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过分依靠巧合,忽视人物逻辑,我找到《心居》狗血的根源

 尘飞扬说经典 2022-03-23

这是一篇关于《心居》的剧情漏洞分析稿。

在此之前,我写过几篇相对正面向的评论。这并不意味着,我认为《心居》是佳作。

影视剧是集体创作,团队很重要,编剧负责剧本,剪辑师负责叙事节奏,演员负责演技,服装师负责服装,导演要全程把控整个项目。

只要有一个环节出现问题,观众就会感觉不适。

我曾经夸过《心居》的时间线,挖出顾清俞生日是9月22日,处女座,

成熟睿智和天真烂漫,是处女座的特质之一,也是顾清俞的一体两面。她可以在商战中斗智斗勇,也能在爱情中像个纯真无邪的孩子。

做好时间线,真的特别难。

在第十一集,顾清俞的手机显示的时间是5月5日。

这是个漏洞。

在此之前,顾清俞和施源听的音乐会,已经有明确的时间标识,6月15日。

顾清俞手机的时间线是乱的。

考验一部剧的质量强不强,细节很重要。

当然,会有一些不拘小节的观众不以为然,这些都是不值一提的细枝末节。

那么,我就从一些宏观的剧情设定,来讨论《心居》。

我认为,在剧情设定方面,《心居》存在三方面明显的漏洞。

第一点,过分依赖工具人推动剧情

第11集,杰克刘在施源面前疯狂说骚话,希望吓走施源。我们这才明白,杰克刘竟然是顾清俞的前任。

无巧不成书,两人有爱情线,也能勉强接受。

顾清俞的入门师父是辛迪,杰克刘和辛迪是同(dui )事(shou),两人有交集。

但是,《心居》自始至终没有交代出杰克刘为何会出现在顾清俞的公司?

杰克刘的突然出现就是为了让他推动顾清俞的爱情线。

施源明白顾清俞这么多年,一直在按照他的样子设计男友,两人的关系更进一步。

其实,我很不理解的是,这么多年来,顾清俞为何没有主动调查施源的下落。

展翔都能做到的事,顾清俞怎么就做不到?

顾清俞的智商不比展翔低吧——她套路展翔,向顾士宏透露自己假结婚的事儿,就能看出只要她愿意,她就可以把展翔当棋子用的高智商。

这就让我对《心居》很不耐烦,每当我看到杰克刘那张无风也起三尺浪的脸,我就知道编剧要让他来推动剧情了。

我不是一味排斥巧合,而是希望巧合应该是意料之外,情理之中。

顾清俞和施源在飞机上相遇,这才是好的巧合。顾清俞从新加坡回国,施源也回国。

施源是出境导游,经常去国外工作是他的日常。两人在飞机上相遇,也合乎情理。

生活是一团乱麻,不讲逻辑,但影视剧是人为创作,需要逻辑的支持。

缺少铺垫的巧合,用多了就是造作。

第二点、演员演技参差不齐

很多人对比过童瑶和海清的演技,避免拾人牙慧,我就不再做分析了。

我来对比一下张颂文和冯绍峰的演技。

关于张颂文的演技,我有专门写过长文评论。

我的核心论点是,张颂文饰演的暴发户展翔,没有受过高等教育,有钱后,也没有受过系统的礼仪训练,展翔就会有一种流里流气的油腻感。

张颂文确实演出来了。

当顾清俞的同事问展翔,是不是二十多岁就拥有了人生第一套房。

展翔说,“你们也太抬举我了, 那时候,还不到二十岁。”

故作谦虚,实则炫耀,张颂文的处理是哈哈大笑,双手拍打桌子。这些肢体动作契合展翔举止粗俗的一面。

顾清俞一直是肩平颈直(提升气质的诀窍),气质上佳。而展翔的体态像垮了似的,精气神差了很多。

《如何评价张颂文在〈心居〉里的演技》

冯绍峰饰演的施源,是个祖上阔过的落魄贵公子。

这样的人有家教,知书达礼有教养就是施源的人设。

原著里面就这样写施源。

“家教好”——大人们提到他,总这么说。他曾外祖是国民政府的要员,祖父经商,做丝绸生意。大户人家的孩子。即便是那样晦涩的年代,到底是有些不同的。鹤立鸡群。长相气质,待人接物,说不出的妥帖。像野草丛中的一束兰花。这么形容男生似乎有些滑稽,但意思是不错的。

我们再来看看冯绍峰对施源的塑造,第9集,施源和顾清俞一起吃饭。

顾清俞让施源点餐,施源拒绝。顾清俞点的是牛油果沙拉和意大利面。

大家注意施源的表情,嘴唇紧闭,头缓缓低下。

这说明施源非常拘谨,这一刻让他感觉不自在。


施源捉襟见肘,人穷志短是他不适的原因。

但是,即便他有巨额债务,他的拘谨依旧让人难以理解。

施源的拘谨,更像是苦出身的卑微心理带来的拘谨——像是《半生缘》里叔惠去顾士钧家吃饭时的状态,而不是落魄贵公子会有的拘谨。

顾清俞也感觉到施源的紧张,问他“用得着这么客气吗?”

