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琉璃厂故事163|柯九思《竹谱》(下)

 llljjgg 2022-03-24

夏和顺

徐宗浩摹柯九思《竹谱》,录有各人题跋及书画著录,容庚据此梳理出600年间流传轨迹,其中涉及琉璃厂书肆。

琉璃厂故事163|柯九思《竹谱》(下)

△容庚临柯九思《竹谱》

明天顺元年(1457),《竹谱》归于句容张谏(孟弼)。谏正统四年(1439)进士,官至监察御史、顺天府尹,坐事谪莱州知府,擢太仆寺卿。刘铉、蒋主忠为跋其后。所缺山石二页,即由张谏请夏昶所补。册中有文徵明、文彭父子名号印章,及项元汴收藏印章,概三人均曾收藏此册。册后也有董其昌题跋,未署年月,不知为谁而题。

崇祯十二年(1639)己卯春正月十八日,新安吴其贞观此册于其侄吴伯昭家,著录于《书画记》(卷二第一页),称其“纸墨如新,写法高简,气韵如生”。

琉璃厂故事163|柯九思《竹谱》(下)

△柯九思《墨竹图》(局部)

明顺治十三年(1656)丙申春三月,王蕴之偶携此册过歙县孙暹(进日)斋中,孙氏玩而爱之,不能释手。适友人宏仁(即弘仁,俗名江韬,渐江和尚,新安画派创始者)过访,共相赏鉴,喜而忘寐,遂割所爱之宋砚及唐寅仿宋、元名画数种以购之。时人评论:孙氏乱后日贫,而好古之癖不让赵明诚。孙暹也能画,在吴镇、夏昶之间,有别致,抱病行游而不倦。得此册,宝如头面脑髓,遇有以重值购之者,辄怒目相对:吾固贫,安能以性命博黄金哉!同年四月,同里宏仁、查士标、汪秋涧、戴友平、汪山图同观于韵篁斋中。

琉璃厂故事163|柯九思《竹谱》(下)

△查士标作品

查士标与《竹谱》还有故事。顺治十六年(1659)己亥,孙暹与查氏遇于石城(或谓南京),出以相示。查氏留于案头六阅月,几欲夺之,终于因道义而自止。十七年(1660)庚子,摹善手重装,程邃借玩三月。十二月,查士标手纪目次,并题跋于其后:“丹丘博士墨竹,神妙如书家之有右军。横见侧出,曲尽能事。古推文、苏二公,殆无以过。然世所见者,率一枝一叶,珍等夜光。孰若此册之精备,如行山阴道上,令人应接不暇哉。”康熙元年(1662),有程氏题跋。

雍正四年(1726)二月廿六日,良常王澍过泃南刘太史铁兰书屋,出双见示,惊叹未已,廿八日书后。册中尚有“上海徐紫珊收藏书画金石书籍印”,徐渭仁,号紫珊,上海人,精鉴别,富收藏,著有《随轩金石文字》,刻有《春晖堂丛书》。盖曾于道光年间购藏此册。

光绪年间,《竹谱》又归于完颜景贤(朴孙),庚子(1900)义和团之乱中散佚。

义州(今辽宁义县)李葆恂见此册于琉璃厂肆,因索价太昂未能购得。其《无益有益斋读画诗》(卷六第六页)曰:“丹邱绝艺继湖州,笔法应从竹谱求。记向海王村里见,恼人无那阮囊羞。”

《竹谱》从厂肆又归于庞元济。庞元济(1864—1949),字莱臣,号虚斋,浙江吴兴人,藏品富甲一方。宣统元年(1909)孟春,景朴孙又见此册于上海,因系旧藏,以墨银千元赎归。民国初年,景氏亡故,其三虞堂珍藏书画尽出。张弧(岱杉,1875—1937)购《竹谱》赠送张学良(汉卿)。

容庚《记竹谱十四种》一文称:“今张氏幽居台湾,不知此册尚存否也。”其时为1947年。

审读:喻方华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