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原创丨从《规划》和《意见》的不同表述,看社会文物鉴定的方向

 东都秋雨堂 2022-03-22

图片

近年来,随着我国社会经济高速发展,收藏文

物古董已成文化消费热点。前我国文物市场规模

已稳居世界前列,在满足人民群众收藏鉴赏需求、

促进文发展繁荣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但同

时我们也看到,文物古董的鉴定服务不规范、市场

供给不平衡、流通渠道不通畅、市场环境待优化等

问题,正制约着物收藏和文物市场健康发展,从

而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

关于社会文物流通,国务院及相关国家文物局
、国家发改委等于去年下半年至岁末,在广泛调研
的基础上,先后制定出相关文件,进行部署。

首先是国务院制定出《“十四五”文物保护和
科技创新规划》,(以下简称《规划》)。规
划成文于2021年10月28日,于同年11月8日
正式发布。

其次是2021年12月16日国家文物局、国家
发展改革委、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商务部、文
化和旅游部、市场监管总局六个部门发布联名文
件《关于加强民间收藏文物管理促进文物市场有
序发展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国家
文物工作五年规划,为2021---2025期间的国家文
物事业奋斗目标指明了方向。并明确规定,规划列
入对相关责任部门的政绩责任考核。


      在国家文件基础上,国家文物局、国家发展改革委等六个部门所发布的联名文件《意见》,则进一步明确六个部门在“十四五”期间,为完成国家文物工作任务,在社会文物流通这一块,将联手合作要做的工作和必须完成的目标任务。今年年初,(2022年1月17日),全国文物局长会议以电视电话会形式在北京召开。全面部署、安排2022年重点任务,推进新时代文物事业高质量发展。会上,亦明确了全国年度文物工作在社会文物鉴定这一块的工作目标任务分解。

图片
      关于第一个文件的相关内容:
      我们再来看看国务院规划对于十四五期间对于做好文物鉴定工作的总要求。
国家级五年文物工作规划中,关于社会文物鉴定的五年工作奋斗目标:
      1、建立多层次文物鉴定服务体系。
      2、加强涉案文物鉴定评估机构建设,做好刑事、民事、行政等领域相关鉴定工作。
      3、支持文博单位、社会力量探索成立文物鉴定机构。
      4、提供公益性咨询和经营性活动相结合的鉴定服务。
      5、实施文物鉴定职业技能等级认定。
      6、加强文物鉴定基础研究、科技支撑和人才培养。
      7、加快科技辅助鉴定联合研究与应用推广。
      8、健全罚没文物接收和指定收藏机制。
(以上内容引自国务院制定并发布的《“十四五”文物保护和科技创新规划》的第九项,进行了分列。)

      国务院制定的《“十四五”文物保护和科技创新规划》,第九项原文如下:
      “九、优化社会文物管理服务
       坚持社会效益优先,加强对民间收藏的指导、管理和服务,健全文物合法流通交易体制机制,优化文物鉴定服务和文物进出境监管,完善流失文物追索返还制度。

      (一)促进文物市场健康有序发展。
      营造健康的文物市场环境,培育现代文物市场体系,优化文物市场区域布局。强化文物商店作用,探索降低文物商店准营门槛,推动国有文物商店改革。培育一批具有市场美誉度和国际影响力的文物拍卖龙头企业,扶持中小文物经营主体。支持发展现代经营方式,推动文物市场线上线下融合,支持在线展示、交易和定制服务等新业态发展。

      完善民间收藏文物登记交易制度,建设全国文物市场信息与信用管理系统,完善文物流通信用体系、文物市场全流程协同监管机制。

      (二)建立多层次文物鉴定服务体系。
      加强涉案文物鉴定评估机构建设,做好刑事、民事、行政领域相关鉴定工作。支持文博单位、社会力量探索成立文物鉴定机构,提供公益性咨询和经营性活动相结合的鉴定服务。实施文物鉴定职业技能等级认定。加强文物鉴定基础研究、科技支撑和人才培养,加快科技辅助鉴定联合研究与应用推广。健全罚没文物接收和指定收藏机制。”
    (笔者按语:国家《规划》要求高,任务目标明确,指导性、可操作性强。)

