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国历史上的权臣

 金色年华554 2022-03-23

伊尹 商朝开国元勋,杰出的政治家、思想家,中华厨祖,担任尹(相当于秦朝时期的丞相),用“以鼎调羹”、“调和五味”的理论治理天下。积极整顿吏治,洞察民心国情,推动经济繁荣、政治清明。历事成汤、外丙仲壬太甲沃丁五代君主,尊号"阿衡",辅政五十余年,为商朝兴盛富强立下汗马功劳。去世,卒年100岁。

闻仲,古典小说《封神演义》重要人物,帝乙托孤大臣,纣王重臣、太师,位极人臣的托孤元老,连纣王都对他敬畏三分。时与黄飞虎并称为殷商文武双璧,几乎以一己之力拱卫着殷商的江山社稷,他的一生南征北战,百战不殆,却在西征西岐时战死绝龙岭,从此敲响了纣灭商亡的丧钟

周公:曾先后辅助周武王灭商、周成王治国。武王死后,成王年幼,由他摄政当国。平定三监之乱后,大行封建,营建成周(洛邑),制礼作乐,还政成王。汉初大思想家贾谊评价周公曰:“文王有大德而功未就,武王有大功而治未成,周公集大德大功大治于一身。

管仲(前723年~前645年)强齐图霸,辅佐桓公九合诸侯,一匡天下,礼让天下开法家先驱,担任国相,辅佐齐桓公成为春秋五霸之首,前645年)病逝。后人尊称为“管子”,誉为“法家先驱”“圣人之师”“华夏文明保护者”“华夏第一相”

赵盾:杰出的政治家、战略指挥家。晋文公之后,晋国出现的第一位权臣,集军政大权于一身,担任执政,号称正卿,法治晋国。赵氏孤儿赵武的祖父。赵盾在晋国执政期间,权倾朝野,使晋国君权首次受到冲击与削弱,树赵氏之威,使赵氏一族独大晋国。一生侍奉三朝,维护了晋文公开创的霸业。

栾书:参与晋齐鞍之战,大胜齐国;拜中军将军。十五年(前585年),援救郑国,迫使楚国退军,讨伐楚国的盟友蔡国。击败秦国,屡建功勋,成为晋国正卿。晋厉公指使外嬖胥童数人杀死“三郤”(郤至郤锜郤犨),胥童乘势将栾书、荀偃劫持,后被厉公赦还。栾书联合荀偃趁厉公出游,诛杀胥童和晋厉公,拥戴晋悼公即位。一生历任晋景公晋厉公晋悼公三朝,担任正卿。他才能卓越,从谏如流,颇识大体,口蜜腹剑包藏祸心,为保卫自己的权威与利益而不择手段,最终激化国内诸多矛盾,导致晋国内乱暴发。周简王十三年,栾书去世。

田常,即田成子,唆使齐国大夫鲍息弑杀齐悼公,立齐简公,前481年,田成子发动政变,杀死了阚止和齐简公,拥立齐简公的弟弟为国君,就是齐平公。之后,田恒独揽齐国大权,尽诛鲍、晏诸族。田成子的封邑,大于齐平公直辖的地区。史称田成子选齐国女子身高七尺以上为姬妾,后宫以百数,而不禁宾客舍人出入后宫。在田恒死的时候,有七十个儿子。后世常引用之成语“窃钩者诛,窃国者侯”来形容田成子盗齐国之事。

崔杼,又称崔子、崔武子,春秋时期齐国大夫,后为齐国执政。灵公时曾率军伐郑、秦、鲁、莒等国。灵公病危,迎立故太子吕光(齐庄公),杀太傅高厚,他在齐执政二十多年,当国秉政,骄横异常,先后立庄公、景公,在朝大肆杀戮,使齐国政局动荡。前548年,因庄公与其妻棠姜私通、并且将赐予自己的帽子赠与他人,便联合棠无咎杀庄公,立庄公弟杵臼(齐景公)为君,自己为右相。两年后,其子崔成等互相争权,家族发生内讧,左相庆封乘机攻灭崔氏,他上吊自杀,尸体为齐景公戮曝。

庆封:崔杼杀齐后庄公,拥立景公,崔杼和他分任右相左相。前546年乘崔氏内乱,灭崔氏而当国。但耽于酒色.将国政交与其子庆舍,遭田氏、鲍氏、栾氏、高氏联合反对,庆舍被杀,他只好奔鲁。鲁受齐责难,又奔吴,前538年,楚灵王伐吴,楚令屈申破朱方,杀庆封,灭其族。

吕不韦:一介商人以奇货可居,冒天下之大不韪,运用其谋略,功成名就,拥立秦两代国君,官居相邦把握秦国大权长达十二年,后被秦王赢政猜忌,被逼毒酒自杀,享年57岁。主持编撰《吕氏春秋》留传后世。

赵高:沙丘之变阴谋立胡亥为帝,先杀承丞相李斯,后诛杀秦二世皇帝。以宦官之身官居丞相,权倾天下,指鹿为马,后为秦王子婴宫中诱杀,秦二世亡国赵高有不可推卸的责任。

西汉周勃,陈平:周勃官居太尉,陈平官居丞相,二人诛杀吕氏之乱有不世之功,一时间大权在握,拥有立皇帝之权杖,拥立汉文帝有功,开启文景之治时代,功不可没。若二人大权在握时,拥有二心,则天下变矣。

霍光:汉武帝托孤重臣,汉昭帝二十岁去世,霍光立没有背景的刘贺为帝,在位27天的刘贺被废,转立刘询为帝,毒杀宣帝皇后许平君母子,其权力达到顶峰,历时4帝,霍光生前风光一世,其死后,全族被坐罪,遭满门抄斩。

王凤:汉元帝皇后王政君哥哥,官居大司马,大将军,领尚书事秉政。王氏兄弟分居要津,掌控朝政,形成王风专权,五侯当朝"局面,奠定了王氏在汉家政技的实际权力的基础。提拔其侄王莽为新都侯,王凤病死,临死嘱咐王政君照顾王莽,为王莽后来乱政提供便利。

王莽:汉成帝入朝为官,汉哀帝时,任大司马,因外戚丁、傅用事,罢官就第。哀帝死,王政君临朝称制,复任大司马,立汉平帝,进安汉公,笼络人心,网罗人才。杀害汉平定,立两岁孺子婴,称"假皇帝"。公元8年篡汉自立,改国号新,托古改制,后绿林赤眉起义,王莽被商人杜吴杀死,年69岁,新朝灭亡。王莽历经四代汉帝,前半生大汉功臣,一朝大权在握,野心勃勃,篡汉称帝改制,身死国灭,遗臭万年。

