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路易·阿尔都塞 哲学是革命的武器 (1967年11月)
我1948年三十岁的时候,成了哲学教员并加入了法国共产党,哲学当时是我的兴趣,我极力想使它成为我的职业。政治当时是我的热情,我极力想成为一名共产主义战士。 使我对哲学发生兴趣的,是唯物主义及其批判职能:赞成科学的认识,反对意识形态的“认识”的一切故弄玄虚。反对只是在道义上谴责神话和谎言,赞成对它们进行理性的和严厉的批判。使我对政治产生热情的,是革命的本能、理智、工人阶级在争取社会主义的斗争中所表现的英勇精神。战争和多年被囚禁的生活,使我与工人、农民有了密切的接触,使我结识了不少共产主义战士。 是政治决定了一切。不是一般的政治,而是马列主义的政治。 如此,理由你是知道的: “个人崇拜”的后果,二十大,然后是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危机。尤其不容易顶住现代“人道主义”意识形态的传播以及资产阶级意识形态对马克思主义的其他攻击。
我起初一个人,以后和年轻的同志们和朋友们合作所写的一切,不管我们的文章如何“抽象”,都是围绕着这些非常具体的问题转的。 在哲学方面做共产党人,就是成为马列主义哲学即辩证唯物主义的坚信者和行家。 成为马列主义哲学家是不容易的,象每一个“知识分子”一 样,哲学教员是一个小资产者。他一开口,就是小贤产阶级意识形态在说话:小资产阶级意识形态的机智和伎俩是无穷的。 你知道列宁关于“知识分子”说了些什么吗?就个别人而言,知识分子中的某些人可以(在政治上)被宣布为革命者,甚至是大无畏的革命者。但是就整体而言,他们在意识形态上是“不可救药的”小资产阶级”。甚至高尔基,列宁虽然赞赏他的才能,却把他看成是一个小资产阶级革命家。要成为“工人阶级的思想家”(列宁语)和无产阶级的“有机的知识分子”(葛兰西语),知识分子必须在他们的思想中进行彻底的革命,长期的、痛苦的和困难的再教育。无休止的外部的和内心的斗争。 无产者有“阶级本能”帮助自己走上无产阶级的“阶级立场, 相反,知识分子所有的小资产阶级的阶级本能则强烈地阻挠这种转变。 无产阶级的阶级立场高于单纯的无产阶级“阶级本能”。它是与无产阶级阶级斗争的客观实际相符的觉悟和实践。阶级本能是主观的和自发的。阶级立场是客观的和理性的。为了具有无产阶级的阶级立场,无产者的阶级本能只需要加以教育;相反,小资产阶级的、从而知识分子的阶级本能,则需进行革命改造。这种教育和这种革命改造,最终是由在马列主义理论的原则基础上进行的无产阶级阶级斗争决定的。 正如《共产党宣言》所说,对这一理论的认识能帮助某些知识分子转到工人阶级的立场上。 马列主义理论包括一种科学(历史唯物主义)和一种哲学(辨证唯物主义)。 因此,马列主义的哲学是无产阶级阶级斗争所必不可少的两种理论武器当中的一种。共产主义战士们必须吸收和运用这种理论的原则,包括科学和哲学在内,无产阶级革命需要既是科学家(历史唯物主义)又是哲学家(辩证唯物主义)的战士们来帮助捍卫和发展理论。 这些哲学家的形成遇到两大困难。 第一个困难是政治方面的。一个职业哲学家入党之后,在意识形态上仍是小资产阶级。他若要在哲学中站稳无产阶级的阶级立场,就必须对自己的思想进行革命改造, 这个政治上的困难是“最终起决定作用的”。 第二个困难是理论方面的。我们知道,为了说明在哲学中的这种阶级立场,我们必须在什么方向、根据什么原则进行工作。是,我们必须发展马克思主义哲学:在理论上和政治上这都是当务之急,现在这个工作既庞大又困难,因为在马克思主义理论中,哲学已落后于历史科学。 今天,在我们两国,这是“主要的”困难。 我知道。但是这种“争议”由来已久了。 用极端简要的图解式的说法,可以这样说,在马克思主义运动的历史上,对这种区分的压制不是表现为右的偏向,就是表现为左的偏向。右的偏向压制哲学:只有科学是左的(实证主义)。左的偏向压制科学:只有哲学是左的(主观主义)。也有“例外”(“倒过来”的情况),但是它们“证实”这一规律。 