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十字军的东征,奇葩的第四次十字军东征

 zhyn 2022-03-24

在十字军东征的历史上,每一次十字军的东征的目的地都是耶路撒冷:第一次十字军的目标是攻占耶路撒冷,随后的任务就是保住耶路撒冷。在埃德萨陷落后欧洲组织了第二次十字军东征,在耶路撒冷陷落后欧洲组织了第三次十字军东征。第三次十字军东征虽然没能攻下耶路撒冷,但也保住了岌岌可危的中东十字军国家,维持了中东地区基督徒与穆斯林之间较长时期的和平。

可以说每一次十字军东征其进攻的对象都是穆斯林,第四次十字军东征之所以奇葩是因为第四次十字军东征其主要作战自始至终都没有针对穆斯林,而是基督徒自己。

第四次十字军东征三大主角

第四次十字军东征有三大主角,第一大主角是第四次十字军东征的发起者教皇英诺森三世,他是在1198年坐上了教皇的位置,时年38岁。英诺森三世出身于一个显赫的家族,在中世纪的欧洲,贵族家庭只有长子能够继承家业,作为家中非长子出身的地位,他只能选择做神职人员或者军人,天生不擅长武力的英诺森三世选择了做神职人员,并在这个位置上一路畅通,最终做到了罗马教皇。

在当时的欧洲来说,皇帝或者国王是上帝所委任的世俗统治者,而将上帝的旨意传递给人间的则是教廷,所以教廷有资格决定皇帝或是国王是否有资格胜任。在当时来说如果皇帝或者国王没有得到教皇的加冕,那么他的皇位或者王位是不合法的。

历史上的英诺森三世是个非常有眼光的人,他先后资助了方济各会、圣三一修会以及神圣罗马帝国皇帝腓特烈二世,这些组织和个人在刚开始的时候并没有表现出后来的影响力,而在起刚开始起步的时候英诺森三世就支持了这些组织和个人,按照我们今天的话说就相当于买了原始股,后来这些原始股都上市成了白马股,英诺森三世自然就赚大发了,英诺森三世在历史上是将教会的影响力发挥到最大的罗马教皇。

文章图片1

英诺森三世是将教会影响力发挥到最大的教皇

在巩固和扩大了教会的影响力后,英诺森三世最为牵挂的自然是十字军的东征问题了,第三次十字军东征的结果英诺森三世是不满意的,毕竟没有收复耶路撒冷,在他的倡导下便有了第四次十字军的东征。

第二个主角是威尼斯共和国的元首丹多洛,他是在英诺森成为教皇之前6年,公元1192年成为威尼斯共和国元首的。丹多洛20多岁的时候就与当时的许多威尼斯人一样,从事海外经商业务,到了40岁左右的时候回到了威尼斯,通过其家庭背景成为了威尼斯的外交官,直到晚年当选为威尼斯共和国元首。他成为威尼斯元首的时候已经80多岁了,虽然年龄很大,但是其经验是无与伦比的,这也使他成为了一名全能型领袖。

虽然丹多洛是威尼斯的元首,但他的权力仍要受到威尼斯共和国制度的制衡。在是否发动战争的重大问题上,必须由全体威尼斯人的公民大会决定。在元老院中就重大议题投票的时候,他也只是代表元老院120票中的一票。在政府机关中,他只是作为17名要员之一,拥有一票。

文章图片2

丹多洛是威尼斯共和国史上最为成功的领导人

不过威尼斯共和国凡事都是经过讨论而决定的,丹多洛本身的地位和影响力就代表了一定的支持力,此外如果在讨论的时候理由非常充分,大家都信服,那么最终的投票也会有利于丹多洛。威尼斯当时是为数不多的政教分离的国家之一,当许多国家都深深地被教廷势力影响的时候,教廷在威尼斯的影响力非常有限,因为对于威尼斯人来说,“首先是威尼斯人,其次才是基督徒”是他们的信念。即便教廷一而再再而三地禁止与穆斯林发生贸易,禁止向穆斯林提供军需物资,但对于威尼斯人来说只要对方付得起价钱,什么东西他们都会卖。

