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宝宝喜欢走高低不平的地?行走敏感期来了,错过就等娃喊"抱抱"

 果妈的育儿间 2022-03-21

宝宝在成长阶段,会经历很多的敏感期。每一个敏感期对于孩子来说,都是格外重要的。宝宝在敏感期中,不但能够锻炼对应的本领,并且,一旦错过,一生都难弥补。

宝宝喜欢走高低不平的地?行走敏感期来了

前段时间,有一位宝妈阿梅抱怨:自家女儿还不满2周岁,前段时间小区新修了一个小公园,里面有2、3个斜坡。女儿自从走过那个斜坡之后,便开始"念念不忘"。每次,女儿都能在斜坡上走上半个小时。

面对女儿对斜坡的"痴迷",阿梅觉得很无措。

首先,女儿走路虽然比较稳,但是在斜坡上走,还是摔了很多次,膝盖上都摔得青紫

其次,女儿这样不断走来走去,会不会"伤腿"

最后,阿梅比较注重孩子的早教,对于走斜坡,前后玩耍也需要很长时间,这样的玩耍对孩子是否有用?

相信,不少家长都有这样的困惑。甚至,不少家长直接出手干预,不让孩子走这样的斜坡,或者在孩子走的时候,都由家长搀扶着走。

其实,这只是宝宝的"行走敏感期"来了。既然是敏感期,那么家长就需要认真对待。

宝宝学习走路的四大阶段

在了解行走敏感期之前,家长需要先了解一下,宝宝学习走路,会经历哪些阶段。

第一阶段:10-11个月,站起来

宝宝会在扶着妈妈的手,或者床、椅子等固定的物品站起来。

第二阶段:12个月左右, 站起蹲下

宝宝不但会站起来,并且能够蹲下来捡东西。家长此时锻炼孩子的站起蹲下的动作,能够增强腿部的力量。

第三阶段:12-14个月,扶着东西走

宝宝能够扶着围栏、妈妈的手开始行走。这时候的宝宝还有点胆怯,不敢放手。

第四阶段:13-18个月,独立行走

宝宝能够放开妈妈的手,开始独立行走,探索周围的世界。也是在这个阶段,宝宝很有可能会进入"行走敏感期"。

宝宝进入"行走敏感期"的表现

行走敏感期,一般是在宝宝会独立行走之后,所进入的敏感期。并且,这个敏感期什么时候到来,都不一定,可能刚会走就进入,也有可能要到2左右。因此,家长要准确抓住,宝宝是否进入了"行走敏感期"。

1、走个不停

听妈妈说,我小时候是正月初一那天学会独立走路,那时候的我,已经16个月。早上发现自己能够独立走路之后,一整个上午,便在老家的场地上,来来回回走了一个上午。

宝宝忽然很喜欢走路,并且来来回回走个不停,这样的频率还比较高,那么宝宝很有可能就是进入了行走敏感期。

2、喜欢来回走楼梯

不少孩子在刚开始上楼梯的时候,都是手脚并用。这时候,算是"手脚敏感期"。等孩子学会单独用脚上下楼梯,并迷上了这个行为,那也是行走敏感期。

3、喜欢走高低不平的地

绝大多数孩子,都曾喜欢玩高低不平的地,那冲下去的感觉,孩子会觉得很爽。其实,这也是宝宝进入了行走敏感期,他在探索"高低不平"。

4、喜欢在走路中"找乐趣"

大人在走路的时候,中规中矩,走完就好。对于孩子而言,走路不只是为了到达目的地,也是为了能够玩。

如果宝宝在走路的时候,喜欢按照格子走、走"独木桥"、跳过水坑、踩水坑等,其实,就是宝宝在为走路找乐趣,也是宝宝进入行走敏感期的表现。

宝宝在"行走敏感期"得到充分的行走,对宝宝有哪些好处?

