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76年毛主席没参加周总理追悼会,华国锋含泪解释:老人家身不由己

 新用户49686918 2022-06-10 发布于黑龙江

1975年12月中旬以后,周恩来进入了弥留状态,时而清醒,时而昏迷,昏睡的时间越来越长,这对于他的病情无疑是雪上加霜。

周总理病重期间,叶剑英、邓小平、李先念等老一辈革命家多次来看望他,有时候周总理会嘱咐几句,有时候话也说不出来,每一个来看望他的人都红了眼眶。

文章图片1

图 | 北京市民自发送别周总理

殊不知,还没有半个月,周总理就进入了病危状态,随后便传来了噩耗,震惊了国人,这位为新中国奉献了一生的总理逝世了,这让全国人民感到无限的悲痛。

周总理病逝前,交代了最后的愿望

根据周总理的病例日记记载,12月20日,周总理体温38.7度,他专门召见了当时对台工作的罗青长,他表示了最后一个愿望还没有实现,那就是希望台湾回归祖国,实现统一大业。

此时的周总理病情似乎更加严重,尽管如此,他坚持让秘书给他读报读文件,有时候还要听听广播。

自从毛主席参加完陈毅的追悼会后身体便一直不好,近年还做了几次手术,周总理在病床上一直关心着毛主席的身体,12月27日,周总理要见王海容和唐闻生。

王海容和唐闻生都是毛主席身边亲密的秘书,周总理询问了毛主席的病情,听到王海容说毛主席身体还好,周总理这才放心。

文章图片2

当时周恩来还想说什么,但是上气不接下气,挣扎着想拿水壶。

王海容、唐闻生急忙从小茶几上拿过水壶送到周恩来的嘴边,周总理慢慢吸了一口,微微摇摇头,示意不喝了。看到周总理已很虚弱,王海容、唐闻生含着泪,默默地退出病房。

两天后,华国锋和陈锡联一起到医院看望周总理,华国锋和周总理的感情很深,在周总理晚年处理工作时,一直让华国锋协助,如今看到华国锋,周总理十分欣慰。

在进入周总理的病房前,华国锋给大家开会说:“周总理住院了,看他的人也有很多,他在中央的时间长,威望很高,大家有事就和总理说,没事就退出,不要打扰总理。”

这段时间,大家都知道周总理病重,但是没有想到噩耗来得如此的快。

1976年1月5日,北京正是腊月寒冬,寒风凛冽,万物萧条,凌晨两点半周总理做了第六次大手术,陈锡联回忆说:“当时周总理讲话很困难,当天下午,我和华国锋在周总理病房呆了6分钟。”

这是华国锋最后一次见到周总理。

文章图片3

图 | 晚年周总理和叶剑英

3天后,周总理与世长辞。1月8日上午9时57分周恩来走完了人生的历程,告别了多灾多难的祖国,告别他为之奋斗一生的眷恋的、亲爱的人民。

当天下午3点,邓小平在人民大会堂东大厅召开了政治局会议,研究周总理的丧事,每个政治局委员面前都摆着一份讣告的草稿,意思就是让大家提意见。

这时候,邓颖超告诉大家,周总理临终前留下了三条遗愿。第一,不让举行遗体告别仪式,第二,不用开追悼会,第三,不保留骨灰,骨灰撒到祖国的江河土地上。

当邓颖超这一席话刚说出来的时候,很多人表示不同意,周总理为国为民操劳一生,这种先例怎么能用在周总理的身上呢,这个意见大家多数表示不同意。

会议到了这里,就很难办了,周总理位高权重,大家都不敢轻易做决定,只能让毛主席批准。

文章图片4

会后,周总理的讣告和治丧委员会名单,以及这三个意见都送到了毛主席那里,毛主席在前两项上都批示了同意,在邓颖超所公布的遗愿中,毛主席表示,追悼会照常开,骨灰一事遵循周总理的遗愿。

其实这件事在海内外都引起了巨大的震动,杨振宁曾在西花厅对邓颖超说的一番话,表达了亿万人民的心声。他说:

我对周总理不仅非常敬佩,还有一种难以用言语形容的感情。当我从广播中听到周总理逝世的消息时,我十分悲痛,我还能控制自己。但当我听到周总理遗言要把骨灰撒到祖国的江河里和土地上时,立即在我心里引起十分强烈的感情与理智的冲突,我实在控制不住自己了。

值得注意的是,在周总理的悼词上,叶剑英等人提议应该加上一句话:周恩来“坚持捍卫毛主席的无产阶级革命路线。”

这样的悼词经过毛主席批准,就有很大的震慑力。

汪东兴看到了说:“我赞成,这个想法很好,加上这句话很有必要,你们最好带上悼词印件去小平同志家里,当面向他报告我们的建议,请小平同志定夺。”

文章图片5

邓小平看后毫不犹豫地加上了这句话,在首页上写上:“请毛主席审批。”14日,毛主席批示:同意。

还有个更加棘手的问题就是谁来致悼词,周总理的追悼会规格极高,谁来致悼词都不合适。最后叶剑英正颜厉色,讲了一番话:

给周总理致悼词的,应该是邓小平同志!他是党中央副主席,中央军委副主席,国务院第一副总理,主持中央日常工作,无论从规格上还是从资历上,小平同志给总理致悼词是最合适的。我提议由小平同志给周总理致悼词!

