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珠碧江:在汉字富矿里辛勤发掘——记文字“矿工”周少泉和他的《汉字解构字典》

 369蓝田书院 2022-03-22

图片

     20149月的一天,周少泉把一本大32开的书递给我说:“终于出版了。”我接过这本厚3厘米,重两斤的书,细细打量起来:浅灰色封面,六个秀雅行书字体“汉字解构字典”很醒目。早听他说过这本字典已经在广东人民出版社校对两三年了,现在大功告成,可喜可贺。看着他清癯、略显疲倦的脸上掩饰不住的笑容,我也为他锲而不舍的努力得到回报而高兴。我想,这本收录1万多个汉字,分解字形结构、分析字形流变,追溯汉字本义的83万字的汉字解构字典,一定耗费了他不少时间和心血。我看着随书送的雅致书签印有“文字矿工”等字,就请他说说编写字典的故事,他略一沉吟:“说来话长。你先看看字典有什么不明白的尽管说,有错漏帮我记下来。”

图片

      从幼儿园开始,周少泉在父亲教导下认识不少字,经常让他为大人读报。因为家境不好,读完小学,家中五个读书郎都没用过一本字典。看见同学有字典,他很好奇:收了这么多的字,这些字从哪里收集来的呢?觉得神秘极了。

从小学一年级开始,班主任张顺柔老师常常把字形相似、字音相同或相近的字放在一起,教同学们去辨认,分清读音和字义。慢慢地,周少泉对汉字的形、音、义的互相区别,有了一些认识和理解,不会容易出现有边读边的错误。

多年以后,他在诗歌《师恩难忘》写道:还记得走进学校那一幕,张老师在课室门口盈盈笑意,引领我把求知风帆高高升起。为了锻炼、鼓励我的勇气,你让我当了班里的“小老师”。每天一早带领同学读拼音、勤复习,琅琅书声迎来满天的晨曦。

    读三、四年级时,因为喜欢看春秋、战国故事的连环画,他特别迷上了画里的将军后面打着的一面面写着“晋、齐、楚、燕、韩、秦”等字的大旗,心里很奇怪:这些是什么字体呢?为什么不像是写出来,而是像画出来的,线条那么圆转回环,真好看。此外,还在父母的图章里看到这种富有图画美感的字体。一打听,这种字体叫篆书,因为教字的人读不准这个字,多年以后才知道这个字读如“算”的第六调。

周少泉小学毕业还没升上初中,碰上那个动乱年代,小学停课,在家里闲着没事,就学刻图章。因为没有资料,只好照着连环画里的字依样画葫芦。虽说是刻章,其实是对篆书有兴趣,当然谈不上技巧。

    一直到1979年考上大学前,周少泉还没有用过字典,只有一本大哥在读中学时从即将被烧的书堆里捡回的《诗韵新编》。就是这部不起眼的小书,为他的人生添上浓墨重彩的一笔(那是后话)。

    在当今人们已经读完博士的年龄,周少泉迟至28岁才冲过“独木桥”,考上了广州师范学院,重新坐在久违了13年的课堂,恍如隔世。他急起直追,除了努力学好各门功课外,重新燃起了对经典诗词的浓厚兴趣。此后十多年,他只靠着那本《诗韵新编》摸索自学,个中艰辛只有自己才知道。他始终对诗词平平仄仄的格律感到好奇:为什么古人对汉字的抑扬顿挫字音情有独钟,那么严格的清规戒律还要亦步亦趋,反而写出了浩如烟海的精美绝唱?

    记不清那天在大学课堂上什么课,周少泉思想开了小差,暗自琢磨起广州话九个声调,心里默默读着有点神奇的九个声调,忽然灵光一闪,恍然大悟:这不是刚好和数字3 0 9 5 4 2 1 8 6的声调调值一样吗?下课后,他马上将这种灵光一现的火花收集起来,以免稍纵即逝。这时,恰好学院学报主编赵福坛老师到来,他马上把这个发现告诉他,赵老师也十分兴奋,叫他立即写一篇文章,登载在最新一期学报上。周少泉很快交了稿,这是他第一篇印成铅字的文章。这篇文章,据说是历史上第一篇研究出广州话声调竟然与数字读音完全一致的论文。