东汉梁冀:东汉外戚,顺帝死其妹梁太后临朝,乃操权柄,百僚莫敢违令,先后立冲,质,桓,三帝,专断朝政近二十年,汉质帝称其刁斤“跋扈将军",被鸩死。公元159年,桓帝与中常侍单超等合谋诛灭梁氏,梁冀与其妻被迫自杀,满门皆被斩首,牵连处死免职者数百人,其家产变卖会东汉一年租税收之之半。

何进:东汉外戚,黄巾起义时,拜大将军,总镇京师。汉灵帝驾崩后,粉碎 了中常待立皇子刘协图谋,立刘辩为帝,博征智谋之士,内借元舅之资,外据辅政之权,独揽朝中大权。公元189年,因不纳曹操陈琳之劝谏,阴结军阀董卓来谋诛宦官,事败为中常侍张让等人所杀,引狼入室,董卓将何家灭族。

董卓:公元189,并州刺史董卓受大将军何进征召,进京讨伐十常侍。遇京中动乱,在北芒山救驾有大功,后招揽吕布,杀掉丁原,实力大增。废杀汉少帝及何太后满门,拥立汉献帝刘协即位,任太师,后自封相国,权倾朝野。公元192年5月22月,司徒王允巧施反间,美人计,董卓被部将吕布所杀。董卓之乱造成了东汉末年政权的极度混乱,加速和促进了东汉政权的灭亡,给国家和社会带来了巨大的破坏。董卓暴政引发诸侯讨伐,为群雄割据打下了基础,成为东汉末年军阀混战局面的开端。

曹操:(155~220),中国古代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书法家诗人。东汉末年权相,太尉曹嵩之子,曹魏的奠基者。二十岁时,举孝廉为郎,授洛阳北部尉。后任骑都尉,参与镇压黄巾军。迁济南相,后征为东郡太守,不就,称疾归家。及董卓擅政,乃散家财起兵,与袁绍等共讨董卓。公元192年,据兖州,分化诱降黄巾军三十余万,选其精锐编为青州军,自此兵力大振,先后击败袁术陶谦吕布等部。196年,迎汉献帝至许都,自为司空,行车骑将军事,总揽朝政,挟天子以令诸侯。200年,在官渡之战中大败袁绍主力,又先后削平袁尚袁谭等势力。建安十二年(207年),击破乌桓,统一北方。208年,进位丞相。同年进攻荆州,与孙权刘备联军展开赤壁之战,败归,失去一统天下的机会。建安十八年(213年),封魏公。215年,征张鲁,取汉中。次年进爵为魏王。220年,病死于洛阳,享年六十六岁。

诸葛亮:三国时期蜀汉丞相,中国古代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发明家、文学家。刘备三顾茅庐请出诸葛亮,联合东吴孙权于赤壁之战大败曹军,形成三国鼎足之势。221年,刘备在成都建立蜀汉政权,诸葛亮被任命为丞相。后主刘禅继位,诸葛亮被封为武乡侯,领益州牧。勤勉谨慎,大小政事必亲自处理,赏罚严明;与东吴联盟,改善和西南各族的关系;实行屯田政策,加强战备。前后五次北伐中原,未能实现兴复汉室的目标。终因积劳成疾,于建兴十二年(234年)病逝于五丈原,享年五十四岁。诸葛亮一生“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是中国传统文化中忠臣与智者的代表人物,而 后来刘备托孤后后主刘禅 在位时,诸葛亮大权在握,可谓之不折不扣一代权臣。

曹爽:三国时期曹魏权臣,大司马曹真的长子。公元239年,明帝曹叡病危,拜曹爽为大将军,假节钺。与司马懿并为托孤大臣。少帝曹芳即位之后加侍中,改封武安侯。从此,势倾四海,声震天下。曹爽原本谦虚谨慎,后来任用私人,专权乱政,侵吞财产,一意孤行出兵伐蜀造成国内虚耗死伤惨重,起居自比皇帝,并采用邓飏之谋将郭太后迁往永宁宫软禁,公元249年,司马懿发动高平陵政变,解除曹爽大将军的职务。不久,就被加以谋反之罪而被屠灭三族。

司马懿司马师司马昭:司马懿可谓老谋深算,凭借隐忍和低调,高平陵之变后曹魏的军政权力落入司马氏手中,251年,司马懿病逝,享年七十三岁。高平陵之变后,司马师以功封长平乡侯,旋加卫将军。司马懿死后,以抚军大将军辅政,独揽朝廷大权。迫郭太后废曹芳,改立高贵乡公曹髦为帝。亲自率兵平定毌丘俭、文钦之乱。回师途中病死,年四十八。公元255年,司马昭为大将军,专揽国政。公元260年,魏帝曹髦被司马昭弑杀,司马昭立曹奂为帝。公元263年,分兵遣钟会、邓艾、诸葛绪三路灭亡蜀汉,受封晋公。次年,进爵晋王。公元265年,司马昭病逝,年五十五。

.诸葛恪三国时期吴国名将、权臣,大将军诸葛瑾的长子。252年孙权病危时,在孙峻的力荐下,将诸葛恪任命为托孤大臣之首。孙亮即位后受封太傅。开始掌握吴国军政大权。在东兴之战中取得大捷,名闻海内,天下震动。并因功加封丞相、进爵阳都侯。 此战之后产生轻敌之心,开始大举出兵伐魏,惨遭新城之败。回朝之后为掩饰过错,更加独断专权。253年,同为托孤大臣的孙峻暗中联合吴主孙亮,将诸葛恪及其死党以赴宴为名诱入宫中,在宴会上将诸葛恪杀害,时年五十一岁。

.孙綝三国时期吴国宗室、权臣。掌权以后,诛杀大司马滕胤、骠骑将军吕据等重臣,升任大将军,册封永宁县侯。嗜好杀戮,与皇帝孙亮的矛盾激化,最终废黜孙亮,拥立琅琊王孙休即位,累迁丞相、荆州牧。259年1月,在左将军张布的协助下,遭到皇帝孙休捕杀,时年二十八岁,被夷灭三族。

