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专注的极致——《心流:最优体验心理学》

 老庄日记 2022-03-21

昨天的《最重要的事,只有一件》,让我重新认识了在做一件事的时候,专注的重要性。

如何才算专注呢?今天这本书给出了答案——心流。

心流这个词,在很多时间管理、个人成长的文章中都有提到过,但是很少有人真正说,什么才是心流。

图片

《心流:最优体验心理学》的作者米哈里做了一个很巧妙的比喻:把我们的意识混乱程度比作熵。

当我们不对意识做控制的时候,意识就会四处发散,浪费能量。而当我们借助内在和外部力量,让我们的意识聚焦于一点的时候,它就会变得井然有序,并且能耗极低。

在造就心流的过程中,必定会出现影响熵变化的挑战,而且这个挑战是动态的,当挑战与技能相匹配时,就有了心流。

再通俗点说,所谓“心流”,就是当你特别专注地做一件目标明确而有又挑战的事情,而你的能力恰好能接受住这个挑战时,你可能会进入的一种状态。

举个例子:

我在看书的时候,当看到书中的某个观点,正好印证了我做过的某件事的时候,或者恰好提升了我在某件事上的认知的时候,我会有一种找到知己的感觉,进而沉浸在书本中。

而当一本书的等级太高,就像给一个中学生一本高数书看的时候,只会让自己感到混乱,也就很难进入心流。

在看这本书的时候,前两篇序让我获益匪浅,甚至第一篇序就概括了本书的精华内容,以至于越往后看,我就越混乱,只能强拉着自己的注意力回到文字上,去找寻一些自己熟悉的话题。

从我目前对这本书的理解,想要让自己进入心流状态,就要让自己的行为实现最小的“行为-反馈-行为”闭环。

比如上面提到的看书的例子,读书-遇到知音-继续读书,就是一个小闭环,这会让我沉迷于书中的世界。

同样,玩游戏,刷短视频,看网文等娱乐活动,也算是一种心流,都能在短时间内形成一个小闭环并且持续下去。

书中还给了另外两个定义的区别:享乐和乐趣。

享乐,是即时性的,可以不花力气,只要大脑特定中枢受到刺激,就能产生快感,享乐过后,会空虚,会想要再找一些东西来填补。

乐趣,是需要全神贯注的,并且具有向前发展的特性,如果不投入其中,就不会感受到乐趣的存在。

然而,为了心流而去心流,可能并不会真正进入心流状态。

心流不能浓缩为一个秘诀,也不能背诵下来反复使用,每个人必须自行从不断的尝试与错误中学习。

这本书所说的心流状态,也不局限于做一件事的时候。

在日常生活、待人处事等方方面面,都可以应用到心流的技巧,但不是本次主题阅读的重点。而且我在看书正文的时候,几乎没能完全投入进去,或许等到我水平够高的时候,会再次回来感受这本书所蕴含的道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