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晋文化~说晋国系列之二:晋侯燮父

 晋见人文 2022-03-24

燮父,一个奇怪的名字,也是一个陌生的名字,但燮父是一个很重要的人,中国历史上有个叫“晋”的国号,很多国家用过,中国历史有一个赫赫有名的王位——“晋王”,很多皇帝曾经用过。翻遍史书,有一个奇特的现象叫“晋王逆袭”——很多本不该当皇帝的人,被封为“晋王”后,很多都莫名其妙的当上了皇帝,是一个非常有意思的现象。所以“晋”是一个神奇的字,而中国历史上第一个“晋”字就来源于燮父。

燮父,唐叔虞的儿子,晋国的第二位诸侯,但我们把他称之为第一代晋侯,因为唐叔虞时期晋国国号为唐,唐叔虞是“唐侯”,燮父继位之后“改唐为晋”,燮父就是第一代晋侯。关于燮父,历史上对他记载很少,就像晋国早期的国君一样,他们做过什么事情,我们知之甚少。

文献中关于燮父的记载,主要有几条:一、《竹书纪年》“康王”篇,“九年,唐迁于晋,作宫而美,王使人让之。”;二、西汉司马迁《史记》,“唐叔子燮父,是为晋侯。”;三、东汉经学大师郑玄《毛诗谱》,“叔虞子燮父以尧墟南有晋水,改曰晋侯”。这些是比较靠谱的原始文献资料,从这短短几乎话,我们能得到几个信息:一、燮父改唐为晋;二、改唐为晋是因为南有晋水;三、燮父曾经迁过都;四、燮父建的宫室“美”,甚至可能越制了,周天子不开心了,“使人让之”。就这些!这就是我们知道的关于晋侯燮父的事情。

但是,就这些也有争议,除了燮父“改唐为晋”没有争议,其余都有争议,最主要争议在两点:一、燮父是否迁过都;二、改唐为晋是否因为有晋水。而历史的魅力也许就在于此,越久远的,越搞不清楚的,我们越是好奇。这样的争议持续了很久,直到发现一个“簋”——觉公簋,觉公簋是一个私人藏家的藏品,来源不明,重要的是上面的铭文:“觉公作妻姚/簋,遘于王命/唐伯侯于晋/唯王廿又八祀。”。这个铭文告诉我们些什么信息?觉公,是一个人,是谁,我们不知道,他为其妻子“姚”作了一个簋,时间正好是周天子让唐伯去晋地为侯,时间是周天子的二十八年。“遘于王命唐伯侯于晋”,这句话解决了几个重要的问题:其一,晋,应该是个地名,可能是因为境内有条河叫晋水而得名;其二,燮父应该的确是迁过都,由唐迁到晋。但是又出现了谜,唐伯应该是燮父没有太大争议,但是这个“伯”是什么意思?历史上伯有三个意思,第一,按照兄弟排行“伯仲叔季”;第二,按照爵位“公侯伯子男”;第三,诸侯之长叫“伯”,春秋时间做过霸的很多被周天子封为“伯”。这个唐伯到底指的是哪个?另外一个谜,“唯王廿又八祀”,这个王是谁?按照竹书纪年,成王在位三十七年,康王在位二十六年,康王九年的时候“唐迁于晋”,与铭文记载不符。

觉公簋

觉公簋铭文

觉公簋最早的研究是朱凤瀚先生在《考古》2007年第3期发表《觉公簋与唐伯侯于晋》一文。而早在约十年之前山西发生的一件事也与燮父息息相关。

1998年春天,在一个漆黑的夜,著名的“天马-曲村遗址”出现了几个黑影,他们盗掘了一座西周大墓,而这座西周大墓的盗掘让两千年前的晋侯燮父重见天日。2000年,盗墓贼落网,在他们的指认下,找到两座带墓道的西周高等级贵族墓地,2000年10月14日至2001年1月15日,三个月的时间,北大考古文博院与山西省考古研究所发掘了晋侯墓地最后两座大墓——113号墓及114号墓,113号墓是燮父夫人,114号墓是晋侯燮父。

114号墓晋侯墓地,虽然被盗掘,很多文物丢失,但仍出土了大量珍贵文物,最著名的是叔虞方鼎和晋侯鸟尊,上面的铭文是我们了解墓主人珍贵的资料。最珍贵的当然是鸟尊,今天它是山西博物院的镇馆之宝,整个青铜器造型优美别致,大鸟回眸,小鸟翘首,尾部巧妙的变为大象象鼻子,那高耸的鸟冠和粗壮的双腿,正是燮父勃勃向上的生动体现。鸟尊的铭文“晋侯作向太室宝尊彝”里面的“晋”字是我们能看到最早的“晋”,今天是山西的简称。

晋侯墓地114号出土鸟尊   王狰摄

鸟尊铭文:晋侯作向太师宝尊彝

突然想到一个有趣的现象,西周时期很多叫“某父”的,文献中记载的燮父、禽父,考古铭文中的邦父、喜父,这个到底是什么原因呢?

晋文化~说晋国系列之一:唐叔虞其人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