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初中语文(七下)《老山界》教学反思(共二篇)

 柠檬小妖精 2022-03-21

初中语文(七下)《老山界》教学反思(一)

《老山界》是部编版初中语文七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的一篇回忆性散文,真实、生动地记叙了作者在长征中翻越“第一座难走的山”的过程,赞颂了红军英勇、坚强、乐观的精神品质。

文章在叙述红军翻越老山界的经过中,进行了富有抒情气息的描写,展现了红军伟大的精神力量,也让我们感受到了长征岁月中浪漫的英雄情怀。岁月沧桑,斗转星移,中国已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长征精神亦成为中华民族的宝贵精神财富。年轻一代的我们,应坚定信念,弘扬长征精神,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努力,弹奏新征途的“天籁之音”。

新课标要求初中语文现代文阅读教学是初中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在教师启发、引导下,学生积极、主动的再创造的心理过程,是学生阅读能力形成和发展的主要途径。

作为远离战争与动乱的新时代学生,对于文章的内容可能不容易感同身受。如何引导学生感受这种宏伟的题材,是教学应该注意的一个方面。精彩的描写如何做到,需要在分析与体会中琢磨运用的方法。

教学亮点:

本课教学过程中顺序为“理清文章思路—感受红军精神—体会长征精神—传承长征精神”, 由内容到内涵,由知识到能力,落实记叙文阅读任务。同时,本课的设计充分考虑到学科的“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特点。从“工具性”出发,设计中引导学生按照时间变化和空间转移的顺序,梳理红军翻山的经过,理清文章结构,学会阅读叙事类文章。从“人文性”出发,让学生理解红军的顽强意志和乐观精神:一是透过事件和细节描写感受红军精神,如红军在翻越老山界时对待困难的态度;二是品析景物描写和看似闲笔的词句,体会红军精神;最后结合现实谈“我们还需要长征精神吗”,进行革命传统教育。

不足之处:

1.学生讨论的时间不够,有些问题挖掘不深,结论下得过早。

2.要求在课堂上完成的书本知识练习应该改为课前预习,否则整个教学节奏太快,学生没有足够的时间思考。

总之,通过这节课的教学,引导学生学习红军战士身上的这种优秀的品质,体会今天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努力和学生在这一点上达成共识,真正引导学生学习长征精神,弘扬长征精神,在学习中养成勤奋刻苦的好习惯,为将来更好地贡献社会而做好准备,

初中语文(七下)《老山界》教学反思(二)

本课作为一篇老课文,本文真实、生动地叙述了红军翻越老山界的全过程,歌颂了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工农红军不怕困难、艰苦奋斗的坚强意志和革命乐观主义精神。本文有许多值得重点学习的特点:内容上是关于历史和世界奇迹的长征的回忆,可以以小见大,感受这一奇迹的伟大之处,感受红军的革命精神和优良传统。写法上有基本的记叙文的时间和空间顺序,精彩的描写对叙事的帮助和作用等值得学习。

通过本课的教学我们深深感到:教师要会灵活地创造教学情境,用生动的语言、深刻的道理吸引和感染学生;再次就是鼓励学生自己去发现教材中优美的语言,分析鲜活的红军战士形象,学习新颖的写作手法(如以动写静),体会深邃的思想境界(以苦为乐等),感悟使人奋发的人生哲理,既而引导学生发现生活的美,鼓励学生用自己的行动去创造美!

因为自己学识浅薄,能力有限,水平一般,一定存在很多不足,诚望各位专家,同行加以指导,这样会更有利于我今后的语文教学。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