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辉光日新1471】(好勇疾贫)乱世之源

 新文艺 2022-03-23





“V” 习惯







为者常成,行者常至。
知行合一。
每天读(听)书不少于30分钟
遇到烦心事及时转念
       对自己微笑3秒钟
每天锻炼一小时
      健康生活一辈子

物无美恶  过则为祸



原文

子曰:“好勇疾贫,乱也。人而不仁,疾之已甚,乱也。”

《论语.泰伯篇》
注释 

疾:憎恶,憎恨。

乱:混乱、叛乱。

已甚:即太过分。已,太。

翻译 

孔子说:“喜欢好勇斗狠并且厌恶贫困,会制造混乱;不仁的人被憎恶太过,也会制造混乱。”

 延伸解读   

本章,从“民乱”的角度,分析了社会动乱的原因:一方面是好狠斗勇的人憎恶贫困;另一方面就是不仁的人被过度痛恨,都容易制造祸端,引起社会动乱。

在这里,好狠斗勇的人憎恶的贫困,一方面是他们自身的贫困,使他们对自己的处境不满;另一方面就是好狠斗勇的人自身还算富足,比如某些G二代、富二代、拆二代们,如果他们富而不仁、一味地憎恨贫困的人,他们也就会成为社会动乱的“祸根”、隐患。

春秋时期军事家管仲在散文《管子·牧民》中就说:“仓廪实则知礼节,衣食足则知荣辱。”意思是说百姓的粮食充足,才有心思去学习礼仪、遵守礼仪;吃的穿的都很丰富充足,才会更加珍惜自己的荣誉,不让自己的祖辈蒙羞受辱。

就像现代人常说的“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俗话所说的“家里有粮,心里不慌。”如果家里没粮,没有经济基础或者基础不牢固,心里就会发慌,心慌就会意乱,意乱就容易产生、制造祸端。

对此,孔子给出的“药方”是“贫而乐道,富而好礼。”

贫困的,要安于贫、乐于道,就是要遵从天道,端正自己的内心,保持心灵的宁静,不断提高自己的品行修养;“行有余力,则以学文”,通过读书、学习,用知识改变自己的命运;

富足的,也要“约之以礼”,凡事不能太张狂,要有所节制,不断加强自己的道德修养,才能使自己福寿绵长,打破“富不过三代”的“魔咒”。

至于“人而不仁,疾之已甚”,就是说人如果不修仁德,就会对身边的人、事、物越来越漠视,身边的朋友就会越来越少,别人对他也就会越来越冷淡;人生不如意事十之八九,如果遇到不顺心的事,就容易走极端;没有人帮助他及时纠正,他就会越来越偏离主流价值观,久而久之,坏事做尽,就会遭人唾弃,再发展下去,就必然会制造祸端、产生祸乱了。

因而,《三字经》中说:“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苟不教,性乃迁......”也就是说性本自足,人都是有善根的,人的本性都是不坏的,只要加强学习,不断提高自身修养,每个人都可以成为有道德、有品行的人。“安贫乐道”、“约之以礼”,也就不会制造混乱、产生祸端了。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