哲学的改造总是伟大的科学发现的回响。因此在本质上,这种改造总是发生在事件之后。正因为如此,在马克思主义理论中哲学落后于科学。还有我们大家都知道的其他原因。但是目前这是主要的原因。 5.作为整体来说,只有无产阶级战士们认识到了马克思科学发现的革命作用,他们的政治实践已被它改造了。 这里我们遇到当代历史中最大的理论上的荒唐现象。 作为整体来说,知识分子,甚至那些以此为“职业”的知识分子(人文科学的专门家、哲学家)反而没有真正认识到,或者不愿承认马克思科学发现的空前作用,他们责难它、鄙视它,需要讨论它时则歪曲它。 除了少数例外,他们甚至在今天,在《资本论》向世一百年以后,还仍然在“涉猎”政治经济学、社会学,人种学、“人类学”,“社会心理学”等等,正好象亚里士多德学派的物理学家们在伽利略逝世五十年以后还仍然在“涉猎”物理学一样。他们的“理论”是意识形态的老古董,用大剂量的微妙的和超摩登的数学术语装扮成年轻的样子。
象恩格斯和列宁那样捍卫了辩证唯物主义的人,被看成在哲学上无足轻重。真正荒唐的,是某些马克思主义哲学家以“反教条主义”的名义传染上了同样的毛病。但是这里的原因也完全一样; 意识形态阶级斗争的结果,因为当权的是资产阶级意识形态,资产阶级“文化”。 反对那时刻威胁着马克思主义理论、并且今天在深深浸透着它的资产阶级和小资产阶级世界观。这种世界观的一般形式是:经济主义(今天的“技术统治”)及其“精神补充”伦理唯心主义(今天的“人道主义”),经济主义和伦理唯心主义自从资产阶级产生以来就在资产阶级世界观中一直构成基本的对立面。这个世界观在当前的哲学形式是:新实证主义及其“精神补充”,存在主义和现象学的主观主义。人文科学所特有的变种是:称作“结构主义”的意识形态。 为科学攻克大多数人文科学,尤其是社会科学,除了少数例外,这些科学己作为冒名顶替者盘踞在历史科学的大陆上,现在马克思己经把打开这个大陆的钥匙交给了我们; 尽可能严密和勇敢地发展新的科学和哲学,把它们同革命阶级斗争实践的要求和创造联系起来。 在理论方面,当前决定性的环节是马列主义哲学。 1.阶级斗争中对立的阶级立场,在各种实际意识形态(宗教、 伦理、法律、政治、美学)的领域中“表现为”对抗倾向的世界观:最终归结为唯心主义的(资产阶级的)和唯物主义的(无产阶级的)。每一个人都本能地有一个世界观。 2.世界观在理论(科学+围绕科学和科学家的“理论的”意识形态)的领域中表现为哲学。哲学代表理论中的阶级斗争,这就是为什么哲学是一种斗争(康德说的Kampf),而且基本上是一种政治斗争,即阶级斗争,每一个人并不是本能地是哲学家,但是每一个人都可能成为哲学家。 3.只要理论领域存在,因而只要科学(严格意义上的)存在,哲学就存在。若没有科学,就没有哲学,而只有世界观。战斗中争夺的对象和战斗的场所即战场必须区分开来。哲学斗争中最后的争夺是世界观两大倾向(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之间对领导权的争夺。这个斗争的主要战场是科学认识:赞成它还是反对它,因此, 第一号哲学战斗发生在科学和意识形态的边界上。在那里,任意驱使科学的各派唯心主义哲学,为反对服务于科学的各派唯物主义哲学而进行着斗争。哲学斗争是各种世界观之间的阶级斗争的一个方面。在过去,唯物主义一直是被唯心主义统治着的。 4.马克思创立的科学巳经改变了理论领域的全部形势。这是一种新的科学:历史科学。因此,有史以来第一次,它使得我们能够认识哲学在理论中所表现的各种世界观;它使得我们能够认识哲学,它提供了改造世界观的手段(按照马克思主义原则进行的革命阶级斗争),哲学因此进行了双重的革命,“在历史上是唯心的”机械唯物主义,变成了辩证唯物主义。力量平衡被翻过来了;现在哲学中唯物主义能够统治唯心主义了。如果政治条件实现了的话,唯物主义能够进行阶级斗争来争夺各种世界观之间的领导权。 马列主义哲学,即辩证唯物主义,在理论中代表无产阶级的阶级斗争。在马克思主义理论和工人运动的结合中(这是理论和实践结合的最终现实),正象马克思说的,哲学不再是“解释世界”。它已成为“改变世界”即革命的武器。
