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1941年,梁思成借到重庆出差的机会,偷偷去了成都 因为他收到了

 昵称14934981 2022-03-23
1941年,梁思成借到重庆出差的机会,偷偷去了成都。因为他收到了林恒殉国的消息。他偷偷过去埋葬了林恒,带了一把“中正剑”回家。然而就在26年后,这把剑成了他的“罪证”。

林恒是林徽因同父异母的弟弟,是林长民娶的二房所生。不过因为相差10多岁,林徽因对这个弟弟最好,也跟他最亲。

林恒跟林徽因一样,是一个爱国青年,他血液里也遗传了林家刚烈的基因,一直都盼着为国家效力。

林恒受林徽因的影响,一直想报考林徽因任教的清华大学,之后很长一段时间,便一直跟婚后的林徽因和梁思成一起生活。

然而,林徽因的母亲却不喜欢林恒,因为他是自己情敌的儿子,所以林恒也住过来后,她一直对林恒冷言冷语,甚至甩脸色给对方看。

为此,林徽因经常夹在母亲和弟弟之间左右为难,甚至一度到了十分压抑的地步。

后来,林恒如愿考上了林徽因任教的清华大学,可不久后抗战爆发,受到抗日爱国思潮影响的林恒毅然退学报读了飞行员学校,立志要当一个为国效命的飞行员。

因为当时中国的飞机技术方面远远落后于日本,所以在当时飞行员是死亡率最高的兵种。

这一点,林徽因知道,林恒当然也知道。但为了国家,林恒选择了当飞行员,林徽因当然也就支持了他的选择。

毕竟在那个时代,林徽因也早就做好了为国捐躯的准备:在费正清夫妇写信劝他们去美国工作时,他们非要留在中国,并说:“我们的祖国正在灾难中,我们不能离开她,假如我们必须死在刺刀或炸弹下,我们要死在祖国的土地上。”

在抗日战争期间,有人曾经问过林徽因要是遇见日军了怎么办,她淡淡地回答道:“中国文人总有最后一条路,不远便是杨子江”。

只是,虽然预料到了林恒会为国捐躯的结局,林徽因却没想到,这个结局来得这样快。

1940年的春天,林恒以优异的成绩毕业,随即就上了抗日战场。

1941年3月14号,日本出动了多架重型轰炸机再一次空袭成都,林恒驾驶战斗机和队友起飞迎战。

这一天,林恒和他的8位队友全部壮烈牺牲。林恒死时,只有23岁,而他的队友都是跟他相当的年纪。

多年后,林徽因的儿子梁从诫在回忆起这段往事时说:“三舅甚至没有来得及参加一次像样的战斗,就献出了自己年轻的生命。”

当时的林徽因重病缠身,梁思成怕她伤心过度,就隐瞒了林恒牺牲的消息,独自去成都料理后事。

林恒的遗物只有两样:一套军礼服和一把毕业时部队配发的“中正剑”。梁思成将这两样东西都带回了李庄,为了给林徽因一个安慰,他还带回了事故现场的一块飞机碎片。

林徽因堂弟林宣曾在接受徐志摩研究者陈宇的采访中说过:“她保存了两块飞机残片,而且它们都是由梁思成取回的。一块是徐志摩过世时取自济南,一块是林恒在对日空战中阵亡,梁思成参与后事处理带回的。”

最后林徽因还是知道了这个消息,不过这次她坚强的面对了这一噩耗,只是将林恒的遗物好好的收藏了起来。

后来,林徽因和梁思成在逃难中遇到了八个身穿军装的年轻人,这8个人全部和林恒一样是中央航空学校的。

林徽因认了这8个人做弟弟,这8个人也都叫林徽因姐姐。因为抗战时期他们和家人联系不上,林徽因和梁思成还作为他们的“名誉家长”,出席了他们的毕业典礼。

而这八个人,最后也全部在和日军的激战中壮烈牺牲。

本来,这些事情应该随着时间的推移、随着新中国的成立慢慢消失,只是梁思成没想到,到他老的时候,他还要受这件事的影响,从而悲愤而亡。

1966年,梁思成与其他一些留美教授一样,被打成了“反动学术权威。”他被那些人反手捆绑,胸前挂着一块巨大的黑牌子,推搡着游街,牌子上面写着:“反动学术权威梁思成”,还在“梁思成”三个字上打了一个“×”。

之后他们又冲进清华园梁思成的家中,翻箱倒柜地搜查,最终他们找到了那把林恒的遗物——“中正剑”。

这把剑是那时中央航空学院发的佩剑,上面刻着“蒋中正赠”。林徽因去世后,这把剑就一直被林徽因的母亲收藏着,而林徽因的母亲一直跟着梁思成生活。

就像水滴入了油锅,翻到这把剑后,那些人瞬间炸了,他们把它当成了梁思成的罪证,把他关押了起来。这期间,梁思成遭受了长期棍棒和皮带的折磨,一次次被羞辱,一次次躺在小推车上被推出去批斗,还要一次次的写检讨…

最终,他于绝望中长叹:“抗战八年,我跋山涉水,先长沙,后昆明,再李庄。面对饥饿与疾病,我是过关斩将,终于迎来了胜利之日。现在看来,我是过不了眼前这一关了!”

不久后,梁思成就在这样的折磨中与世长辞。

梁思成和那时候很多文人的遭遇,在现在的我们看来,都觉得十分的可惜。他们很多人都有一颗为国奉献的心,然而,他们最后却没有得到一个好的结局,这是时代的局限性,也是人性造成的。

我们现在唯一能做的,就是对他们保持尊敬之心,记住他们的贡献,也记住他们的遭遇,并努力保持警醒,学习他们的爱国精神,也学习他们的钻研精神,一步一步的,奉献属于我们自己的力量。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