图片

     关于第二个文件的相关内容:
     《关于加强民间收藏文物管理促进文物市场有序发展的意见》,是国家发改委、国家文物局䓁6个部门为执行和完成国家文物工作五年规划,而制定并联合发布的工作目标。其中关于社会文物鉴定的工作任务中,明确规定要规范鉴定:
      1、建立文物鉴定公益性咨询常态机制。
      2、鼓励有条件的国有博物馆、国有文物商店、涉案文物鉴定评估机构等面向社会提供公益性咨询服务。
      3、普及文物收藏鉴赏知识。
      4、探索建立国家文物鉴定评估管理体系。
      5、试点开展文物鉴定机构资质管理,规范文物鉴定经营性活动,为民间收藏文物有序流通提供便利服务。
      (以上内容,根据六部门《意见》分列。很明显,任务目标有缩水。建立文物鉴定公益性咨询常态机制,不能解决根本问题。1、2说的是同一件事。4、5花五年时间,居然做的还是探索和试点。)

      国家文物局、国家发展改革委、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商务部、文化和旅游部、市场监管总局为执行和落实国家十四五文物工作行动纲领和完成目标任务,联合起草并于2021年12月16日出台《关于加强民间收藏文物管理促进文物市场有序发展的意见》。

      其中的第一项就提出要在社会文物鉴定工作中规范鉴定。


      文件原文如下:

       “规范鉴定。

      建立文物鉴定公益性咨询常态机制,鼓励有条件的国有博物馆、国有文物商店、涉案文物鉴定评估机构等面向社会提供公益性咨询服务,普及文物收藏鉴赏知识。探索建立国家文物鉴定评估管理体系,试点开展文物鉴定机构资质管理,规范文物鉴定经营性活动,为民间收藏文物有序流通提供便利服务。”


图片

      关于第三个文件的相关内容:

      2022年1月17日,全国文物局长会议上,全面部署、安排了2022年文物工作重点任务。会上,明确了全国年度社会文物鉴定这一块的工作目标任务分解。(以下内容摘自:全国文物局长会议工作报告)。


       “五、抓好博物馆和社会文物工作。深入落实《关于推进博物馆改革发展的指导意见》《关于加强民间收藏文物管理促进文物市场有序发展的意见》,完善馆藏资源管理制度,持续推介“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主题展览,支持各地创新社会力量参与博物馆建设、文创产品开发。深入调研国家文物鉴定管理体系建设,推动建立文物公益鉴定服务常态机制,引导鼓励海外文物回流。”


       将鉴定工作年度目标分列为:

       1、深入调研国家文物鉴定管理体系建设。

       2、推动建立文物公益鉴定服务常态机制。

       3、引导鼓励海外文物回流。

      (笔者按语:一日之计在于晨,一年之计在于春,五年之计在于首年。第一年都不考虑,何时能够做出安排?文物部门将如何完成《规划》中关于文物鉴定的任务和目标?)


图片

       根据以上三个文件,笔者从文件中找出关于五年规划期间,三个文件对于做好社会文物流通改革,在文物鉴定这一块的目标任务表述,觉得似乎有点看不懂了。应该说,国家规划是纲,是总纲,文物局也好,六个部局也好,理应表述一致,任务清晰、目标一致。


       纲举目张,提纲挈领,说的是做工作要抓住要点,明确要害。抓住了渔网的纲绳,网眼就打开了。搞好社会文物流通,重中之重、关键之关键,就是文物鉴定环节。抓住了这个重点环节,一切问题就可以迎刃而解。而在有些人认为“高大上”的公益鉴定服务常态机制又是什么呢?打个比方,这就犹如老中医设摊看门诊,上来就是一通“望闻问切”,然后呢,既没有处方,也不给开药,毛病白看了。就是你拿着文物古董,找到免费的公益鉴定处,由行家给你看一看,给个结论,“对与不对”,然后就没有然后了。只有口头说法,而且过时不认账。这种鉴定,其实质的意义不大。社会真正需要的是对于文物经营活动有用的证明。这一点,国务院《规划》中的相关条款,就规定得很清楚。

图片


       近日抽空学习《规划》和《意见》,没想到竟如此搞脑子。竟然出现了目标任务“层层缩水”的现象,也是一种文字排列组合的高招!

       本文无意否认有关部门的工作成绩,这些有目共睹。只是想提醒有关部门,国家“十四五规划”的文物工作分规划,涉及的具体量化指标,其完成情况,是要考核的,全国人民也是拭目以待的,这一点,请务必明了!


作者:唐政一、收藏大纵横)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