看到上面行走敏感期的表现,或许有些家长会毫不犹豫地去拒绝孩子。就比如上楼梯,宝宝还那么小,得多危险?只是,家长不知道的是,这些行走敏感期,对于宝宝来说,是多么重要。

1、宝宝更有成就感,对自信心、胆量等有好处

有一天下了一场大雨,第二天出门的时候,地上有不少水坑。奶奶担心开心果会踩湿了鞋子,于是便想抱开心果走,但开心果浑身都充满了拒绝,于是,2岁的开心果便自己走。

一开始的时候,开心果会小心绕开水坑。只是,在奶奶一不注意的时候,就去水坑里跳一下,然后笑得特别开心。后来,奶奶干脆不管了,反正鞋子裤子已经湿了。这下开心果来劲了,逢坑必踩。

在避开一个又一个水坑的时候,开心果很有成就感。在踩到一个又一个水坑的时候,开心果又觉得特别有趣。如果奶奶非要抱开心果呢?那么,开心果很有可能会觉得,水坑是个可怕的东西,以后看到就矫情。

满足宝宝的行走敏感期,宝宝会在其中找到乐趣,并且完成之后,会有满满的成就感。这些都会提升宝宝的自信心、胆量等等。

2、宝宝的智力能够得到开发

就拿宝宝上下楼梯来举例子吧!

宝宝上下楼梯,他会反复地用脚,去感知上下的空间,然后用脚去把握空间。直到,宝宝能够准确把握,然后在上下楼梯的时候,能够熟练用脚攀爬、下楼梯。这个能力,会让宝宝的脚,在任何空间内,都能够得到熟练的运用。

宝宝脚的潜能在逐渐开发,同样的,用来感知的大脑,也得到了开发。

在行走敏感期,宝宝并不只是如表面一样,只是"走",其实,在走的时候,宝宝也在思考、探索,其想象力、创造力也在得到扩充,宝宝的智力,自然是得到了开发。

3、宝宝更独立,求"抱抱"次数会变少

宝宝进入行走敏感期之后,得到充分的满足,那么宝宝进行的行走锻炼,会非常多。在这个过程中,宝宝会习惯:自己走。这样的宝宝,会更加独立。

而那些在行走敏感期,被家长各种限制的宝宝,会逐渐丧失探索的欲望,乃至丧失走路的欲望,觉得走路是一件很疲惫的事情。这也就是为什么,很多宝宝才走了几步路,就回头伸手要父母"抱抱"。

宝宝"行走敏感期",家长该如何对待?

1、尽情释放宝宝的双脚

进入"行走敏感期",家长要做的第一件事情,便是尽情释放宝宝的双脚,让宝宝尽情享受走路给他带来的快乐!

2、陪伴孩子一起"走"

家长看着孩子走的时候,也可以陪着孩子一起"走",让宝宝知道,他不是一个人。在父母的陪伴下,宝宝会更为勇敢!

但家长要注意,如果宝宝有些不敢,那么家长可以牵着宝宝的手,陪伴着宝宝一起去探索。而在宝宝能够独立行走、没有要求父母牵手的时候,家长也不要伸出自己的手,只要陪在一旁,静静看着宝宝行走就好。

3、别怕宝宝摔倒

宝宝其实没有我们想象中的那般怕疼,摔一跤对宝宝来说,其实并没有什么大不了。对于宝宝而言,他更享受的是行走的过程,甚至是摔倒之后,继续爬起来行走的过程。

不过,作为父母还是需要照顾宝宝的安全问题,家长需要确保宝宝行走的环境比较安全,没有尖锐物品等。

4、为宝宝"创造机会"

农村欢乐多,想要满足宝宝的"行走敏感期",可谓是轻而易举。但是到了城市里,住在狭小的单元间内,可能就需要家长为孩子"创造机会"了。

家长可以去小区公园内找斜坡路、多带孩子爬楼梯等等。机会,总是有的,就看父母有没有这份心为孩子准备。

开心果妈妈寄语

对于宝宝而言,每一个"敏感期"都是他们成长最快速的阶段。作为家长,我们能够做到的,便是先去了解,宝宝处在什么样的敏感期,然后用正确的方式,让宝宝快乐度过这个敏感期。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