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史海留墨|彭佑明:吴大澄创建南洲厅

 岚山诗话 2022-03-24

图片说明:吴大澄手迹

吴大澄创建南洲厅
○彭佑明

地处洞庭湖腹地的南县,1895年建置,始称南洲厅,治设乌嘴。越二年,迁署九都山。1913年10月,湖南都督府下令撤销南洲厅,改设南洲县。翌年6月8旦,根据内务部复电转令,将南洲县更名南县。说起南洲厅,还有一段来历呢。

1892年,湖南巡抚吴大澂(亦作澄)到任。几个月后,他对所了解的湖西之事深感沉重,尤其是那里命案叠出,没有专官管理。此时,他想道:那里古地域本属云梦泽。先秦时为沼泽平原景观,其古地域正处于赤沙湖畔。三国、晋、南北朝时,曾设有作塘县署。后湖区下降,长江分流入洞庭湖区,沼泽逐渐消失,仅有宋田山、明山、寄山、太阳山脉等地域隆起于湖区。唐宋时,湖区进入全盛期。明代中叶后,因荆江北岸堵塞渚口,北水干扰洞庭湖水系,经年泥沙冲积,水下三角洲生产并发育,山脉旁新淤洲渚陆续出水,到清代中叶,县境北部逐渐成洲。后至咸同年间,长江两次特大洪水,从石首藕池溃口处汹涌澎拜,一泻千里,滚滚南下,直奔洞庭,经十余年淤积,故淤洲更高更广。光绪初年,有远豪王乐山自率百人从四川啸聚于此,强居乌嘴下之南岸,呼曰南洲。此地洲渚因泥沙冲积,从此不断扩展,与华容、龙阳、安乡、沅江、常德等连成一体,因豪强竞夺,农民纷至沓来垦荒,各县均感偏僻未管,只得设由武陵县大龙驿巡检司暂管。因忙于一大堆的事务,只是口头向朝廷要员谈起过自己的设想:在那里设置县署,处理政务。不料,光阴以箭,日月如梭,不知不觉已到了1894年。特别是近两年来,那里争洲夺地,命案层出不穷,到了非设县署管理不可的地步了。于是,他提起狼毫笔,向清廷奏道:“洞庭西湖前因频淤成洲,地积田广,灾民趋利麇集,互相争占斗殴。禀请疆定界,设官专理。臣大澄到任后,查悉该南洲僻处西湖,地隶数县,虽经勘丈厘定界地,而建置设官等事,丞宜妥筹举办,以资控制”。随后,吴大澄令藩臬两司及善后局委员,会同沿湖巴陵(岳阳)、华容、武陵(今常德)、龙阳(今汉寿)、沅江、安乡等县,分途勘丈,将该县淤壤,划拨清楚,绘图造册。共计民田十三万三十亩七分三厘,官田八万九千二百五十亩四分八厘二毫一忽,芦田六万三千三百七十四弓九分六厘一毫七丝三忽。

在南洲厅治方面,吴大澄以请,分别换给关防印记,以胳信守,拟请铸拨南洲直隶厅通判关防一颗,南洲厅管司狱事巡检印一颗,南洲直隶厅儒学教谕印一颗。分别修建衙署、监狱,以资栖上办公。增添官员民壮8名,快役4名,禁卒4名,仵作1名,铺司8名,以供驱策。吴大澄将设立南洲厅的建置设官等事奏报清政府,获得了批准。1895年(光绪二十一年),南洲直隶厅抚民府在乌嘴正式成立。此前,吴大澄为府置设置地曾费了一番脑筋。原想将府署地选在今麻河口镇的北河口南湖畔的南平时,因南平村原是晋、陈时期的南平郡和作唐县治遗址,后来考虑离新淤起之地洞庭湖西宋田山东南一带,即今明山、华阁、青树嘴、乌嘴等处较远,不便于管理,便最后将府署定在乌嘴。南洲厅设立后,后委派陈国仲为新设南洲厅抚民通判,应征额粮全部如数拨归南洲厅,同时,设置学额。不久,又以乌嘴新淤之地太小,不利于发展扩大,复于1897年将南洲厅抚民府迁到九都山(今南洲镇),调毛隆章署理,接着大兴土木,创修衙门、学署、兵营、监狱,以资镇守。从此,“广袤几二百里,土人名之曰南洲”的地方,过去从江水横决而南,挟泥沙以沉淤积而渐次成洲的西湖一带,贫穷私垦、豪强争占、蚁集蜂屯、五方杂处、纳污藏垢、讼狱兹多的形情,得到了有效治理。这片曾经有着数千年文明史的古老而年轻的地域,首次有了新设的县级治所。

一百二十多年的光阴飞逝而去,南县县境已在吴大澄创建南洲厅的基础上有了扩展,南北最长处约53公里,东西最宽处约63公里,全县总面积约为1346.62平方公里,成为了洞庭湖区商品粮生产基地之一。

——作者生活照

作者简介:彭佑明,湖南省南县人。系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会员、湖南省作家协会会员,有《彭佑明文集》《彭佑明诗词选》《一代名将段德昌(与人合作》等公开出版。
提示:向上滑动页面即可浏览

岚山诗话编辑部:

主   编:恍若流年  顾   问:王声春、林泽祥

编   审:秋雨芬、邢小锋、郑香丽  主播团长:小薇

执行编辑:天涯一支剑  推   广:蔷薇下的幸福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