就这样,最后确定让邓小平同志给周总理致悼词,1月11日下午,周总理的遗体将在八宝山火化,不少中央领导人以及他身边的工作人员都纷纷前来送行,他们面容沉重,双眼含泪,邓颖超在搀扶之下,双手捧着周总理的遗像颤颤巍巍地走出吊唁厅,抬着黑色灵柩的礼仪士兵紧随其后。

文章图片6

15日下午,周总理的追悼会在人民大会堂举行,现场气氛十分严肃,邓小平怀着悲痛的心情读了悼词,对周总理的逝世表示沉痛的哀悼。

追悼会结束后,邓大姐来到人民大会堂台湾厅接见周恩来身边的工作人员、医务工作者和亲属。她首先感谢医务人员的治疗,然后宣布周总理的骨灰不保留,要撒掉。

她强忍悲痛,尽量平静地说:这是我和恩来在十几年前共同约定下来的。他曾经讲过把它撒到地里可以做肥料,撒到水里可以喂鱼。

熊向晖的女儿熊蕾写的一首诗倾诉出全国人民共同的心声:

人民的总理人民爱,

人民的总理爱人民。

总理和人民同甘苦,

人民和总理心连心!

值得注意的是,在这场规格极高的追悼会上,有一个人没有参加,那就是毛主席。

文章图片7

毛主席既没有到北和周恩来的遗体告别,也没有出席追悼会,当时社会上有种种猜测和不解,甚至有的人还猜测毛主席和周恩来的关系。

有人说:“毛主席号召我们向雷锋学习,都没有为周总理写一幅字。”

对着这件事,张玉凤曾悲痛地做出回应,她说当时她问过毛主席:“要不要去参加周总理的追悼会。”毛主席拍着自己的腿伤心地说:“我也走不动了。”

毛主席身体一度不好,不是他不想去,而是实在是站不起来了。当张玉凤听到了毛主席的话也泪流满面,毛主席和周总理风雨同舟几十年,他们的情谊不容置疑。

文章图片8

毛主席和周总理惺惺相惜

有人曾说:新中国“谋事在毛”“成事在周”。实际上,毛主席和周总理相得益彰,珠联璧合,离开了他们任何一个都不行。

其实在红军时期,周恩来在党内的领导地位是远远高于毛泽东的,但周恩来相信毛泽东,多次让贤,最后成为毛主席的拥护者,这一点相当不易。

周恩来曾说:“我们必须有一个大家共同承认的领袖,这个领袖就是毛泽东,我们都心悦诚服地信服,人民也都拥护。”

周恩来曾说过两个事情,来说明在他心目中,毛泽东既是自己的偶像,也是自己的榜样。

第一个是毛主席曾告诉他,小时候自己也迷信,跟着父母烧香拜佛,后来读书读得多了,就打破了迷信。周恩来从毛主席的经历中学到了很多,他说:昨天迷信的孩子可以变成今天的毛主席(当然我不是说所有的孩子都可以成毛主席)。迷信是可以打破的。

第二件事就是毛主席曾多次对周总理介绍自己说:我是个读古书的人。这点也是周总理最敬佩毛主席的原因,毛主席的革命思潮和马克思主义学说,大多数都是从受到了新文化运动和五四运动的洗礼,但是在此之前,毛主席都是读的儒家的《论语》等四书五经。

说的简单点就是,毛主席曾经是靠看古书学到知识的,但是他没有出国留过学,也没有上过军校,可他的军事思想和领导艺术,显然在周恩来等人之上,周恩来认为,毛主席是有一定的学习天赋的。

这也是周恩来多次让贤毛泽东的主要原因。

文章图片9

当然,这也充分反应了,周恩来本身也是一位大公无私考虑大局的伟人,他不计较个人得失,在那个枪林弹雨的年代,周恩来把毛泽东推崇到党内的最高位置,也是对中国革命的负责。

在此后相当长的时间内,周总理一直都在保护着毛主席的安危,从1945年重庆谈判期间就可以看出来,他时刻不离开毛主席,甚至在毛主席吃饭前他都要先试试饭菜,确认没有状况才让毛主席吃。周总理和毛主席走到一起,真是千载难逢的知音。

反过来说,毛主席对周总理也是十分的信任,可以毫不夸张地说,从红军时期一直到周总理逝世,在很多大的决策上,毛主席从来没有独断专行,大多数都是先和周总理商量,最后做出结论。

