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水的诉说

 四路口 2022-03-22

       


        秋雨连绵,今年是最好的证实。也正是立秋,也就是前天,开始了淅淅沥沥的阴雨天气,迄今,这不,外边还在漓漓拉拉地下着。老的说法:三伏不尽秋来到。要说现在还在伏天里,然而这时停时下、不紧不慢的淫雨天,将这暑气消解了个干干净净。难得这样的清爽,难得这样的雨水!今天清早还打着雨伞出去转了一下子,想尽情地享受一下这难得的雨水天。仍转到前边曾经提到过的河道边上,说也怪不,连雨了几天了,河道里边居然仍不见流水,似乎是下多少土里边都能够渗漏多少!地下水的沉降,多少年天气的趋向于干燥,似乎是多少雨水都很难满足于或恢复过去的景观。让人怀疑,过去偌大的水量似乎正是在我们这个时期顿然消失了一样!

       小时候记事,一个太行山,涵养了多少充沛的水量啊!简直可以说到处都是喷涌的泉水,到处都是奔腾的河流。单纯一个《卫风》,《诗经》中的“毖彼泉水,其流于淇。”“瞻彼淇奥,绿竹猗猗。”“泉源在左,淇水在右。”等,都描画了当时的中原地区盛似江南泽国水乡的旖旎风光。鄙人的出生地属古共国,可以说是钟灵毓秀之地。小时候虽然贫穷之至,然而自然环境却是美不胜收:群山突兀的太行山迤逦横亘于华北大地,至南端而陡然呈西南走向。而恰恰这一回旋,给这北方庞大躯干所涵养的雨水,在一个不起眼的小山包,叫做苏门山的脚下尽兴涌出,形成一个百亩方圆的天然泉水湖。长年累月,弥望的是一泓碧水,串串珍珠般的水泡从两米深浅的沙底追逐似的上冒,看得时间长了还会使人产生迷蒙的幻觉,觉得漫天漫地都如同珍珠在舞动飘浮。故人们将该处称之为百泉,或曰珍珠泉。也正是这暗流浮动的泉水,成为了流淌于整个华北平原上的最大河流卫河的源头。在我村的西边里把地,它还是南流。一路上是蜿蜒曲折,袅袅娜娜;岸边是烟柳蒹葭,峥嵘气象。汁养得这一方土地是“漠漠水田飞白鹭,阴阴夏木啭黄鹂。”1900年的时候,徐世昌下野,就选中了这块土地,购置了大片良田,在百泉河边上建起了别墅水竹村,自称“水竹老人”。为了灌溉更多的田亩,他用石头抬高堤坝,建起磨房和水闸,种植桃树和莲花。在我记事的时候,当年的水竹村已只剩下断壁残垣,然而高大威风的院门依然兀立,独对秋风与明月;唯有这百泉水还在,诉说着历史的过去和今天。也正是这个时节,水量正盛。由我村向正西去水竹村的大路都被水流淹没,只见那水是浩浩荡荡,似乎是横无际涯;虽波澜不惊,却似乎是以必胜之信心坚定南下,裹挟一切而去。即便是冬天,百泉水似乎平静了许多,然而它由地下涵咏的热量,即便是它已行走了数里仍未全部散尽,平静的水面仍卷舒着白色的雾气,并在顺河而起的微风中随意翻腾,并在和煦的阳光中而显得云蒸霞蔚。冬天黢黑夜晚的被窝是多么的冷啊!冻得当时的少年哆哆嗦嗦,蜷缩成一团;然而依稀能够听得百泉河上大闸的水响:哗——,非常清晰,有力量,尔后进入了模糊的梦乡。

       上一世纪七十年代到太行山上建水库,当时还未进入太行山,刚临近一个山口,即需要从一个桥上走过:偌大的河床,鹅卵石遍布,然而却见巨大的水流仍汹涌澎湃地流淌。进入山口,不经意处都能见到泉水在显露。给人印象最深的是,一处山脚下几块大石头中间,竟有泉水喷礡而出,整体呈几个井口大小的白蘑菇状向外翻涌,另有数股像枪弹无目标般的到处激射,似乎内在有一种力量急于挣脱这石头的压制。还有一处,那是临近午休时分,我独自走入一山凹。虽说是大山,然而这一方天地真可叫做龙吟细细,凤尾森森:一股泉水打由竹林流出,几个青年男女笑声朗朗,一如水洗过了一般清爽。有桃花源吗?可能我那次见到过的就是。

        上一世纪的八十年代,在人们的不知不觉中,可能自然界中经历着一个数千来从未有过的巨变:水量骤减。也就是在初期,跟兄长冬天里浏览了一次百泉。那可能是我第一次,也是最后一次冬天游百泉。不知到百泉有感知还是怎么的,我觉得那次水也很大,打水里冒出的热蒸气也升腾地也特别地高。湖岸上的亭台楼阁都在这云雾缭绕中忽隐忽现,恍若海市蜃楼;走在湖中廊台上,踏着琼珠碎玉,心旷神怡。然而,任谁都不可能想到:从此,这湖中的泉水再也不曾涌出。历史由此两分!

       还是那个年代,去新乡东边的原、延、封三县,那个地方长期水涝,冬天一到,地上便白花花的一层盐碱。后边改种水稻,居然成了名闻遐迩的优良大米——水的多少,似乎有害也有益。

       现在坐车北上。过了郑州,“谁谓河广?”前些年即曾发生历史上所没有过的断流。

       “泛彼柏舟”,“二子乘舟”的河流都不复见。

       “淇水汤汤,渐车帷裳。”现在似乎还有一缕河水,但其苟延残喘的时日恐怕也已不多。

       袁世凯曾与徐世昌是铁哥儿们,与后者水竹村遥相呼应的是洹上村,前者喜欢垂钓洹水之上。那么今天呢?洹水还能垂钓否?

       再北去,漳河,相当年的西门豹治邺,洪水总是泛滥,需要用活人祭奠。魏晋南北朝时期,这里可是政治军事上的亮点。曹魏的邺城,铜雀春深锁二乔,演艺着春梦故事;而北齐疯皇帝高洋,杀人如麻,人们从漳河里打的鱼肚子里都有人的残肢。现在呢?源头上,一个红旗渠,想分流点儿还总是不够,更不要说在车上能够看到的光景啦。河床可是不见水的点滴,遍地裸露的石头砂砾茅草,在诉说着水的贫瘠和一个历史的终结。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