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觉得日子过得很快,日子又过得很慢。 朋友问我说,关在家里的日子,有没有特别有助于写作。因为心(wu)无(shi)旁(ke)骛(gan),而思绪纷飞、下笔如有神。 完全没有 = = 上周连做了四天核酸,上海还一直阴雨绵绵,在家天天看不到太阳,也不跟外界有接触,只有在出门做核酸的路上有一种放风的感觉。 途中会经过一个小区内部的小小公园,摆着几台“老年”健身器械,每天总会有三三两两的人栖息之上,要不就是在荡步,要不就是在单杠下拉伸,展现出了对健身的高度热情。 隔着黄色的围栏外,还会有沿街的小商铺们在摆摊卖蔬菜。第一天的时候,街坊们还是从围栏的缝隙里面使劲往外瞅,“小青菜有伐?芦笋好的呀,称一把~”。第二天的时候,贴心的大白已经摆上了一张长椅,还要负责协调秩序,“一次只能站两个人哈,大爷你慢点哎,可担心别摔了。” 站上长椅的时候,我有种热泪盈眶的感觉,啊我的番茄宝宝,西兰花乖乖。 拎着菜回家的短短路程里,我的耳朵伸得老长,听着隔壁的阿姨盘算着她的菜谱,楼上的爷叔抱怨这菜价怎么还涨了,小朋友高兴的蹦跶着的脚步,和终于放出来遛弯的小狗合上了节奏。 哒哒,哒哒,哒哒。 一直觉得上海人太多,吵吵嚷嚷得碍眼。真关在家里见不着人的时候,才发现我有多喜欢人。 人气儿,人情味儿,人和人擦肩而过的一阵风,人和人不经意对上眼神时的一抹笑。 题目取自我非常喜欢的一首诗。 有时我觉得,这一波疫情,就像一场巴山夜雨。这场雨下得突然,来势汹汹,把我们的脚步都拘住了。 “君问归期未有期”。 从刚开始,不以为然的心态。到过了2天的略微焦躁,到又过了2天的习以为常,到又过了2天的苦中作乐,到又过了2天…… +2+2+2+2*N,我们在一样漫长的等待里磨平了性子,甚至开始觉得关在家里的人,和已经放出去的人,或许没有什么区别,只不过一个关的地方小些,一个关的地方大些、物资充裕些。 我们一样怀着上上下下、来来回回的心情,在等待着重逢的那一天。 和相爱的人重逢,和挂念的人重逢。 和怨恨的人重逢,和素昧平生的人重逢。 “却话巴山夜雨时”。 你可能已经隐约意识到了,我们一起经历了个多么大的事。这场雨洋洋洒洒的,眷顾了我们中的大多数人。 有些人被淋了个扑头盖面,费了好些工夫才把自己烘干。 大多数人是被淅淅沥沥地湿了头发,一路小跑着躲开。 还有些人是在外头给大家打着伞的,我们不认得他们,我们彼此互相也放不全,但我们因为同一个话题而熟稔起来。 “可多亏了他们呢。” “我闺女在那儿呢!瞅着没?晚上回家给她加肉吃,这两天可辛苦了。” “谢谢你帮我打伞呀!” 去年10月份的时候,我特别乐呵地买了去成都的机票,抢到了我家偶像李宇春的演唱会门票,计划着从成都去阿坝一条线看美不盛收的秋色。 因为疫情而取消行程的时候,我内心的沮丧和今年3月的滇藏行取消,是一样一样的。 但现在回想起来有一个moment让我印象很深,李宇春拍了一个视频,讲她在筹备演唱会期间的快乐,因为取消而带来的沮丧,在过去的两年里不断反复过的,筹备、取消、又筹备、又取消,啊终于演唱会海报都发了、门票都卖了,然后又取消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