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餐桌上的夏天(十九):藕尖与鸡头果梗子

 二班毛豆 2022-03-24

藕尖

前两日去菜场,见有藕尖,顿时眼前一亮。商贩说从湖北运来的,这个季节常有。心下欢喜,这大概是在深圳吃到的,最接近家乡的味道了。

藕尖即连接藕与荷叶的嫩茎。色白与藕同,松碎爽口,回味甘美,是水乡人家夏季蔬菜的首选。

《本草纲目》载,“藕蔤气味甘,平,无毒”。“功与藕同”。蔤(mì),即荷的地下茎。即藕尖。

藕尖做法很简单,清炒、酸辣或是泡菜,味绝佳。酒店常用酸辣泡菜做餐前凉碟,很开胃。

清炒藕尖细脆无筋,清香浓郁,入口即有“羡君一叶穿花底,醉筒月露凉。”的感觉。

清炒藕尖

还有一种菜,外形与藕尖极为相似,只颜色是粉红色的,我的家乡称之为“鸡头果梗子”。那更是小时候难忘的记忆。

“鸡头果”这个称呼,外地人听到估计是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但我如果说“芡实”,你肯定瞬间就明白了。

《说文》曰:“芡,鸡头也。”没错,我的家乡称芡实就叫鸡头果子。

鸡头果叶子

鸡头果叶子圆圆的,青绿色,比莲叶大很多,漂浮在水面,远看像一片片散落在水上的绿盘。

鸡头果在水生植物里,算是非常有个性的存在。它的叶、茎、花苞都长满了尖尖的刺。韩愈诗云 :“远苞树蕉栟,鸿头排刺芡。”

夏天,鸡头果梗茎伸出了水面,花苞顶在头上,极似鸡头鸡冠,花落后又似鸡喙,故而得名。

鸡头果花

鸡头果梗茎很长,达一丈有余,五六月开紫花,类似莲花。鸡头苞如石榴,剥开里面长满籽粒。籽粒暗红色皮,裹一层绒毛,一颗颗紧偎在一起。壳内有白米,嫩的时候,壳有点涩,七八月成熟。

这白色的籽米便是被古人誉为“水中人参”的芡实了。《黄帝内经》载,芡实有“婴儿食之不老,老人食之延年”之功效。

读初中的时候,放学经过人民路,常有老奶奶摆摊卖鸡头果子。地上铺张塑料布,小竹篮里是煮好的深褐色鸡头果子。咬开外壳,白白的果肉,像糯米一般粘粘的,甘甜,有嚼头。一毛钱一小杯,可以吃上好半天。

鸡头果

我的家乡湖泊池塘很多,水生植物丰富,夏天菜场常见鸡头果梗子。

买回的鸡头果梗子,妈妈会撕去外皮,放入盆里泡一会儿,将梗孔里剩余的泥渣泡出。

梗子洗净切段,也会藕断丝连。其外形虽与藕尖相似,口感却不同。藕尖脆爽,鸡头果梗子软绵。

妈妈通常会将切段的鸡头果梗子用盐码一下,杀杀水,这样炒出来就清脆爽口了。

鸡头果梗子

清炒鸡头果梗子如炒藕尖一样。红青椒切丝,蒜拍碎。

大火旺油,将梗段、椒丝倒入快速翻炒,加盐、蒜瓣,炒至七八分熟即可盛盘。不能炒时间长,否则口感没那么好。这道菜需有辣椒丝加持,才够味。

清炒鸡头果梗子

伏天盛夏,暑热难当,挥汗吃着辣椒炒鸡头果梗子,也是别有滋味。

深圳不知有没有鸡头果梗子,下次去菜场须仔细寻寻。

您若喜欢此文,请点赞与“在看”,让我知道。

上篇推荐:餐桌上的夏天(十八):蕹菜

视频推荐:来自雪山的甘泉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