西晋三杨西晋开国时作为皇家外戚的杨骏与弟杨珧、杨济三人。他们辅佐西晋开国君主武帝司马炎,分掌军国大权,势倾天下,时人有"三杨"之称。"三杨"的得势,得力于其兄杨炳和武元皇后杨艳及武悼皇后杨芷两叔伯姐妹。武帝驾崩,,杨骏受托当朝理政,司马衷即位贾氏被册封为皇后,公元291年,贾后暗结被杨骏疏远了的孟观、李肇、东安公摇等人,密谋杀害了杨骏及其亲党,并灭其族,杨氏家族几乎遭到了毁灭性的打击,死伤者数千人,成为中国历史上一起特大的冤案。

东晋王导,王敦兄弟 :王导东晋开国元勋,政治家书法家,王敦(266年~324年)东晋时期大臣,晋武帝司马炎的女婿。东晋建立后,王导与其兄王敦一内一外,形成“王与马,共天下”的格局。 王敦掌控长江中上游的军队,统辖州郡,自收贡赋,对东晋政权造成极大威胁。322年,王敦以诛杀刘隗为名,起兵于武昌,攻入建康,诛除异己,被拜为丞相、江州牧自领扬州牧。324年,王敦再次起兵进攻建康,不久病逝于军中,时年五十九岁,,叛乱平息后,王敦被剖棺戮尸。王敦之乱”时,王导拒绝王敦欲废元帝而立幼主的想法。“苏峻之乱”平定后,他驳斥众人企图迁都的念头,稳定局势。此后联合太尉郗鉴继续执政,339年,王导去世,年六十四,葬礼规格同霍光、司马孚,为东晋中兴名臣之最。俩兄弟一个起兵 欲行废立,一个团结稳定人心,最终走向不同命运,无论是乱臣还是名臣,他们无疑都是一代权臣.

东晋桓温:312年~373年东晋时期政治家军事家书法家权臣,晋明帝司马绍女婿,平定蜀地,灭亡成汉,三次北伐,击溃姚襄,攻陷寿春.晚年弄权,废帝立威.371年)十一月,桓温带兵入朝,威逼褚太后废除司马奕的帝位.而后,桓温亲率百官至会稽王邸,迎司马昱入朝,拥立为帝.后清除异己,拒不入朝,373年二月,桓温带兵入朝,不久,桓温患病,返回姑孰,同年七月,桓温姑孰病逝,终年六十二。其子桓玄篡位称帝,建立桓楚。

刘裕宋武帝刘裕(363年4月16日-422年6月26日】刘裕自幼家贫,后投身北府军为将。自晋安帝隆安三年(399年)起,他对内平定孙恩起义,消灭桓楚西蜀卢循刘毅司马休之等割据、反抗势力,使南方出现百年未有的统一局面;对外消灭南燕后秦等国,降服仇池,又以却月阵大破北魏铁骑,收复淮北山东河南关中等地,光复洛阳长安两都。凭借着巨大的军功,得以总揽东晋军政大权,官拜相国扬州牧,封宋王。420年,刘裕代晋自立,定都建康,国号“宋,422年,刘裕计划征伐北魏,尚未出师,便因病逝世。中国东晋南北朝时期杰出的政治家、改革家、军事家,刘裕东晋王朝最大权臣,连杀了晋安帝和晋恭帝,也是南朝刘宋开国君主。

萧道成:427年~482年,萧道成的父亲萧承之是刘宋时期著名武将。440年,萧承之领兵驻防,镇守豫章,萧道成因而放弃学业随军南下。戎马生涯,屡立军功,474年五月,桂阳王刘休范反叛朝廷,萧道成带兵平叛,取得胜利,由于平叛有功,萧道成晋爵为公,迁中领军将军,掌握禁卫军,督五州军事,形成了他独掌朝政的局面。当时,他与袁粲褚渊刘秉号称“四贵”。此后,刘宋皇室成员为争权自相残杀,朝廷实权渐集于萧道成。477年,收买皇帝侍从杨玉夫、杨万年等,趁刘昱喝得酩酊大醉将其杀死,拥安成王刘准为帝,史称宋顺帝,改元升明。萧道成进位侍中、司空、录尚书事,任骠骑大将军,总掌军国大权。先后除去政敌,479年三月初二日,宋顺帝任命萧道成为相国,总领百官,号称齐公,颁赐九锡,四月逼迫宋顺帝颁诏禅位。萧道成在建康南郊登基称帝,国号齐,是为齐高帝,改元建元,史称南齐。482年,萧道成身患重病去世,终年五十六岁。刘宋政权的权臣,南齐的开国皇帝。

萧鸾(452年-498年)萧鸾自幼父母早逝,由三叔萧道成抚育,萧道成对萧鸾视如己出,待遇甚至超过自己的儿子。。南朝齐建立之后封西昌侯,任郢州刺史。齐武帝时期,入朝为侍中、尚书左仆射、右卫将军。受遗诏辅政,连续废杀郁林王萧昭业、海陵王萧昭文,自立为帝。萧鸾性情多疑多虑,在位时期,将萧道成、萧赜子孙几乎屠戮殆尽。498年9月1日,萧鸾病死,时年四十七岁。大权在握,肆意杀戮,却不知报应将至。

萧衍:出身兰陵萧氏,少年英才,襄助萧鸾成就帝业,担任雍州刺史,参与抵御北魏入侵。位仅五年的萧鸾病逝,由其子萧宝卷(即东昏侯)即位。萧宝卷为人暴虐,即位后诛戮重臣,收回朝权,又“委任厮小”,致使内部动乱频繁,“方镇各怀异计”。500年,开始制定起兵攻讨萧宝卷的计划,大力招兵,拥立南康王萧宝融举兵,诛除东昏侯后,萧衍掌权后,大肆诛杀萧氏族人,逼迫萧宝融禅位,后将其杀害。公元502年,萧衍称帝,建立梁朝,梁魏争霸过程中,侯景来降,引狼入室,发生变乱,在饥喝交加之中死去,享年八十六岁。拥兵自重,由权臣享有天下,也在变乱之中失去天下。

侯景;(503~552)本为东魏叛将,被迫降梁武帝,因对东魏与粱朝通好,心怀不满,起兵叛乱,饿死梁武帝,掌控朝中军政大权,相继拥立又废黜萧氏三个傀儡皇帝,后自立为帝,驻守岭南陈霸先北上与王僧辩会师,收复建康,侯景乘船出逃,被部下杀死。

陈霸先:(503~559),陈霸先与王僧辩平定侯景之乱后,在京口举兵,除去异已王僧辩,把萧渊明赶下台,立萧方智为帝,总摄梁朝军国大事,封为陈公加九锡,随后逼迫萧方智禅位,后将其杀害。称帝建陈,继位三年后病逝,享年57岁。陈亡后,其政敌王僧辩之子,纠集其父旧部,夜掘陈武帝陵,破棺焚尸,并将骨灰倒于池塘,命千人喝掉,极尽污辱,陵墓彻底被毁,一代权臣开国之主,死后何其惨也!

