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谁说避孕药一定副作用很多、处女不能吃?我要为它正名!

 南粤医院 2022-03-24

说到避孕药,可能很多人第一反应就是“副作用大”、“有性生活的人才会去吃”……

实际上,避孕药不只被应用于避孕,在治疗一些疾病的时候(比如调理内分泌、调月经),也常常会被派上用场;而根据其种类的不同,副作用也会存在很大的区别。今天我们就来给给避孕药“正名”!

 短效避孕药——广受欢迎 

目前人们口中的“避孕药”,通常是指“短效复方口服避孕药”。它们的有效成分通常是一种雌激素加上一种孕激素。早在上世纪60年代,第一个复方口服避孕药上市以来,口服激素避孕的方法一直显示可靠的避孕效果。相关资料显示,目前市面上常见的短效避孕药,正确服用避孕成功率可高达99%以上

自这种短效避孕药发明以来,人们也针对其不良反应,对避孕药的成分进行了不断改进。

考虑到它需要每天服用的麻烦,后来又发明了长效制剂、避孕针、皮下埋植剂、宫内缓释系统等,但即便如此,短效复方口服避孕药依然占据着药物避孕的主要舞台

为什么它受到了众多使用者的喜爱?当然是有原因的~

 口服避孕药的原理 

口服避孕药主要通过模拟人体卵巢分泌雌激素和孕激素,模拟“怀孕”的状态,让体内始终有一定量的两种激素水平,使大脑以为机体处于怀孕状态,垂体和卵巢便开始放假休息,不再排卵,女性自然无法怀孕。

 对口服短效避孕药的误解 

很多人对激素是谈之色变,但其实现代口服避孕药中的激素都是公认较安全的剂量,大量研究也证明其危害作用极小。

有人认为含激素的避孕药有致癌作用,事实上,目前已经明确复方口服避孕药能降低子宫内膜癌和卵巢癌的患病风险,对女性子宫和卵巢有保护作用

而对于乳腺癌,有研究认为复方口服避孕药可能轻微增加其发病率(相对风险1.24)。但这个相对风险的增高其实非常小,就连长期熬夜、缺乏睡眠都会增加乳腺癌风险1.4~1.5倍。

不过更重要的是,无论女性是否服用避孕药,定期的乳腺检查都是很有必要的。

此外,经过长期研究发现,复方口服避孕药没有致畸作用,且代谢迅速,停药第二个月就可以怀孕,并不会影响宝宝的生长与发育。

 短效避孕药不为人所熟知的优点 

经过科学家们的不断改进,口服避孕药原有的副作用也越来越少。近年推出的新型避孕药如达英-35、优思明等,其中含有的新型孕激素甚至有抗雄激素活性,因此还可以用于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女性雄激素性脱发、痤疮等疾病

此外,避孕药直接作用于排卵环节,对性行为本身没有任何干扰,因而不影响男女双方的快感体验。由于没有了排卵,也杜绝了异位妊娠(宫外孕)的发生,因此对有宫外孕史的女性更为适用。

 使用短效避孕药的注意事项 

使用短效避孕药最麻烦的一点就是要每天服用,如果漏服避孕药,尤其是漏服较长时间,容易带来意外怀孕的风险,因此选用这种避孕方法的人最好是调好闹钟,每天定时服用。

服用避孕药初期,有些女性也可能出现短期不适,如头晕、恶心、食欲减退等。有的女性还可能出现阴道不规则出血,这种现象多出现在漏服避孕药后。随着服药时间的延长以上反应多会逐渐消失。如果身体不适持续存在,应该尽早就医,更换药物或者其它避孕方式

短效避孕药也不是所有人都适合服用,像长期吸烟的人、高血压患者、乙肝患者等等并不适合服用口服避孕药。建议女性在购买、服用短效避孕药之前,先询问医生专业意见

此外还有重要的一点,口服避孕药不能预防性传播疾病,如果您属于非固定性伴侣的人群,或者对性伴侣的健康状况不太确定的话,还是建议使用安全套

我们上面提到的主要是“短效避孕药”,而我们常常听到的“副作用很多”的避孕药,其实往往是指“长效避孕药”和“紧急避孕药”。

长效避孕药:每次服用可避孕1月左右,但这类药物激素含量大,副反应较多,且在体内会有一定蓄积作用,现在已经很少使用。

紧急避孕药:俗称“事后药”,用于无保护性生活或避孕失败后的一种“补救”方法,其所含孕激素量是短效避孕药中的5倍,除了引起的恶心、呕吐、阴道不规则出血等不良反应较重外,对月经周期的干扰也很大。因此它只能作为亡羊补牢的措施,不能作为常规避孕方法使用。

看完是不是觉得对避孕药有了新的认识呢?我们再次提醒广大女性朋友,在没有生育准备的时候,过性生活一定要做好避孕措施。不慎意外怀孕,也应该及早前往正规医院就医,在专业医生的建议下选择合理的处理方式,将伤害降到最低。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