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读者与作者

 昵称72924878 2022-03-23

读者与作者是不同的,作者写作要表达的是自己的思想,而读者阅读文章得到是自己情绪的宣泄,所以同样一本《伤寒论》,一百个人阅读得到是一百个不同的结果。虽然《伤寒论》是一本医书,却因为读者的情绪不同,后人所得也不同,若达不到原作者的思想境界,那么永远学不会《伤寒论》,而只会在自己的欲望中宣泄医学。

其他书籍也如同《伤寒论》一样,被不同的读者宣泄自己的情绪。譬如说,《道德经》是被乱解最多的著作之一,也是传播最广的著作,不谦真人仅举一句话说明,《道德经》:

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

这句话是什么意思呢?有的人认为:

天地是无所谓仁慈的,它没有仁爱,对待万事万物就像对待刍狗一样,任凭万物自生自灭。圣人也是没有仁爱的,也同样像天地(对待万物和刍狗)那样对待百姓,任凭人们自作自息。

这样的理解当然是不正确的,没有从原作者的思想境界去理解文章本意。刍狗是古代祭祀时使用的摆饰,如同道具一样,现代祭祀使用的各种纸做的祭品或者是麦秆编织的祭品与刍狗是一脉相承的。天地没有仁爱,天地将万物当作自己的摆饰,圣人没有仁爱,圣人将百姓当作自己的摆饰,即百姓只是圣人自我表功的摆饰。祭祀时摆饰越多越豪华,越能显示祭祀者的功绩。

正因为读者与作者是不同的,所以更需要不同的作者表达多姿多彩的思想,这就是文明。无论读者有多少,都不能抵上一个作者。一座城市是否文明,不在于多么富有,而在于有多少作者,所以深圳远不如上海,深圳多的是土豪,而上海是文化文明之都。

作者体现了独立自由的思想,而读者没有这样的思想,所以建设社会精神文明需要更多的作者。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