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稻谷的常识有几多,带你见识见识

 新用户75881VNn 2022-03-23

当今,没有多少人愿意接触农业,人们普遍觉得做农活累,农活脏。但是,老许同志却觉得种庄稼是一种享受,是真正接地气,与大自然和谐共存共生。

在退休后十年农耕生活中,深感万事万物,都在大自然的支配下,按照自我生存规律共生共荣。有道是,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老许同志当年从军做过不少文章,后来在金融系统,也有文章发表于权威报端,今天种庄稼,当然,在天地人和稻禾之间,肯定有文章可做。所以,在种植过程中,仅稻谷这类,许多学问,许多人并不见得看得出来,即使是种了一辈子庄稼的人,也会被我一句稻子有几根叶子问得瞠目结舌,而对稻谷种类,详细问起,也是结结巴巴,讲不出所以然的。

一说稻谷,要么一季稻,要么双季稻,当然,对杂交稻比较了解,但也说不出杂交也分品种的。一些老农更是对常规稻失去记忆,或者已经陌生。所以,种庄稼,不一定懂庄稼,不种庄稼的人当然更不懂了,长此下去,经人为操作,作物的种类会越来越少,再过几代,别说没有人去种庄稼,怕是让他们吃什么就吃什么,其危害在哪里,根本无法判断。

所以,做新农人就是要认清庄稼的基本特征,对庄稼性能必须熟知,对影响人的身体状况的作物要有是非判断,对赋予人的健康作物必须有深刻的感情,把她视为生命本源,绝不放弃。不人云亦云。现在仅稻谷一项,可以分成九类,讲给列位看官听听,看有没有必要了解,值不值得加深印象。

平平常常的稻谷,不认真看,就搞不清楚它们是怎么生长的,怎么分类,它们身体里包含着哪些元素,它们的营养价值如何。但经过接触,认真观察分析,就可以发现稻谷的区别有九个性能和特征:

1.从形状上区分,一共两种,籼稻和粳稻。籼稻粒长,粳稻是椭圆形,籼稻无芒,鸟爱吃,粳稻大多有芒,鸟不敢吃。

2.从性质上分,有粘性,有非黏性,黏性为糯米,非黏性为占米,即日常经常吃的米。


3.从颜色上区分,有红米,黑米,黄米,白米,据说还有绿米,即五色米,只见过没种过。

4.从繁育性能上区分,有不育稻,传承稻,不育稻是上世纪下叶杂交稻雄性不育系父本与常规稻母本杂交而成,只能做一代种子。而可育稻统称常规稻。常规稻也可以通过自然杂交产生优良品种,即可通过两种同源种子互授粉杂交成新一代种子。


6.从土壤适应能力上区分,有旱稻和水稻,旱稻是通过雨水,雨露在旱地里生长的稻谷,而水稻只可以在水稻里种植才能生长,旱稻一般种植在缺水区域,水稻与鱼米之乡密不可分。

7.从味道上区分,有香稻,有无味道即自然稻香味的稻谷。

8.从成熟期来看,有早、中、晚三个品种,这是因为中国面积大,南北气候差异大形成的原因,根据经纬度生长的。早稻,晚稻叫双季稻,一年两季成熟,大多在长江以南地区,中稻指一季成熟稻,种植在长江、淮河以北地区,及黑龙江一带。在海南,由于一年四季温度、湿度差异,可种植三季稻。

9.从株高区分,有高株

中株,矮株,高株最高达1.8米以上,如康熙胭脂稻;中杆一般在1.2米左右比较普遍,低株在70公分左右,甚至更低,如珍珠矮,不高于70公分。高杆比较古老,大多为千年古稻,低株多为上世纪初水稻专家改良而成。低株多为粳稻,高株多多为籼稻。


讲到这里,我想人们会对哪些作物好,哪些作物值得怀疑有所了解吧?也因此,对哪些作物应该加以保护,哪些可以舍弃吧?但愿我们的人们对吃什么有清醒的认识,明白种子是真正的命根子,是生命之源的道理。但愿人们能够吃回健康,活个明白。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