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我的师父夏刚先生

 故事作家协会 2022-03-22

“忽遇文殊开慧眼,一生应记老师心。”师从夏刚先生从事故事创作已经整整三年了,我想这句诗最能诠释我的感恩之情。
至今还清楚地记得,二零一六年的端午节,我以业余文学爱好者的身份,第一次参加自贡市沿滩区故事作家协会举办的端午诗会,第一次见到协会的主席夏刚先生,我问候了一声“夏老师好”,并礼貌的伸出了右手。在与夏老师握手的那一瞬间,虽然紧张得手心里全是汗水,却蓦然感受到难以言明的欢喜情绪,似乎已经预感到与夏老师之间将会发生一段奇妙的缘分。
端午诗会过后,我加入了沿滩故协的会员QQ群,开始慢慢了解熟悉群里的文友,而对夏老师,自然抱着高山仰止地崇拜。当时,夏老师在群里连续发布了八篇《新故事创作理论讲座》,让会员们学习故事创作,这对于自小就喜欢看故事,一直渴望着有朝一日也能用手中的笔描绘出美妙故事的我来说,无疑是“天降馅饼”的大好事。我一字一句的抄写讲座内容,并尝试着编一些小故事,鼓足勇气发到夏老师的电子邮箱请他指正。
作为一个创作新手,我刚开始写的故事自然是漏洞百出,文不对题。万万没有想到的是,夏老师居然不厌其烦的对我的拙作逐字逐句耐心批改,并给予很大的鼓励,自此让我坚定了进行故事创作的决心。我刚开始喊夏老师为“师傅”,完全出于我的一厢情愿,因为感激,因为感恩,觉得叫老师表达不出我的学艺本心,叫“师傅”方顺理成章。所以每次在邮箱里交故事作业的时候,我都会郑重的敲打上“敬呈师傅”四个字,倍感自豪和得意。
有一天我不经意在一本书中看到“师傅”和“师父”释义的区别:师傅是指对有专门技艺的工匠的尊称;师父是学生对传授自己技艺的老师的尊称,师徒之间有严格的师承关系,含“一日为师终身为父”之意。夏老师传我故事创作技巧,自然是该尊称“师父”而非“师傅”,天底下居然有我这样的冒失徒弟,连师父的称谓也会叫错,大大地出了一场糗。
由此事亦可证明我的文学功底是多么的差劲,所以当夏老师问我“谁允许你叫我师父?”时,我很是心虚地回答:“您手把手地教我写故事,不是我师父是什么?”夏老师当时一笑置之,显然并不认同。随后,在彼此不断地交流中,我渐渐了解到夏老师不但出版了两本故事集,还兼任知名故事刊物《民间传奇故事》的特约编辑,发表及获奖故事作品无数,在故事圈中享有很高声誉,文学界结交的朋友几乎囊括了目前国内所有鼎尖的故事作家。这样的圈子本是我可望而不可及的,试问才疏学浅的我有什么资格做他的徒弟呢?
但我并没有因此灰心。“你的环境并不能决定你的未来,你的过程也不能决定你的未来,而是你的心的向往决定了你的未来。”用林清玄的这段话不断激励自己,孜孜不倦的努力学习着。当我的第一篇故事稿在夏老师的指导下,经过六次修改,终于在《民间传奇故事》上发表时,一遍遍抚摸着变成铅字的作品,我几乎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
时隔不久,命运再一次垂青于我,来年六月的一天,夏老师把我拉进了他的文友群,正式介绍说“这是我的徒弟李苏,今后拜托大家多多指教。”看到这句话时,我的眼泪瞬间奔涌而出,真恨不得向全世界宣告:我有师父了!可以光明正大的喊师父了!一个孤零零地在文学之路上跋涉奋斗了数十年的乡村女子,终于找到了指引前行方向的导师,怎么能不欣喜若狂,喜极而泣呢?
有了师父的认可,我更加珍惜这段冥冥中似乎早就注定的师徒缘,笔耕不辍。面对自己创作出的一篇篇作品,它们真实的告诉我:虽然在物质的世界里我一无所有,但精神世界里我是一个富人。  
自古民间有句话:拜得好师父,再差也能学三成。因为师父是如此的优秀,近朱者赤的我,自然跟着沾了不少光,在师父循循善诱地鞭策下,我陆续在《故事会》、《民间文学》、《传奇传记文学》等国内顶级故事刊物上发表了故事作品。很多文友都对我说:李苏,你真是有天大的福气,能得到故事作家的垂青。我使劲点点头,心知肚明:师父是我文学生涯中上天恩赐的贵人,没有师父的扶持提携,就永远不会有我今天收获的小小成绩。
“师父带进门,修行在个人。”我知道写作这件事情,除非亲力亲为,没有任何捷径可以走,特别是对于年过四十才起步,无一分天赋,只靠勤能补拙的我而言,惟有不断地练笔、学习、揣摩,才会一点点进步。“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我好庆幸,可以把写作爱好当做一辈子的事业来奋斗,活到老学到老,让心灵因文学的滋润而鲜活,让生命因文学的渲染而精彩。
我深深明白,身为故事作家的徒弟,对师父最好地回报就是:坚持不懈常努力,精打细磨出作品。矢志不负师恩,毕生光耀师门。

 

恭祝师父生日快乐!诚祝师父师娘鹣鲽情深,白首偕老!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