打响了头一炮,周少泉对语文研究产生了浓厚兴趣,与博大精深的汉字研究结下了不解之缘。毕业后,他成了赵老师的忘年交,经常向这位中大的高材生请教,赵老师也放心把他的著作,交给他协助完成。1983年,赵老师参与了国家古籍整理规划重点项目的《屈大均全集》整理,把整部诗集的抄写和校点,都交给这个初出茅庐的年轻人,因而使他得到了很大锻炼。以致毕业多年后,他的一些语言、文学类论文,得以陆续在广州师院学报发表。

图片

       1985年,周少泉考进广东电视台,当上了梦寐以求的新闻工作者。刚开始,他负责编写《学讲普通话》、《每天一句话》和《公益》的文稿以及《请用规范字》的资料搜集编辑。由于他学的是中文,又是地道广州人(家住西关几十年),当然深谙广州人讲普通话容易犯的毛病,老编辑曹芹放心让他把文字关,他自然得心应手,游刃有余。他将普通话与广州话在语音、词汇、语法方面的对应规律,逐一在节目中呈现,圆满地完成领导交给的推普任务,得到观众的广泛好评。

    周少泉认为,今天汉语许多方言,都保存着雅言的一些元素,而保存雅言元素较多的是粤语。粤语源于中国古“雅言”,是中国古代通用语言的活化石。粤语作为岭南文化的载体,记载着古代雅言的演变和广府地区的语言特色,在历史的传承、族群特征的体现、岭南文化的发展等研究方面都有着独特的文化价值。粤语不仅是广府地区人民的母语,而且是广东和整个珠江流域最广泛的方言。粤语不仅蕴藏着广府地区的传统文化,而且保存着大量在中原一带已经消失了的传统文化。离开了粤语,广府地区许多岭南文化品种便不复存在。对土生土长的广东人来说,粤语不但是人际交际的工具,更是一种情感上的认同和亲近,正是这种情感维系着他们之间的根意识。对不少海外华人来说,粤语也是他们与祖国、民族紧紧相依息息相关的深根。

    我们一方面要大力推广普通话,另一方面也应该给粤语深情的保护,这不但有利于岭南文化和古代通用语言的研究和保存,同时也有利于粤语作为一种文化、一种文明的遗产得到继承和发扬,对中国古代文化和语言研究有着不可替代的价值。

正是酷爱汉语言文字和粤方言的研究,周少泉先后发表了《怎样掌握广州话的声调》、《怎样辨认普通话中的入声字》、《广州话中的形容词和动词的重叠》、《广州人如何学讲普通话》等一批论文,还编写了12000多字的《学讲粤语讲义》、《粤语方言十大特色》。

    有兴趣,有爱好,便有梦想,更有追求,不断追梦,就不会停止飞翔的翅膀。这,便是周少泉逐渐产生编写字典的基础动因。

    参加电视节目编辑工作一段时间后,周少泉的工具书逐渐多了起来,有不少还是字典和词典,有空常常翻阅,虽然时有收获,但这些字典、词典大多趋同质化,让他感到不满足。他想,既然汉字大部分是形声字(85%以上),可是为什么这么多年,全国却没有一本以声旁为部首的字典、词典呢?周少泉想,这么一个空白,就让自己来填补吧。因为考虑编字典工作量大,决定先从编一本形声字小册子开始,把形声字按声旁作部首汇集起来,集中辨识,容易记住。

    周少泉记得有一次经过金声电影院门口,听到有人指着电影海报说要看“警花出便”,忍不住笑了起来:连“更”字都不懂,太离谱了。在热播电视剧《乌龙山剿匪记》的时候,还听到有主持人把“剿匪”念成“巢匪”,不禁哑然失笑。这样的例子还真不少,那时,不少节目主持人把“绚丽”念做“询丽”。时至今日,电视上,播音员、主持人和记者念错字比比皆是。

想做就做,时不我待。可是做起来真不容易。形声字声旁有多少个?因为没有经验,只有摸索去做。周少泉决定先编目录,把准备编进字典的字逐一归入各个部首,从最简单的乙、二、十开始。他把相同部首的字,按笔画从少到多排列,同音字在前,近音字(相同韵母)紧随,会意字在最后。如“夬” ɡuài部,有快、筷(kuài)、决、诀、抉、玦、砄、觖(jué)、炔、缺(quē)、袂(mèi)

