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国古代史(先秦)(二十一)

 梦想童年594 2022-03-22

公元前353年

桂陵之战:围魏救赵

公元前354年,魏国大将庞涓率军攻打赵国都城邯郸。次年,齐国为援助赵国,主动进攻魏国。齐国军队最终在桂陵击败魏军,史称桂陵之战。

齐军出动之前,军师孙膑为主将田忌分析战场形势,提出了著名的“围魏救赵”之计。孙膑认为魏军主力尽出,留在国内的都是老弱残兵,齐国可以直捣黄龙魏国都城大梁(今河南开封),吸引庞涓回兵救援后将其歼灭。田忌采纳孙膑的建议,派出一支军队进攻魏国的平陵(今山东曹县)平陵位于大梁东部,地方很小,但是城池坚固,且有重兵把守。齐军想进攻平陵必须深入魏国,如此后路就会暴露给魏军,很容易失去后援。齐军孤军深入,最后惨败而回。实际上,孙膑是故意打易守难攻的平陵,塑造齐军无能的假象,麻痹庞涓。这样做,一是掩盖齐军围城打援的意图;二是让庞涓放松警惕,全力攻赵。庞涓攻赵受到的损失越大,孙膑击败魏军的把握就越大。庞涓听说平陵守军击败齐军,果然开始全力进攻,最终攻陷了赵国首都邯郸。田忌、孙膑没有给庞涓喘息的机会,立刻命令齐军以很少的兵力突袭大梁,同时主力埋伏在庞涓的必经之路桂陵(今河南长垣)。

魏军仍沉浸在攻占邯郸的兴奋中时,就接到了大梁告急的消息,庞涓连忙命令大军回援。为了加快速度,魏军连辎重补给都没有带,日夜兼程往回赶。齐军以逸待劳,在桂陵发动突袭,击溃了疲惫的魏军。庞涓被齐军活捉,后来又被放回了魏国。

孙膑这一仗打得漂亮。不过,第一个提出“围魏救赵”的人,不是孙膑,而是齐国大臣段子纶。当赵国向齐国求援后,齐威王立即召集众大臣开会。国相邹忌认为不应该救赵国,段子纶反对,认为魏国要是吞并了邯郸,对齐并无好处,但如果直接去救赵,魏军肯定退兵,保留实力。不如偷袭魏国,迫使魏军两面作战,等到赵魏两败俱伤,再主力攻魏。

当时,魏攻赵之战牵一发而动全身,已经远远不是赵、魏两国的事情了。齐国出兵掌握了主动权,才不至于陷入段子纶所说的不利局面。那么其他国家又作何反应呢?楚国也想干预魏赵之战。大臣景舍劝楚宣王出兵救赵,他认为如果魏军攻击太猛烈,赵国搞不好会投降,到时候魏赵联合,肯定会掉过头来攻楚。只需要派少量兵马攻魏,牵制魏军,赵国一定会顽强抵抗,等到赵、魏两败俱伤,楚可以联合齐、秦一举消灭魏国。韩国暗中使坏,拼命怂恿魏国攻赵。韩国国相申不害对韩昭侯说,如果魏灭掉赵国,一定会成为天下之敌,各国想灭魏肯定要拉拢韩国,这样韩国的地位就提高了。之后,韩昭侯和申不害特意到大梁朝见魏王,以坚定魏国灭赵的决心。秦国人就比较直接。趁着魏国注意力全放在赵国,秦军入侵魏国,在元里(今陕西澄城)斩杀了七千魏军,最后攻占了魏国的少梁城(今陕西韩城)。此时的战国群雄,都希望魏赵之战向对自己有利的方向发展。战争的走向最后远远超出了魏国的预想,魏国灭赵的梦想破碎了。

结论:魏国在桂陵战败,但并未伤及根本,仍控制着邯郸。桂陵之战后第二年,魏、韩联军在襄陵(今山西襄汾)击败来犯的齐、宋、卫三国军队,齐、魏两个大国暂时结束了战争,重新回到了对峙状态。

