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46年国共谈判,国民党代表嫌雷英夫军衔低,毛主席:马上晋升上校

 澳古说历史 2022-03-24

“针锋相对,寸步不让,马上晋升雷英夫为上校军衔,如果他们还嫌低的话,就晋升为少将。”

这句话是毛主席在国共两党签订停战协议时说过的,我们很难想象,他是有多么器重雷英夫。

其实早在8年前,毛主席就看出雷英夫是个难得的人才,他曾对代总参谋长滕代远说过:“等他毕业,调我身边工作,就当参谋。”

那么,雷英夫为何会被毛主席如此器重?他又有何过人之处?他和毛主席的第一次见面又是怎样的?以及他之后和毛主席的交往会发生哪些有趣的事?

46年国共谈判,国民党代表嫌雷英夫军衔低,毛主席:马上晋升上校

图 | 雷英夫

要想弄清楚这个问题,还得从1938年说起。

少年激动地掏出笔记本,毛主席在上面写了两个大字“斗争”

1938年8月,雷英夫第一次来到延安,第一次见到毛主席,他永远都不会忘记当时的情景,那将是他一生中最宝贵的回忆。

那时候,年仅17岁的雷英夫和其他有志青年一样,带着饱满的热情,成为了抗日军政大学六大队的一名学员。

在他心中,毛主席的名字具有传奇般的色彩,是他一生都要追随的偶像。此时,他最大和最迫切的愿望,就是能亲眼见见毛主席。

有一天,抗日军政大学发来通知,说是毛主席将于明天下午到学校和大家见面。这则消息一经发出,瞬间就让整个学校沸腾起来,同学们奔走相告,诉说着心中的喜悦。

其中,雷英夫最为激动,他感觉自己像在做梦一样,高兴地跳了起来。这么久了,愿望终于要实现了。

第二天下午,训练队集结,青年班第一个列队完毕。学员们整整齐齐地来到延安师范的广场上席地而坐。

因为雷英夫是青年班的班长,按照规定,班长坐在队伍最前面。可能是因为太过激动,雷英夫感觉自己的脸颊有些发烫,双手也在不停地颤抖。

周围同学们的讨论声此起彼伏,雷英夫就这样坐在地上,心想:“毛主席怎么还不来啊。”

想着想着,有人发出一声惊呼:“快看,毛主席来了。”

这句话一说完,原本还很热闹的会场,瞬间就安静了下来,几百双眼睛不约而同地朝着路口望去。

只见毛主席在学校领导的陪同下,笑容满面地走来,他热情地向学生们招手致意。

这是雷英夫第一次见到毛主席,他看见毛主席穿着一身打补丁的灰色军衣,头戴一顶八角帽,脚上踩着一双黑布鞋,明亮的眼睛里闪烁着睿智的光芒。

图 | 毛主席

“今天,我代表党中央,对同学们从祖国的四面八方不远千里来到延安学习,表示热烈的欢迎。”毛主席站在讲台上,开始了今天的讲话。

他那富有感染力的湖南口音,一下子就让全场学员为之倾倒。雷英夫觉得,毛主席身上有着一种独特的魅力,那是天生的领袖风度,也许只是一个手势,一句话,就足以让人热血沸腾。

那天,毛主席给大家讲统一战线,讲持久战,还告诫大家要有远大的理想,要在革命的斗争中锻炼自己的意志。

“你们青年人参加革命,就一定要代表老百姓的利益,不是一时代表他们,而是一生代表他们……”

毛主席的一番话,在雷英夫心里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他一辈子都不会忘记。

最后,在一阵雷鸣般的掌声中,毛主席结束了讲话。同学们“呼啦”一下子,全都站了起来,争先恐后地和毛主席亲切握手。

因为雷英夫距离毛主席只有几步远,所以他冲到了最前面。拿起手中刚发的笔记本,递给毛主席。

“主席,请,请给我,给我题个座右铭!”也许是因为太过紧张,雷英夫连说话都结巴了起来。毛主席看到后,微微一笑,接过笔记本,在扉页上写了两个遒劲有力的大字“斗争”,并签上自己的名字。

雷英夫激动极了,“啪”地打了一个立正,然后向毛主席敬了一个军礼,这个军礼,应该是他一生中最满意的军礼了。

初次见面,毛主席的一举一动都给雷英夫带来了极大的震动。他看见毛主席穿着打补丁的衣服,吸烟屁股,平易近人,说话又富有哲理。

这一切,都让他坚信,自己不远千里来到延安,是走上了一条光明大道,这条大道上,有毛主席,有朱德,有千千万万为革命奉献一辈子的英勇战士。

等他毕业,调我身边工作,就当参谋

如果说第一次见面是给雷英夫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那么第二次见面,就是给毛主席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1938年11月,抗大总校成立了参谋训练队,所有参训人员必须是党员,历史清白,并且有一定的文化程度和工作经验,另外,年龄上也有要求,20岁左右,那时候,雷英夫就被幸运地选中。