北魏宗爱:(401~452年),北魏时间宦官,权臣,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封王宦官,公元452年,宗爱弑杀太武帝,诛杀东平王拓跋翰,拥立吴王拓跋余为帝,自领大司马,大将军,太师,册封冯翊郡王,大权在握。拓跋余不甘心傀儡,想夺皇权,遭宗爱弑杀。杀二帝一王,引朝野震惊。魏文成帝即位,诛杀宗爱,动用王刑,灭其三族。

北魏尔朱荣:北魏末年将领,权臣。早年承袭父位,担任酋长,私自招兵买马,壮大实力,镇压农民起义,自置官吏,兵势渐盛,公元582年,得知孝明帝被胡太后毒杀,率兵南下,拥立元子攸为孝庄帝,自任都督中外诸军事,大将军,尚书令,太原王,专断朝政,发动河阴之变,身居外藩,遥控朝政。企图篡位,被孝庄帝诱入宫中,乱刀砍死。

北魏尔朱兆:北魏权臣,太原王尔朱荣堂侄。骁勇刚猛,善于骑射。缺乏谋略,起家步兵校尉,多次平定叛乱,官至骠骑大将军,汾州刺史,得知尔朱荣伏诛后,联合尔朱世隆起兵攻陷洛阳,杀临淮王元彧,范阳王元海,弑杀孝庄帝元子攸,先后拥立长广王元晔,广陵王元恭即位,权倾朝野,册封颖川郡王,532年高欢信都起兵,尔朱世隆被杀,尔朱兆屡战屡败。533年,尔朱兆被高欢部将窦泰l攻伐,兵败自缢身亡,从此尔朱荣家族势力退出历史舞台。

北齐高欢:(496~547年)东魏权臣,北齐王朝奠基人,消灭尔朱残余势力,以大丞相,渤海王身份控制北魏朝政。逼走孝武帝,立孝静帝,迁都邺城,建立东魏,自居晋阳,遥控朝政,专擅东魏朝政16年。在与西魏作战中败北,遂忧愤成疾病逝,52岁。

高澄(521~549):东魏权臣,政治家,军事家,北齐王朝奠基人之一。公元536年,入朝辅政,拜大将军,后封渤海王。其父高欢死后,继大丞相,都督中外诸军事,坐镇晋阳。击败侯景,以反间计乱梁,拓两淮,河南之地,掌控东魏政权,在即将完成夺取东魏皇权工作中,受禅前夕为膳奴所刺杀,时年二十九岁。

高洋:(526~559)父兄死后,23岁高洋挺身而出,力挽狂澜,控制乱局,遂趁机继续执掌朝政,被魏帝封丞相,齐王。550年逼迫东魏孝静帝禅位,后将其毒杀。称帝后改号为齐,前期励精图治,征伐四方,威振戎夏,后期纵欲酗酒,残暴滥杀,大兴土木,终饮酒过度不暴毙,年34岁。其一生演绎从枭雄权臣~开国明君~昏君暴亡的兴亡过程,可悲可叹。,

北周宇文泰:杰出的军事家改革家政治家西魏的实际掌权者,北周政权的奠基者。迎魏孝武帝入关,不久将其弑杀,立元宝炬为帝,掌军国大政,授大将军,进位丞相,535年,都督中外诸军事、大行台,改封安定公。后为太师、大冢宰,西魏废帝元钦遭到太师宇文泰毒杀在此期间,立足关陇,征战东魏,蚕食南梁,先后夺取了东魏河东等地和南梁巴蜀等地。创立府兵制度,他执政二十余年,奠定了北周的基础。

宇文护(513年—572年)北周初期权臣,宇文泰之侄。宇文泰病逝,临终将权力移交给宇文护,宇文护接掌国政。557年迫使西魏恭帝禅位于宇文觉,建立北周。封大司马,进爵晋国公。北周建立后,宇文护专政,三年内连杀宇文觉、拓跋廓、宇文毓三帝。前后执政十五年之久,后被宇文邕诱杀于宫禁中。

杨坚:(541年 —604年)周武帝宇文邕在位,进位大将军。杨坚从周武帝亲征平齐,进位为柱国,与齐王宇文宪一起在冀州大破齐任城王高湝,被封为定州总管,很快又转任亳州总管。周武帝宇文邕死后,太子宇文赟即位。杨坚因为是皇后之父又晋升为柱国大将军大司马。周宣帝病危,御正下大夫刘昉、内史上大夫郑译伪造诏书,让随国公杨坚接受遗命,辅佐朝政。杨坚当上大丞相以后就开始了篡夺北周大权的计划。静帝拜杨坚假黄钺、左大丞相,百官皆听命于他。先把北周宗室中有实力的亲王都招到长安。平定了尉迟迥之乱,威望大增,又下诏五王剑履上殿,入朝不趋,来安定五王之心。 接着便以谋反的罪名,先后杀掉了赵王宇文招、越王宇文盛、陈王宇文纯、代王宇文达、滕王宇文逌等、清除了鲜卑族中的反对力量。 同时又拉拢元谐元胄宇文忻等部分鲜卑贵族。这样就使杨坚集团改朝换代的计划,不再受到任何阻碍。581年二月,杨坚由隋国公晋封隋王。 同月,北周静帝以杨坚众望所归下诏宣布禅让。杨坚三让而受天命, 即皇帝位,定国号为“隋”,改元开皇,宣布大赦天下。五月,杨坚派人害死宇文阐。杨坚位晚期逐渐多疑,杀害功臣,并且听信文献皇后之言,废黜太子杨勇立晋王杨广为太子,埋下了亡国的祸根。仁寿四年(604年),在仁寿宫离奇去世。享年六十四岁。历史上最成功的权臣,一步步登上权力的最高峰,有巧合有天意,也有其个人不懈的努力。成功的窃国大盗,最终也免不了身死国亡的命运,可悲可叹啊!