为此,罗马教廷也不是没考虑过惩罚威尼斯,但无奈威尼斯的海军力量非常强大,要组织十字军东征还要仰仗威尼斯的海军以保障后勤,教廷对于威尼斯人的行为也就往往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了。

第三个主角是萨拉丁的弟弟阿拉迪尔,1193年的时候已经50岁。他是萨拉丁最为信任的人,在萨拉丁死后被封到了内约旦的约旦河西岸地区当领主。萨拉丁把帝国分给了自己的三个儿子,在他死后三个儿子之间爆发了激烈的冲突,经过几番狗血式的内乱剧情,最终三个儿子中长子被流放,次子死于一次意外,最后的三儿子被众埃米尔认为太过于年轻没有掌控帝国的能力,由此埃米尔们推举了他们认为有能力掌控帝国的阿拉迪尔当了阿尤布王朝的掌门人。

在阿拉迪尔成为阿尤布王朝的苏丹后,致力于维持中东地区的现状,与基督教徒和平往来,发展贸易,维持了一个繁荣稳定的帝国。

诸侯发起的第四次十字军东征

在1199年的最后一个月,法国香槟伯爵作为东道主举办了一场锦标赛。当时的欧洲封建诸侯如果要举办锦标赛,一般来捧场的都是其他的诸侯甚至是国王,而能邀请到的贵族越多,则说明举办者的地位和影响力越高。香槟伯爵与法国和英国王室都有亲戚关系,在当时吸引了欧洲大量贵族来到他的领地参加锦标赛。

由于参赛的人员很多,聚集了当时最为显赫的达官贵人,许多骑士也闻名而来,争夺比赛的冠军,甚至教皇英诺森三世也派出了教士参加这次盛会。英诺森三世通过派出的教士,向在场的诸侯和骑士们传达了一个信息:教皇要组织第四次十字军东征。

对于英诺森三世来说,他认为第一次十字军东征获胜是因为由诸侯领衔而成功,由国王和皇帝领衔的第二次和第三次十字军东征则遭遇了失败,所以他认为组织十字军东征还是要依靠诸侯。这个消息在香槟伯爵的会场很快就传播了开来,众多诸侯和骑士都为此兴奋异常,当即就有众多诸侯和骑士宣誓加入十字军。

强烈的反响也使英诺森三世非常振奋,他当即宣布愿意参加十字军的人将可以获得救赎。对于当时的欧洲人来说,他们深信自己死后会受到审判,他们都认为自己有罪孽,也非常害怕基督教所说的死后的地狱场景,如果能够得到救赎,赦免自己的罪孽,对于他们来说是一件非常幸福的事。

由于这次参加十字军的诸侯和骑士众多,没有皇帝和国王领衔,为了统一指挥,众诸侯和骑士们最后推举出了6名代表,由他们来代表全体的意志。这6名代表分别产生于香槟伯爵、布洛瓦伯爵、弗兰德斯伯爵家的家臣中,每家2名,为这次十字军东征留下详细记载的维拉哈都因也是6名代表之一。

在6人的努力下,这次十字军东征的许多问题都得到了一致的观点:

1、此次东征的目的地是埃及的开罗,因为这里是穆斯林的大本营;

2、部队要从海上行军,而不是陆地。从前三次东征的经验来说,走陆地险阻太多,走海路最为安全;

3、由威尼斯共和国运输全体十字军部队,因为当时的海上国家来说,也只有威尼斯共和国有这个能力完成全体十字军的运输工作。

这三个提议得到了香槟伯爵、布洛瓦公爵、弗兰德斯伯爵以及新加入十字军首脑阵营的圣保罗伯爵的一致同意。得到首脑同意的6位家臣于1201年5月到达了威尼斯。

十字军与威尼斯的契约

6位使者到达威尼斯后,向威尼斯元首丹多洛传达了十字军的意图。对此丹多洛要求4天之后给予6位使者答复,理由是威尼斯的重大事项需要内阁讨论才能决定。实际上威尼斯可以随时召开内阁会议,要求4天之后给答复只是想给自己一个充分考虑的时间而已。当晚威尼斯就召开了内阁会议,当然在此之前威尼斯与阿拉迪尔达成过一个秘密协议,就是威尼斯不能带十字军去进攻阿拉迪尔的领地。这个协议当时还是秘密,只有威尼斯和阿尤布王朝知道,威尼斯也不能把这个情况告诉十字军,不然威尼斯会在整个欧洲到处树敌了。