46年国共谈判,国民党代表嫌雷英夫军衔低,毛主席:马上晋升上校

有一天清晨,参训队排着整齐的步伐向教室走去,他们每个人都露出笑脸,好像有什么喜事要发生。

原来,今天上课的教员是毛主席,毛主席要给他们讲中国革命的战略问题。

课上,雷英夫依旧坐在前面,那本毛主席为他题写了“斗争”二字的笔记本,正端端正正地摆放在课桌上。

“今天,我给大家讲中国革命的战略问题……”

依旧是那熟悉的湖南口音,毛主席一开口,下面就响起一阵“沙沙”的翻笔记的声音。当时,毛主席讲了十个根本论点,这也是同学们迫切想要了解的。

毛主席讲课很生动,不仅语言很生动,表情也很生动。他在讲明道理的时候,经常会打手势,或者用眼神和同学们交流。

如果是阐明问题,则先用疑惑的目光从每一名同学的脸上扫过,让他们和自己一起思考,接着望向远方,开始述说一番深刻的道理。

如果谈到形势和奋斗目标,每到激昂处,还会不断地用手往前劈,好像真要劈开一条大路,一条通往胜利的路。

毛主席讲课,除了生动以外,还非常投入,他善于观察同学们的状态,因材施教,制定不同的教育方法,让学生们快速进步。

这次上课,前排有一位同学引起了毛主席的注意,他就是雷英夫。只见他一边记着笔记,一边抬头看向毛主席,眼睛里满是求索,满是崇拜。

到了课间休息的时候,毛主席问身旁的滕代远:“那个娃娃叫什么名字?”

滕代远朝着毛主席所指的方向望去,几秒钟后回答说:“他叫雷英夫,是个不错的学生。”

毛主席喝了一口水,吩咐道:“等会儿你调出几名学生的笔记本,给我看看,那个娃娃的也拿上。”

滕代远应了一声后,照着吩咐去办。没过多久,笔记本便找来了。毛主席点燃一支烟,认真地翻阅着同学们的笔记本。越看眼睛越亮,最后他指着雷英夫的笔记本问滕代远:“那个娃娃你了解多少?”

46年国共谈判,国民党代表嫌雷英夫军衔低,毛主席:马上晋升上校

滕代远说:“他是洛阳人,叫雷英夫,来延安也是被'逼上梁山’的。”

毛主席一听,来了兴致:“噢,你说说看,怎么个'逼山梁山’。”

接着,滕代远便向毛主席介绍了雷英夫的基本情况。

雷英夫原本在洛阳中学读书,因为交不起学费,差16块钱,被学校劝退回家。后来,他又想考铁路上的扳道工,但因无人作保,铁路上拒不收留。之后,又想去考小学教员,校方倒是看中了他的才能,可又因缺钱作押金,告吹了。

一连几次都以失败告终,雷英夫只好在亲友的帮助下,来到西安一家布店当学徒工。原本是四年出师,但只学了一年,就跟贪得无厌的老板闹翻,最后没有办法,在朋友的介绍下,来到了延安。

毛主席在听完雷英夫的经历后,深感同情,他用手指轻轻地敲着桌面,最后用询问的目光看向滕代远:“等他毕业后,调我身边工作,就当参谋,可以吗?”

滕代远非常吃惊,但他没有多想,马上回答道:“当然可以,这个娃娃虽然初中还没毕业,但思维敏捷,肯下苦功夫,将来一定会是人才。”

毛主席颇为认同地点了点头,开玩笑地说:“好,到时候你可别舍不得啊。”

滕代远听后也笑了:“老实说,我原本还想把他留在总参谋部工作,既然毛主席看上了,那当然就按照您说的那样安排。”

后来,因为形势发生了变化,雷英夫没能立刻到毛主席身边当参谋,他先是被安排在了叶剑英身边工作。

46年国共谈判,国民党代表嫌雷英夫军衔低,毛主席:马上晋升上校

图 | 叶剑英

我给你推荐一个18岁的娃娃,叫雷英夫

那是1939年的秋天,周恩来回到延安向毛主席汇报工作,结束时他向毛主席请示:

“目前,叶剑英已在重庆开展工作,但眼下任务艰巨,他那里急需得力的参谋帮助工作,看能不能从我们这里调几名优秀的同志过去。”

毛主席想了想,点头说道:“好,我给你推荐一个人,非常优秀,他是抗大参训队的雷英夫,别看只有18岁,对军事有一定的研究,十分难得,你看怎么样?”