为了捍卫这个理论,反对今天严重威胁着它的一切资产阶级的和小资产阶级的解释,即修正,首先是反对经济主义和人道主义这个对立面。 为了发展马克思主义理论和提出今天在我们两国和其他地方对阶级斗争的分析必不可少的科学概念。 必须阅读和研究《资本论》。我要补充一句,必须阅读和研究列宁和所有一切记载了国际工人运动的阶级斗争差验的新旧伟大著作。必须研究革命工人运动的实际工作,它们的现实情况,它们的问题和矛盾:它们的过去,尤其是它们的现在的历史。 在我们两国,今天革命阶级斗争有强大的潜力’但是必须到 蕴藏着这些潜力的地方,即被剥削的群众当中去发掘。不和群众密切接触,没有马列主义理论的武器,就“发现”不了这些潜力。“工业社会”、“新资本主义”、“新工人阶级”、“富裕社会”,“异化”等等资产阶级意识形态的概念,统统都是反科学和反马克思主义的:是为了反对革命者而想出来的。 因此,我要再补充一点:最重要的一点。 为了真正理解我们在这些理论的、政治的和历史的著作中所 “阅读”和所研究的东西,我们必须在与群众密切接触中,直接经历完全决定这些著作的两种现实:理论实践(科学、哲学)在其具体生活中的现实;革命阶级斗争实践在其具体生活中的现实。因为,如果说理论使我们能够理解历史的规律,那么创造历史的则不是知识分子,甚至也不是理论家,而是群众。必须学习理论,但是在这同时并且有决定意义的,是必须向群众学习。 但是同样这句话也能概括阶级斗争实践方面的重要行动之一;即在敌对阶级之间“划清界限”。把我们的阶级朋友和我们的阶级敌人区分开。 哲学在理论中表现人民的阶级斗争。它反过来又帮助人民在理论中和一切思想(政治、伦理、美学等)中辨别正确思想和错误思想。原则上,正确思想总是服务于人民;错误思想总是服务于人民的敌人, 为什么哲学为用词而斗争呢?阶级斗争的现实“表现”为“思想”,思想又表现为词语。在科学和哲学的推理中,词语(概念、范畴)是认识的“工具”,而在政治的、意识形态的和哲学的斗争中,词语也是武器、炸药或者镇静剂和毒药。有时,全部阶级斗争在斗争中可以概括为支持一个词反对另一个词,某些词语彼此之间象敌人一样进行斗争。另一些词语含义模糊,它们是决定性的但未分胜负的战斗中争夺的对象。 例如:共产党人为消灭阶级和实现共产主义社会而斗争,在共产主义社会里,所有的人终将成为自由的人和兄弟,然而,整个经典的马克思主义传统一直拒绝说马克思主义是人道主义。为什么呢?因为实际上,也就是按事实说,人道主义这个词被一种意识形态用来对抗,也就是打击另一个正确的词,对无产阶级生命攸关的词:阶级斗争。 例如:革命者都知道,归根到底,决定一切的不是技术、武器等,而是战士们,是他们的阶级觉悟、他们的忠诚和勇敢。然而,整个马克思主义的传统一直拒绝说“人”创造历史。为什么呢?因为实际上,也就是按事实说,这个说法被资产阶级意识形态用来对抗,也就是打击另一个正确的说法,对无产阶级生命攸关的说法:群众创造历史。 同时,哲学,甚至在那些最抽象和最困难的大部头哲学著作中,也是为词语而斗争:反对说谎的词,反对含义模糊的词;支持正确的词。哲学为各派的“色彩”而斗争。 哲学上用词的斗争,是政治斗争的一部分。马列主义哲学,只有当它既为很“学究气的”词搭(概念、理论、辩证法、异化等),又为很平常的词语(人、群众、人民、阶级斗争)进行斗争,才能完成它的抽象的、严密的和系统的理论工作。 我们所写的一切都留下了我们缺乏经验和学识的明显痕迹,人们可以在那里看到不确切和错误的地方。因此,我们的论述和提法都带有暂时性,肯定需要改进。在哲学中也和在政治中一样,没有批评就没有改进。我们要求对我们进行马列主义的批评。 我们最重视革命阶级斗争的战友们的批评。例如,某些战友在镀银工人中央委员会开会期间给我们提出的某些批评就对我们帮助很大。其他的批评也一样。在哲学中,离开无产阶级的立场就将一事无成。没有革命的理论,就没有革命的运动。但是没有革命的运动,也就没有革命的理论——在哲学中尤其如此。阶级斗争和马列主义哲学是唇齿相依的。 年轻的十月人,前进!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