4天后丹多洛在元首官邸率领全体威尼斯的内政外交官员隆重地接待了6位十字军使者,在会议上,十字军代表维拉哈都因表示需要威尼斯为十字军提供足够的运力,保障十字军部队和补给能顺利到达战场。对此丹多洛表示要在等待8天才能给予回复。

于是使节在威尼斯继续等待了8天,在这8天时间里,威尼斯做的是与伊斯兰世界的掌权者阿拉迪尔进行秘密谈判,至于谈判的具体内容,历史上没有留下记载,我们也只能凭自己的想象了。8天后丹多洛再次接见了6名使者,向他们表示威尼斯愿意承担此次十字军东征的运输业务。

按照十字军提出的要求,此次东征威尼斯要提供4500名骑士和2万名步兵所需的船只,以及运输4500匹战马和9000名马夫的平底船。丹多洛给出的价格是运输一匹马4马克,一个人2马克,并且根据合约的内容,威尼斯要保证十字军在一年内能够从威尼斯出发,费用一共是8.5万马克。

其实8.5万马克的价格在当时来说并不算高,当初理查被神圣罗马帝国囚禁的时候,其赎金就是10万马克。在此之前10年,法国国王腓力二世和热那亚之间的运输协定中,是每2匹马和3个人收取9马克费用。但上次热那亚承担运输任务的时候不需要建造新的船只,而此次威尼斯要承担这次任务,就要建造新的船只。历史学者普遍认为8.5万马克在当时来说是市场价。

根据双方的契约,威尼斯要为每匹马提供8蒲式耳的燕麦,而且士兵可以吃到包括面包、奶酪、香肠、蔬菜和葡萄酒在内的粮食补给。大军出发的时间是公元1202年6月24日,十字军在1201年8月中旬向威尼斯支付1.5万马克,11月1日支付1万马克,到1202年2月中旬支付1万马克,最后的5万马克于4月中旬一次性支付完毕。

文章图片3

在盛马可教堂向市民呼吁的元首丹多洛(古斯塔夫●多雷作)

作为传统的海上贸易国家,威尼斯的契约写的非常细致,使者们看了也非常满意,而此时威尼斯提出了一个令使者们没有想到的提议——威尼斯也加入这次十字军东征,并提供50艘战船和6000名水手在内的战斗人员,条件是威尼斯要获得此次东征打下来的一半领土。

对此十字军的使者们一开始犹豫不决,但是经过一晚上的讨论,他们达成了一致意见,同意威尼斯的加入。得到这样一个强有力的同盟,使6位使者兴奋地一晚上没睡,第二天一早便答应了丹多洛的要求。

接下来双方都郑重其事地签订了契约,之后就是各自准备各自的事情了。威尼斯的造船厂顿时忙的热火朝天,为了运输马匹和军队他们建造了大量的平底船,根据契约威尼斯需要新造400艘平底船,即便是当时海上力量第一的威尼斯,也需要动员举国之力才能完成这一任务。威尼斯按照契约的各个细节,认真地完成了自己的工作。

转变进攻方向

随着约定日子的临近,十字军也陆续抵达了威尼斯。然而真正抵达威尼斯的十字军并不多,与威尼斯政府签订协议的三分之一都不到,最后官兵总数约为一万人。当十字军士兵们来到威尼斯的港口的时候,他们为眼前的场景所震撼了,不计其数的桨帆船、大帆船和平底船将港口围得严严实实。