杨素:隋朝军事家、权臣。北周时期,参加灭北齐之役,在此期间交好随国公杨坚,随其平乱,授大将军,改封清河郡公。隋朝建立后,升任御史大夫。588年,以信州总管率领水军统军灭亡陈朝,拜荆州总管,进封越国公,朝廷内外没有不怕杨素、不归附杨素的,大理寺卿梁毗上书隋文帝,弹劾杨素作威作福。隋文帝于是逐渐疏远和猜忌杨素。后来支持晋王杨广成为太子。杨广即位后,主持讨平汉王杨谅叛乱,拜尚书令、太师、司徒,再封楚公。既有辅佐隋文帝建国立业的谋略,并且有平定杨谅的功绩,然而却深为杨广所忌。606年,杨素去世,享年六十三岁。手握兵权,功高盖主,受两代君王猜忌,堪称一代权臣。

宇文化及:隋炀帝即位后,授太仆少卿,贪婪妄为,横行不法。违背禁令,互市突厥,下狱论死。得到南阳公主出面求情,免罪为奴,起任右屯卫将军,掌管禁卫军。公元618年,发动江都政变,弑杀隋炀帝,拥立秦王杨俊之子杨浩为傀儡皇帝,自称大丞相,率军北归,被魏国公李密击败。随后自立为帝,国号为许,年号“天寿”。武德二年(公元619年),与其二子被夏王窦建德擒杀。

唐朝长孙无忌:与唐太宗布衣之交,后又结为姻亲。唐高祖起兵后前往投奔,并随太宗征战,成为其心腹谋臣,后参与策划玄武门之变。贞观年间,长孙无忌历任左武候大将军吏部尚书尚书右仆射司空司徒侍中中书令,封赵国公,在凌烟阁功臣中位列第一。立储之争时支持晋王李治,太宗临终前任命他为顾命大臣,高宗李治即位后授太尉、同中书门下三品。冤杀吴王李恪,后反对高宗立武则天为皇后。659年,他被中书令许敬宗诬陷,削爵流放黔州,最终自缢而死。

唐朝李林甫,(683年-753年)为相十九年,是唐玄宗时期在位时间最长的宰相,但后期大权独握,闭塞言路,排斥贤才,使得朝纲紊乱,又建议重用胡将,使得安禄山势力坐大,被认为是使唐朝由盛转衰的关键人物之一,753年1月,李林甫病逝,后被杨国忠诬告谋反,遭削官改葬,抄没家产,子孙流放。杨国忠,李林甫去世后,担任检校右相兼管文部,册封卫国公。身兼四十余职。任相期间,两次派兵攻打南诏,损兵折将,专权误国,祸乱朝政,败坏朝纲。与安禄山互相倾轧,水火不容,两人的斗争成为安史之乱发生的导火索。在马嵬驿变中,被乱兵所杀。

李辅国(704年―762年)唐朝中期权宦,唐代第一个封王拜相的宦官,安史之乱爆发,李辅国因力劝太子李亨登基而逐渐开始掌握军权,历任元帅府行军司马、开府仪同三司、知内侍省事等要职。封郕国公,冷待晚年的唐玄宗,谋害建宁王李倓,诛杀张皇后和越王李系等一系列事件皆出自李辅国的手笔。不久后,唐肃宗李亨驾崩,太子李豫即位是为唐代宗,李辅国因拥戴之功更加嚣张跋扈,擅权作福。唐代宗李豫加封李辅国为司空兼中书令,晋爵博陆郡王,又尊其为尚父,暗中却将其兵权架空,不久后派遣刺客将李辅国暗杀。

梁守谦(779年~827年),唐朝宦官大臣,政治家、军事家。贞元十四年,净身入宫,授征事郎贞元二十一年,迁内府局令。元和四年,拜枢密使,监察诸镇兵马,配合宰相裴度,平定淮西吴元济叛乱。元和十三年,拜右军中尉、开府仪同三司、内侍监。元和十五年,迁骠骑大将军、右武卫大将军,深得宠信,权势熏天。唐宪宗死后,拥立唐穆宗李恒即位,拜开府仪同三司右卫上将军、右街功德使,抵御吐蕃进攻,册封邠国公。宝历二年,联合宰相裴度拥立唐文宗李昂。一生历经六朝,手握重权19年,炙手可热。暴卒于家中,时年四十九岁。

仇士良:唐朝宦官,甘露之变”后,仇士良加特进、右骁卫大将军,文宗自此成为傀儡,仇士良废杀太子李成美,拥立唐武宗,升任骠骑大将军,晋封楚国公。囚一帝,杀二王、一妃、四宰相,贪酷二十余年。死于长安广化里私第,终年63岁。

朱温:因镇压黄巢军有功,被唐僖宗赐名“全忠”,任河南中行营招讨副使。次年拜汴州刺史出宣武军节度使,继而又进封梁王。他以河南为中心,极力扩大势力,逐渐成了唐末最大的割据势力。唐昭宗天复元年(901年),朱温率军进入关中,控制了唐王朝的中央政权。将昭宗杀死。立昭宗儿子李柷为帝,即唐哀帝。公元907年,通过禅让的形式夺取了唐哀帝的帝位,代唐称帝,建国号梁。因继立的问题,被亲子朱友珪弑杀。朱温在位六年,享年六十一岁。

南唐李昪改名徐知诰,是五代十国时期南吴权臣后掌握南吴朝政,累加至太师大元帅,封齐王,937年,李昪称帝,国号齐。939年,又改国号为唐,史称南唐。他在位期间,勤于政事,变更旧法,943年,李昪因丹药中毒导致背上生疮而身死。

北汉郭无为北汉刘承钧即位,征召郭无为为谏议大夫,北汉第三位皇帝刘继恩在位期间,权臣郭无为独揽朝政。同年9月,刘继恩宴请群臣,意图擒杀郭无为,反被郭无为派人杀死。郭无为是唐末五代近百年大动乱的一类典型人物,郭无为在赵匡胤眼中,是一个名副其实的地下党员,他不是叛国者,而是安插在北汉掌权派身旁的一颗棋子。是因为这个人,使得北汉与宋朝格局逐渐打破。

