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79年张闻天追悼会,刘英提议让陈云致悼词,陈云摇头:让邓小平来

 君临天下100 2023-05-21 发布于湖北

1979年8月25日,人民大会堂中一片肃穆,逝世三年的张闻天同志的追悼仪式即将在这里举行。

为了举行这次追悼会,党中央经过长时间的筹备,这场仪式才终于得以顺利召开,但是在追悼仪式开始之前,他们却遇到了一个问题,那就是由谁来为张闻天致悼词。

身为张闻天的妻子,刘英想了又想,最终提出,希望由陈云同志在这场仪式上致悼词,然而陈云却坚定的拒绝了这个请求,他摇了摇头,表示:“还是让小平同志来吧。”

随后,陈云特意请示了邓小平的意见,邓小平当即就点头同意了,追悼会的仪式才终于全部确定下来。

陈云究竟为何要将这项重任交给邓小平呢?邓小平和张闻天之间有着怎样的故事呢?

张闻天1900年出生于江苏省南汇县一个普通的农民家庭,小时候普通的家境并没有给张闻天的学习生涯造成什么阻碍,和同龄的孩子相比,张闻天一直都十分聪明好学。

也正是因为这样敢于求知的精神,张闻天在熟读四书五经的同时,又了解了不少新思想、新文化,成了一名追求思想进步的青年。

17岁那年,张闻天凭借优秀的成绩考上了南京河海工程专门学校,但是见到的越多,他就越是为中国当时的情况感到担忧。

在列强的压迫下,中国真的能够寻求到光明吗?民众们的苦难,又真的有人能够看到吗?

中国内忧外患的情况让张闻天心中产生了浓浓的担忧,在探索救国救民之道的责任感的趋势下,张闻天开始走上了革命的道路。

在校期间,他时常会利用自己课余的时间,阅读一些课外的书籍,例如《新青年》、《每周评论》、《新潮》等,只要是有关时事,有助于启蒙新思想的书籍,张闻天全部看了一遍。

当然,在阅读过程中,张闻天也时常有着自己的思考,他会将自己的想法写下来寄给报社,也会和志趣相同的朋友们一起探讨这件事。

1919年爆发的五四运动,对于张文天来说,就像是一个绝处迸发出的希望一样,他积极地参与其中,写标语,印刷传单,同时在街上积极演讲宣传,只要是能够做到的事情,张闻天一样不落。

在当地的思想启蒙下,张闻天终于也亲手创办了自己的刊物《南京学生联合会日刊》,张闻天亲自担任编辑。

他曾言辞犀利地抨击日本帝国主义的侵华政策,也毫不留情地点名了国内军阀的软弱无能。

虽然年纪尚轻,但他一直在寻求安邦治国之法希望能够尽快建立一个安稳的国家,让更多的民众过上安定的生活。

为了实现这个目标,张闻天从1920年开始,就踏上了海外求学的道路,他先是到日本留学一年,后来又辗转法国、美国等国家,对资本主义国家进行了一番考察。

这次海外之行令他收获颇多,同时也让他接触到了马克思主义思想和共产主义理论,他认为,这正是自己所追求的真理,也是能够现在唯一能够拯救中国的思想理论。

他在1925年选择加入了共产党,成了党内十分重要的一员,随后又被派往了苏联莫斯科大学学习了几年时间,一直到1931年才从苏联顺利学成归来。

回国后的张闻天先是成为了中央宣传部的部长,同时肩负着临时中央政治局委员的工作。

在工作过程中,他始终坚守初心,一丝不苟,得到了不少人的赞赏。

两年后,张闻天终于顺利进入了中央革命根据地,并于次年当选上了中央政治局委员和书记处书记。

张闻天是一个十分追求真理的人,随着第五次“反围剿”斗争的失败,张闻天开始逐渐认识到,到底什么才是自己一直追求的东西。

此后他十分坚定的追随着毛泽东的脚步,每次召开会议的时候,张闻天总会亲自邀请毛泽东前来参加,会议上也会认真听取毛泽东发表的意见。

每次遇到重要的事情,他还会和毛泽东进行商议,了解毛泽东对时局的看法和意见。

红军长征开始之后,张闻天和毛泽东等人是从瑞金的梅坑出发的,他们一路上携手同行,一起宿营,无论是吃住都始终在一起。

当时他们两个和王稼祥还被并称为“中央对三人团”,他们三人时常坐在一起探讨问题,交流日常,也会互相分享自己的工作经验,三个人在长时间的相处中,目标逐渐趋于一致,同时也让张闻天对毛泽东更加敬佩。

1935年遵义会议的召开,这次会议确立了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路线,而这也是张闻天在其中努力的结果,在会议上,他竭力推荐毛泽东,提出将军事指挥权交给毛泽东,在面对一些不赞同的声音之时,他依旧坚定地为毛泽东说话。

可以说遵义会议中,张闻天起到的作用不止一星半点,而是十分重要的关键作用,此后的一切事情也证明,张闻天的选择是完全正确的,这让他更加更加坚定了自己的选择。

这次会议之后,张闻天进入了党中央的核心层,成为了党中央的总负责人,他对毛泽东一直都是秉承着支持的态度,不仅保证了毛泽东在会议上的顺利发言,还让这场遵义会议成了党的历史上一个重要的转折点。

