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疫情,暴露了北京上海深圳的真实面目

 达成书藏 2022-03-24

图片

Mar.

23

让我们一起静待来日的春暖花开吧!



图片

真藏不住了!

疫情这面放大镜,曝光了中国一线城市的真面目。

01

今天看北京的新闻,让我有个感想——

如果有投胎这回事,下辈子我一定会精准避开北京。

不为什么,就因为这里的小孩,真的是全中国最上进的群体之一。

看看最近的疫情吧,一名确诊阳性的娃,周末上了游泳钢琴课外班!

他的同学有去学打篮球,学弹钢琴,还有学练滑冰和排英剧……

不把厉害的培训班都上过一轮,你都不好意思说自己是北京娃。

图片

不过也因为频繁进出培训机构,大大增加了流调难度,学校直接发了通知,上过任何线下培训班的都别来上学了。

往班里一瞅,零星几个孩子看起来好笑又心疼。谁严格落实“双减”政策了,一目了然。

图片

今天看深圳的新闻,我有另一个感想——

这辈子如果要创业,我一定选择到深圳做老板。

深圳这波疫情从春节持续至今近两个月,但它紧咬牙关,不轻易“封城”。

然而,3月13日,深圳发布通知,公交地铁停运,社区小区封闭式管理……本周将进行三轮全员核酸检测。

这是新冠疫情两年来,中国第一座“慢下来”的一线城市。

深圳打工人,异常顽强。

有网友总结他们的一天:

1.排队做核酸

2.去公司搬电脑回家

3.收拾行李去公司

4.抢菜

5.买电动车

6.转发谢霆锋

7.被地震晃醒

现在,对深圳人来说,电动车去不到的地方,都是远方。

图片

有的人连夜购买电瓶车。不为旷工找理由,要为上班找办法,爬都要爬回去!是深圳打工人的自觉。

图片

(图源自微博)

有的外卖小哥,把被子绑在了送餐摩托车上,走到哪带到哪。

图片

大批打工人拖着行李箱,不是去抢购米面粮油,而是跑回公司拉电脑,开启远程办公。

图片

图片

图片

全世界可能就只有深圳,是封城前第一个反应为跑回办公室拿电脑拿资料,硬生生导致道路堵塞的城市。

图片

图片

这一波疫情,让北京补习娃、深圳打工人站在聚光灯下。

而上海这边,则是另外一个群体:医生。

根据上海发布3月14日下午的通报,六院急诊室医务人员确实发生了肢体冲突。

图片

具体细节我就不展开了,反正你也知道。

总而言之,这些事情竟然会发生在上海,真是令人难以想象。

以“神话”著称的上海医护人员,似乎是第一次以这样的面貌进入众人视野。

北京、深圳,都是中国城市的标杆,每座都是一两千多万人口的超级城市,企业机构单位的种类和数量如汪洋大海,群体数以万计,是一个非常丰满多元化的生态。

但在北京,是补习娃上了热搜。

在深圳,是打工人上了热搜。

在上海,是医生上热搜。

为什么会如此奇特?

琢磨了大半天,我恍然大悟,这可不就是中国一线城市的各自的底色和个性嘛。

02

在北京,大机构数不胜数,聚集了全国最多最厉害的牛人,随便掉下块砖头,都能砸到一个研究生……

这里最核心的,是关于阶层的问题。

我们说下一代是最好的投资。那投资的目的是什么呢?

是财富和地位。

只有把孩子变得更加优秀,自己的阶层才不会跌落。

为了维系自己的体面,孩子还在肚子里就已经为他铺好了道路。

精英父母是这样,对于普通中产也会这样。

毕竟,一个北京中产,在孩子的补习班里认识的新家长,随随便便就可能是履历刷爆的“牛人”。

什么外企高管、互联网大厂的高管、科研机构的负责人、常春藤高校的博士生……

没有别人家的孩子,只有别人家的父母。

当家长群里都是这些上了百度百科的人,自己怎么可能沉得住气不鸡娃?至少样子得做起来对吧。

如果说那一栋栋耸立着的密不透风的高墙大院,是不同阶层之间的鸿沟。

那么想要翻越这堵墙,教育是成本最低的方式。

所以,鸡娃成了一场上上下下的全民运动。

学历崇拜,几乎是很多北京人的迷之信仰。

由此,承载了家庭希望的补习娃,就成了北京城备受瞩目的角。

但凡有一丝风吹草动,都能引起大家的巨大关注。疫情下更是如此。

03

如果说,帝都承载了中国精英阶层的所有梦想。

那深圳,则承载了中国“屌丝们”的所有梦想。

深圳可能是中国最不看重学历的城市。

深圳的大学学历占比仅有28.85%,就连呼和浩特、郑州都能把深圳甩在身后。

图片

在搞钱面前,深圳人英雄不问出路,言必称“我发现了一个赚钱的……”

图片

深圳小学没毕业的原住民,赶上一个普通城中村的拆迁,一夜之间就能翻身成亿万富翁。

哪怕投胎技术失误,错失了躺赢成为亿万富翁的机会,但在深圳,一个高中毕业生搞钱的野路子比博士还多。

比如做老板。传言“深圳每5个人里就有1个是老板”,这个传言是真滴。

深圳的创业密度连续7年排全国城市第一。

截止2021年6月底,深圳共有商事主体366.4万户,常住人口1756万人(实际管理人口超2000万)

图片

不想当老板的打工人不是合格的深圳人。

比如炒房,深圳是中国楼市杠杆率第二高的城市,远超北京、上海。

央广网都曾报道,深圳炒房客100万变成5000万只用2年。

还真是“给我一个杠杆,随时就能撬动房价”。

图片

在未富之前,深圳人连爱情都可以不需要!

