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原创连载 | 宋代晚期建筑:山西平顺回龙寺大殿

 晋见人文 2022-03-24

平顺回龙寺位于著名的浊漳河古建筑群,与附近其它几处赫赫有名的古建筑相比,回龙寺显得有些寂寥,这也许是众多位于山西的早期建筑的写照,因为数量众多,所以很多本来也应该给以珍视的早期建筑被冷落如此!回龙寺访客寥寥。
回龙寺是在2001年11月被到访的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文物建筑专业的师生所发现的,发现之后即进行了简单的测绘,并将测绘调研报告发表于2003年4月15日的《文物》期刊,自此,该建筑重见天日,吸引了专家们的目光,2006年5月25日列入第六批全国重点文单位名录;2012年至2015年,国家拨款约70万元对回龙寺进行了修缮。

修缮之前的回龙寺

修缮之后的回龙寺
回龙寺位于山西省长治市平顺县侯壁村浊漳河南岸,四周无其它建筑,回龙寺独立于此。寺庙除大殿外再无其它建筑,实在难以引起普通游人的关注。但是,在古建专家眼中,它却是一座现存早期建筑中具有重要地位的古建,那么,它究竟有哪些特别之处呢?
大殿面阔三间,进深四椽,不厦两头造(即清谓悬山顶),劄牵对三椽栿用三柱,因为内柱砌墙,所以看起来是一座前出廊的建筑。

源自《文物》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

山西平顺回龙寺测绘调研报告
重要的看点在枓栱,该殿枓栱为单杪单昂五铺作,但第一跳不是常见的华栱,而是一个实拍栱,栌枓之上不管是泥道栱还是华栱均为实拍栱。那么什么是实拍栱?实拍栱为栱头上不设枓件的栱,是一种原始栱件的做法,现存实物中实拍栱很少,该殿的实拍栱为所存不多的使用实拍栱的实例,这是该殿的价值之一!

源自《文物》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

山西平顺回龙寺测绘调研报告

看到该栱,熟悉古建筑的朋友可能会想到一个类似的做法,即同处浊漳河古建筑群的龙门寺西配殿,龙门寺西配殿为五代建筑,西配殿的枓栱中有个类似的做法,乍一看很像,但是西配殿栌枓之上是一个替木,该殿为实拍栱,作用相似,样子也像,唯一的区别是厚度,替木比单材略薄,实拍栱是一单材的厚度,这是它们之间的区别,可以把该殿的实拍栱看成是西配殿替木的升级版。相距不远,它们之间是否有传承关系?有可能。

龙门寺西配殿枓栱为斗口跳
该实拍栱无论是华栱还是泥道栱均刻作蝉肚形,比西配殿的替木装饰性更强。
华栱之上是昂,昂也特别,是枓栱的另一个看点!该殿的昂与真昂不同,也与宋后期出现的假昂不同,是一种介于真昂与假昂之间的做法。昂身下皮斫斜,与下面的实拍栱上皮紧贴,看似真昂,但上皮几乎为水平,与劄牵下皮紧贴,昂尾做成㭼头。这种昂应该是真昂到假昂之间的过渡,也是罕见的实例。

佛光寺东大殿的真昂

源自梁思成《记五台山佛光寺的建筑》

昂面中央起棱,昂嘴为五边形,当心间昂面微有弯曲,略呈琴面昂,而转角的几乎为批竹昂,从昂面也可以看到由宋代中期做法到晚期做法的转变。


昂上承劄牵,劄牵上为衬方头,组成一组完整的五铺作枓栱。
从做法看,回龙寺大殿的枓栱应该是宋中晚期之间的一种过渡做法,是现存早期建筑中一个罕见的实例,为我们展现了宋代中期到晚期之间枓栱的演变,也正因为如此,所以我认为将该殿断代为一座宋代晚期建筑更为合适。
梁架结构为劄牵对三椽栿用三柱,劄牵与三椽栿为平置对接,保留了宋代早中期的做法,迥异与宋代晚期上下承接的做法。劄牵与三椽栿在内柱交接处下置绰幕枋,绰幕枋外面做成蝉肚形,里面为㭼头。三椽栿加工粗糙,不似宋代做法,而北京大学做的碳14也证明这一点,应该是金元之际维修时所更换。
内柱与三椽栿上的驼峰共同托平梁,内柱柱头同样为栌斗承实拍栱,实拍栱之上平梁伸出以斗口跳的方式托平槫,这种平梁斗口跳承平槫的做法也极为罕见,是该殿另一个值得关注的做法。三椽栿背托平梁的驼峰造型优美。平梁上蜀柱、叉手承脊槫,脊槫下面有攀间枋。
殿内墙壁有清代所绘壁画,内容为《西游记》的故事,壁画上还有题诗两首。

整座寺庙找不到关于断代的任何资料,地方志书也没有寺庙的记载,只能通过建造手法与碳14等技术来做推断,通过碳14取样测试,柱子与昂等为北宋物,三椽栿为金元之际,壁画为清代。那么大殿的建造历史似乎清晰了,北宋建造,金元之际有过较大规模的修缮,清代又有修缮,并重新绘制了壁画。

现在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名录中将回龙寺大殿登记为金代,但是就上所述,该殿建造手法呈现出北宋中晚期的特征,将该殿定为一座宋代晚期建筑也许更为合适。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