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群众路线”概念的历史溯源

 我的书摘0898 2022-03-22

  群众路线是中国共产党的立党之本、执政之基,是进行革命、建设、改革的制胜法宝和传家宝,是中国共产党运用马克思主义原理为无产阶级革命和社会主义事业作出的理论和实践的创新性贡献。对群众路线问题的探讨,国内理论界已从多方面展开了广泛、深入的研究,取得了众多的学术成果。然而,一些尚有争议、悬而未决的难点还需进一步作出阐释解析。

  “群众路线”概念究竟是在什么时候、由谁最早提出来的?理论界对这个问题还未形成一致的看法。迄今为止,国内学者大致有三种认识。第一种,认为是李立三在1928年11月最早提出群众路线概念。第二种,认为是周恩来在1929年9月最早提出群众路线概念。第三种,认为1929年9月的《九月来信》是中共历史上最早提出群众路线概念的历史文献,但《九月来信》并非由一人完成,而是由李立三、周恩来、陈毅三人组成的“三人委员会”共同完成的。

文章图片1

  笔者认为,以上三种观点都局限和纠缠于词语本身的理解问题,而没有从内在的精神实质上对词语加以准确把握。与上述三种观点不同,笔者认为,群众路线是1928年7月由党的六大会议和文件首先提出来的,党的六大明确提出“争取群众是党的现时的总路线”和“党的总路线是争取群众”的论断。那么,这两个论断能不能理解为提出了群众路线呢?应该说完全可以。

  先来分析“路线”的问题。在党的六大的提法中,明确使用了总路线的概念,总路线当然就是路线问题。党的六大开始把关于群众的问题与路线联系起来,这与党的六大之前只是单纯地议及“群众工作”“群众运动”的提法大不一样。这表明,此后党所开展的群众工作、群众运动,是要在路线的指引下发展的;作为根本的方针、基本的准则,它是党的每一个党员和干部都要遵守、践行的。由此,党的六大就使过去的群众工作、群众运动发生了根本变化,尤其在认识上有了质的提升和飞跃。

  再来分析“争取群众”的表述问题。群众路线,实际上就是争取群众的路线,包含着发动群众、依靠群众等内涵。因此,党的六大提出,“争取群众是党的现时的总路线”,李立三根据党的六大精神将它概括为“争取群众路线”,这与《九月来信》中群众路线的提法和含义是完全一致的。从概念的角度看,“群众路线”比“争取群众是党的现时的总路线”与“争取群众路线”都要来得精炼、简洁。但是,这个概念确实源自党的六大,是党的六大首先提出来的,只不过在此之后,这一概念得到了进一步改进、完善。

  毛泽东对党的六大有一个很好的评价,他说:“六大的路线基本上是正确的,六大指出了革命的性质,提出了十大政纲,指出形势是两个高潮之间,反对速胜论,指出要争取群众。”从这段话看,毛泽东认为,争取群众是党的六大确定的路线问题,党的六大把这样的路线树立起来了。

  “群众路线”这个概念,在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著作里找不到,在中国传统文化的古籍中也找不到。群众路线的德语Massen linie、英语Mass line、法语Ligne de masse、俄语Массовая линия,都是从汉语翻译过去的。因此,应该肯定,党的六大上提出的群众路线概念,是集中了全党智慧创造出来的,是对马克思主义的创新性发展。

  (摘编自《理论与评论》2021年第4期,原题为《关于党的群众路线若干问题的探讨》)

  (作者系福建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一级教授、中国行政体制改革研究会副会长)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