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梦回二零零八

 新用户12603780 2022-03-21
今天转载一篇朋友的回忆录,他是80后投资者中的佼佼者,也在过去的2021年历经了账户的大起大落(跟他比起来,我的净值波动几乎可以拉平了哈哈)。

我俩都是真性情之人,都喜欢在文中仗义执言,他比我多体验一轮周期,所以这篇《梦回二零零八》,是我不具备的宝贵记忆,分享给大家。

公众号——李永浩写给2087。



从过往的一年,到过去的一周,股民们(尤其中概和港股投资者),应该都百感交集,人生过山车,坐到吐。

但时光荏苒,当下再炽热胶着的爱也随风而散,危机中惊掉下巴的恐慌也渐成笑谈,记忆终究会逐渐坍塌。多年后我们还能不能记得这一年遭遇了什么?这期间的感受不能忘,尤其过去一周,一定要用比较细腻的颗粒度,来还原这些情绪和事件。

当下一次危机来临,起码能温故知新,稍显从容。

一、2008的恐慌

先把时间拉回。我从2008年8月入市,对于金融危机最恐慌的那段时间(四季度),虽完整经历,但当时道行太浅且时间久远,记忆已经非常模糊了,只记得几件小事,分成“大环境”和“身边事”来梳理:

身边事之飞流直下--记得是9月刚开学,我去图书馆借书。柜台前,看着管理员一边给我扫码,一边切到炒股软件的界面--满屏绿色。他摇着头,用四川话拖着长音自言自语道,
“飞(féi)~流(liù )~直(zì )~下~”

由于“féi”这个音用力过猛,导致唾沫喷到了我的书上,他可能觉察到了什么,用手擦了擦书的封面,不经意间看到了书名,是类似于《左手索罗斯,右手巴菲特》这样的书。那个管理员又擦了一下唾沫,抬头看我,说了第二句话:
“小伙子,好生学(xiǒ)习,不(bǔ)要炒股”

大环境之雷曼破产--当时最耸人听闻的两个事,一是雷曼兄弟破产,二是冰岛的银行直接取不出钱来。

雷曼号称“不死猫”,在这次危机中都垮掉了,花旗银行等股票跌到几块钱,巴菲特出手买了高盛的可转债,然后媒体又嘲笑“这个老头子这次要掉坑里了”;A股这边,多数周期股,从高点掉下来95%以上,江西铜业,驰宏锌锗等大牛股,被砸到难以想象的价格;财经网站上每天都是华尔街裁员,满屏都是抱着箱子,垂头丧气走出办公室的配图。

当时我刚大三,还远没到找工作的时候,但是跟家里打电话时,爸妈已经开始旁敲侧击了:“你还是想想怎么考研吧,我看新闻说好多公司都垮掉了,你学习也不上心,本科毕业也不好找工作....”呵呵,我那时候翅膀还不够硬,不敢直接怼他们,一年后我就把腾讯、德勤等一把offer砸到了他们的脸上。
图片

大环境之救市喧嚣--08年的9月19日,伴随着中央汇金增持,印花税下调等消息,沪深指数涨停!两市几乎所有股票全部涨停!这是怎样的奇观!那次对我的震撼,直到2016年股指连续熔断,才能与之相提并论。

可救市政策并没有挽救颓势,股市暴涨几天之后,继续一路阴跌,直到后来的1664。

那次之后,有两句话一直萦绕心头,一是“熊市多暴涨”,二是“政策底不是市场底”。这两句话不一定对,但是老股民后面讨论哪里是“底”,总会强调一下市场底和政策底。

身边事之寂静无声--我寝室和对面寝室,都有哥们炒股,刚开学时我们还经常穿着脱鞋互相聊股票,后来除了919那次暴涨,其他持续下跌的时候,大家都闭嘴不谈了,仿佛股票从我们生活中消失了。后来才知道,那是真的绝望了。

多年后,我回忆起汶川大地震。2008年5月12号下午2点28分,当剧烈晃动来临(我们学校距离汶川,直线距离不到100公里),我从4楼的宿舍穿着裤衩狂奔到一楼,整个过程,只能听到身旁急速但沉静的脚步声--“咚!咚!咚!咚!”逃跑的过程至少1分钟。那1分钟内,除了脚步声,我没听到任何叫喊。

真正极端的恐惧,是宁静的。股市也一样,跌到极致,股民们仿佛都消失了,该干嘛干嘛去,股票绝口不提。

后来,记得是11月份,各个国家开始出台救市政策,美国先出招,我们跟上了“4万亿”刺激政策。当时并不懂这意味这什么,否则我会让我爸妈砸锅卖铁去加杠杆买房子。再后来,股市开始逐渐走出阴跌趋势。