其实出现这样的情况也不难理解,当时在香槟伯爵的锦标赛上,众诸侯和骑士们也是一时心血来潮,临时组成了一支十字军,他们当中没有一个强有力的诸侯,多是由一些实力中等和没什么实力的领主和骑士组成。第一次十字军东征虽然也是由诸侯发动的,但是主要的三个诸侯从实力来说并不比国王差,戈德弗鲁瓦、波埃蒙多和圣吉尔三位领主每人至少带了一万多人参加十字军,有了这三位的强力加盟,十字军的规模自然是小不了了。而第四次十字军东征,没有一位强有力的诸侯加入,这就使十字军的动员能力大打折扣。再加上参加十字军东征的诸侯和骑士们分散在欧洲各地,要聚集在一起本身也是不现实的事情,总之第四次十字军东征人数很少。

人数少并不是致命的问题,致命的问题在于十字军没钱支付威尼斯的运费。不过也不能怪威尼斯,威尼斯给的价格是市场价格。虽然说此时十字军只有计划的三分之一左右,也就是只要动用契约的三分之一运力,但为了履行契约,威尼斯也动员了全国的力量,将所有在海外经商的船只都召了回来,还从别处雇佣了大量的工人昼夜不停地建造船只,也已经投入了巨大的人力、物力和财力。而且契约也是双方在平等的条件下签订的,所以不能履行契约完全是十字军方面的责任了。

此时十字军只支付了大约2.5万马克,还差了6万马克。集结在威尼斯的各路诸侯决定完全支付这些费用,尤其是弗兰德斯伯爵将自己携带的金银财宝全部拿出来卖了,在他的带领下其他的诸侯和骑士们也纷纷变卖携带的财物,最终只凑齐了3.4万马克,离完全支付还有很大的缺口。

此时的十字军已经拿不出钱来,却又不肯回家,毕竟当初出发的时候信誓旦旦,如果因为没钱支付运输费用而灰头土脸地回了家,面子上自然是十分挂不住的。到了6月24日履行契约的那天,威尼斯的船队依然停泊在港口,十字军因为不能支付运输费用也无法出征。就这样十字军在威尼斯附近无所事事地度过了6、7月。

到了8月底的时候威尼斯元首丹多洛召集了十字军诸侯,向他们提出了一个意想不到的建议。丹多洛提议要十字军帮威尼斯攻打扎拉这座位于亚得里亚海东岸的城市。扎拉一直是威尼斯出海航线上的重要港口,由于匈牙利国王的煽动,这座城市反叛了威尼斯,如果不能以扎拉为中继站,那么威尼斯的船只返回母港的航道将会遭遇被人切断的风险。如果十字军愿意帮助威尼斯攻下这座城市,那么威尼斯将为十字军提供无限期的贷款,以保证此次东征的顺利进行。

对于这一提议,十字军难以接受,原因在于扎拉城的居民都是基督徒,十字军东征的对象是异教徒,因此是不能攻击基督徒的。不过老谋深算的丹多洛之所以敢向十字军提出这样的要求,也是料定十字军最终会同意他的要求。果不其然,在经过一番争吵后,蒙费拉特侯爵、弗兰德斯伯爵、布洛瓦伯爵和圣保罗伯爵同意了威尼斯的提议。

一部分不同意提议的骑士决定单独行动,他们前往其他的港口乘船到达了巴勒斯坦,也有一部分人返回了法国。得到十字军肯定答复的丹多洛立马召集了全体威尼斯参战人员在十字架下发誓,也加入了十字军的战斗序列。

在一切准备妥当后,十字军乘坐上了威尼斯人的船只与威尼斯人一道向扎拉城杀去。

攻占扎拉

1202年10月8日,最终来到了大军出发的日期,此次出征的船只达到了480艘左右,根据当时的一些记载,这支船队有50艘战舰用桨帆船,240艘运输船,120艘平底船以及70艘小型桨帆船,可以说规模是前所未有的,即便是370年后的勒班陀大海战时,基督教世界与伊斯兰世界投入的兵力也只是各自200艘舰船。

舰队离开威尼斯后,一路向扎拉杀来,到了11月10日的时候舰队出现在了扎拉城外的海面上。至于从10月8日到11月10日这段时间发生了什么,历史上的记载并不多,部分历史学家推断是水手不足,原定于6月出发,但最终出发日期是10月,期间有很多水手都回家了,再将他们召集起来用了一些时间。

