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长期吃阿托伐他汀和阿司匹林,出现3种情况及时停药,别心存侥幸

 Wumin268 2022-03-23

对于已有心脑血管疾病的朋友,对于阿托伐他汀和阿司匹林这两个药物一定不会陌生,作为应用最广泛的他汀类药物和预防血栓的基础药物,阿托伐他汀和阿司匹林,在心脑血管疾病二级预防方面被广泛应用,能够有助于降低心血管疾病的二次发生风险。

但对于心血管疾病风险的预防,很多情况下,患者是需要长期服用药物的,而如何保证长期用药期间的安全性,尽量减少长期用药带来的不良反应风险,同样也是长期用药过程中,值得特别注意的。但对于有些朋友来说的一个难题是,长期服药能够有助于预防疾病,而如果出现了不良反应,到底是哪些情况,才是真正需要及时停药的呢?今天的这篇科普文章,就来为大家介绍下这方面的相关知识。

阿托伐他汀和阿司匹林,预防心血管疾病的“好搭档”

曾经有朋友问:阿托伐他汀和阿司匹林,能一起吃吗?答案当然是肯定的,特别是对于已经发作过心梗、脑梗等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问题的朋友,为了预防疾病的二次发作风险,这两个药物是非常常用的一对预防性药物组合。

阿托伐他汀的主要作用是降血脂,作为第三代他汀的代表性药物,阿托伐他汀降脂效果强,药效维持时间也更长,服用时间方面也更加灵活,这个药物相比其他的他汀类药物,对于肾功能没有不良影响,肾功能不全患者也无需调整用量,是临床上应用最为广泛的他汀类药物。对于有心血管疾病问题的朋友来说,通过服用阿托伐他汀控制血脂,严格控制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在1.8mmol/L以下,能够延缓动脉粥样硬化的发展进程,稳定斑块,降低心血管疾病风险的作用。

阿司匹林对于心血管疾病的获益作用,主要是其具有抗血小板聚集的作用,阿司匹林通过抑制血栓素A2的形成而达到抑制血小板聚集的作用,能够减少斑块破裂导致凝血物质聚集形成血栓,引发二次梗塞的风险,因此,对于已有心血管疾病问题的朋友,特别是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不稳定,需要预防血栓风险的情况,阿司匹林目前仍然是首选用药和基础药物。

这两个好搭档,一个控制血脂稳定斑块,一个抑制血小板生成,预防和降低血栓形成风险,双管齐下,在心血管疾病的二级预防领域,是一对好搭档,在没有相关用药禁忌的情况下,发作过急性冠脉综合征,有过动脉硬化导致的梗塞性脑卒中问题的朋友,都需要长期服用,来降低心脑血管疾病风险。

长期服用阿托伐他汀和阿司匹林,需要停药的3种情况要了解

长期用药的安全性问题,也是应该积极关注的一个问题。作为药物,都免不了出现这样那样的不良反应,但有些不良反应,通常较为轻微,有一些还会随着用药时间的延长,身体逐渐能够耐受,这样的不良反应就不必停药,而有一些不良反应,如果不及时停药,则可能会带来严重的健康风险,识别这些情况,并及时停药,就是非常重要的。

长期服用阿托伐他汀和阿司匹林,需要及时停药的情况主要有3种,为大家详述如下。

第一种情况,转氨酶升高,超过正常值上限的3倍以上。这主要是他汀可能引起的不良反应风险,他汀类药物通过抑制肝脏的胆固醇合成酶起作用,同时包括阿托伐他汀在内的多种他汀药物也需要经过肝脏代谢,因此,可能出现的肝功能损伤,就是值得注意的重点。

在服用阿托伐他汀初期(比如2到4周),应该定期检查肝功能,如果出现转氨酶升高超过正常值上限3倍以上,就应该及时停药。如果转氨酶正常未升高,仍应定期检查(如每半年或一年一次)转氨酶水平,以了解药物可能带来的肝脏健康影响。

如果在服药期间,出现了恶心,食欲不振,疲倦,肝区不适等症状时,也应及时检查转氨酶水平,如果出现超标3倍以上的情况,也应及时停药。通常如果在转氨酶升高之初就及时停药,肝脏的自我修复能力很强,转氨酶水平都可以恢复正常,如果转氨酶升高却仍然长期用药,则可能引起不可逆的药物性肝损伤。

