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国古代史(先秦)(二十八:范睢相秦、长平之战、邯郸之战)

 梦想童年594 2022-03-22

公元前266年

范睢相秦:远交近攻战略

公元前272年,秦国灭义渠戎。前266年,秦昭襄王任用范雎为相,并封其为应候,范雎走上权力巅峰。

范雎的拜相之路相当崎岖。范雖是魏国人,原本在魏国中大夫须贾门下当差。因为口才出众,在一次外交场合中受到齐襄王的赏识。须贾知道后嫉恨范雎,向魏国宰相魏齐诬告范雎通齐。魏齐听后下令把范雎一顿毒打,范雎装死,才逃过一劫。他向看守求情承诺日后重谢,才死里逃生。逃亡期间,范雎认识了一个叫郑安平的人。后来秦国使者王稽出使魏国,郑安平听说后,就假装为差役,侍候王稽。王稽问他魏国有没有贤能的人才想去秦国效力,郑安平趁机推荐了范雎。于是王稽回秦国时就带上了范雎。

初到秦国,范雎并不受重视。一是因为秦国国相魏冉讨厌说客,二是因为秦国刚取得华阳之战的胜利没多久,秦昭襄王心中傲娇得很,不重视说客。所以范雎只被安排住在了客舍,伙食很一般。范雎不甘于被这样对待,就精心写了一封信给秦王,讲了一些治国理念。秦王看到信后,觉得范雎是个人才,就派专车去接范雎进宫,要和他见上一面。范雎到了宫门口假装不知道路,径直向内宫闯。秦王这时出来了,宦官怒斥范睢道:“大王来了!”范雎则故意乱嚷嚷,说秦国哪有什么大王,只有太后和穰侯(魏冉)。这话说到了秦王的心坎上,因为当时秦国的朝政大权主要掌握在秦王的母亲宣太后和舅舅穰侯、华阳君的手中。秦王的弟弟泾阳君、高陵君也都身居要职,而且都有大片封地,穰侯还担任国相,这些人的私产加起来比国家还富。秦王听出他话里有话,当即放低姿态向他道歉,声称之前忙着处理义渠戎的事,才怠慢了范雎。秦王喝退众人后,直接以跪拜之礼向范雎请教。

范雎慷慨陈词,指出了魏冉远攻近交策略的错误,攻打和秦国并不接壤的齐国并非明智之举,并揭露出了谋求封地才是魏冉主张打齐国的真实意图。范雎向秦王提出了远交近攻的策略,即和远方的齐国交好,攻打邻近的赵、魏、韩三国。范雎发现有人偷听,就没提太后等人专权的事。秦王听后茅塞顿开,立即拜范雎为客卿,为他出谋划策。秦王在范雎的建议下,出兵韩、魏,取得了不错的战果。

范雎追随秦王日久,见时机成熟,就进言说太后、穰侯、华阳君等人专权的事。秦王也早就忌惮他们了,于是采纳了范雎的建议,废了宣太后,把穰侯、高陵君、华阳君、泾阳君赶到了各自的封地,然后拜范难为相。秦王因此加强了王权,秦国的力量更加强大,范雎的权势也逐渐大了起来。范雎掌权后,开始复仇。他寻找到机会,羞辱了曾经诬告自己的须贾,曾经下令毒打他的魏齐则被他逼得自杀。帮助过他的人,王稽和郑安平都被他提拔,担任要职。

后来,秦赵之间爆发了长平之战。秦王采用范睢的谋略,用反间计使赵国更换了统帅。由毫无战争经验的赵括代替了久经沙场的名将廉颇,结果赵军被白起率领的秦军打败,被杀45万人,赵国国力大损。

但范雎嫉妒白起的功劳,怕白起的地位超过自己,于是向秦王提出了罢兵的建议,秦王采纳了。白起本打算一举攻破邯郸,灭掉赵国,没想到被范雎插了一手,结果前功尽弃。白起因此记恨范雎。范雎和白起的仇怨结下了。后来秦军在赵国屡屡战败,秦王请白起出战,白起觉得时机不对,而且对上次范雎搞的破坏耿耿于怀,于是就托病不出。秦王无奈,让大将王龁出马,结果还是战败。秦王只好亲自去请白起,白起陈说利害,觉得此时不宜攻赵,但秦王不听。白起不肯出战,当即被秦王削去武安君的爵位。秦军作战失利使秦王迁怒于白起,秦王命白起离开咸阳,白起只好带病缓慢而行。范雎则趁机向秦王进谗言,说白起不想服从命令。秦王下令,命白起自尽。

白起死后,秦军在赵国依然屡屡吃败仗。范雎推荐的人:郑安平作战失利投降赵国;王稽在担任河东郡守时暗通他国。按秦律,被举荐的官员犯了罪,举荐之人同罪。范雎自知离倒台不远,便辞职回到封地,不久病死。

结论:范雎担任秦国国相期间使秦国加强了王权,集权下的秦国实力大增,远交近攻的策略也十分有效,长平之战秦国重挫赵国,从此秦国独霸天下。

中国古代史(先秦)(二十八:范睢相秦、长平之战、邯郸之战)

睚眦必报,不过薄仇者寡恩,个人认为这才对,不要空谈原谅!

