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人间瓜果(八十八):甘蔗

 二班毛豆 2022-03-24

勐来大峡谷

2018年过年期间,我在云南临沧。去看沧源千年崖画时,途经勐来大峡谷,被峡谷风光迷住,流连许久,不肯离去。

峡谷里全是甘蔗林,两米多高,从路边一直延伸至山脚,齐刷刷密匝匝绵延好几公里。一道长廊穿行其间,人在长廊中,彷佛走进了另一个世界。没有喧嚣,只有沙沙风声、天地、峡谷和一望无际的甘蔗林。

这样的景象只有在小时候的梦里见过。我喜欢吃甘蔗,但因牙不好,妈妈总是限量供应,于是梦想有一天能尽情地吃个够。

这一天如约而至,虽晚了点,终是来了。

我是到了广东才知道甘蔗还有红色的,也是第一次在深圳喝甘蔗榨的汁,真是太爽了,一杯显然不够。

广东有一道糖水叫竹蔗茅根马蹄水,用青皮甘蔗、茅根、荸荠和胡萝卜熬出,清甜甘美,清凉去火。

我的家乡只有青皮甘蔗,即广东人所谓的竹蔗,大概外形像竹子而得名。

家乡的甘蔗似乎要到深秋才有,冬天成熟,若在菜场见有人卖,那就意味着甘蔗要上市了。

卖甘蔗的削皮都是一把好手,刷刷几下,三下五除二,几段青丝丝的甘蔗就装好了袋。又问要不要现在吃,遂递一段给你,再多给你个袋装渣,十分周到。

小时候自然当街就啃,长大了顾及形象,带回去再吃。

冬天最舒服的是一边烘火一边吃甘蔗,外面大雪纷飞,屋里温暖如春,口里吮吸甜浆。

小时候最过瘾的是将甘蔗放进炭火里烤,烤过的甘蔗有种独特的香,是一种甜蜜的幸福味儿。

竹蔗

甘蔗是冬天应季水果之一。严格来说它并不是水果,而是植物的茎秆。然而这么甜的茎秆,比很多水果都要吸引人,人们也就很肯定地默认了它的水果身份。

甘蔗原产地是新几内亚或印度,约周朝时传入我国南方。

先秦时代称甘蔗为“柘”。屈原在《楚辞·招魂》中写道:“胹鳖炮羔,有柘浆些”。

意思是,炖甲鱼烤羊羔,蘸上新鲜的甘蔗糖浆。

听起来很美味。这也许就是中国关于甘蔗的最早记录。

汉代出现了“蔗”字。《张衡·南都赋》曰:“诸蔗姜䪤。”《南方草木状》载:“诸蔗一曰甘蔗,交阯所生者,围数寸,长丈馀,断而食之,甚甘。又与柘通。”

东汉杨孚《怪异录》描述甘蔗:“长丈余颇似竹,斩而食之既甘,榨取汁如饴饧,名之曰糖。”

曹丕《感物赋》曰:

“掘中堂而为圃,植诸蔗于前庭。

涉炎夏而既盛,迄凛秋而将衰。”

曹丕将甘蔗种在前庭,看来他是很爱吃甘蔗的。

竹蔗茅根马蹄水

甘蔗是清火佳品。《本草纲目》载:“蔗,是脾之果。蔗浆甘寒,能泻火热。”说“凡蔗榕浆饮固佳,又不若咀嚼之味永也”。

王维《樱桃诗》曰:“饮食不须愁内热,大官还有蔗浆寒。”

宋朝文人林洪的《山清家供》有段记载:“蔗能化酒、芦菔能化食也。”

芦菔即萝卜。说二者同用,可奏清热除烦、解酒毒和化食下气之效。用于酒食过度,烦热面赤,呕逆少食。

唐代房玄龄编撰的《晋书·顾恺之传》述:“恺之每食甘庶,恒自尾至本,人或怪之。”

说的是顾恺之吃甘蔗的故事。

顾恺之是东晋最著名的画家。他年轻时曾做过大司马桓温的参军,两人有深厚的友谊。

一次,顾恺之随桓温到江陵视察。江陵送来很多当地的特产甘蔗。桓温吩咐大家一起品尝。顾恺之正欣赏美景出神,没拿甘蔗。桓温想和顾恺之开个玩笑,拿一根甘蔗,将甘蔗梢塞到他手里。顾恺之看也没看,拿起就啃。

桓温笑问甜不甜。顾恺之回过神来,见自己正啃着甘蔗梢,周围人都看着他嬉笑。于是笑道:“吃甘蔗就要从梢吃起,再到根,这样就会越吃越甜,'渐入佳境’。” 

大家遂齐赞顾恺之思维敏捷。后来,顾恺之每次吃甘蔗都从梢头吃起,这吃法竟成了名士风范,人们纷纷效仿。

这便是成语“渐入佳境”的出处。

做学问须脚踏实地,一步一个脚印,坚持不懈,最终必将有所收获。

日子也是由苦到乐,越过越甜,越过越舒心。

渐入佳境,便是中国古代所谓的“蔗境”。

您若喜欢此文,请点赞与“在看”,让我知道。

上篇推荐:人间瓜果(八十七):茨菰

视频推荐:穿越长江第一峡

跬步之行

昨日睡觉时间:晚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