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真正自律的人,有这三个特点

 布衣粗食68 2022-03-24

01

自律的程度,决定了人生的高度。

网络上有句话是这么说的:“越自律,越自由。”又说“自律的边界就是自由的边界。”

由此可见,一个人自律的程度,往往决定了人生的高度。

现实中,很多人陷于“间歇性踌躇满志”,“持续性混吃等死”的状态,假装很努力地“伪自律”,骗得了别人,唯独骗不了自己,因为结局不会陪你演戏。

真正自律的人,也不是一天两天就做到了,而是有一个修行和成长的过程。他们一点点解除自己对外界的依赖,一点点打磨自我的学习力、执行力和自控力,功夫所成之时,便鹤立鸡群,与众不同。

02

真正自律的人,不会期待他人。

一位大德高僧曾说:“痛苦源自我执和法执,即对自己的执着和对周遭事物的执着。”

比如,人在职场,我们总是责怪领导太刻薄,同事太苛责,正是由于他们的强势和不近人情,才导致自己工作又多又累,这种被“打压”的感觉如同紧箍咒,让自己每天都无比压抑。

不少人为了“出一口恶气”,把所有精力都用在如何与人争斗上:手头工作,要出新出彩;汇报工作,要抬高自己贬低对手。处心积虑地应对每一件事,以至于生活中所有空间,都被愤懑、嫉妒和焦虑填充,没有分毫快乐可言。

久而久之,身心疲惫,健康状况每况愈下,竞争力也被无形中削弱了很多。

既然太过执着,反倒得不偿失。不如换一种活法:将自己从复杂的“争斗”中拉出来,不再人云亦云,不再跟随别人的“节奏”走,而是树立自己的目标,有条不紊地去实现。

如同晚清重臣曾国藩,30岁以前,他极其平庸。为了考取功名,他刻苦勤奋背书,终于得到一官半职。

但步入职场后,曾国藩没有了目标,整日吃喝玩乐,忙于应酬,内心却极度恐慌,不知道这样的日子有何盼头。

于是,他下定决心,制定修身、升职等一系列计划,不再让自己被周遭环境同化。

十年之后,他的修养、官职都如期得到了大幅提升,这便是自律的力量。

由此可见,真正自律的人,不管遇到的环境多舒适、多恶劣,都只会对自己提要求,而不会对他人有所期待。

当一个人表现出对周遭环境和他人不计较、不指责、不抱怨时,就如同“矛盾”中的一方,撤离了现场,想打也打不起来了。

把所有时间用来精进自己,这种行为本身,就是对他人无声地告示:我注定与你们不同。

03

真正自律的人,不去臆测他人。

时间最是公平,给予每个人都是同等的时间。

从生到死的这段日子里,有的人每一天都充满了欢喜和愉悦,他们看得到自己比前一天的进步,真心赞美不期而至的小确幸,让原本毫无意义的人生,被赋予了丰富多彩的意义。

当一个人开始好好爱自己,平淡生活的每一天都是好日子。

这,其实也是一种高级的自律。

现实生活中,太多的人,并不懂得“窗外的繁华,不是我的繁华”。而是极度渴求从他人的言行、眼神中找寻到对自我价值的认同、肯定和赞美。一旦对方表现出鄙夷、不屑或者是轻视,便觉得受到奇耻大辱,惶惶不可终日。

如同一篇小说中讲述的一个例子:

一位秘书将费尽心思写好的文稿送呈领导,原本是想着会得到表扬的。谁知,那天领导和老婆吵了架,心情很不好,看都没有看,就直接把文稿丢在了一边,气呼呼地说了:“我知道了。”

就因为领导一个不悦的表情和一句漫不经心的话,这位秘书在走出领导办公室之后,就开始了连绵不断地臆测:领导是觉得我文字功底太差劲,还是打心底里已经对我成见了?难不成要将我扫地出门了?

一顿胡思乱想下来,原本情绪高涨的秘书像霜打了的茄子——蔫了。这种忧心忡忡的情绪,让同处一个办公室的同事,都觉得压抑,回到家中,他更是带回了“愁云密布”,一家人都不敢大声说话。

而隔天,领导把秘书喊去,对他撰写的文稿大加赞赏,秘书又开始做起了升职加薪的“春秋大梦”。

身处繁杂的尘世间,人们每天都会接触不同的人、不同的事,如果总是“眼睛向外”,不断地臆测他人的想法,就不免被他人“牵着鼻子走”。当一个人失去了自我,哪里还会有自我主张、自我成长呢?

03

真正自律的人,不伤害他人

《次第花开》中写道:自律的动机是考虑他人的感受,不想因为自己的不当行为给他人带来伤害,让他人痛苦。

我理解,这种伤害,不是偶发矛盾,继而大打出手。而是“心存侥幸”之下,触碰到了他人无言的痛楚。

就如同曾经一篇很火爆的网络文章所写《不要随意打扰别人的幸福》:每个人所拥有的幸福都不尽相同。有些人的幸福,或许是别人不屑一顾的,但对于他来说,这已经就是全部。

文中举了个例子,一户人家为考上大学的孩子举办喜宴,一位客人在敬酒的时候,非要追根究底,孩子到底考上哪所大学。当得知只是一所很不起眼的专科学校时,他便非常不客气地取笑起来:“这也算考上大学?”

随着这位客人开始对这所学校“名不见经传”“很不入流”的一番介绍,原本喜气洋洋的气氛顿时凝固了,主人家脸上的笑容也僵硬了,但他们还是不得不挤出笑脸,继续向来宾们表示感谢。

这便是无心的伤害。看似“无心”,实则“有心”,因为他丝毫都不“自律”,只顾着自说自话,自我感觉良好,而忽略了他人的感受,没有半点“同理心”。

04

结束语:

生而为人,无法做到不与他人往来。在喧闹的人群中,与人保持友好边界,有能力享受独处的时光,就需要高度的自律。

“各人自扫门前雪,休管他人瓦上霜。”并不是冷漠,而是各自安好。彼此守住边界,才能长久地相处。

作者:如风轻似云淡。

您的幸福,我的祝福。

图片源自网络。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