文章图片10

当然,正所谓术业有专攻,新中国成立后,毛主席一直倚重于周恩来的外交才干

在战争年代,周恩来就成为了毛泽东在外事方面的主要助手。新中国成立后毛泽东访苏,当涉及到双方的有关条约、协定时,毛泽东向斯大林表示 :“我想叫周恩来总理来一趟。”

毛主席轻轻的一句话就说明,他不仅是相信周总理,更是一种心灵上的默契,当两个人走在一起,不管怎么样看都像是十分要好的朋友,手足情深。

文章图片11

图 | 1972年尼克松访华时周总理作陪

《毛泽东传》的作者是一名著名党史专家,他曾这样评价周恩来和毛主席的关系,他说:周恩来从国家和革命事业全局利益出发,甘愿把自己放在'配角’的位置。而他的内心确实钦佩毛泽东,相信毛泽东考虑这些更大的问题要比自己高明。

那么,话又说回来,毛主席为什么没有参加周总理的追悼会呢?多年以后,华国锋给出了详细的答案,一度感动了无数人。

华国锋:他老人家身不由己

实际上,毛主席和周总理两个伟人在人生最后的阶段,一直在工作上互相交换着意见,因为病重,华国锋对两个老人家的身体状况最为清楚。

进入1976年毛泽东越来越憔悴,肌肉萎缩,两腿膝关节不能伸直,如没有人搀扶站立起来相当困难。吞咽不畅,一进嗓子就容易呛,导致心脏不适,肺心病不时地困扰他,常常处于严重缺氧的状态。

多年以后,华国锋含泪曾总结了三点,说明了当时的真实情况。

第一,毛主席病重无法出门。华国锋说:群众不知道,1976年的1月,毛主席已是83的高龄,年事已高,重病缠身,已经不能出门,有的时候只能在房间里走走,毛主席之前参加陈毅追悼会,因为八宝山没暖气设备,毛主席穿的少,最后受了凉,回来就得了一场大病。他再也无法出门了。

第二,毛主席的讲话困难,精神受到影响。

文章图片12

图 | 华国锋

华国锋这样说:毛主席从1974年起讲话就不太清楚,一开始以为他是牙掉了,嘴漏风。后来安上假牙后还是讲不清楚,实际上是脑干神经出了问题,舌头萎缩。1975年8月中旬,主席的老年性白内障已成熟,做了中医针拨手术。从此毛主席只有一只眼睛能够看到东西。1975年下半年主席的身体日渐加重,讲话困难,含糊不清。

由张玉凤在一旁学说一遍,如说得对,主席就点头,如说得不对,主席就用笔写出来。他老人家不是不想去,而是身不由己。

根据史料记载,华国锋所说的基本属实,当然还有个重要的原因,华国锋含泪说出了当时很多革命家的真实心声。

他说:“周总理逝世那几天天气很冷,大家也不敢让毛主席出门,怕他受冷、感冒,加重病情。他的身体关系到国家的命运,谁也负不起这个责任。”

文章图片13

图 | 毛主席和周总理晚年接待外宾

尽管毛主席没有参加周总理的追悼会,但是周总理的逝世对毛主席的影响还是很大,尤其是朱老总去世后,毛主席的情绪那几天十分失落。

回顾历史,从长征开始,毛主席和周恩来朱德三人一直形影不离,毕生的战友情同手足,如今战友的离去,怎么能不叫人悲伤。

据毛主席身边的人回忆,自从新中国成立后,毛主席和周总理的情谊越来越深,每次去开会的时候,当毛主席走出丰泽园,总会见到周总理早早地在等待,如果见不到周总理,毛主席便会去西花厅等周总理。

看到周总理没有来,毛主席便会说“等等总理,我们一起走”,等到总理来了,毛主席便会高兴地和周总理走在一起,除了国家大事,当然也谈论些家事,甚至谈谈,你房前的海棠花还开的好吗?

一句话,道出了两个旷世伟人之间那种超乎常人的默契。

文章图片14

图 | 毛主席和周总理

多年以后,周恩来的秘书赵炜披露了在周恩来晚年两个更加感人的细节。一个是在周总理病重期间,毛主席曾派人送来一个沙发,据说这是有人赠给毛主席的,毛主席觉得很舒服,现在周总理病重可能更需要,便又让人送给了周总理。

还有一件事是,在周总理病逝的前几天,邓颖超向毛主席索词的两首诗词发表了,周总理得知后,激动地让秘书把杂志买回来读给他听。

毛主席在《念奴娇·鸟儿问答》中写道:

还有吃的,土豆烧熟了,再加牛肉。

不许放屁!试看天地翻覆。

当周总理听到这句词的时候,几个月没有笑过的周总理脸上露出了久违的笑容,这足以说明他和毛主席的惺惺相惜。

文章图片15

遗憾的是,1976年9月9日,毛主席也因病逝世,他们带着对后世人的期盼永远地离开了这个世界。

如今,两位伟人已经离开我们很多年,但他们的伟大形象和伟大精神永远激励着一代又一代人。

伟人已逝。

海棠依旧。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