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知青岁月 (211) 知青年代小故事

 闹市孤猴 2022-03-24


1 捕鱼神器竟是药

  1968年,因为杨涤心和伙伴儿的到来,许昌县魏庄平添了几分热闹,这些知识青年精明能干,尤其讨村民喜欢。时间久了,知青们也不再斯文,跟着村里的年轻人到瓜地蹭瓜吃,下河摸鱼虾。伙食不好,大家就自己寻野味。

  在魏庄周围,有一个无人管理的池塘,因为环境好,池水清澈见底,一年四季,这里的鱼虾从没有断过,但想下河逮鱼,也不容易,没有经验,你连个鱼苗也难抓到。

  有一天,杨涤心的伙伴儿不知从何处打听到一个“偏方”:买瓶“鱼藤精”,往池塘里一倒,鱼就像喝醉酒一样漂起来。由于吃鱼心切,大家不问此药药性如何,买了一瓶就往池塘里倒。还真管用,不一会儿,池中的鱼全翻肚浮了上来。

  知青们下水捞鱼,满载而归。幸福来得太突然,大家不顾鱼肉有没有毒,大吃一顿鱼肉宴。短短几天,他们竟用此法把全村的池塘捞了一遍。此损招被知青队干部发现,不仅没收了“鱼藤精”,还明令禁止:“从此之后,谁也不准再靠近池塘半步!”

  2 猛吃包子活受罪

  莫笑知青们贪食无知,那时一日三餐都是红薯面窝头,谁都受不了,知青们连睡觉都做着吃饭梦。知青队干部看在眼里记在心中,找机会为大家改善伙食。一天,食堂把粗茶淡饭换成了美味包子,并且不限量。

  胡吃海喝一通,知青们不好意思,有机灵鬼想出一计——来一场吃包子比赛,看谁吃得最多。意图很明显,知青们就想借此机会猛吃一顿。

  包子好吃,胃口有限。十个包子下肚,大家纷纷败下阵来。从头至尾,只有一个绰号叫“巴巴”的知青吃个没完,看得众人大跌眼镜。在“巴巴”吃到第十八个包子时,有的知青来了劲,热情地朝“巴巴”背上拍了一掌,因为狼吞虎咽,他刚吃的包子还没咽下,就被拍了出来……

  知青队干部对“巴巴”心生怜悯,以后有好吃好喝的,首先想到这个贪吃的娃。

  3 重口味的一锅汤

  下乡生活是苦涩而单调的,但知青们因为有盼头,日子过得也挺快。大家盼什么?有人盼过年,有人盼回家,而杨涤心和男知青就盼着伙房中能多剩些面饼,他们能顺手拿一块,吃得满嘴掉渣。

  有一次,杨涤心和伙伴儿出门拉煤,返回时已接近午夜,为了不惊动炊事员,几个人悄悄溜进伙房,连灯都没开。夜幕下,一个伙伴儿突然叫道:“锅里有肉汤。”

  听到此话,大家迅速凑了过来,不容分说,拿起碗就舀着喝,时不时能嚼到一些“碎肉”。风卷残云后,知青们抹了一把油嘴,满足地回去睡觉了。

  次日一早,杨涤心的伙伴儿来到伙房,当面感谢炊事员:“昨晚我们喝了你做的肉汤。”炊事员听后竟是一脸迷茫:“我没做肉汤啊!”知青们拉着他来到锅前一看,在场的人都傻眼了!

  锅里哪有什么肉汤,分明是半锅刷锅水,上面还有十几只从房梁上掉下来的蛐蛐,“难道这就是我昨晚吃的碎肉吗?”知青们不敢想了,胃中一阵翻江倒海,连忙跑出了伙房。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