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杨虎城遇害后妻不改嫁,长子婉拒彭德怀安排工作,5女皆不简单

 数字人生6688 2022-03-24
                 2021-03-28 15:53:48 来源: 豫史天涯  举报
0
分享至

1936年12月12日,发生了一件大事。在两位爱国将领“胁迫”下,国共达成了统一战线的目标。在那个饱受欺凌的年代,在日军的屡次挑衅之下,东北三省沦陷。面对日军的狼子野心,“一致对外”是顺应历史潮流的选择。


可是对于当时的国民党而言,宁愿放弃领土也要剿灭共军,又怎么会愿意合作呢?这时顺时代的两位英雄出现,张学良和杨虎城,展开了一场惊心动魄的“挟持”,给历史划上浓墨重彩的一笔。

纵观杨虎城的一生,敬仰他的气概,叹息他的悲壮。于乱世之中保持一颗晶莹剔透的爱国之心,他功绩斐然,名满天下。他遇害后,家人也受到波及,所幸子女们个个杰出不凡,也算令他欣慰。

传奇年代的传奇人物——杨虎城

传奇年代必有传奇人物现身。近代这个风云变幻的时期,无数仁人志士,一腔热血,他们文能安邦武能定国,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爱国。有一位15岁的少年,不满乱世社会,走上了匡扶社稷的革命道路


1893年杨虎城出生在一个贫寒的家庭。父亲参加反清组织被朝廷派人剿灭,看着父亲的尸体,这位15岁的少年更加坚定地走上反抗之路。那时的清政府已然呈奄奄一息状态,杨虎城顺势而为,组织农民反抗。

后来,杨虎城凭借一身正气在乱世摸爬滚打,已经有众多人手的他加入到孙中山呼吁组建的护法军。一名落魄的“寒门子弟”最终成为了年少有为的战将。他小时候家里穷,只上过两年学,勉强识得几个字,可是他懂道义,识大体,看得清中国需要的是什么。


他是孙中山的追随者,他认为“三民主义”就是他所向往的社会,所以他率领部下一直在向孙中山靠拢、加入、壮大。可惜孙中山先生去世后,蒋介石成了接班人,将这一宏伟蓝图生生撕碎。

杨虎城作为国民党的高级将领,他拒绝参与“清剿”计划,他不想自相残杀。面对国土遭人掠夺,竟然提出“攘外必先安内”的政策,这不摆明了要放弃部分国土,甚至寻求外界帮助下定决心“缴共”,杨虎城自然不愿做这等事情。


身居高位,手握重兵,实在是身不由己。在这种迷茫时刻,杨虎城会感到后悔吗?他还能看到那个期待向往的和谐社会吗?在那个时代,多少人抱着一腔热血报效祖国,势与外敌拼生死,却被迷雾般的政治斗争磨平了激情。

当年长达八个月的“西安围城”是多么惨烈悲壮的斗争,冯玉祥下了血本要拿下西安,杨虎城将军犹如镇城之虎拼死保卫,他的丰功伟绩足以彰显他的英雄气概


饮恨惨死,英雄永存

杨虎城一腔爱国之心,对蒋介石的内斗行为早已不满。从最初不服从命令调查自己队伍里的共党,到后来直接对蒋表示不认可“攘外先安内”的政策。蒋方等人对他也早有不满,不过碍于他的势力没有表现出来罢了。

后来在爱国人士的劝说之下,有两位爱国将领发动了震惊中外的“西安事变”,完成联合抗日的伟大目标。可自此以后,这两位将领在暗无天日的牢房里度过漫漫长夜。


杨虎城傲人的一生,他满腔热枕被监狱铁门束缚在狭小的空间里。不知他是否后悔过,原本一声令下号令千军万马,如今沦为阶下囚。并未做坏事,而是一心为国,让人不禁感叹世道艰难。

1945年,杨虎城还在黑暗的大牢里苦苦煎熬,听闻革命胜利的消息后,满心欢喜,终于能看到阳光了。谁曾想几年的等待后,满心期待的他却陷入了蒋介石的暗杀计划。

1949年,穷途末路的蒋介石方,表面上应广大呼声放了杨虎城将军,背地里已经做好了暗杀计划。当时共方几次三番想要搭救杨虎城,可是蒋方不会白白放掉一个筹码,看守十分严。蒋方打开牢门,放出杨虎城。


他出狱后,蒋介石紧接着安排手下以论事为由邀请他去重庆的“戴公祠”,黄昏时分,军队将这里团团围住,开启了一场暗杀。表面上大公无私释放爱国将领,背地里暗杀后面部毁容,怕被人认出,尸体就埋在大公祠旁。一代豪杰殒命于此

妻女的人生走向何方?

杨虎城决心走“胁迫”道路时,他不怕性命不保,是担心他的妻子张惠兰以及六个子女。其实杨虎城这一生有三个妻子,自己在外拼搏遇到的知己罗佩兰,漂亮大方,俩人互生情愫结为夫妻。


杨虎城兴高采烈把妻子罗佩兰带回家给母亲看时,才发现母亲在家里已经说了一门亲,女孩叫张惠兰。张惠兰听闻他是一名有胆有识的青年,便应了这门亲事。后来罗佩兰因病去世,杨虎城又遇到了他的第三任妻子谢葆真


西安事变之前,张惠兰一直带着杨虎城的孩子在乡下老家和他母亲一起生活。西安事变后,次子和幼女牺牲,三子早夭。最后和张惠兰一起生活的有谢葆真的四个女儿,以及罗佩兰生的长子杨拯民长女杨拯坤,她自己的孩子却因病去世了。


杨虎城死后,上有杨虎城母亲,下有六个孩子,张惠兰生活如此艰难也未曾想过改嫁。在她的悉心教育以及父亲的影响下,六个孩子在各自领域都有一番成就

小结:

大哥杨正民考进了延安大学,加入共产党成为一名优秀的军中干部,前途不可限量。彭德怀十分看好这位英雄遗孤,准备提拔他当参谋长,可他当时一心想搞工业建设,婉拒了彭德怀将军


长女杨拯坤13岁投身革命,后来在中央宣传部工作。次女杨拯美,考上中国人民大学,在甘肃进行祖国建设工作。三女儿杨拯英,一生从事父亲有关的研究,任杨虎城研究会秘书长。

四女儿杨拯汉,参加抗美援朝,为国尽心。五女儿杨拯陆,将一生奉献给了石油事业,在一次勘探时,遭遇危险,年仅22岁的她牺牲在祖国建设途中。


杨虎城以及他的子女们,把爱国主义精神刻在了骨子上,他们生来就有的信念是爱国。战争年代拿起枪炮保卫祖国,和平时期用尽一生投身于祖国建设,他们都是值得我们感谢和铭记的英雄。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