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阳春三月,我走进自留地,我走进了父母织就的幸福迷宫。我忘记了麦子与玉米,忘记了高粱和黄豆,忘记了南瓜与豇豆。 我丢掉了对土地最初的留恋。我背上行囊,越过山丘,走向远方的寂静,在喧嚣的地方期盼幸福。渴望着一份美好而简单的回归。 我在窑洞坍塌的故乡,试图重建心爱的家园。即使挥汗如雨,谁能告诉我幸福与自由、梦想与安稳哪个更好?看着泥土湮灭我的汗水,我的脚窝里满是力量。泥土造就的乡村宫殿里,父母钟情金色的光芒,那是农人最为质朴的原色。泥土的味道一直向往和充斥我们的生活。 我的头顶是一团飞扬跋扈的尘土,脚下是泥泞的行李,双手是发白皴裂的茧花,牙缝里是黄土的味道。我是黄土高原和三秦大地的儿子,我们也是巍巍秦岭和汤汤渭河的儿女。哪一个生命跌到地上,不是为了在黄土里刨食呢?不,除了基本的温饱,我们应该有更为高贵的生活。 我们是泥土的一部分,我们是父精母血的结晶,更是泥土的造化。一只蚂蚁在泥土里打造属于自己的宫殿,人类在大地之上缔造幸福的家园。哪一双手不沾满泥土,不创造无比的欢欣? 我们习惯用泥土制造各种物件、器皿、艺术品。无论是狮身人面像、法老的塑像,无论是半坡的人面鱼纹彩陶盆还是秦代的兵马俑,无论是唐三彩还是景德镇的青白瓷或青花瓷?都是泥土的儿子,灰陶、红陶、彩陶、黑陶、白陶、硬陶、釉陶……都是人类理想的自由表达和永恒追求,均被赋予人类的审美和情感,展现人类对这个世界的基本认知和生活理念。瓷器上不管是行云流水,还是千峰竟翠,不管是冰肌玉骨,还是素雅绝代,这些不仅是泥土文化的灿烂之花,更是人类智慧的光芒四射。 泥土是文化原始而永久的代言人。它总是沉默着,不断地改写着人类的历史和命运。从乡村到城市,从古代到现代,从西方到东方……泥土装扮了人类文明的家园和灵魂的自由。所有的劳动者都是天生的艺术家,所有的雕塑家都是泥土的宠儿,不管是西半球的欧洲人,还是东半球的亚洲人,无论是米开朗琪罗、罗丹,还是神农氏都是泥土里寻找灵魂回家的英雄。 泥土不仅是人类精神之美的映照,更是人类建造家园的最好物质。人类的大厦建造在哪里,哪里就有泥土的踪迹和灵魂。试问:哪一块砖瓦、哪一方石头,不是来自泥土深处,来自大地之上? 泥土不仅是人类生命赖以生存的基本载体,更是人类文明的构成元素。泥土中埋藏着我们的爱恨情仇和悲欢离合,也埋藏着我们的生老病死和所有秘密。 抱一抱泥土,我们能触及先人的灵魂和梦想,能抚慰内心的伤口和不安。让我多看一眼尘世的泥土深处的春天,把自己藏在心底的生活全部释放。 万事万物相生相克于天地宇宙之间,泥土深处不负你我,也是我们生命的光芒和温暖的源头。自然孕育着和创造着伟大的历史和文明,泥土承载着人类的理想,温润着我们的灵魂。 泥土深处才是我们心灵的故乡,远方不远,就在我们的脚下,每一方泥土里都是我们生命的篝火点燃的地方,也是一切成永恒的地平线。当我们仰望星空和向往浩瀚的宇宙,我们作为泥土的一部分,作为宇宙的尘埃,我们是自由而幸福的存在。 我们应该感恩土地,感恩泥土给予生命的养料和梦想的热情。泥土深处,才是人类真正永恒的故乡。尘归尘,土归土。我们源于热爱的土地,也必将终结也脚下这片温暖的土地,我们活着因为热爱和慈悲,因为善良和深情,我们是泥土最好的儿女和朋友,我们是泥土的化身和精灵。 手捧泥土,一种馨香扑鼻而来。躬身劳作,创造我们自己,创造属于我们自己的未来。
杨辉峰,陕西礼泉人。中国散文家协会会员,陕西散文学会会员,咸阳诗歌学会会员。作品散见于《当代小说》《散文诗》《岁月》《咸阳日报》《现代教育报》《当代散文》《陕西日报》《当代陕西》《当代教育》《中国散文家》《中国文学》《中国铁路文艺》《中国乡土文学》《检察文学》《江门文艺》《秦都》《各界导报》等报刊杂志和网络。著有散文集《我的村庄》。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