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据刘英回忆,她早在苏联莫斯科留学时,便认得张闻天 那时,张闻天是

 兰州家长 2022-03-23
据刘英回忆,她早在苏联莫斯科留学时,便认得张闻天。

那时,张闻天是老师,在她的学校教过课,不过,张闻天并未注意到她这个娇小的湖南姑娘。

后来,她在中央苏区遇见张闻天,说起当年在莫斯科曾是他的学生,彼此间觉得很亲切。于是,就有了些来往。

她去瑞金白云山看望张闻天,也是出于这样的原因。不过,当时只是同志间的交往。


自从长征时毛泽东把她调到中央队,她跟张闻天朝夕相见,开始对张闻天有了真切的了解。


张闻天沉默寡言,学者风度,擅长思索,讲话不快、不多,但颇深刻。

虽然遵义会议后他成为党的总负责人,却很容易接近。

他年长刘英五岁,像大哥哥一般照料刘英。

他为人正派、正直,戴一副深度近视眼镜,喜欢读书、写作,钻研马列主义理论。


他富有才华,二十四岁时就在《小说月报》上连载长篇小说《旅途》,还写了三幕话剧《青春的梦》。

他懂英文、俄文、日文,为人谦逊,作风民主。

他不喝酒,不抽烟,唯一的嗜好是喝茶。


在毛泽东的“促进”之下,刘英爱上了文文雅雅的“书生”张闻天。这一爱,情深意切,彼此相爱了一生。

张闻天自从遵义会议后在中共中央负总责,主持中共中央领导工作达八年之久。

那一时期,实际上张闻天是在毛泽东领导下工作,直至1943年3月毛泽东出任中共中央政治局主席,在组织上成为中共领袖,取代了张闻天。

此后,在中共“七大”,他仍担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

解放后,张闻天出任中国驻苏特命全权大使。

1955年初回国,出任外交部常务副部长。在中共“八大”,他被选为中共中央政治局候补委员。

1959年,张闻天在庐山会议上,遭到批判、撤职,从此,张闻天失去种种官职,成了中国科学院经济研究所的一名“特约研究员”!

刘英说,张闻天是一位“书生”,书卷气十足。

张闻天的爱好是打网球、下围棋,他在家里下围棋,对手是刘英。他也喜欢跟陈毅下围棋。

平日他爱吃青菜和鱼,不吃辣,而刘英嗜辣。

他喜欢音乐,担任驻苏大使时,凡是有音乐会,他总尽量去,对莎士比亚戏剧也有浓厚兴趣。

他也喜欢散步,特别是在晚年,身处逆境,他每天坚持散步。一边散步,一边思考着。他把自己的思索,不断写入笔记本。

晚年,他写了一本又一本笔记。这些笔记,如今已成了弥足珍贵的文献。

刘英说,张闻天性格文静,从不急躁。他讲话,哲理性强,条理清楚,但不太生动。

张闻天从不讽刺别人,挖苦别人,讲话总是很正经。

张闻天作报告,一般事先拟个提纲。他写东西,写得很快,一般先打草稿,然后左改右改,很认真,遣词造句很考究。

刘英和张闻天婚后,在1939年生下儿子张虹生,张虹生如今有两个女儿。

另外张闻天遭贬后,1960年曾和刘英住在青岛。

当时正值三年自然灾害,一个三岁的小女孩饿得慌,挣扎在死亡线上,被张闻天夫妇收养,取名小倩,以纪念青岛。

儿子现在南京工作,养女和大孙女在刘英身边。

1976年7月1日,76岁的张闻天,因病离开人世。

1979年8月26日,中共中央在北京举行隆重追悼会,悼念张闻天同志,陈云主持追悼会,邓小平致悼词。






(文章参考《刘英自述》,图片来自网络侵删)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