周恩来听后很高兴也很诧异,他在想:“这个雷英夫还真是不简单,竟然会得到毛主席如此夸奖,不容易。”

就这样,原本应该在毛主席身边工作的雷英夫,被安排到叶剑英身边当参谋。

1939年8月,雷英夫和张清化来到八路军驻重庆办事处报到,对外公开的身份是:十八集团军参谋。

叶剑英舌战群儒,背后也有雷英夫的功劳

“皖南事变”后,雷英夫回到延安。因为工作的需要,在叶剑英身边当起了军事秘书,同时还兼任《解放日报》军事副刊编辑。

1942年6月下旬的一天,雷英夫按照叶剑英的要求,写了一篇名叫《苏德战争一年》的文章,反响特别大。

这篇文章,主要是对苏德战争一年来的情况作了一些综合分析,另外还提出了一些自己的见解。

有一天,叶剑英去毛主席的办公室汇报情况,刚好看见桌子上摆着一份刊有《苏德战争一年》这篇文章的报纸,毛主席在这篇文章上圈圈画画作了很多标记。

46年国共谈判,国民党代表嫌雷英夫军衔低,毛主席:马上晋升上校

图 | 毛主席

聊天中,他们谈到了这篇文章。

“这篇文章写得好,准确地反映了战争的情况和我党的观点,语句也很流畅……”毛主席笑着向叶剑英推荐。

叶剑英听到后笑着说:“主席,这篇文章就是小雷写的啊!”

“就是我推荐给你的那个雷娃子?”毛主席关切地问道。

“是的,就是他。”

“出息喽,出息喽。”毛主席赞许地说:“这个娃娃怎么样?”

“主席给我推荐了一个人才啊,他可是帮了我大忙。”

毛主席听后很高兴,当即表示要去王家坪见见雷英夫。

那天刚好是周末,为了迎接毛主席的到来,八路军总部的领导特意安排了一次周末舞会,毛主席就是在舞会前接见了雷英夫。

虽然不是第一次见到毛主席,但雷英夫还是很紧张,他在想:“见到毛主席,我该说些什么好呢?”

正琢磨间,一个高大伟岸的身影走了过来,是毛主席,他仍然穿着打补丁的衣服,两只眼睛炯炯有神。

“小雷同志,我们可是老朋友了。”毛主席一边笑着,一边打量雷英夫:“最近过得好吗?”

“主席,我很好,谢谢主席的关心。”

“那篇纪念苏德战争的文章我看了,写得很好,也很有吸引力,我都是一口气看完的。”毛主席笑着说道。

“不不不,写得不好。” 雷英夫很是谦虚。

“写得好就是写得好,咱们要实事求是。”毛主席拍了拍雷英夫的肩膀,鼓励地说道:“听说上次叶参座舌战群儒的演讲稿也是你执的笔,还有南方局揭露皖南事变真相的传单,也都是你写的?”

“那篇文章是我执的笔,但严格上讲版权并不属于我,我不过是抄抄剪剪,一晚上就赶出来了,稿子还很粗。”

毛主席听后哈哈大笑:“可不能这么小看自己,文章我看了,大部分还是自己写的,叶参座舌战群儒,为党立了功,这中间自然也有你的一份功劳。”