赵匡胤(927年3月21日-976年11月14日)赵匡胤在后汉时投奔枢密使郭威,致身行伍,并于后周世宗柴荣在位时随征北汉南唐,战功卓著。柴荣病重时,升为殿前都点检,成为禁军最高统帅。960年,受命抵御北汉契丹联军 。旋即在“陈桥兵变“中被黄袍加身拥立为帝,并回京逼迫后周恭帝禅位。赵匡胤登基为帝,国号“宋”。依据宰相赵普先南后北、先易后难”的策略,先后灭亡荆南武平后蜀南汉南唐南方割据政权,完成了全国大部的统一。通过两次“杯酒释兵权”,罢去禁军将领及地方藩镇的兵权,加强中央集权976年,赵匡胤逝世,享年五十岁。

南宋秦桧:南宋朝廷内属于主和派,奉行割地称臣纳贡的议和政策。第二次拜相期间,他极力贬斥抗金将士,阻止恢复;同时结纳私党,斥逐异己,屡兴大狱。大力打压主战派将领,杀害抗金英雄岳飞。曾两次贵为宰相。前后执政十九年,权倾朝野,历封秦、魏二国公,深得高宗宠信。1155年,秦桧病逝,时年66岁。

韩侂胄(tuō zhòu)(1152年-1207年)参与政变,拥立宋宁宗赵扩即位,以“翼戴之功”,初封开府仪同三司,而后官至太师、平章军国事。实行党禁,任内禁绝朱熹理。通过向宋宁宗荐用亲信的手段,掌握实权。追封岳飞鄂王,追削秦桧官爵,力主“开禧北伐”金国。1207年,韩侂胄被杨皇后史弥远设计劫持至玉津园杀死,函首送到金国,两国达成议和,卒年五十五岁。

史弥远:1164-1233在韩侂胄死后的嘉定元年(1208年)十月升任右丞相,此后掌权宋宁宗朝17年。宋宁宗死后,赵昀被权臣史弥远拥立为帝。赵昀继位的前十年都是在权相史弥远挟制之下,1225年正月,史弥远派人逼太子赵竑自缢,诡称病死。自此又独相宋理宗朝九年,史弥远在两朝擅权共26年。1233年,史弥远病死,享年六十九岁

贾似道:登科进士,并依靠其姐为贵妃深受宋理宗所器重,官位一路平步青云,1254年,贾似道开始进入南宋政权核心,加封同知枢密院事,临海郡开国公,后又晋升为参知政事,知枢密院事。其后累官至太师、平章军国重事。 蒙古大汗蒙哥钓鱼城一战中败死,贾似道看准机会,遣宋京与忽必烈议和,蒙古退兵,宋理宗赐贾似道卫国公少师,更大力赞扬贾似道,贾似道由此走上专权道路。兵败误国被贬,途中为监押使臣会稽县尉郑虎臣所杀,年六十三岁。

辽朝耶律屋质(915年-973年),契丹皇族,是辽朝初期重臣,历经辽太祖辽太宗辽世宗辽穆宗辽景宗五朝,在契丹皇族两次争夺皇位的斗争中都起到了决定性作用。他同时也是领兵征战的将领,是个能文能武的全才。973年,耶律屋质逝世,终年五十七岁,。

耶律乙辛:平定耶律重元之乱,任北院枢密使,进封魏王,备受辽道宗信任。署理太师,势倾中外,诬陷宣懿皇后萧观音与伶人赵惟一通奸,造成“十香词冤案”,导致宣懿皇后被处死。又构陷太子耶律浚谋反,使其冤死狱中。后试图暗害皇太孙耶律延禧,贬为南院枢密使,削除王爵。以“鬻禁物于外国”罪名被捕,试图逃奔北宋,坐罪缢死。耶律延禧即位后,将其开棺戮尸。耶律乙辛专擅朝政14年,兴起两次朝野震惊的特大冤狱,杀害大批正直的契丹贵族与杰出官僚,使辽朝元气大伤,导致天祚帝执政时出现了治国乏才的局面,国家最终走向了衰亡。

金朝金兀术:完颜宗弼为人豪放,胆勇过人,猿臂善射,善于用兵。统军伐宋,出将入相。扶植的新汉官集团代替了旧汉官集团,皇统和议后,宗弼始终坚持“南北和好”政策,主张待时机成熟后再一举灭宋。1147年,担任太师,令三省事,都元帅,独掌军政大权。1148年,病亡。

完颜亮:金太祖完颜阿骨打之孙,太师完颜宗干次子。十八岁时以为奉国上将军,22岁加龙虎卫上将军,25岁拜尚书左丞,把持了权柄,安插自己的心腹担任要职。26岁拜平章政事右丞相,27岁都元帅,拜太保、领三省事,27岁弑君而篡位称帝,成为第四位皇帝。完颜亮意图统一华夏,兴国百业,发大军南征南宋,然而却在瓜洲渡江作战时死于完颜元宜等人手中,时年四十岁。死后被废为庶人。

胡沙虎:金朝权臣,在1213年发动政变,杀金帝完颜永济,改立金宣宗完颜珣,官至太师、尚书令、都元帅、监修国史,封泽王。后为部将术虎高琪所杀。

西夏没藏讹庞:李元昊宠妃没藏氏之兄,西夏外戚权臣,李元昊时被拜为国相,怂恿太子宁令哥杀死元昊,又以弑逆之罪处死宁令哥,得以立自己的外甥李谅祚为君。元昊死后,三大将各拥强兵,讹庞犹知顾忌。此时独揽朝政,手握兵权。1059年,没藏讹庞之女被立为皇后。12岁的皇帝李谅祚开始参预朝政。没藏讹庞后来密谋设伏刺杀李谅祚,反被李谅祚诛杀。没藏家族包括没藏皇后在内,全族被灭

西夏任得敬西夏崇宗、仁宗两朝权臣。 供献女儿入朝为官,贿赂李仁孝叔父察哥,担任尚书令,后升任宰相。封弟任得聪为殿前太尉、弟任得恭为兴庆府尹、侄任纯忠为枢密副都丞旨,牢牢控制了西夏政权,强迫李仁孝封他为楚王。上压皇帝, 下压群臣,飞扬跋扈窃取西夏国军政大权后,僭越名份,将西平府夏州地区作为其领地,并胁迫仁宗分国土之半归其统治。仁宗得金国支持,捕杀任得敬诸弟及其党羽,任得敬事败被杀。