文章图片4

当舰队出现在扎拉外的海面上的时候,扎拉城的居民竖起了十字架和圣象,表明他们都是基督徒。而此时的十字架也管不了这么多了,他们按照既定的作战计划登陆,随后展开了攻城作战。从11日开始攻城,到了第5天扎拉便宣布投降。得到消息的英诺森三世对此震怒不已,当即决定对此次全体十字军和威尼斯人采取绝罚。

诸侯们连忙向教皇派出使节道明了原委,教皇在得知十字架是不得已而为之后解除了对他们的绝罚。其实事情到了这个地步英诺森三世已经无能为力了,毕竟他还要靠着这些十字架去中东攻下耶路撒冷,如果真的绝罚了他们就等于宣告了此次由他组织的十字军东征的失败。

当然对于绝罚无所谓的威尼斯人并没有派出使者去向教皇解释,他们也懒得解释。虽然他们被绝罚了,但是十字军还是要跟他们合作,所以绝罚对于威尼斯人来说无关痛痒。在这样的既定事实下,过了段时间教皇也解除了对威尼斯人的绝罚。

在十字军拿下扎拉后,又发生了一件意想不到的事情。

第四次十字架东征最终变味

12月中旬的一天,扎拉城迎来了一位不速之客,他就是东罗马帝国的皇子阿莱克西斯。虽然他是东罗马帝国的皇子,却被自己的亲叔叔夺去了皇位,还被打入了大牢。经过一番波折,这位20岁的皇子越狱成功,跑到了德意志王国投靠了他在那里当王后的姐姐。德意志国王热情地接待了阿莱克西斯,并承诺资助他夺回皇位。

此时的东罗马帝国皇子在十字军首脑面前声泪俱下地诉说着自己的遭遇,请求他们改变进军方向帮他夺回皇位,如果能够夺回皇位,他承诺在事后做出如下报偿:

1、向诸侯支付20万马克;

2、提供一万名士兵进攻埃及的全部军费;

3、提供500名骑兵供十字军驱使;

4、将希腊正教会统一在罗马天主教会之下。

这是非常诱人的条件,如果帮助皇帝夺位成功,不但可以获得大量的财力和军力的支持,还能将整个基督教世界统一起来,而统一基督教世界本身也是一件功德无量的事情。当然,要帮助这位皇子夺回皇位,就意味着十字军要转变进攻方向。

文章图片5

第四次十字军东征路线

为此十字军派出使者觐见了教皇英诺森三世,将相关情况通报了教皇。在英诺森三世看来能够统一基督教世界也是一个非常诱人的条件,毕竟一代代教皇孜孜不倦地努力都没有实现基督教世界的统一,如果能够实现基督教的统一,英诺森三世也必将名垂青史,最终教皇默许了十字军的行为。

转变进攻方向对于威尼斯来说没有任何问题。威尼斯一直与匈牙利交恶,而此时的匈牙利国王已与东罗马帝国联姻,成为了威尼斯的重大威胁,如果能够帮助皇子夺回皇位,那么对于威尼斯来说以后就多了一个强有力的盟友而少了一个敌人,所以威尼斯人举双手赞成进攻东罗马帝国。

最终在教皇、十字军、威尼斯人和阿莱克西斯达成一致的情况下,威尼斯与十字军的联军于1203年4月6日的复活节离开了扎拉,直奔东罗马帝国而去。

经过一番波折,舰队于6月中旬抵达了君士坦丁堡,映入十字军将士眼帘的君士坦丁堡是一座蔚为壮观的超级大城市,围绕着街道的城墙高耸入云,险要处则建有坚固的塔楼。向城内眺望,是数不尽的宫殿和教堂。

大军在抵达君士坦丁堡后的第二天,即6月24日便展开了进攻。

闹剧式的结局

从6月24日开始,十字军展开了攻城战。由于此时的老皇帝阿历克塞三世不得民心,在十字军的猛攻下很快就丢掉了君士坦丁堡,阿历克塞三世最终仓皇而逃,时间是1203年7月19日。

文章图片6

十字军利用大型工程机械攻打君士坦丁堡(古斯塔夫●多雷作)