第二种情况,出现肌肉痛,肌酸激酶水平升高至正常值上限5倍以上。这也是他汀的不良反应,他汀类药物引起的肌肉痛通常是大肌群疼痛,多数情况下呈对称性,如果在长期服用他汀期间,排除其他原因而仍然出现肌肉痛的问题,则应该及时的检查肌酸激酶水平,如果肌酸激酶水平升高到正常值水平的5倍以上,则应该及时停药。

如果能够在服药前,就检查自身的肌酸激酶水平基线值,出现肌肉痛时,肌酸激酶水平超过基线值的10倍,也应该及时停药。这种情况及时停药能够避免他汀类药物带来的潜在风险,如果到了停药的指征而不及时停药,发展为横纹肌溶解的问题,会严重损伤肾脏功能,真的就得不偿失了。

第三种情况,出现内出血。长期服用阿司匹林的最大风险,就是它在抑制血小板聚集预防血栓风险的同时,如果出现内出血问题,其抑制血小板的作用就会成为一种副作用,加大出血倾向以及止血的难度也会更大。因此,如果服用他汀和阿司匹林期间,出现了黑便,柏油样便或腹痛,呕血等内出血症状时,或者是出现了较为严重的皮下出血,或脑出血等问题时,一定要及时停药,以免引发更大的出血风险。

如何更好保证用药安全,4点建议来帮您

对于需要进行心脑血管疾病的二级预防,确需服用他汀和阿司匹林的朋友,如何更好地保证用药安全呢?给大家以下4个方面的建议——

1、合理选择药物类型。他汀类药物除了阿托伐他汀以外,也还有其他的一些类型,目前除了他汀以外,胆固醇吸收抑制剂类药物(如依折麦布),PCSK9抑制剂等药物,也都是有明确降血脂效果的药物。

对于服用阿托伐他汀出现转氨酶升高不能耐受的情况,可以考虑选择瑞舒伐他汀、普伐他汀等水溶性的他汀,可能会对肝脏的影响更小,而对于出现肌肉痛问题的朋友,选择一些低强度的,对肌肉影响较小的他汀,如普伐他汀,氟伐他汀等,也是可以考虑的选择,而如果服用他汀都不耐受的朋友,也可以考虑选择PCSK9抑制剂类药物加强血脂控制。

如果是服用阿司匹林不耐受的朋友,则可以考虑选择氯吡格雷作为替代药物,但需要注意的是,所有的抗血小板药物,都有可能加大出血风险,这一点仍然是值得注意的。

2、合理选择用药剂量。在控制疾病,降低风险的前提下,尽量选择低剂量用药,是提升用药安全风险,降低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的重要方式。

中低强度的他汀影响肝功能健康,引发肌肉痛的风险相对较低,对于阿托伐他汀来说,选择10mg,20mg剂量往往更加安全,对于服用他汀血脂控制不达标的情况,可以考虑联合用药,加用胆固醇吸收抑制剂类药物来加强血脂控制效果,比单独加大他汀剂量要更加安全。

阿司匹林也是一样,在预防血栓方面,通用的是小剂量100mg的阿司匹林肠溶片,而如果对于一些高出血风险的人群,还可以进一步降低剂量,选择每日服用75mg的剂量,需要注意的是,阿司匹林肠溶片不可掰开,低剂量应选择相应剂量的产品。

3、注意药物相互作用的风险,合理用药保护。阿托伐他汀主要通过肝药酶CYP3A4进行代谢,可能影响的药物较多,比如肝药酶抑制剂类药物,如某些抗病毒药物,抗真菌药物,抗生素药物等都有可能与其发生相互作用,导致他汀的血药浓度升高,加大不良反应的发生风险,因此,在服用药物前,一定要仔细阅读说明书,并注意与其合用的药物可能带来的相互作用风险。

除了注意药物相互作用的风险以外,还可以在服药期间及时地通过一些方式来减少药物不良反应风险,例如阿司匹林可能导致的消化道出血风险,对于一些高风险人群,服药前12个月,通过服用一些保护胃黏膜,抑制胃酸分泌的药物,如奥美拉唑,法莫替丁等,就能够减少消化道出血的风险。

4、服药期间,注意做好健康生活方式的调理保持。千万不要认为吃了药就万事大吉,实际上健康生活方式的获益是药物所不能替代的,因此,在用药期间,一定要注意健康饮食,戒烟限酒,合理作息,坚持适度运动锻炼等健康生活方式的保持,在生活上做好这些方面,一方面能够加强血脂控制,减少他汀类药物的用量,另一方面还能够减低心血管疾病风险,以及由于不良生活习惯带来的肝损伤,消化道出血等方面的健康风险,因此,除了吃药,我们生活上还要严于律己,做好健康生活方式的保持。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