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毁誉参半的大唐边塞诗人,李益

 泊木沐 2022-03-23

唐传奇中有一个名篇叫《霍小玉传》,其中的男主角是一位负心薄幸的浪子。这位浪子的原型就是唐代边塞诗人李益。在传奇故事中,李益为了自己的前途,放弃了霍小玉,从而导致霍小玉抑郁而亡。李益受到了霍小玉的“诅咒”,总是疑心他另娶的高官之女出轨,个人生活也不幸福。

关于李益的人品是否这样差,一直以来都存在两种不同的说法。不过,面对人品上的争议,白居易、刘禹锡等人都相当佩服他写诗方面的能力。刘禹锡认为,李益写的边塞人和张籍写的乐府诗可以相提并论,同为中唐时期的一流作品。客观讲,刘禹锡的观点有些赞美过分了,纵观唐代诗坛,李益应该是第二流的诗人。

李益是甘肃人,出生于一个武将家庭。从小就接触到边塞生活,后来吐蕃入侵甘肃,李益一家只能前往中原投亲靠友。李益身居官场30余年,有五次前往边塞的经历,几乎贯穿了他全部的为官生涯。他把自己的经历写入诗中,颇有一点英雄豪气。“故国关山无限路,风沙满眼堪断魂。不见天边青作冢,古来愁杀汉昭君”,这首“胡儿歌”是他的代表作,诗中描写了他对于战争的反思。从这个角度,他还是一位很有家国情怀的诗人。

从内容来看,李益写的边塞诗可以分为三类。第一类通过抒情的手法描写战争的残酷性。“何地可潸然,阳城烽树边”,什么地方可以让我哭一下,边境城寨的烽火台旁边。为什么要哭,当然是战争的惨烈让诗人感到悲痛。

第二类描写戍边将士的英勇果敢。“莫遣只轮归海窟,仍留一箭射天山”,阳刚威风的军人,一箭就能平定战乱。鼓舞气势在战争中很重要,古人都知道打仗要一鼓作气的道理。这样军人值得让大家敬仰。

第三类描写边疆的风光和生活。这类诗中充满了清新的美感,让人对边疆生活充满了向往。这类作品中有一小部分具有山水田园诗的味道,回味隽永。“此时秋月满关山,何处关山无此曲”,阳关原本是荒寒之地,但随着悠扬的曲调响起,让人发现了西北的苍茫大气。

李益存世作品将近200首,结集成《李益诗集》供后人品鉴。读着他的作品,往往感受不到他有道德品质上的瑕疵。也许对于一个封建文人来讲,始乱终弃并不是什么罪不可恕的原则问题。李益的才华,让人忘记了他还是个“渣男”。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