公元前262年

长平之战:一将功成万骨枯

公元前262年至前260年,秦军与赵军在长平(今陕西高平市西北)一带对峙并交战,最终秦军取胜,45万赵军被屠杀。

长平之战爆发的直接原因是上党(今山西长治上党区)争端问题。前262年,秦国占领了韩国的野王(今河南泌阳),使韩国的上党郡与韩国中心地带完全失去联系。韩王被迫割让上党郡给秦国。但是上党郡郡守冯亭不愿投降以苛暴著称的秦国,于是同上党郡的百姓达成共识,准备把上党郡的十七座城池献给赵国。赵孝成王和大臣们商议是否接收上党郡。大臣们有两种意见:一种意见认为这是冯亭在转移矛盾,嫁祸给赵国,让赵国蒙受无妄之灾。一种意见认为这是送到嘴边的肉,不吃白不吃。赵王考虑后决定收下上党郡,封冯亭为华陵君,派廉颇率军驻守长平,同冯亭一起防御秦国。秦王听说上党被赵国抢去后大怒,立即派大将王龁率兵进攻长平。

长平一带地形复杂,山地、平原、河谷交错,廉颇到长平之后,根据地形布置了多道防线。王龁率秦军到达长平一带后,双方展开激战。赵军的防线逐渐被秦军攻破,秦军的伤亡也不在少数。赵军坚守最后一道防线,只守不出,秦军一直无法攻克。双方对峙日久,转眼就进入了第三年。廉颇之前防守失利,以及当下只守不出的龟缩战术,让年轻气盛的赵王十分不满。而且赵国恰好遇到天灾,军粮开始供应不足,赵国向齐国等国借粮,遭到了拒绝。赵王不想再这样耗下去了。秦国这边也消耗巨大,为了尽快取胜,秦国国相范雎使出了反间计。秦国花重金收买人在赵国散播谣言,说秦军不怕廉颇,就怕马服君赵奢的儿子赵括。赵王听信了谣言,于是不顾大臣们和赵括母亲的反对,派赵括替换了廉颇,担任抗秦统帅。赵括只会纸上谈兵,没有实战经验。赵奢在世时就下过断言,说如果赵括将来被委以重任,那必然会招致大祸。但是赵括自己却自命不凡,觉得王龁根本不是自己的对手,如果换成白起,说不定还能和自己搏一搏。

秦国见反间计起了效果,马上把前方秦军的主帅悄悄地换成了白起。赵括率20万赵军赶赴长平,接替了廉颇。他还不知道秦军的主帅换成了白起,一改从前的坚守策略,下令全面出击秦军。白起采用诱敌策略,秦军佯装战败,诱使赵军来追。赵括果然上当,率军追到了北部的秦军营垒。秦军坚守营垒,赵军始终无法攻克。白起命令一支两万五千人的部队绕到赵军的后方,又命一支五千人的骑兵部队开路,从中间截断赵军主力与南部赵军的联系,赵军被一分为二。赵括这时才意识到自己率领的赵军主力已经被秦军包围,而粮草辎重在南部赵军那里。赵括几次率军突围不成,于是改为防御,伺机突围。南部赵军没有主帅,和主力失去联系后不敢轻举妄动。秦王得知赵军主力被围后,亲自到河内郡(今河南泌阳附近地区)征调15岁以上青壮年投入到长平战场。这支队伍起到了阻挡援军和断绝粮道的作用,南部赵军也被这支队伍堵住去路,成为秦军的囊中之物。赵军主力断粮46天,军马被吃没后,士兵开始相互残杀为食。赵括绝望之中只好再次组织突围,结果被秦军的箭弩射死。赵军突围不成后,只好投降。白起下令将余下的赵军全部坑杀,只留下年纪小的240多个士兵放回赵国。

长平之战以秦军获胜而结束。尽管赵军全军覆没,损失士兵达45万之多,但秦军也伤亡惨重,前后投入了60多万士兵,损失30多万。赵国战败固然和赵括的错误指挥有关系,但外交失利和国力贫弱也是重要原因。