在拿下君士坦丁堡后,十字军和威尼斯拥立皇子阿莱克西斯登上了东罗马帝国的皇位,史称伊萨克二世。然而伊萨克二世面对的是一个满目疮痍的君士坦丁堡,城内几乎被攻入的十字军和威尼斯人洗劫一空,他根本就没有钱支付给十字军完成先前的承诺,便采取了拖字诀。

入城后的十字军以解放者的身份自居,在城内耀武耀威。伊萨克二世为了稳住城内的民心与十字军交涉,最终十字军勉强同意离开君士坦丁堡,在城外驻扎。忍无可忍的君士坦丁堡军民最终拥立了阿历克塞三世的女婿阿历克塞五世为新的东罗马帝国皇帝,伊萨克二世也在城中的动乱中丧生。

文章图片7

阿莱克西斯被亲属杀死(古斯塔夫●多雷作)

老谋深算的丹多洛早就察觉到了城中的变动,他在政变发生之前就密令自己60岁的儿子回到威尼斯组织一支船队装载了大量的工程器械而来。对于此时发生的变故,十字军与威尼斯人达成了一致,便是再次攻下君士坦丁堡,把这里变为自己的领地。于是在君士坦丁堡又上演了狗血的第二次攻城战,这次攻城战在1204年4月13日结束,十字军在威尼斯人强大的海军帮助下获得了胜利,君士坦丁堡再次落入了十字军的手里。

最终皇位的人选由法国方面的6名选举人和威尼斯方面的6名选举人决定。一开始呼声最高的是丹多洛,不过丹多洛拒绝了这一提议,表示退出皇位的竞选。毕竟以共和国的元首的身份出任皇帝,最终会让他失去威尼斯的支持,而失去了威尼斯的支持,丹多洛就什么都不是了。除了丹多洛,可能性最大的是蒙费拉特侯爵,他在攻下君士坦丁堡后为了给自己造势与前任皇帝的皇妃、匈牙利公主举行了婚礼。

然而蒙费拉特侯爵明显是失算了,因为对于威尼斯人来说他们是不会让蒙费拉特侯爵当上新皇帝的,威尼斯人手上的6票就完全可以左右选举的结果。他没有认识到匈牙利是威尼斯人的死敌,此时蒙费拉特侯爵娶了匈牙利的公主就意味着将来他的帝国会与匈牙利联盟,如果这种情况出现,对威尼斯人是极为不利的。丹多洛决定选举弗兰德斯伯爵鲍德温为新任皇帝,结果鲍德温获得了威尼斯方面6票的一致支持,也得到了部分法国人的选票,最终成为了新的皇帝。

至此闹剧式的第四次十字军东征算是结束了,本来是一场讨伐异教徒的战争最终变成了基督徒之间的内战。本来以收复耶路撒冷为目标的军事行动最终在君士坦丁堡戛然而止。这次十字军东征在历次十字军东征当中可以说是最为奇葩的一次,也是唯一一次基督徒的内战战争了。一开始十字军对于进攻基督徒的城市还扭扭捏捏,但是在得到了好处后便愈发地肆无忌惮了起来。尤其是拿下君士坦丁堡后基本就成了一群强盗,没有了一丝对同为基督徒的君士坦丁堡居民的怜悯。十字军前后两次攻下君士坦丁堡,两次在城内点燃了战火,也使君士坦丁堡两次被战火洗劫。十字军洗劫的对象不是穆斯林,而是自己的同胞基督徒。

此次十字军东征收益最大的莫过于威尼斯共和国了,他们获得了此次东征攻占东罗马帝国领土的3/8,此外在东罗马帝国的政府中,加入了大量的威尼斯人,在一定程度上左右了东罗马帝国的各种政策。威尼斯人获得的3/8的领土,多是沿海的港口,这为他们在地中海建立了一个完整的贸易网络,并通过这个网络大发横财,同时也极大地打击了他们对手热那亚。

文章图片8

第四次十字军东征后威尼斯的贸易网络

虽然历史上对第四次十字军东征评价极低,但也不是完全一无是处,至少在威尼斯人建立了完整的地中海贸易网络后,前往耶路撒冷朝圣变得更为顺畅且安全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