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第778篇|日常一二

 成长印记 2022-03-23

【1】

事件经过:周末参加娃爸部门团建烧烤活动,带了两个孩子一块去。他有个同事看我们两个孩子,和我交流孩子教育,聊了聊。我发现现在的自己,对孩子的教育确实比较淡定了,也不想着给报这个班那个班了,而是想着把以前报的班,结束了就停掉了,因为发现其实收获也没有想象的大,不如保留精力把学校的知识学扎实,然后留下一二个她最感兴趣的坚持学。周末把大段时间空出来,多出去户外活动一下,多和同学朋友打交道,再有时间多些阅读,我觉得这种会比盲目上那些课收获更大。其中最重要一个原因是,所有的知识或技能学习都需要大量的练习,这些光靠小孩子是不够的,她需要父母的陪伴和坚持,而我们的时间有限情况下,那些陪伴和坚持是做不到的,那不如放弃一些,保留最喜欢的少数几样,做到最好就可以了。不再对孩子有太高的要求。

过去方式:以前也会关心别人报了哪些班,自己哪些没报会觉得会不会耽误了孩子之类的,搞得大家都很疲惫。

前后反思:既不躺平也不鸡娃吧,闲庭信步会更持久些。把一样做到极限,那么很多东西都是触类旁通的,关键是把一二样学好,成为拿手绝活。

【2】

事件经过:孩子说要邀请同学一块玩,提前两天主动邀请了她说的几个同学,周末上午一块出来在公园玩了半天。3个同学一块,我们家长也是第一次见面,彼此也不熟,不过我也没有感到拘束,一位同学是爸爸带来的,一位同学是妈妈带来的,那个妈妈我觉得人家长得也挺美的。我因为带了两个孩子,时不时会跟着孩子,同学爸爸几乎都在打电话,同学妈妈比较安静多数时候坐在凳子上,我多数时间都在跟着孩子。因为几个孩子有时也会因为争抢东西起冲突,还有就是妹妹比较小跟不上哥哥姐姐节奏,有时需要我帮助才能融入,有时孩子不知道玩什么,我需要引导他们玩游戏给与一定游戏规则,方便他们玩起来。空了的时候,也和家长们聊聊天,全程也很自然放松。玩了一上午,孩子们也挺开心的,我也对姐姐口中常说的同学有个印象,看看她交往的朋友大致什么样的性格。分开的时候,他们开车来的,而我是骑的电瓶车带了两娃比较近,我也没有感觉不好意思什么的。

过去方式:以前主动约比较少,最近约的比较多。

前后反思:主动了解孩子的好朋友,多和同学交往,孩子性格会更开朗。和同学家长聊天也自然了。

【3】

事件经过:A来工作沟通总是会问一些比较小白的业务问题,可能是因为他这个工作不太需要接触业务,加上工作经验较短,问多了,很忙的时候,沟通就觉得费劲。后来,忙的时候,对于其不先和自己部门上级交圈直接来问的,我就不用急着回复,直接和其上级沟通,省得解释费半天劲,或者等等晾晾,他们自己就有结果了。

前后反思:有效沟通,向上沟通,不带情绪沟通,让对方主动思考解决问题,不作过多无效解释,保留精力。【4】

事件经过:到家,妹妹给我分享她今天得了四颗星,说的眉飞色舞,非常开心,我倾听并给予鼓励。姐姐的作业,耐心听她讲解,有几道题错了,也摸清她错的原因——不认真看题,然后沟通提醒注意。姐姐妹妹做得好的地方给予及时肯定。

过去方式:最近总叨叨做得不好的地方,效果不好,孩子听了有逆反心理。前后反思:想要孩子有怎么样的行为就去发现她这方面做得好的地方,然后给予肯定,这样她会强化。没有谁喜欢听批评,孩子也一样,去发现她做得进步之处,让她感受到每天都在进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