刺到经脉之中之后要留针观察。

“脉大,疾出其针,”- 不是刺到虚脉当中吗?当发现脉大的时候,所谓“脉大”是气血来至,针刺的时候,要经脉气来至的时候才有疗效。

   脉大说气血已经到来了。这个时候要
“疾出其针,”-  要赶快地起针了。所以针刺之后要观察,观察其经脉充盛了,再起针。这是治虚证的方法。

“无令血泄,”-  因为它是虚证,当然不要令血泄。这和上面的“泻其盛经,出其血”,你看从针刺上这完全不同的方法。实可以泻出去,虚就无令出血。

“帝曰:刺留血奈何?”-  那么是血有留滞,这个时候怎么治疗呢?怎么针刺呢?

“歧伯曰:视其血络,刺出其血,”-  看到血络充斥之处,血络充斥之处针刺放血。

“无令恶血得入于经,”-  这样的话,刺出其血,就是所说的恶血,邪气,要赶快放出来,不要让它再深入到经脉里面去。

“以成其疾,”-  如果深入到经脉之中的话,那疾病就压要严重了。成其疾,就是基本已经成。就说明疾病严重。
   这是血有余不足。

   下面,第四自然段,讲脾有余与不足(形 - 脾)
【原文】帝曰:善!形有余不足奈何?
岐伯日:形有余则腹胀,泾溲不利,不足则四支不用。血气未并,五藏安定,肌肉蠕动,命日微风。
帝日:补泻奈何?
岐伯日:形有余则泻其阳经,不足则补其阳络。
帝日:刺微奈何?
岐伯日:取分肉间,无中其经,无伤其络,卫气得复,邪气乃索。
------------------------------
    串讲,
“帝曰:善!形有余不足奈何?”-  形是说的形体。是说的肌肉,这里实际上具体是讲的脾有余不足,脾主肌肉。

“岐伯日:形有余则腹胀,泾溲不利,”- 形有余就脾的邪气充盛,脾脏的邪气充盛,可以出现腹胀,运化不利因而出现腹胀,脾主大腹,脾的邪气实,因而出现腹胀。
“泾溲不利”,泾溲是指的大小便,二便不利,脾主运化,运化水谷精微,运化水湿。运化功能失调,所以出现二便不利,这是实邪导致的,脾的运化功能的失调。

“不足则四支不用,”-  脾虚则四肢不用,四肢不能够运动。肌肉痿软无力。
   我们在讲《太阴阳明论》的时候,谈过这个问题。“脾病而四肢不用”,就是“筋骨肌肉,皆无气以生,故不用焉”。
   脾胃后天之本,运化化生气血津液来滋养筋骨肌肉。脾虚,津液不足,气血精微不足,不能滋养因而出现四肢不用。脾主四肢嘛!

“血气未并,五藏安定,”-  这病情很轻微的时候,血气没有明显的偏倾。五脏,内脏没有明显的受到干扰。

   那是病很轻微,所以叫
“肌肉蠕动,”-  肌肉好像蠕动地在那儿动如同虫行肌肉之中。好像有虫子、蚂蚁,在肌肉轻轻地爬的那样的感觉,肌肉蠕动。

“命日微风,”-  这是轻微的风邪所致,脾属土,风属木,邪气轻微而导致脾的病变,所以叫微风。

“帝日:补泻奈何?”-  说这样怎么治疗呢?

“岐伯日:形有余则泻其阳经,不足则补其阳络,”- 就脾有余泻阳经,泻阳明经,不足补阳络,补阳明络。
   太阴阳明互为表里,所以在这里头泻其阳经,补其阳络。都是说的阳明的经和阳明的络。是因为脾胃相表里,从表里经而治。

“帝日:刺微奈何?”-  疾病轻微的时候怎么针刺呢?

“岐伯日:取分肉间,”-  脾主肌肉,所以针刺取分肉间。

“无中其经,无伤其络,”-  因为病比较轻,所以不要深刺中其经。同时也不要伤其络。
   使得
“卫气得复,邪气乃索,”-  这样的话,因为卫主在表,病情轻微,所以说卫气得复,病情轻微,浅表之气也可以恢复了。
“邪气乃索”,病邪也可以消散了。索,是消索,取消散之义。
   这是形有余不足。

   下面,(第五自然段,志- 肾)
【原文】帝日:善!志有余不足奈何?
岐伯日:志有余则腹胀飧泄,不足则厥,血气未并,五藏安定,骨节有动。
帝日:补泻奈何?
岐伯日:志有余则泻其然筋,不足则补其复溜。
帝日:刺未并奈何?
岐伯曰:即取之,无中其经,邪所乃能立虚。
------------------------------------

“志有余不足奈何?”- 也就是讲的肾有余不足,肾藏志,所以肾有余不足是什么样呢?

   下面说
“志有余则腹胀飧泄,不足则厥,”- 肾有邪气充斥,就出现腹胀飧泄,飧泄这个词我们讲过几遍了,就是完榖不化那种泄泻。
   这是说肾主志。肾的邪气盛,什么邪气盛,主要是指的寒邪盛,肾为水脏,其性本来就寒,所以容易受寒邪。
 * 寒邪盛,使得水寒之气充斥,因而出现腹胀,“肾者,胃之关,关门不利,则聚水而为病”,这是《素问 . 水热穴论》里面的话。由于肾受了邪气,使得关门不利因而水液停留,可以出现腹胀。所以肾中的阳气可以化生脾土,所谓火生土,是从这个角度讲,肾阳不足了,使得脾土的运化功能失调,可以出现飧泄。
 * 再有肾司二便,肾的功能失调,邪气盛,也可以出现飧泄,所以这个腹胀飧泄。可以从这样几个方面理解。

“不足则厥”,肾虚就可以出现厥,出现什么厥?
 @ 如果是肾阳虚,手足冷就是出现寒厥。
 @ 热厥,如果肾阴虚,出现手足热,所谓热厥。
 @ 同时,如果肾精不足,水不涵木,还可以出现昏厥。突然昏仆了,神志不清。
   所以说是不足则厥。

“血气未并,五藏安定,骨节有动,”- 肾主骨,所以病轻微的时候骨节可以出现病变,“动”机是变动。也就是骨节出现了病变。

“帝日:补泻奈何?岐伯日:志有余则泻其然筋,”- “然筋”也就是针灸的穴位的然谷穴。属于少阴经的荥穴。井、荥、俞、经、合的荥穴。属于足少阴的荥穴,志有余则泻其然谷穴。同时可以针刺然谷穴,可以放血。

“不足则补其复溜,”- “复溜”是足内踝上二寸,复溜穴,用补法。

“帝日:刺未并奈何?岐伯曰:即取之,”-  对于病情比较轻微的病,也要立即的针刺它。
   但是
“无中其经”,但是针刺的时候,因为病情比较轻微,所以不要中气经,也就不要太深。络浅而经深。所以无中其经,要浅刺。浅刺当然就浅刺其络,无中其经有刺其络。

“邪所乃能立虚,”-  邪气就可以很快的散去。邪气实,散去了就所谓“邪所乃能立虚”,就是指的邪气已经散去。

   这一段也就是,血、气、形、志有余不足的疾病、病机和它治疗法则。就讲完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