他和毛主席始终紧紧地联系在一起,两人的关系并不亚于毛主席和周总理,后来他们通力合作,带领红军部队穿过重重险阻,顺利实现了三大主力部队的会师,同时也意味着红军长征正式宣告胜利。

逃出国民党的包围圈之后,张闻天和毛泽东一样,并没有第一时间向国民党发起反抗,而是将目光放在了侵华日军身上。

他们相处的时间已久,就算什么都不说,也是默契十足。

张闻天和毛主席一直认为,此时应该立刻停止内战,将目光放在驱逐侵华日军这件事上,因此他们主张,希望能沟通国民党“冰释前嫌”,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抵御外敌。

在一次会议上,面对众人的不同意见,张闻天不失时机地站出来表示道:“我们的方针是把局部的抗日统一战线,转到全国性的抗日统一战线,应当尽量不采取和南京政府对立的方针和政策。”

毫无疑问,张闻天提出的政策正是后来我党一直秉持的路线。

蒋介石原本固执己见地坚持“攘外必先安内”的原则,遭到了社会各级的一致反对,张学良和杨虎城无奈之下,只好发动西安事变,以武力强迫蒋介石转变了自己的想法。

在张闻天和毛主席等人的主张下,国共两党终于在合适的时机谋求到当面对话的时机,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成立,这场旷日持久的抗日战争也就此拉开了帷幕。

抗战期间,张闻天虽然鲜少带领作战,可是他做出的功绩同样是不可磨灭的。

1942年,在新中国成立最艰难的时期,张闻天就带着一支小队,在陕北和晋西北的农村地区做了大量的走访调查。

这次调查时间长达一年零三个月,张闻天主要的工作就是记录当地民众们的生活,记录战争对民众们生活的影响,最重要的是当地民众的真实想法。

他的这份记录后来成为了我党在抗战时期走访农村实录的十分珍贵的一份记录。

无论是在组织工作还是在走访民众方面,张闻天总能妥善的处置好手中的工作,他在党内也得到了越来越多人的信服。

新中国成立之后,张闻天依旧奔波在工作的第一线,只是他的工作开始转向了外交方面,他先后担任了驻苏联大使和外交部副部长等职务,为新中国的外交事业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担任驻苏联外交大使期间,他率先作出指示,要以各国政府作为主要的工作对象,成立我国第一个驻外使馆的研究室,当时中国正面临着西方国家的经济封锁和外交封锁,他比谁都希望,中国能够尽快打破现在的外交困境,好得到更多发展的机会。

与此同时,他还致力于和苏联合作,发展中国和苏联之间经济贸易和科技等多方面的合作发展,借助苏联的力量推动新中国的发展。

在看到苏联的发展盛况之后,张闻天表现得十分激动,他希望有朝一日,新中国也能够拥有这样完善又强大的工业实力,让美国那些西方国家认清中国的实力。

在外工作期间,张闻天始终将国家的发展放在首位,对工作一丝不苟的态度,也得到了毛主席的赞赏。

张闻天性格耿直,敢于直言,说出常人不敢言之事,深得人们的敬佩,但或许正是这样的性子,他的锋芒过剩,导致他后续吃了不少的亏。

他被卷入了那一片喧嚣中,但是在茫然之际,他的心中依旧牵挂着国家的发展和民众们的心声,他将这些视为己任,一直希望能够尽快实现祖国的繁荣昌盛。

因此他并没有急于为自己发声,而是坦然地面对着到来的风暴。

但是战争年代留下来的病痛无时无刻不在折磨着他,长时间的奔波使得他的病痛不断加重。

1976年4月,身处江苏无锡的张闻天病重的奄奄一息,或许是感觉到自己是入伍多,张闻天特意嘱咐妻子,让她写下了一份协议,在生命的最后一刻,张闻天惦记的依旧是党和国家。

他让妻子将两人毕生的存款交给国家,作为两人最后的党费,随后又让妻子将自己最后所做文稿保存妥当,这是他在病重之际,拖着病体作出的理论研究,他希望在自己离世之后,这些理论研究依旧能够帮到新中国的发展。

1979年,随着新中国局势的稳定,张闻天的追悼会在迟到了三年之后,终于要在人民大会堂中举行了。

而哀悼词以最快的速度送到了陈云的办公桌上,原本组织的安排是希望陈云来念悼词,但是陈云看着手中这份文件,心情却十分沉重,最终他还是交还给了工作人员,交代道:“还是交给邓小平同志吧。”

追悼会召开当天,张闻天的妻子刘英早早地收拾妥当,赶到了人民大会堂中,对于她来说,这一天她已经等待了太久了。

看着昔日的战友一个个走进人民大会堂,向丈夫致以哀悼之意,刘英心中悲痛万分。

紧接着,随着邓小平在主持台上念完悼词,现场立刻响起一阵热切的掌声,张闻天同志对共产党和新中国做出的贡献,所有人都是有目共睹的,她的事迹也必将被人们铭记在心。

随着仪式的慢慢推进,这场追悼会很快就接近了尾声,刘英看着丈夫的遗照,早已经是泣不成声。

即将结束的时候,邓小平特意找到刘英,对她说道:“张闻天是个好同志,望您节哀。”

刘英点点头,接连向邓小平等人道谢。

随着这场追悼会落下帷幕,张闻天的故事也在这一刻画上了一个句号,但是他的精神、他的事迹将会被世世代代的传唱下去。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