中国古代史(先秦)(二十一)

公元前342年

马陵之战:增兵减灶

公元前342年,齐国军队进攻魏国首都大梁(今河南开封西北)齐魏两军在马陵决战,魏军全部被歼,主帅庞涓自杀,魏太子申被俘后也被杀。

此战齐国主帅田忌,军事孙膑。孙膑来齐国前,也是在魏国效劳的。所以他对魏军比较了解,知道他们瞧不起齐国,觉得齐国人都胆小怕事,他那位同门庞涓,也是个骄傲自负的主。所以当齐国军队行进到大梁附近的外黄(河南民权县)时,孙膑听说庞涓已经率魏军来迎战了,就给田忌出主意说,咱不能硬碰硬,应该利用魏国人的心理。他们不是看不起咱们吗,咱就故意示弱给他们看。具体操作呢?首先是撤退,要显示出很疲弱的样子,一交战就败退,引魏军追赶;然后减灶,这样一来庞涓就会认为,齐国的军队不到三天就跑了一半多,会放心追赶。孙膑接着分析,退到哪里合适呢?马陵最合适,那里有一座狭窄的隘道,两边峭壁耸立,只有一条羊肠小道勉强可以通过。咱在两侧山上埋伏,庞涓追到这里就必死无疑。田忌听从孙膑的建议,两军一交战,齐军就“溃不成军”,一路败退,烧饭用的灶也越来越少。庞涓果然中计,得意洋洋地说,我早就知道,齐国人都是胆小鬼。于是他舍弃步兵,带着精锐部队,一路狂追。赶到马陵时,正好是傍晚。隘道太窄,魏军只能排长队鱼贯而行。到山谷深处,是一片茂密的树林,只有一棵树上有一片白色。庞涓赶紧让人点火把,看看咋回事。魏军举着火把来到树前,发现树皮被剥掉一大片,上面写着八个大字:庞涓死于此树之下。庞涓知道上当了,下令撤退,但两侧的山峰上,全是提前埋伏好的齐军,此时万箭齐发。庞涓的队伍自相践踏,最后被全歼在马陵道中。庞涓没有出路,自刎而死。田忌率人掩杀,马陵道外的魏国部队被冲散,太子申被俘虏,不久后也被杀。

魏军大败,跟魏国不和的各国,有仇的报仇,有冤的报冤。尤其是韩国。在此之前,韩国因为没参加魏惠王召集的逢泽之会,被魏国惩罚,魏将穰疵领军进攻韩国。韩军不敌魏军,火速向齐国求援。为什么向齐求援?因为齐国也没参加逢泽之会。魏惠王召集逢泽之会,是因为他宣布称王,让各国来朝拜。这让齐国非常不爽,自然不会给魏惠王面子,也憋着一股劲儿要找机会给魏国颜色看看。所以韩国求救时,齐国毫不犹豫地答应了。但齐国也留了个心眼儿,不能立马出兵,要等韩魏两败俱伤,到时候再出来收拾残局。所以齐国开始坐山观虎斗,眼见着魏国连续获得五场大胜,攻入韩国腹地,才派出田忌和孙膑。齐军直奔大梁,也打算采用“围魏救赵”的战术,魏军果然撤走大部分围攻韩国的军队,又调拨主力,让庞涓统领,迎战齐军。马陵之战,就是在这种情况下发生的。

马陵惨败后,韩国开始反攻,击溃外围的魏军后,将其驱逐到韩魏边境;赵国也趁火打劫,从北部攻入魏国东郡;秦国也趁机发起了收复河西的战役。魏军本就元气大伤,还东南西北四面受敌,被压制的再也没有抬起头来。

结论:马陵之战后,魏国时而屈从于秦,时而屈从于齐,永远失去了霸主之位。

中国古代史(先秦)(二十一)