大理杨义贞:大理国权臣,白族先民。1080年杀大理第十二位皇帝段廉义自行称帝,改元德安,号“广安皇帝”。在位四个月后被高升泰起兵攻杀。

高智升,高升泰,高泰明:高智升平定杨允贤有功,被兴宗孝德帝段思廉赐予白崖、和甸地,不久晋爵为鄯阐侯,权倾朝野,加封太保。1080年,权臣杨义贞杀大理第十二世上德皇帝段廉义,自立为广安皇帝。高智升遂命其子清平官(即宰相)高升泰率东方兵马攻灭杨义贞,拥立段廉义侄段寿辉为大理皇帝。高智升被封为布燮,高升泰为鄯阐侯。1081年,高智升与高升泰父子逼迫上明帝段寿辉退位出家。接着便拥立段正明继位。高升泰后来建立大中国。高泰明,大理政权大中国时期皇帝高升泰世子。(096年,奉父遗命取消“大中国”,还位于段正淳,拜布燮(国相),滇东乌蛮领袖 ,成为实际掌权者。1116年,封为平国公,同年去世。

元朝燕铁木儿:1285年—1333年,开始是元武宗的侍卫。历任同知宣徽院事、左卫亲军都指挥使、佥书枢密院事。元泰定帝死后,他在大都发动政变,拥立元文宗,文宗任命他为中书右丞相、知枢密院事,封太平王。之后,毒杀元明宗,使文宗复位,被加封太师。元文宗、元宁宗相继死去,他为了把持朝政,阻碍元惠宗(元顺帝)即位,因荒淫过度不久死去。燕铁木儿掌权之后,“挟震主之威,肆意无忌。一宴或宰十三马,取泰定帝后为夫人,前后尚宗室之女四十人,或有交礼三日遽遣归者,而后房充斥不能尽识。

铁木迭儿太后宠信,跋扈朝中,“恃其权宠,乘间肆毒,睚眦之私,无有不报”(《元史·铁木迭儿传》),以至于“中外切齿”恨之。历元朝五代君主(元世祖元成宗元武宗元仁宗元英宗),贪财有术,行贿有方,敛财聚货,中饱私囊,避害忠良,最后身败名裂,死有余辜。死后,英宗乃命毁所立碑,追夺其官爵及封赠制书,籍没其家。有子二人,被泰定帝以逆党诛杀。

伯颜(1280—1340年)元朝后期权臣,早年侍奉皇侄海山,参与平定西北叛乱。元武宗继位开始,步步高升,历经9任皇帝(元武宗,元仁宗,元英宗,元泰定帝,元大顺帝,元明宗元文宗,元宁宗,元顺帝独秉国柄,专权自恣,益无所忌,势焰薰灼,威权在顺帝之上,以致“天下之人唯知有伯颜而已”。其官衔多达246 字。1340年二月,顺帝与心腹世杰班筹合谋,乘伯颜出猎柳林之机,将其黜为河南行省左丞相,三月,诏徙伯颜于南恩州阳春县(今广东阳春)安置。伯颜在途中病死于龙兴路(今江西南昌)驿舍。可以称元朝第一权臣。

明朝王振:王振,本为落第秀才,略通经书,后为教官,中举人,传闻又自阉入宫。他善察人意英宗即位,升王振为司礼监掌印太监。张太皇太后死,“三杨”亦相继老死,王振于是勾结内外官僚,擅作威福。他掌权后,第一件事就是把明太祖挂在宫门上那块禁止宦官干预政事的铁牌摘下来。专权八年,被英宗称为先生。公卿大臣称之为翁父,争相攀附。1449年, 土木堡之变中被杀。

汪直,明代权宦,汪直自幼入宫,曾伺奉明宪宗万贵妃。历任御马监掌印太监、西厂提督,第一任西厂厂公。因监军辽东有功,总领京兵精锐“十二团营”。开明代禁军掌于内臣之先河。后因久镇辽东,与明宪宗逐渐疏远,失去宠信,被东厂提督尚铭等人弹劾,贬往南京。从此退出历史舞台。

刘瑾(1451年—1510年),明朝权宦。六岁时被太监刘顺收养,改姓刘,净身入宫当了宦官。弘治年间,刘瑾犯罪,被赦免后侍奉太子朱厚照。弘治十八年(1505年),明武宗朱厚照即位,命刘瑾执掌钟鼓司,刘瑾正式获得官职。明武宗正德元年(1506年)初,刘瑾以进献飞禽走兽来博取明武宗的欢心,得以数次升迁,自此掌握大权,官拜司礼监掌印太监。1510年),被同为“八虎”之一的张永带头揭发罪行,明武宗朱厚照下令以“反逆”罪凌迟处死。

严嵩(1480年3月3日—1567年)1542年六十三岁时入阁,诬害夏言,再任内阁首辅,专擅国政近十五年之久。专权乱政,陷害同僚,结党营私,贪赃纳贿,跋扈骄奢,横行朝廷。晚年因事激怒嘉靖帝而失势,1565年,严世蕃被判斩首,严嵩被没收家产,削官还乡,无家可归。1567年,87岁的严嵩贫病交加,把持朝政20多年后,在举国一片唾骂声中死去,他死的时候,寄食于墓舍,既无棺木下葬,更没有前去吊唁的人。一代奸臣权相,生而为人,可悲可叹!

张居正(1525年-1582年)1572年取代高拱为内阁首辅,晋中极殿大学士 一切军政大事均由张居正主持裁决,任内阁首辅十年,实行一系列改革措施,历史称“万历新政'’。1582年兼太子太师、吏部尚书、中极殿大学士张居正病逝。逝世后,神宗下令抄家,并削尽其宫秩,迫夺生前所赐玺书、四代诰命,以罪状示天下。而且张居正也险遭开棺鞭尸。家属或饿死或流放,后万历在舆论的压力下中止进一步的迫害。1622年,天启皇帝为张居正复官复荫。生前何其荣光,死了被人家搞来搞去,也 不安生, 可悲呼!