听了毛主席的话,雷英夫大受感动,他觉得自己只是做了一件很小的事,但毛主席却给予了充分的肯定和表扬,这种被认同的幸福感,瞬间就包围了他,让他对未来充满了信心。

46年国共谈判,国民党代表嫌雷英夫军衔低,毛主席:马上晋升上校

图 | 毛主席

针锋相对,寸步不让,马上晋升雷英夫为上校军衔,如果他们还嫌低的话,就晋升为少将

在雷英夫和毛主席的交往中,曾发生过一件大事,通过这件事情,也能看出毛主席对雷英夫的重视程度。

那是1946年1月 10日,国共两党签订停战协议,13日,协议正式生效。在那之后,美国和国共三方就成立了军事调处执行部,简称军调部。

同年6月,有一件棘手的案件,直接惊动了毛主席,那就是“雷奋强少校之死”。

当时,时任军调部计划执行处的代理处长雷英夫突然接到一份报告,说是国民党代表雷奋强被我军击毙。

这事在当时,可是一件大事,国民党方面准备利用这次事件大闹一番,从而借机停止调处,达到其不可告人的秘密。

雷英夫在第一时间察觉到事情不对劲,于是立即电告延安,请求党中央定夺。

那时,毛主席作出指示,由叶剑英严厉驳斥国民党方面的造谣诬陷,并提出让三方组成特别小组,赴现场调查。

在整个案件的调查过程中,雷英夫心思缜密,不放过一点蛛丝马迹。虽然国民党方面已经做好了伪证,但在雷英夫的再三盘问下,还是露出了马脚。

最后,美国和国民党方面不得不承认雷奋强之死和共产党无关。

这次事件的处理结果,很快就传到了蒋介石耳中,他为此勃然大怒,指着执行部国民党方面的负责人郑介民大骂。

46年国共谈判,国民党代表嫌雷英夫军衔低,毛主席:马上晋升上校

图 | 郑介民

郑介民受了训斥,竟把怒火发泄到雷英夫身上,他说:“雷英夫这个人太难对付了,一定要把他换掉,不然以后展开行动就更不方便了。”

他们以军衔太低为由,提出换掉雷英夫,但遭到中共方面的坚决拒绝。

毛主席说:“雷英夫是我们中共的代表,军衔高低与他人无关,我们要针锋相对,寸步不让,马上晋升雷英夫为上校军衔,如果他们还嫌低的话,就晋升为少将。”

于是几天后,雷英夫的军衔由中校变成了上校,不管国民党如何不甘,都无济于事。

通过这次事件,我们不仅看到了雷英夫的才能,也看出了毛主席对雷英夫的重视程度。

你下部队锻炼没有白去,有收获

1946年10月,雷英夫获得批准,去前线参加锻炼,直到福州战役结束后,周恩来才将他调了回来。

1950年的夏天,毛主席和几位中央领导人在中南海的勤政殿开会,会议休息时,雷英夫见到了毛主席。

当时毛主席正在沙发上翻阅文件,看见雷英夫进来,马上笑着说道:“这不是我们的雷娃子吗?这边坐。”

雷英夫高高兴兴地坐在了毛主席身边。

“这些年你都去什么地方了?和我说说。”

雷英夫回答道:“我去基层锻炼了。”

“哦!”毛主席显然很有兴致,问道:“去的哪个部队?”

“宋时轮领导的华野10纵。” 雷英夫如实地说道。

毛主席接着又问:“那你是在机关还是基层?”

“在师和团都待过,大部分时间是在团里,不过我想去最基层的连队干干,但上边不同意,没能去成。”

“为什么没去成呢?”毛主席笑着问道。

“上面说这是陈老总的指示,理由是我当过科长,还在军调部当过处长,下到最基层怕出问题,不好向党组织交代。”

毛主席听后哈哈大笑:“看来陈毅考虑问题还是蛮周到的。”

46年国共谈判,国民党代表嫌雷英夫军衔低,毛主席:马上晋升上校

图 | 陈毅

接着,毛主席又问:“你说你在团里待过,那有没有当过团长啊?”

“当过!”

“那带兵参加过哪些战斗?”

“华东一些大的战役基本都参加过。”

“当时害不害怕?”

“害怕,也不害怕。”

这个答案引起了毛主席的兴趣,他让雷英夫细细说明。

雷英夫说:“不害怕,是因为我们打的是正义之战,而且有毛主席的带领,终究要消灭敌人,但是,有些战斗因为情况不明,或者形势不利,也确实害怕。”

毛主席深深地看了雷英夫一眼,示意让他继续说下去。

雷英夫清清嗓子,动情地说:“我有5点害怕,第一,怕打败仗;第二,怕完成不了任务;第三,怕误人子弟;第四,怕当戈尔洛夫;第五,怕给毛主席丢脸。我发现,其实还是心里没底,有了经验就不怕了,不过,经验也要在实践中才能得到……”

46年国共谈判,国民党代表嫌雷英夫军衔低,毛主席:马上晋升上校

听完雷英夫的一番话后,毛主席沉思了好一会儿,最后大声地笑了起来,他非常欣慰地说:“小雷啊,这次你下部队去锻炼,有收获。以前在抗大的时候我就很看好你,还说要把你调到我身边当参谋,结果因为各种原因没能实现,如今看到你有这般成长,我感到十分欣慰。”

在雷英夫的成长道路上,毛主席的出现十分重要,就像伯乐和千里马。毛主席发现并运用了雷英夫的才能,将他带到一条光明大道上。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