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有强势儿媳妇,是很多婆婆吐槽的话题。天津的这个儿媳妇,不仅把自己的老公、儿子管得服服帖帖,还要管公婆的家事——不让老两口儿分床睡……
第一幕
儿媳表孝心,给公婆换新床
一个星期天上午,天津的陈女士刚从早市回来,发现儿媳芳芳正在楼口等她。陈女士觉得奇怪,儿子结婚后一直住在岳母那边,儿媳一年也来不了几趟。今天,这是哪阵风把她给吹来了?
上了楼,芳芳才说:“妈,您卧室的床太小,早该换了。我从网上给您买了一张大床,正打折,挺实惠的,一会儿送货的就要到,所以我才特意赶过来处置下,顺便让他们把旧床拉走。”听芳芳这一说,陈女士打心眼里高兴。
很快,新床送到了,芳芳边指挥送货人员撤旧床,安新床,边跟婆婆介绍新床的好,从床头到床体,从床垫到床箱,芳芳说得头头是道。前后一通忙活,卧室鸟枪换炮,连房间里都显得亮堂许多。芳芳一看时间不早了,赶紧撤。“妈,今晚您和我爸肯定睡得比以往舒心。”芳芳说完话,没容婆婆搭腔,便开车一溜烟走了。
第二幕
得知公婆分床睡,儿媳心不甘
晚上,芳芳打开手机,跟老公大鲲展示自己给公婆买的大床。大鲲看了把芳芳好一顿夸,然后话锋一转:“咱妈一个人,睡那么大一张床,有点浪费呀!”芳芳这才知道,原来公公和婆婆早就分房睡了。
感觉自己的孝心“打了折”,芳芳心有不甘,接连好几天都想着要让两位老人住到一屋。芳芳自己不方便说,就撺掇大鲲:“咱们不在身边,爸妈不在一屋住,万一夜里谁不舒服了,对方都不知道。”芳芳这么一说,大鲲也觉得蛮有道理。
经过精心准备,大鲲和芳芳在家庭小群里开始了针对爸妈的“分居情况调查”。开始只是大鲲发问,微信群里婆婆语音回话,大致意思就是两人作息时间不同,而且老伴爱起夜,容易互相影响……接着,芳芳上阵助力,晓之以理动之以情,从夫妻感情谈到生活习惯,从相互体谅谈到生命安全,总算让老两口含含糊糊地答应了搬到一起住。
芳芳心里挺美,特意派大鲲周末去婆婆家“查岗”。可大鲲带回来的消息,让芳芳大失所望——公公婆婆并没真的搬到一起住。
第三幕
撮合公婆同住,哪知弄巧成拙
过了一阵子,芳芳发现网上有温泉酒店的家庭套票,果断团了两张。她盘算好了,这回,不管怎么着,也得让公婆住一起。
到周末,全家五口去泡温泉。半路上,公婆开心得不得了。可是,当婆婆发现居然要跟老伴住一间房,脸色立马变了:“我不想跟你爸住一间,他半夜不光起夜,还磨牙。”公公那头也不淡定:“你睡觉呼噜打得山响,你以为我乐意跟你住一屋。”温泉还没泡,居然要起战火。但芳芳并没死心,她知道婆婆节俭惯了,于是,故意大声跟服务员说:“再给我们开一间房吧,多少钱?”“再开一间房600元。”婆婆一听价钱,马上作罢。
第二天一早,芳芳开心地去敲婆婆房门看效果。看到芳芳进来,婆婆终于找到了发泄口:“这个老东西,一晚上起夜起八回,睡觉都没起夜时间长,搞得我一宿没睡。从今往后,打死我都不跟他一屋住了。”公公也不示弱:“你以为我乐意跟你住?今儿我还就给你挑明了,回家,该轮到我睡大床了。”吵着吵着,婆婆喊起来:“你个老不死的,我不跟你过了,离婚……”
提个醒
别站在自己的角度猜想爸妈
平时我们常遇到婆婆想给儿媳当家的案例,今天却遇到一个180度反转。细想,故事里的儿媳也是好心,只是她没考虑到老年人生活的实际需求。对于儿女来说,要意识到因为年龄的代沟,要给老人留出足够的生活决策空间。
对于老两口来说,理解儿媳妇的出发点是好意,给出合理的解释,同时对突发情况做出相应的预案,会让孩子们更放心。
总之,无论多棘手的家事,如果能做到相互理解,就会好处理得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