潜台词就是施源的表现太小家子气了。

他在聚餐中呈现的状态,与他的家庭出身是不匹配的。

我这样写,很容易被人当作捧一踩一,这不是我想要看到的局面。

我只是在强调一个逻辑,我们评价一个演员的演技好不好,首先要了解他们有没有演出这个角色的精气神。

我拿施源和展翔做对比,主要是因为两人在剧中有明显的镜像关系。

施源是落魄贵公子,展翔是多金暴发户。前者是时代的失意者,后者是时代的弄潮儿。

施源英文极佳,展翔连顾清俞的名字都拼不对。

施源会弹钢琴,展翔学了5年,一首小星星都弹得磕磕碰碰。

关于两人的镜像关系,《心居》也在时间线上有精密的设定。

展翔在十六七岁来到上海,17岁时买到上海第一套房。

而展翔在十七岁时离开上海,开始迎接坎坷的人生(2017年,顾清俞说和施源二十年未见,施源1980年出生,因此他离开上海时应该是17岁)。

张颂文演出展翔的油腻感,冯绍峰应该演出施源的风度。这样的呼应有匠气,但也增加了顾清俞爱情的悲剧色彩。

冯绍峰没有演出施源迷人的风度,观众很容易成为展翔和顾清俞的CP粉,而这也削弱了顾清俞的感情困境。

她爱的白月光,因为家庭的封印,无法与她白头到老。而她拒绝多年的展翔,一粒她本来不喜欢的饭粘子,却可能能陪她度过一生。

第三点、冯晓琴的精明失真

冯晓琴借钱买房,这是剧版才有的情节。

原著里面的冯晓琴,根本不会像剧版那样,当着顾家人的面大吼大叫,冷嘲热讽。

原著里的处理才合理。

我们必须要明白,即便顾磊是废物,冯晓琴依旧是上嫁女。她在顾家人面前暗讽顾磊没脑子,顾家人怎么可能看得下去?

顾老太听到冯晓琴吐槽顾磊,已经有明显的不满,冯晓琴就觉察不到?

剧版增加了冯晓琴借100万买房的情节,这样的情节有点傻。

明眼人都知道,顾磊的薪酬根本没有能力偿还这笔债务。这里的借钱就是要钱。

顾清俞婉拒顾磊,因为她明白,顾磊借钱,就是冯晓琴在“挟天子以令诸侯”,而这是顾清俞最忌讳的。

她不希望顾磊成为冯晓琴稀释顾家财产的工具人。

冯晓琴就告诉过冯茜茜,她想借钱买房,然后用这套房换大房子,然后将私生子接到上海。

顾清俞明白,冯晓琴玩的是空手套白狼的资本游戏。

利用顾磊借钱买房,这是无赖,不是精明。

或许有人说,冯晓琴给顾磊家当了这么多年保姆,顾清俞不应该拒绝她。

冯晓琴用劳动价值衡量她以儿媳身份对顾家的贡献,本就是一笔算不清的糊涂账。

如果她要和顾家明算帐,那么顾家会更提防她。如果她不算账,顾家更不会答应借钱买房。

这根本就是为了钱破坏信任的死局,冯晓琴没有高学历,不至于这么拎不清。

冯晓琴精明人设的失真,也能看出《心居》是一部靠故事驱动,而非靠人物驱动的电视剧。

当冯晓琴佯作离家出走,顾家没人做早餐。顾士宏手忙脚乱做饭,这就是故事驱动的产物。

顾士宏在30多岁就丧偶,为了将儿女养大成人,顾士宏的厨艺不会差的。这样一个人,怎么可能会手忙脚乱做事情。

一部只注重故事驱动,而不让人物驱动的电视剧,很容易成为狗血剧。

《心居》有了不起的细节和生活气味,然而,它没有平衡好故事驱动和人物驱动的关系。

因此,它陷入了争议的漩涡。

就前12集的观感来说,《心居》可以看,但如果说它是佳作,我也说不出口。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