秦赵两军在长平对峙期间,赵国大臣们曾商议如何与秦国议和。一派认为应该直接派地位高的使臣去秦国求和;一派认为不如派使者携重礼去楚、魏联系合纵抗秦,这样才能逼秦和谈。结果赵王采用了第一个策略。秦国隆重接待了赵国的使者,并放出秦、赵即将和谈的消息。楚、魏两国听说后以为秦、赵已经议和,就没出兵救赵。赵国在外交上陷入孤立。从国力上讲,当时秦国已经消灭了义渠戎,占领了巴、蜀和楚国西部的大片领土,国力强大。而赵国在鼎盛时期的国力也不及秦国,到了赵孝成王时已经衰败,更无法和秦国抗衡。战争打的就是综合国力,如果按照廉颇那种耗时耗粮的打法,赵国可能依然会失败。

结论:长平之战后,赵国再也无力与秦国争雄,秦国从此没有对手,灭掉其他国家只是时间问题。

中国古代史(先秦)(二十八:范睢相秦、长平之战、邯郸之战)

公元前259年

邯郸之战:信陵君窃符救赵

公元前259至前257年,秦军攻打赵国都城邯郸(今河北邯郸),赵国联合魏、楚合力击败秦军,史称邯郸之战。

邯郸之战是长平之战的延续。秦国上将军白起在长平打败赵军后,想趁机一举攻破赵国都城邯郸(今河北邯郸)灭了赵国。但是秦国国相范雎忌惮白起,怕白起再立功后地位超过自己,于是说服秦昭襄王与赵、韩两国讲和,和谈的条件是赵、韩两国割地给秦国。赵孝成王本打算真的割地,但是被大臣虞卿拦住。虞卿说与其把地给秦国,让秦国更加强大,不如把地给齐国,然后联齐抗秦。赵王觉得虞卿说得有道理,就派他出使齐国,谈合纵抗秦的事。秦王见赵国违约,还要联合齐国对付自己,于是想派白起领兵伐赵。白起认为长平之战后直接进攻邯郸是上策,因为当时秦军坑杀40多万赵军已让赵国人胆颤心寒,所以容易征服。但是现在时间耽搁,赵国人已经从恐惧中缓了过来,向秦国报仇之心强烈,这时候去就不容易征服了。而且,范雎阻止白起继续攻打赵国的事让白起怀恨于心,所以白起故意称病不出。秦王只好改派五大夫王陵率兵20万伐赵,直取邯郸。

不出白起所料,秦军果然遭到了赵军的顽强抵抗。赵国军民死守邯郸,平原君赵胜将私产拿出来分给士兵,还把自己的妾室、婢女编入队伍,共赴国难。邯郸城内粮食吃尽,易子而食,但守城的意志依然坚强。攻城的秦军也损失惨重,秦王多次派兵支援,主帅也由王陵换成了王龁,但是一直无法攻破邯郸。

邯郸被围的第二年,平原君带19名勇士逃出邯郸,向楚国求救。楚考烈王接见了平原君,但对是否援助赵国犹豫不决,因为他怕秦国报复。正当求援无望之时,平原君身边的勇士毛遂站了出来,拔剑威吓楚王,申明抗秦大义,还用楚国长期被秦国欺侮的事来刺激楚王。楚王被说服,答应与赵国歃血为盟,派春申君领兵十万救赵。赵王还派人向魏国求援,魏安僖王派大将晋鄙率军十万救赵,但行至半路又停下了。因为秦王威胁魏王说如果哪个国家敢支援赵国,那么秦国消灭赵国后首先就去攻打哪个国家。

魏国的信陵君魏无忌是赵国平原君的小舅子,他对姐姐所在的赵国抱有同情。而且信陵君深知唇亡齿寒的道理,赵国被灭魏国也会遭殃。信陵君先是依靠魏王的宠妃如姬偷到了兵符,然后假传王命去夺晋鄙的兵权。晋鄙觉得事有蹊跷,不想从命,结果被信陵君一旁的力士朱亥杀死。信陵君取得兵权,然后从十万魏军中选了八万精兵支援赵国。赵国在楚、魏援军的帮助下,终于击败了已成疲惫之师的秦军,解了邯郸之围,历时3年的邯郸之战结束。

结论:邯郸之战严重消耗了秦国的实力,使秦国损失近20万兵力,推迟了秦统一六国的步伐。

中国古代史(先秦)(二十八:范睢相秦、长平之战、邯郸之战)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