然后,2008年结束了。

二、2022的恐慌

2008之后的十多年,也有几次幅度不小的下跌,但强度和烈度,都无法和2008相提并论,直到最近的一年。而这一次,我经历完整,痛感明晰,记忆鲜活。

经历完整,是从去年3月的中概股见顶开始算,到前几天的港股见底(姑且认为这是底),我几乎一直满仓在不同市场切换。这一路跌下来,热门中概股跌幅超90%以上比比皆是,热门港股如腾讯、美团腰斩以上,更别提地产、教育的投资者了。整个市场,哀鸿遍野;
痛感明晰,经过十多年股市拼杀,今日的自己与2008完全不同。当时我还是个学生,双肾滚烫,赤手空拳博未来;现在我是个失业中年,家里开支还指望我股票收益呢。每一次大跌,都决定着我儿子未来是开法拉利去追女孩,还是只能骑共享单车压马路;
记忆鲜活,毕竟最戏剧化的一周刚刚过去,很多片段就在眼前。

所以,我要详细记录下来,还是分“大环境”和“身边事”。先简述过去一年的大环境之惨:

估值虚高过去两年很多没有任何盈利的股票,只要有概念加持,例如“高瓴概念”,上市后的市值,直接就到了必须用“大格局”和“想象力”才能理解的地步。图森未来,纳微科技、明源云之类的初步觉得还不错的股票,PE直接干到200以上,甚至无限大,因为都没盈利,短期内也看不到盈利可能性;
双边摩擦:具备摩擦略过,懂的都懂;而作用在股票上,最直接的坏处就是让中概股两头受气。伴随美股对于审计底稿及其他监管的担忧,市场预期普遍恶化,中概股面临退市可能性,富途等明星股暴跌,悦客这类本身就具备被锤风险的,更惨,金山云这类业绩不好的,当天(3月13日左右)暴跌60%多;
加息周期:疫情导致的大放水,美国通胀抬头,加息迫在眉睫,而加息对于尚未有盈利的科技企业和众多泡沫股,非常不利,同时美股经过2年的上涨,本身也有回调的压力;
世界动荡:大毛和二毛干起来了,西方立刻站队,一堆官方或民间的组织跳出来,着实让我大跌眼镜,如禁止大毛参加足球比赛,没收大毛的资产等等。从此我彻底知道,礼崩乐坏,每天满嘴仁义道德,其实都他妈一路货色;
内部打压:伴随着反垄断、房住不炒等政策不断压低预期,以及前天某机构随手发的一个关于民营医院的问话文件,就让海吉亚医疗应声暴跌50%,这种看不见的大棒乱挥舞,让投资者如惊弓之鸟,出门常备尿不湿,因为不知道哪天真的就被吓尿了。

这几个因素叠加,让本土投资者信心溃散,外资也面临着撤退的压力,最直接受损的是中概和港股,当然,A股也跑不掉,开年到现在,一直阴跌。


大环境之凶险一周

周一:市场传言我方出兵支援大毛,港和A急速跳水,腾讯暴跌10%;还有其他原因,我记不清了,总之谣言满天飞,恒生指数大跌5%;

周二:网传腾讯要被拆,当日腾讯股价再跌10%,亲娘啊,这可是4万亿市值的巨无霸啊;
图片

以我对股民的了解,90%的股民,是看不懂上面这串英文的,可能9%的股民,每个单词都能看懂,但串起来还不知道啥意思,最多1%的人,能懂这句话。但配上小马哥这样一个深邃的眼神,啥都不用懂,都能猜到是一个坏消息。当天下午这个配图和新闻,我看到了至少3个不同版本,很明显,有一种被人操控来做空的痕迹;

周三:上午继续跌,中午He总出来讲话,针对市场担心的情况作出回应,市场情绪直接大逆转,港股开始爆发性上涨,恒生指数收盘涨9%,让我想起了2008年919的A股大盘涨停;

周四:中概,港股,A股继续反弹,然而市场情绪仍然有很大的观望味道,之前割肉出去的还在犹豫要不要杀进去,做空的还在犹豫是不是回补。景林资产(业界最一流的私募)开交流会,被投资者骂。看着这样一个业内最优秀,最德高望重的基金,被一群投资者数落,像极了赌球输掉的球迷,看阿根廷痛失冠军,一个个在屏幕前指点梅西踢球的样子;
图片

周五:
老大和Biden开视频会,之后媒体传来向好的意思,随后中概股继续飙涨。网上说,看中概股的涨势,像是Biden递交了入Dang申请书。股票群里恢复了往日的热闹,大家的交流变了,“稳了”“满上了!”

