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煮酒论史]简述明初三大治世之洪武之治

 一林冷月图书馆 2022-03-24

文图/五光十色   2022-03-23 00:02:49

一、洪武之治

洪武之治是明太祖朱元璋在位31年间所创造的太平治世,朱元璋介于幼年对元末统治的痛苦记忆,在位期间励精图治,发展生产,与民修养生息,改革官制,整顿吏治,打击元朝残余势力,为中华民族的繁衍生息做出了彪炳史册的贡献。 


  元朝统治是中华民族历史上最黑暗的时期之一,元朝推行种族歧视制度,残酷剥削压榨底层百姓,致使民不聊生,天下大乱。明朝建立后朱元璋介于元朝快速灭亡的教训,与民休息,修养生息,不违农时,为百姓的生活,生产创造有利的环境,生产迅速恢复,人民生活富足。朱元璋改革官制,在中央废除丞相制,加强皇权,地方三司分权,便于皇帝总揽大权,保证朱家王朝长治久安。另外严格整顿吏治,警戒各级官吏要廉洁奉公,勤政爱民,不可剥削压榨百姓,严厉整治元朝留下来的糟糕吏治。推行分封制,分封诸子为诸侯王,派遣将领打击各路分裂割据势力,北伐元朝残余势力,统一全国,对外发展与各国的友好关系,极力恢复中华宗主国地位,永乐年间出现了万国来朝的盛况,为中华民族的继续向前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

众所周知,在元朝末年,各地战乱不断,所以,对于深受战乱之苦的朱元璋,在登基称帝后,也非常重视民力的恢复。根据《明史》等史料的记载,在朱元璋时代,国家黄册用来征收田赋的土地,高达850万倾(洪武二十六年)。对此,在笔者看来,这意味着元朝末年流离失所的百姓,逐渐拥有了耕地,这无疑促进了明朝农业生产的恢复。同时,对于明太祖朱元璋来说,还解除了元朝时期工商业对工匠的束缚制度,解除了唐宋元三朝佃农的卑下地位和生死惩罚由主人主宰的命运。而这,无疑是具有进步意义的事情了。

为了彻底解决元朝的残余势力,朱元璋从明朝建立开始就不断北伐。1369年(洪武二年),明军追击北元残余势力,俘虏丞相脱火赤以下一万余人,北元皇帝逃到漠北几百里外。1370年(洪武三年),明军再次北伐,于沈峪口大破元军主力王保保,俘虏文济王以及国公阎思孝、虎林赤、察罕不花、韩扎儿等十万余人。1387年(洪武二十年),明军越过长城,轻骑雪夜奔驰,偷袭元军大寨,最后在蒙古捕鱼儿海大败元军,俘虏北元残余势力八万人。蒙古从此一蹶不振,分为鞑靼、瓦刺、兀良哈三大部。对此,在笔者看来,正是因为朱元璋在位时,重创了北方的游牧民族,这也为明朝初期的盛世出现奠定了良好的基础。换而言之,如果像宋朝时期一样,频频遭到游牧民族的袭扰,这无疑会导致国力上的巨大消耗。总的来说,在明朝初期经过朱元璋的的努力,社会生产逐渐恢复和发展了,国力迅速增长,因其年号为“洪武”,所以史称洪武之治。


  洪武之治(是大明王朝开基立业的时代),为明初三大治世之一,为永乐盛世,仁宣之治打下了坚实基础,为明朝276年的基业成功奠基。

本帖内容来自天涯论坛>煮酒论史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