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洞庭作家】王凯萍/偷瓜记

 潇湘原创之家 2022-03-24


偷瓜记


作者:王凯萍

1972年,我高中刚毕业,便旋即成了知青,跟同届同校的同学集体下放到了位于湖南省益阳市茈湖口的干校。

两百多名知青,按部队建制组成了三个连,每个连都各有分工:如水田班,旱土班,饲养班等。每到夏季,旱土班就会种出许多瓜来,有西瓜、香瓜、雪梨瓜、八黄瓜……干校的所在地是湖区,土质特别适宜种瓜,加上瓜种优良,产出的瓜格外香甜,即使是最贱的菜瓜,也一咬生脆,入口沁甜。就可惜无论结多少瓜,都没有多少分给知青的。大部分的瓜都运到了市革委去孝敬头头们,挑剩下的还要经过管理人员的层层筛选侵占,最后剩一点才分到知青手里,已不仅数量极少,也没有几个像样的了。记得有一次每人只分了八斤瓜,男同学一顿就吃光了。干校知青的生活条件既艰苦,劳动强度又特大,插社插队的知青尚有农忙农闲之分,而干校知青却和下放干部待遇均等,没有节假日,没有农闲时,就是下雨下雪,也都得披着塑料布下地干活,有时甚至重复做工,只为一个目的,就是进行思想改造,不准闲着。试想这种超强度超负荷的劳动,怎不使人体力严重透支,亟需补给?更何况知青们又都正值生长发育阶段,食欲特旺,眼看着自己种的瓜都吃不上一口,每每路过瓜田,真是无不欲火中烧而望瓜兴叹,那种饥渴与无奈,至今回忆起来,也仍觉非常痛苦。

就在这种饥渴的煎熬中,有一天晚上学习(那时知青除星期六外,每晚都要以班组为单位政治学习),忽然几个闪电划破夜空,天空便似有千军万马从远处奔近,狂风骤起,雷声隆隆,紧接着就下起了暴雨,四周顿时淹没在了一片雷雨声中。我们一个个耸容屏息,全身心感受着这大自然惊心动魄的渲泄,连班长也忘记了读报。就在这时,不知是谁发一声喊:“偷瓜去噢!”这一声简直振聋发聩,一下子就把呆愣着的我们全都唤醒了。马上有人热烈响应,拉开房门就往外跑,但紧接着又退了回来,因为赤手空拳能偷几个瓜呢?这时,班长带头拿起了一条裤子,只见他手脚麻利的把两条裤管用绳子扎紧,又将皮带穿进腰绊中。我们马上心领神会,争相仿效,人人都迅速拎起一条裤子,冲进了风雨中。

周围一片漆黑,风狂雨骤,道路泥泞,但大家却都被一种莫名的兴奋驱赶着,勇敢的向瓜地挺进。我多少有些胆怯,却又不甘落后的跟紧大部队,一滑一拐地踉跄着前进。雨打得眼睛也睁不开,风顶着人,把湿透的衣吹得缠在身上。这时,四周都没有了警戒,守瓜的人早已躲进了瓜棚,做梦也想不到这种时候,竟还会有人来偷瓜!我们终于摸进了瓜田,前面的人已摸索着摘起瓜来。我排在最后,走的路也自然也最远,因为只能越过这些人的“领地”才能行动。一路上,深一脚浅一脚,我只觉得满地的瓜藤都是绊马索。“卟”的一下,我的右脚被绊住,和身扑倒在瓜田里,不料手刚着地,竟碰到了一个香瓜!我顾不得把瓜拧下来,顺着雨水抹掉泥浆,坐在地上就啃起来。那瓜甜得简直无法形容,恐慌的情绪也随之镇定。啃了两口,蓦地记起还得赶紧摘瓜,否则先来的装满了裤子就会走,如果落了单,留在这风雨交加的旷野里,那可真会嚇出病来!我连忙以最快的动作扯起一根瓜藤来摸索。俗话说:顺藤摸瓜,可这话不知怎么竟不灵光。摸了半天,一个没摸着。时间在流失,我也焦躁起来。这时,一个女伴过来了,问我:“你摘了多少?”我沮丧的回答:“一个也没有。”她告诉我不要呆在原地扯藤,要边摸索边前进,照着她的话做,果然找到了几个瓜,可就在这时,像部队传口令一样,从前面传过来了撤退的消息,我不得不拎着几个瓜跟大伙一起走上了回程。到寝室一看,收获最多的竟是班长,他两条裤脚搭在胸前,裤头扛在脖子上,不仅里面装满了瓜,手里还搂着两个瓜,十分轻松地满载而归。偷得最少的当然是我,大大小小才五个梨瓜。但不论多少,知青们个个都兴高采烈,潜意识里,我们可不是真正的小偷,我们只是收获了自己的劳动成果!

第二天,带队干部气急败坏的集合全体知青,排队去被破坏的瓜田训话。我们一个个都噤若寒蝉,却又悄悄地互递眼色。走到地头,我看到了一整丘瓜田一片狼藉,瓜藤被扯得乱七八糟,花掉了一地,好多拳头大小的小青瓜被踩进泥里,还有好多瓜被啃了几口,扔在一边。我低垂着头,心里不由得涌起一种莫名的惶惑:这可是我们知青自己的劳动成果啊,可又为什么会被我们自己无情的破坏?从队伍中,我看得到每个知青都低下了头,面现不忍。但我们谁也没有承认,并且很侥幸,谁也没有被发现。

从那以后,女同学中谁也没有胆子再干那种事,但男同学却有很多人从此很奇怪的把箱子里的衣服都堆到了床上,至于腾出箱子要装什么,只有他们自己才知道。

作者简介
王凯萍,某大型国企退休员工,勤于笔耕,创作的散文、随笔,经常在国内知名杂志报纸上发表。

图片:网络


征稿说明 《潇湘原创之家》   

专辑大全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