    他考虑到形声字汇编而成后,一些非形声字的常用字如果不编入,收的字岂不是有15%的缺失?只好改变初衷,将这些字归入与一些部件相同的部首。

    编写字典的初期,周少泉曾有一点担心:由于近年出版行业已经转为企业经营,作者须自己出钱买书号出书,物价不断攀升,出书费用肯定水涨船高,等到自己编成书后,恐怕承担不起高额的费用。此时,得到了同学老胡的鼓励:你先把书编出来,到时总会有办法的。

    周少泉开始编书时贪多求全,收字尽可能多,释义也力求全面,最后要输入电子版时,才发现有些字电脑字库找不到,只好将一些造得不好的字忍痛割爱。为了编书,家里的《辞海》、《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古代汉语词典》不够用,还新添了一批工具书。为了增加古文字资料,他买来《殷墟甲骨文字典》、《汉字源流字典》来学,一边学一边编。此外,还从网上找到一批收集海量资料的网站和网页,不时上网搜索资料。

    前几年,他在一本杂志上看到的一篇文章使他震动很大,西北一些贫困地区有不少学生买不起正版字典,只好买来盗版字典。这种字典粗制滥造,质量低劣,错漏百出,误人不浅,甚于谋财害命啊。因而更促进了他加快编写这本字典的使命感和紧迫感。

周少泉在编书的过程中,从善如流,不断补充资料,增加内容、体例的含金量。

图片

2009年,他参加大学同学组织的纪念入学30年活动,邀请的老师中有教现代汉语、并且编过字典的梁道洁老师。他把字典总目录、凡例和部分内容带去向她请教。梁老师认为原先设想的把广州话声调标成3 0 9 5 4 2 1 8 6不完善,恐怕不会被语言学界承认。

他接受了梁老师提出的意见和建议,做了重大改动:用国际音标代替原来使用范围狭小的广州话拼音方案,标调按语言学界普遍使用的五度标调法。就这样,他重新把近9000个字改成国际音标注音。虽然工作量大,但规范、标准,与国际接轨,也开了广州话字典用国际音标注音的先河,所以觉得虽辛苦但非常有意义。

2010年,全书修改完成,周少泉通过朋友成锋,认识了会用“方正书版”打字的小杨,请她把书稿录入电子版。考虑到字典符号多,专业性强,如果自己不亲自校对,难免错漏百出。于是,克服了不少困难,掌握了书版的基本知识,以便自己随时改正,赢得时间,争取主动。说起来容易,不过操作起来很难,毕竟小杨只会打字,对拼音、音标不熟,导致这方面的错漏很多,要都改正好,颇费时间和精力,经过艰辛细致的努力,都一一化解。

    要知道,史上编写字典历时较长的有:许慎研究字形与字义、字音之间关系的《说文解字》写了22年;朱起凤研究古汉语通假词的《辞通》写了30年。他也做好打“持久战”的思想准备。    

就这样,历时二十多年,周少泉一边工作一边编书,心无旁骛,抓紧一切空余时间,面对铺开的一堆资料,时而凝神苦想,时而奋笔疾书,不知用完多少支笔芯,也不知熬过多少因失眠而度过的夜晚。83多万字的书稿,因为不断修改、补充、重写,写出的初稿字数已经超过100万。

    2011年初,通过朋友介绍,周少泉认识了广东人民出版社辞书室的编辑,他们看过书稿提出一些意见,他又花了半年时间进行修改,增加了分解字形结构的内容。交稿后至成书的三年多来,周少泉还不放心,只要有空,仍不断校对、润饰,最后还在附录增加了甲骨文、金文和篆文等古文字的字形表,让读者对汉字的源流变化,对字的本义有更形象的理解。这个古文字字形简表,得到很多朋友赞许、喜欢。

    字典的编辑是一项浩瀚工程,一般都是由国家文字委员会牵头召集众多专家集体编写,然而周少泉以锲而不舍的精神,以个人之力,历时20多年独立完成;女儿周思彤长大后,见她对文史也有兴趣,就把上网搜集文字资料的任务交给她。精诚所至,金石为开,两父女齐心协力,经过艰辛的努力终于获得成果。

    当我再次看到他,提出这本字典不同于过去按形旁部首或按拉丁字母顺序编排的旧模式,用起来有些不习惯。他笑了笑:“很多亲友用了都有同感。不过用多了就知道它的好处。我来给你讲讲。”

    他于是一五一十讲起来。这本《汉字解构字典》具有不同于以往字典的四大特点:

    1. 分析、解释汉字结构。

    通过分析汉字的字形,来解释汉字的字义,指出汉字的字音,并寻找出这些字义、字音与字形之间的內在关系,以此弄清汉字的结构。收字以声旁为部首,兼顾一些非形声的指事、会意字,便于集中识字。

    字典将声旁部首相同的字集中编辑,归纳异同,对比辨识,成群结队,加深记忆,快速识字。解决了汉字大量同音、近音、形近的问题,化繁难为简易,形象、生动,通俗、易懂,特别适用于读书识字的中小学生。

    2. 追溯汉字源头,普及古代汉字知识,为汉字解密。

对于不少人来说,实现“认识1600-1800个常用汉字,其中800-1000会写”这一目标并非容易的事。本字典尝试运用字理识字方法,透过追溯汉字根源,感知汉字组构以及演变规律,形象记忆汉字,有效辨析汉字,系统掌握汉字。

    字典的声旁部首多数是象形字或指事、会意字,并列出部首及相关字的甲骨文、金文、籀文、古文和篆文,清楚显示汉字的发展脉络。化抽象符号为形象的联想,这样让读者容易理解,容易记忆。例如:“象”这个字字形比较复杂。如果仅仅让人凭借笔画记忆既枯燥,而且不容易记牢。如将“象”字的演变过程点击查看原图展示出来,从而利用“象”是象形字的特点,运用图画与文字结合的方法来形象记忆汉字。

    该字典就是追溯字源,着眼于字形与字义、字音之间的关系,有助于探明字理,为理解字义、认读字音、辨明字形提供了线索。

    3. 追寻、对照汉字古今字。

    汉字古今字,是不同时代记录同一个词(或语素)使用的不同形体的字。使用年代较早的是古字,使用年代较晚的是今字。

    古今字分两类:一是字义完全相同,如:塊/块、灋/法等;一是字义部分相同,如莫/暮、景/影等。

    汉字的分化,有以下几种情况:

    1)今字是由古字的本义产生的。“莫”本义指日落天晚,假借用作无定代词,而它的本义另造了一个“暮”字。再比如:要/腰、求/裘、其/箕、匡/筐、然/燃、益/溢等都是这样。

    2)今字是古字的引申义产生的。比如,“景”本义指日光,引申指明暗形成的影子,这个意义后造了一个“影”字。再比如:弟/悌、竟/境、坐/座等亦如是。

    3)今字是由古字的假借产生的。“辟”,本义指法,假借义用作逃避,这个意义后造了一个“避”字。

    4. 以标准、规范的国际音标和五度法标注广州音,并与普通话对照,与国际接轨。帮助读者迅速掌握广州话的发音。适用于学习、研究粤语、普通话的中外大众,还适合播音员、主持人和编辑、记者规范正音。

    广州话的注音系统虽然有很多种,但是各自有一套,都未能以标准、规范的国际音标注广州音,使用起来很不方便。这本字典采用语言学专家詹伯慧主编的《广东粤方言概要》的系统,声、韵母以标准的国际音标,声调以语言学界通用的五度标调,来标注广州音。

    广州话的声调多达九个,有什么方法把这样多的声调一一分辨清楚呢?

    我们发现,声调是音节的高低升降,可以用类似音乐中的音符标注。那么,用广州话来读309542186,这九个数字的调值,恰好就是广州话九个声调的调值。这样,用这九个数字表示广州话的声调,很好地解决了准确拼读的问题:

    点击查看原图

    广州话阴平声调还精细分辨55调(高平)和53调(高降)的区别,弥补了过去广州音字典笼统将阴平标为第1声的粗放方式。

    文字矿工——周少泉,就是在不断学习和探索的跋涉中,从甲文、金文起寻根究源,尝试进行分解汉字结构的初步探索。特别是当女儿渐渐长大,文理兼修,以熟练的计算机操作技能,为完成搜集、整理、补充、订正大量的资料,成为他有力的助手,还提出了一些卓有成效的建议。这样,一部实用的语文工具书,得以奉献给广大读者。

    出了这本字典,圆了半生的梦想,他想感恩几十年来帮助过他的人,特别是感恩父辈和班主任张顺柔老师启蒙,开始对堂堂正正的汉字产生强烈好奇。他也感激师长、亲友、同事、同学一如既往鼎力支持和帮助

    “沉潜奋志得珠玑,深掘凝神揽趣奇。乐山乐水追奥妙,多情风月未穷期。”这是周少泉内心的真实写照。

图片

作者:钟迺坚(西舟)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