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美国西部草原上的一曲挽歌——《与狼共舞》

 萱草的时光 2022-03-24

没有新奇的叙事技巧,没有分分钟惊天动地的刺激场面,看一部长达四小时的电影是什么感受?好在我没觉得冗长乏味,一方面被电影镜头下辽阔纯净的西部草原风光牢牢吸引,一方面被导演灌注在影片中的真诚态度和深切的人文关照深深打动。 

约翰·邓巴中尉如何成为“与狼共舞”

电影的一开篇就注定了邓巴中尉是一个不同寻常的人。他的腿在南北战争(1861~1865)中受伤,当得知医生想要锯掉他的腿后,他宁可死也不想后半生拄着拐杖度日。因而他是怀着必死的决心冲向敌阵的,却无意中大难不死成了鼓舞士气的英雄。本来保不住的腿也因上将的关注而保存下来。成为战斗英雄后,他原本可以选择去任何一个安逸的地方,却又偏偏选择了最靠近边境的西部前线,而那里正是印第安人经常出没的地带。

电影看到这里,我们有必要了解一个词就是“西进运动”(Westward Movement)。百度百科做了如下解释:是指美国东部居民向西部地区迁移和进行开发的群众性运动,始于18世纪末,终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运动大大促进了美国经济的发展,但是,随着西进运动的进行,大批印第安人遭到屠杀,幸存者被强行赶到更为荒凉的“保留地”。印第安人被迫迁徙之路也被称为印第安人的“血泪之路”

影片中邓巴中尉所选择报到的塞克威克哨所毗邻印第安部族。当邓巴中尉到达那里时,原先驻守在那里的军士因为迟迟等不到军队补给已经逃跑殆尽。所以在等待上级给他下达进一步命令前,除了空荡荡的哨所和广阔的草原,他的身边就只剩下一只好奇的狼宝宝莫名地对他保持着兴趣。但邓巴每日仍尽忠职守地巡守边防,广袤的草原让他得到了意外的平静。就像生活在瓦尔登湖畔的梭罗,他享受着这里宁静无扰的生活而并不觉得得寂寞。直到一天一个印第安苏族人发现了他。

苏族人对白人的到来感到惶恐,他们想知道白人接下来的意图。尽管苏族人中的领袖kicking bird和邓巴都有强烈的沟通愿望,但猜疑与不安仍不可避免地在邓巴与苏族人之间蔓延。好在通过捕猎野牛事件,邓巴获得了苏族人的信任。而邓巴也在与苏族人的朝夕相处中深切地认识到这个民族人民的热情友好,同时被他们仿佛自带天地灵气的和谐生活方式打动。他逐渐厌倦了独守边防的职责,他发现自己爱上了这个民族,也爱上了那个自小在部族生活长大的白人女子“握拳而立”。

正是通过“握拳而立”的翻译,邓巴才能够与苏族领袖kicking bird有了实质性的沟通。当邓巴越来越融入到苏族部落的生活后,kicking bird为他取了一个苏族人的名字“与狼共舞”(因为看见邓巴与一只狼追逐嬉戏)。邓巴开始把自己当作苏族人的一份子,他通过“握拳而立”学会了苏族语,还帮助苏族人打败了他们的敌手波尼族人,他再一次成为苏族人中的英雄。在大家的慷慨帮助下,“与狼共舞”正式迎娶了“握拳而立”。正当邓巴决定从此与苏族人一起生活之际,他之前盼望的白人后援部队来了……

影片在结束时用字幕告诉观众,13年后,苏族人的家园被毁,野牛群也消失了,最后幸存的苏族部落通过与白人签订协议前往了白人为他们划出的“保留地”。自此,美洲平原的马背文明就这样消失在了历史的长河中。

谁才是真正的野蛮人?

这部电影是主演凯文·科斯特纳的导演处女作。很喜欢这部电影的摄影,画面极其丰富优美。镜头中印第安文明与草原风光交相辉映,大大提升了影片的艺术魅力。也很喜欢导演拍摄此片的真诚态度,他说他想真实展现印第安人曾经所遭受的一切。

导演一反过去西部片白人对印第安人高高在上的优越态度,对“西进运动”中印第安土著人的生活遭遇进行了深刻反思。影片中印第安人不再是可有可无的丑陋配角,相反电影却用了大量篇幅来展现印第安部族的生活和战斗。这一方面让我们了解到这个民族人民原始朴素的生活习性,一方面帮助我们认识并存于他们身上的彪悍凶狠和慷慨友爱。