公元前341年

秦收复河西:阴谋与实力的完美结合

公元前341年到328年,秦国通过三次主要战役,逐渐从魏国手中收回河西。第一次战役,是在秦孝公统治时,由商鞅率军完成,后两次则是在秦惠王统治时期。

商鞅之所以在前341年发兵收复河西,是因为魏国在马陵之战中惨败,元气大伤不说,后续又连番遭受宋国、齐国和赵国进攻,狼狈不堪。这一大好时机,商鞅等了好多年。在此之前,商鞅曾两次趁着魏国跟东方国家交战,发兵抢回一部分河西地盘。可这一抢不要紧,魏国发现了秦国不安分,于是主动跟东方国家讲和,打算集中力量对付秦国。但此时的秦国,变法还没完成,实力不够跟魏对抗,只好求和,把刚抢来的河西地盘,又还了回去。但崛起的秦国成了魏国的心病,魏惠王总想给秦国一次毁灭打击。这对秦可不是好事,于是商鞅耍起了鬼主意。他知道魏惠王有称王的野心,就来到魏国,对魏惠王说,我们秦国是支持您称王的,您何不现在称王号令天下,到时谁不服就收拾谁。魏惠王果然心动,把打秦国的事放在一边,开始制旌旗、造豪车、摆天子派头。然后召集其它国家举行逢泽之会,打算号令群雄。秦、赵、宋、卫、邹、鲁等国都派人参加,不服的是齐、燕、韩。魏惠王派兵攻韩,但在马陵被援助韩国的齐国击败。商鞅劝魏惠称王的鬼点子,给秦国争取了时间,还让魏国惹祸上身。他趁机发兵河西,魏国无奈,只好派公子卬率军迎战。

但商鞅打算把阴谋进行到底。商鞅之前在魏国时,跟公子卬同是相国公叔痤的学生,两人很要好。商鞅就写信给公子卬说,咱们关系这么好,还是别打了,你到我这来,咱们边喝酒边叙旧,商量商量,看能不能罢兵讲和。魏国不愿四面受敌,自然愿意将和。所以公子卬满怀希望的就去了。商鞅可没念旧,埋伏好的甲兵一拥而上,把公子卬俘虏了。然后秦军趁势攻击魏军,魏军全无防备,还失去了主将,被打得落花流水。魏国经受不住打击,割让河西大片土地,跟秦国讲和。这是商鞅生前最后的壮举。两年后,秦孝公去世,秦惠王视商鞅为眼中钉,刚即位,就以谋反罪将他处死了。但惠王清楚,秦国能崛起,全靠商鞅的功劳,为继续保持崛起的势头,他坚守商鞅制定的政策,不重用跟自己亲近的贵族,坚持凭军功赏赐爵位。他还招贤纳士,手下汇集了公孙衍、司马错、樗里子等能臣武将。

秦国持续崛起的同时,魏国却在下坡路上停不下来。马陵之战后,齐国和赵国又骚扰了魏国六七年,魏国虚弱不堪,无奈在前334年,跟齐国讲和,承认齐威王为王。魏国本打算趁着和平休养生息,恢复元气,可秦惠王却不给它喘息的机会:连续发动两场大规模战役,彻底收回河西之地。

第一次是前330年,公孙衍在雕阴(今陕西省甘泉县)大败魏军,斩首四万五千,俘虏魏国大将龙贾。魏国把少梁(今陕西韩城南)之外的河西大部分土地,还给秦国。第二次是前328年,公子华和张仪再次攻魏,魏军节节败退,为了求和,不但将上郡(今陕西绥德县周围)十五县献给秦国,也将河西最后一个据点——少梁还给了秦国。

河西自从公元前408年被魏国占领后,秦国经过献公、孝公、惠王三代人的努力,终于将其全部收复。秦国真正开始了称霸和统一之路。

结论:河西回到秦国手里后,秦完全掌握了黄河天险,控制了东进中原的要道,战略上居于优势地位,奠定了进军中原的基础。

中国古代史(先秦)(二十一)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