身边事

无心恋战--不仅仅是我,几乎是所有人,都无心恋战。这一周的前两天,我都跑出去自己打游戏,踢实况足球,美其名曰是为了深度体会和演练自己的“足球队投资体系”(详见投资经理vs足球教练),实际上就是不想看盘,不想面对;

路在何方--大家讨论的焦点,不再是某个股票或者某个板块,而是世界发展的路在何方,会不会从此老死不相往来,以及疫情到底该不该放开,伴随着这些热点事件的讨论甚至谩骂,大家总是夹杂着一些自己的不满。期间好多朋友发微信问我怎么看后市,我的回复基本都是,“已深套,躺平了”;

爸妈关切:是的,我爸妈又来电话了,和2008年那通让我放弃找工作准备考研的电话一样,这一次,他们是让我卖掉股票。过去的十多年,他们让我卖股票的次数,应该不少于十次,很庆幸,我没有一次听他们的。

本周二一大早,我还在睡觉,就看到父亲的电话,他从不会这么早给我打电话,我还以为有什么急事,几声对我生活的关切和对孙子的询问之后,开始切入主题,“那个啊,现在局势都动乱,你那个股票啊,是不是该卖了啊”,

好在我现在翅膀已经硬了,“行了行了,我要是听你们的,我连十万块钱都赚不到,你们之前拿7万块炒股,三年都快亏光了,行了,别指点我了,我自己知道怎么办”。

和往常一样,这是见底的信号之一。果然,我爸妈周二早晨给我打电话,周三就见底了。我相信大多数已经长大的年轻人,回顾青春,都有一个试图帮助自己但反而帮了倒忙的父母或者亲戚,哈哈。

割在地板--周三的一整天,我都在家里坐着,啥都不干,就对着书桌和电脑。在前面的两天,我一直在琢磨我应该怎么办(详见盲目乐观,退无可退),总结来说,就是如果极端熊市真的来临,我应该收拢聚焦,把子弹都打在自己最信任的上面。所以,知行合一,周三的一大早,我就开始狂卖股票,把所有的“浮亏”全部变成真实的亏损,然后,转身追买我能够安心过冬的股票,一开始还买的犹犹豫豫,中午就传来He总开会的声音了,下午开始继续追买;现在回头看,真的割在了地板上,好在又从地板上买回来了,而我知道的不少股民,真的恰好割在那里;

三天翻倍--我一个聊了6年的股票群里,群友A在周二买了350万股融创,3块多买的,我们还在感慨“几年前350万股还要快一个亿才能凑齐,现在一千万就搞定了,物是人非啊”

结果两位群友好意说“别买”,他们有消息,快不行了,但是不能明说,然后群友A就亏了一两毛钱,全卖了,没想到融创股价当日就收复失地,第二天,融创暴涨60%,叠加前一天的振幅,两天几乎翻倍,而第三天又涨了一些。

图片

大家都是好意提醒,没想到助推割肉在地板,群友A也是大气,一笑置之。虽然A君是个很有钱的人,但,三天赚一千万,可能对于任何人来说,都不能算是一个小数目,只有在这极端魔幻的市场中,才有可能实现。

江湖多少事,雨打风吹去。


三、学到了什么

回想起2008和最近的一周,我总结有3点:

一,可以听很多人的意见,但你决策时候,必须只听自己的声音。

此言并非狂妄自大,唯我独尊,而是在极端情绪之下,极少有人不受影响,大家的判断,可能都是情绪高于理性。而且情绪是会传染的,即使是高手,也难以独立判断。我交流的人当中,记得只有北京大哥,说快到底了,底部前一天,贝帅也说抄家伙干。印象中,只有这两个声音是逆流而上的。

同时,对于后市的判断,每个人都可能错。犯错是绝佳的成长机会,这种机会,怎能假手于人。

二,不要轻易割肉。

如果此刻已经深套,或者已经历漫长而连续的下跌,那就扛下去吧,反正割肉之后,钱也剩不了多少。手里有筹码,就握住了对未来的希望。即使卖掉,也应该是换到更加稳妥更有信心的股票上去,绝不要轻易丢了筹码。

三,不要轻易抄底

例如融创,从12块就有人抄底,一直到3块钱,几乎所有人都不敢抄底了,腾讯也是,我第一笔是439买的,没想到几天就砸到了300块。如果要抄,那就子弹分成10分,慢慢抄,最好是底部已经走出来了,你手头还有一点资金没打出去。

别为自己那点没打出去的资金而惋惜,如果手里没有余粮,在熊市,尤其是极端情况下,是很容易精神崩溃的。既然已经亏了钱,那至少要保全身心健康。

四、后市展望

这几天,大家都在讨论这是不是底,主流声音是,这是政策底,可能还要有市场底的出现。

如果所有人都知道“政策底”之后还有“市场底”,那可能市场底就真的出不来了,况且,也没有任何一本教科书或者公式告诉你,“政策底不是底,市场底才是底”。用过往去归因,然后推导未来,始终是有瑕疵的,可以用来参考,但绝不能惯性地去操作。

我认为这一轮下跌,是多重外部因素的叠加,而内核即-经济主体本身,确实有创伤,但不至于伤筋动骨,我们的基本盘都还在,恢复元气,只需时日,当然更需要稳定的预期,和坚定的信心。

当然,说了这么多,也是给自己打打气,毕竟,作为中国人,对我脚下的这片土地,我只能选择Long Only。


PS:文中的时间点都没有深究,难免有错漏之处,不为精确,只为不忘却。所属结论,不一定对,只为自己记录,不建议任何人抄作业。
如你这几天有何感受值得记下来,欢迎留言,未来再遇到股灾,我们一起回来翻翻旧账。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