不像之前西部片着意标签印第安人的凶残野蛮,这部电影从印第安人的视角看见了白人对西部自然生态的无情攫取和杀戮,尤其是成群野牛被残杀的场面。电影特意给了苏族人很多镜头,他们从原本获知野牛消息的兴奋变得沉寂,他们的表情是伤痛和难以置信的。苏族人捕猎野牛是为整个冬天储备生存必需品,而白人残杀野牛只是为了它们的皮毛和舌头,却任由它们的躯体在草原腐烂发臭。苏族人热爱自己生活多年的土地,他们崇尚自然,尊重天地间的生态平衡,就像kicking bird之后对邓巴讲述养育他们森林的神圣。而白人却在这片森林再一次留下了贪婪无知的证据。

但在那个时代,白人总是高居一等。他们普遍认为西部的拓荒运动是用文明取代野蛮的过程。电影里就连那个带路的粗俗农夫也鄙视印第安人,说他们不是小偷就是乞丐。但邓巴通过自己与苏族人的交往认识到事实并非如此,而且在并肩战斗中与苏族人kicking bird和“风中散发”从互为敌人变为了互为生死的朋友。

所以我们永远不要过于相信一个自己未经验证的传言或者结论,道听途说更加不可以。有些重要事物需要我们全身心地投入才可以获知真相。种族间的隔阂与误解也不是一定不能消除,如果我们能够彼此心存善良、诚意沟通就有希望和平共处。虽说这部电影看上去多少有一些理想主义,但凯文·科斯特纳的立意和角度的确为西部片注入了新的活力。有人说正是这部电影复活了已经走向衰朽的西部片。 

据闻这部电影在美国上映时,导演坚持为电影配上了印第安语的字幕。首映礼上,凯文·科斯特纳还专门邀请了数百名印第安人来观赏影片,电影结束后掌声经久不息。

西部片的历史回顾

西部片的历史几乎和美国电影史一样长。埃德温·S·鲍特在1903年拍摄的《火车大劫案》虽只有12分钟,却是美国第一部西部片。此后西部片大量涌上银幕,在无声电影时期,它是最主要的一种电影类型。

我总觉得西部片成为早期美国电影的一种重要类型跟刚刚结束不久的“西进运动”有关。因着特定的时代背景,美国人民还沉浸在对“西进运动”的怀念当中,所以展现西部风光和历史风貌的电影就特别受欢迎。但早期的西部电影多数很平庸,直到上世纪30年代末到50年代,西部片才真正达到繁荣的顶峰,史称西部片的“黄金岁月”。其中的代表作品有《关山飞渡》(1939年)、《红河》(1948年)、《正午》(1952年)、《搜索者》(1956年)。约翰·韦恩是当时最火的西部片明星。

这一阶段的西部片牛仔是最核心的元素。这些牛仔不一定具备良好的出身,他们更像中国古代小说中的草莽英雄。也许行事有些粗鲁,但总能在关键时刻救人于危难。这些牛仔身上洋溢的蓬勃血性和自信的力量正是许多早期西部拓荒者所崇尚的,因而美国人喜欢他们,不肯轻易将他们遗忘。但作为在西进运动中被征服,甚至惨遭屠杀的对象印第安人却很不幸地沦为西部片可有可无的配角,且往往只是遭人嫌恶和厌弃的野蛮人的代名词。

不过随着时代的发展,西装革履的城市人不再怀念马背上的牛仔文化,七八十年代传统的西部片不可避免地走向了没落。但1990年《与狼共舞》的出现却一鸣惊人地复活了这个已经接近消亡的片种。在1991年第63届奥斯卡金像奖上,这部电影获得了包括最佳影片、最佳导演等七项大奖。

直至今日,西部片作为道地的美国出产还在不断更新变化中。像2015年昆汀·塔伦蒂诺导演的《八恶人》,以及让小李子捧得奥斯卡奖杯的大热影片《荒野猎人》,它们都在某种程度上杂糅了一些其他类型片的因素。而2016年由娜塔莉·波特曼主演的《拿起枪的简》又为西部片增添了独有的女性视角。就像时光网《2015美国新西部片回潮》一文所说:“西部片虽然已不是主流,但也从未退出观众的视线”。

注:本片在豆瓣电影评分高达8.9分

~END~


如喜欢我的文章,欢迎个人多多转发!

转载请联系作者!

也欢迎长按或扫描关注我!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