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国人,读“三经”

 图志轩 2022-03-24

——“三经解读”系列丛书总序

中国历史上关于思想文化的书非常多,即使聪明才俊,要读完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更不用说常人了。曾国藩曾就此感叹地说:“虽有生知之姿,累世不能竟其业,况其下者乎?”因此,要了解中国传统思想文化,需要在众多的书中选出最值得读的一些经典来读。好在中国传统思想文化经典的流传有一个特点,就是大都是通过后人对前人著作的注、疏、解、释等等来进行传承。这样,我们在选择阅读中国传统思想文化经典时就有了比较明确的目标,就是首先选择阅读源头性和轴心性的经典。

一个民族的思想文化的源头很难追溯得到,所以,所谓源头性的经典只是指后人所看到的最“早”的一些经典;所谓轴心性经典是指辐辏其前、辐射其后思想文化的经典。比如,像《易》《书》《诗》等等就是中国传统思想文化的源头性和轴心性的经典。源头性和轴心性的经典是塑造一个民族文化的那类经典。

文章图片1

儒家最初讲的这种经典有六种,即《诗》《书》《礼》《乐》《易》《春秋》,由于人们没有看到独立的《乐》,所以后来就只讲“五经”了。再后来,逐渐由“五经”扩成“九经”(《礼》包括《仪礼》《周礼》《礼记》三种,《春秋》扩展成《春秋左传》《春秋公羊传》《春秋穀梁传》三种)。到了唐代,把《论语》《孝经》《尔雅》加进了“经”,这样就成了“十二经”。到了宋代,又把《孟子》加进了“经”,成了人们常说的“十三经”。到宋代,人们觉得读“五经”内容太多,就从《礼记》里选出了《大学》《中庸》两篇,和《论语》《孟子》合到一起,叫作“四书”。宋代以后人们对“四书”的关注度逐渐超过了“五经”。

道家也有它认为的“经”。北齐颜之推在《颜氏家训》里提到道家的三种最主要的经典,即《庄子》《老子》《周易》,称之为“三玄”。

后来佛教传入中国。佛教也有很多经典,大多是从印度传过来的。后来佛教中国化了,有了中国佛教自己的“经”,即《坛经》。但是,佛教经典不是中国传统思想文化的源头性和轴心性经典。

文章图片2

这样的话,我们可以说有关中国传统思想文化中最主要的源头性和轴心性经典就是“五经”“四书”和“三玄”,加起来一共是十二种书。在这十二种书里边,“四书”中的《大学》《中庸》本来是《礼记》里边的两篇文章,如果把它们归到《礼记》中,那么就少了两种;《周易》既属于儒家“五经”,也属于道家的“三玄”,这就又少了一种。所以,我们阅读中国传统思想文化的经典,最主要的就是“五经”加《论语》《孟子》《老子》《庄子》这九种。

假如觉得这九种经典的量还大,那么我们还可以从中选出最基本的三种来,即《论语》《老子》和《周易》。如果打破儒、道限隔的话,那么也可以说这是中国传统思想文化的“三经”。《三经解读》即解读这三种经典。

所谓“解读”即解释地阅读,其中讲的是解释者所理解的文本的思想内容,不是与解释者的理解无关的文本的思想内容。所以,读者千万不可将解释者的“解读”当作文本的“原意”。这是需要说明的。

文章图片3

“三经解读”系列丛书分为《老子解读》《论语解读》《周易解读》三册,分别选择了中国传统文化源头性和轴心性的经典《老子》《论语》《周易》,从文化、哲学的角度,逐章逐句地进行解读,力图呈现中国传统思想的精髓,并给当下人们所思所行以借鉴与启示。

作者简介

兰喜并,1955年生,毕业于北京大学哲学系。曾任山西省委党校副教授。长期从事中国哲学史和中国传统经典的教学和研究,对中国传统经典用功尤勤,其研究解读深入浅出,举重若轻,颇具哲学思辨。著有《老子解读》(中华书局)、《老子衍说》(人民出版社)等。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