魏忠贤(1568年-1627年)明朝末期全。自宫后改姓名叫李进忠,出任秉笔太监后,皇帝赐名为魏忠贤。明熹宗时期,出任司礼秉笔太监,极受宠信,被称为“九千九百岁”,排除异己,专断国政,以致人们“只知有忠贤,而不知有皇上”。朱由检继位后,打击惩治阉党,治魏忠贤十大罪,命逮捕法办,自缢而亡,其余党亦被肃清。

爱新觉罗·多尔衮:1612—1650,1626年,多尔衮被封贝勒,17岁的多尔衮随皇太极出征, 因军功被赐号“墨尔根戴青”,成为正白旗旗主。1635年收降蒙古林丹汗之子额哲并获得传国玉玺。1636年因战功封和硕睿亲王,十二月随皇太极亲征朝鲜,俘虏朝鲜国王家属。1641年)至1642年的松锦大战中立下卓越战功。皇太极死后,多尔衮和济尔哈朗以辅政王身份辅佐皇太极第九子福临即帝位,称摄政王;顺治元年1644年指挥清兵入关,清朝入主中原,先后封叔父摄政王、皇叔父摄政王、皇父摄政王。不仅实权在握,而且在礼仪排场上也开始向皇帝看齐。凡一切政务,多尔衮不再有谦恭请示之举,未奉皇帝旨意,却一律称诏下旨,俨然如同皇帝。而且,他任人唯亲,任意罢免和提升官员。特别是“不令诸王、贝勒、贝子、公等入朝办事,竟以朝廷自居”,命令上述人等每日于自己的王府前候命。不是皇帝,却胜是皇帝 。行猎时坠马跌伤,1650年冬,死于塞北狩猎途中。死后被宣布十四条罪状,被追夺一切封典,毁墓掘尸。一百年后,1778年,乾隆帝发布诏令,正式为多尔衮翻案,下令为他修复坟茔,复其封号, 终于对多尔衮的评价有了定论。

鳌拜:出身将门,精通骑射。跟随皇太极征战四方,“满洲第一勇士”。皇太极病逝后,拥戴皇九子福临即位,成为议政大臣,位极人臣。顺治帝去世后,接受遗诏成为顾命辅政大臣,操握权柄、结党营私。1669年,康熙帝在索额图黄锡衮王弘祚等人支持下,逮捕鳌拜下狱论罪,囚死于牢中。

索额图,1636年-1703,清代康熙年间重臣,权臣。先后任国史院大学士、保和殿大学士领侍卫内大臣等职,参与许多重大的政治决策和活动。辅佐康熙帝计擒鳌拜,平定三藩之乱,代表清廷签订中俄《尼布楚条约》,从征叛乱的准噶尔部首领噶尔丹,官至议政大臣,一等公。703年,因参与皇太子之争被幽禁于宗人府,同年九月被康熙帝赐死,享年67岁。

纳兰明珠:1635年~1708年,作为康熙时期的一位权臣,党羽势力可谓是遍布朝野。历任内务府总管、六部尚书、都察院左都御史武英殿大学士太子太傅等要职,支持康熙帝议撤三藩、统一台湾、治理黄河、平定噶尔丹、抗御外敌等重大事件中起到积极作用。1688年,因朋党之罪被罢黜。1708年,病故。

年羹尧:官至四川总督川陕总督抚远大将军,加封太保、一等公。他运筹帷幄,驰骋疆场,曾配合各军平定西藏乱事,率清军平息青海罗卜藏丹津,立下赫赫战功。自恃功高,骄横跋扈,结党营私,擅作威福,“御前箕坐,无人臣礼”,风云骤变,被雍正帝削官夺爵,列大罪九十二条,1726年,叱咤一时的年大将军以身败名裂、家破人亡告终。

和珅:门荫入仕,精明强干。深得乾隆帝宠信,并将十公主嫁给和珅长子丰绅殷德,促使和珅大权在握,成为皇亲国戚。先后担任和兼任众多关键职务,主要包括内阁首席大学士、领班军机大臣吏部尚书户部尚书刑部尚书理藩院尚书,兼任内务府总管翰林院掌院学士、《四库全书》正总裁官、领侍卫内大臣步军统领等数十个重要职务,拜文华殿大学士,封一等忠襄公。随着权力地位的成长,私欲日益膨胀。利用职务之便,结党营私,聚敛钱财,打击政敌。乾隆帝死后十五天,清仁宗赐和珅自尽,时年四十九岁。作为乾隆皇帝的 皇权代言人,能否称为一代权臣呢?

郭佳·穆彰阿:历任庶吉士、刑部侍郎、左都御史理藩院尚书漕运总督军机大臣翰林院掌院学士文华殿大学士等职。他担任军机大臣二十余年,善于揣摩上意,深受宠信,权倾内外。鸦片战争期间,穆彰阿主张议和,诬陷林则徐等主战派,并主持一系列不平等条约的签订,1856年,穆彰阿病死,终年七十五岁

爱新觉罗·肃顺:晚清宗室、权臣。自道光中期历任御前大臣总管内务府大臣、户部尚书、协办大学士等职。深为咸丰帝信用,与其兄郑亲王端华怡亲王载垣相互倚重,煊赫一时。1861年七月,咸丰帝驾崩前受命为赞襄政务王大臣,辅佐幼帝载淳,权势煊赫,盛极一时。,“辛酉政变”后,肃顺在护咸丰帝梓宫回京途中,行至密云被捕,随后被斩于菜市口,年四十五。

曾国藩:组建起一支具有正规军规模的地主武装团练——湘军,率湘军出省作战,为清政府收复失地,1860年任两江总督、钦差大臣,督办江南军务。 次年攻占安庆,奉命统辖苏、皖、赣、浙四省军务,864年攻陷天京。次年奉命赴北方镇压捻军起义。1868年调任直隶总督。1870年 在办理天津教案中媚外残民,受舆论谴责,回任两江总督,病死南京。曾国藩为首的汉族地主经世派的崛起,使清封疆大吏由权贵当权变为经世派当权,促使清地方官员中满汉比例的变化。曾国藩的崛起,对清王朝的政治军事文化经济等方面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与李鸿章左宗棠张之洞并称“晚清中兴四大名臣”,封一等毅勇侯。

袁世凯(1859年—1916年)袁世凯早年发迹于朝鲜半岛,归国后在天津小站训练新军。1911年),革命党人武昌起义,清廷重新起用袁世凯,袁世凯授内阁总理大臣,袁世凯取得了足以控制朝政与指挥军队的权力。辛亥革命期间逼清帝爱新觉罗·溥仪退位,成为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1913年镇压二次革命,同年当选为首任中华民国大总统,1914年颁布《中华民国约法》,1915年12月宣布自称皇帝,改国号为中华帝国,建元洪宪,史称“洪宪帝制”。此举遭到各方反对,引发护国运动,袁世凯不得不在做了83天皇帝之后宣布取消帝制。1916年6月6日因尿毒症不治而亡。大清重臣,摇身一变,成为窃国大盗,独夫民贼,最终站在历史的对立面,注定遗臭万年。假如袁世凯不称帝,历史会怎样发展呢?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