这座中国全国最年轻(平均年龄32岁)的城市,单身率(77.23%)高居全国第二(知道你好奇第一是谁,海口)

图片

打工人,就是深圳这座城市的主人。

如果说北京的鸡娃,是保住下一代不向下滑落。

那么,深圳最拼打工人,是为了自己这一代能向上突破。

疫情,不过是曝光了各自的底色罢了。

04

如果说深圳的底色是草根的话,那么上海则是精英。

上海的医护,其实就是专业人士的代名词,是民众最信赖的科学精神的代表。

一场疫情火了一个张文宏,也让华山医院增添了许多热度。

殊不知,华山医院或者说上海,还聚集了全中国许多顶尖医疗专家。

在最高级别的防疫难度下,科学、精准、专业,一直是上海抗疫模式的精髓。

这种对于专业服务精神的信赖,是上海百年来发展的底色。

从过去跟外资企业打交道需要精通英语和国际规则,到后来对外开放需要学习更多法律和贸易知识,上海一直都在培养专业的服务型人才,来给庞大的外资经济和总部经济提供事无巨细、体贴周到的落地支持。

上海人对高大上的工作环境情有独钟,甚至可以称得上是偏爱。宁愿降薪1000块,也要到上海最好的写字楼上班。

要想维持这种有腔调的生活、追求品质的状态,必不可少的就是专业服务。

专业服务,听起来是那套高大上的话术,其实说白了,就是百年前“买办文化”演变而来的“高端打工文化”。

一大堆衣着靓丽的社会精英,在专业的领域做专业的事情,给予专业的服务,让中国经济第一城这个庞大的机器,能够顺畅的高效的运转起来。

它们是这座两千万人口的城市,必不可少的高端齿轮,或者说一个塔基。

如果说深圳草根打工人,抱上电脑主机是最后的倔强。

那么上海精英打工人,拎起自带杯到楼下manner接咖啡,则是最具上海味的画面。

“专业人士”不代表上海上热搜,又会是谁上呢?

05

一线城市中还有广州。这里确实没有那么多人为了财富和地位而终日劳累奔波,烟火气反倒成了底色。

广州的疫情主角是谁?

我的脑海中最快想起的,是那位75岁每天到茶楼喝早茶的阿婆。

懂得享受,休闲悠哉。

千年商都果然是最接地气的一线城市。

张文宏说,这波疫情是一次倒春寒,春天必将到来。

让我们一起静待来日的春暖花开吧!

上海,失控了?

图片

最近全国疫情再次蔓延,其中最为瞩目的就是上海这个优等生也破防了。

我不是沪黑,也不是沪吹,今天就来给大家捋一捋上海疫情为啥也会失控的问题。

—01

上海疫情失控的原因

自2020年新冠疫情爆发以来,我国基于外防输入的原因,陆续关闭了大部分境外人员入境通道。

但是,中国这么大一个国家,全部关闭国门是不可能的,光是留学生回国就是一个庞大的刚需。

所以,在少数城市还保留着入境的通道——也就是说,一线城市就为全国承担着外防输入的主要压力。

给大家一组2020年的境外人员入境数据(数据来源于国家统计局):

上海:128.62万人次;

北京:34.1万人次;

广州:209.73万人次;

深圳:120.06万人次。

从上述数据可以看出,承担境外人员输入最大压力的城市是广州、上海、深圳,北京压力都要小得多。

广州稍微有点特殊,广州其实是通过向周边城市分流隔离入境人员做到2020年接待209万人次——相当于半个广东省一起来承担。

而深圳主要接收香港入境人群,在香港疫情爆炸之前,同样是接收上百万入境人群,深圳压力还没有上海大。

所以,承担国际入境人群压力最大的还是上海,2020年民航国际航班35%都是落地上海。

图片

浦东机场

北京因为是政治中心,承担的压力都比其它一线城市小得多,至于一线城市之外的省会城市,2020年入境人次还要少一个数量级,比如2021年疫情破防的南京,2020年入境人次只有16万。

上海一年入境128万,平均每天就是3500人,每个人要隔离14天,上海光是要准备的隔离房间就要49000间,考虑到入境人次不会严格按照平均数,所以,上海要准备的隔离房间应该在5万间以上!

我们假设一个隔离酒店平均有200个房间,5万个房间就是250个酒店而已。上海是国际大都市,血很厚,正常情况下拿出250个酒店不是多大的问题。

但是新冠疫情对隔离房间有特殊的要求,这就是酒店的通风管道要有过滤分隔设施——这点要求就要淘汰大部分酒店。

从2020年到2021年,上海接待了200多万境外人员入境,整整2年时间,上海面对数百万境外人次的输入性疫情压力竟然将接机、运输、隔离等等所有环节都做得滴水不露,优等生实至名归。

图片

那么,这一次上海为啥又破防了呢?

因为香港!

香港这一轮疫情爆炸,将中国几个一线城市(包括深圳)优等生全部带到了沟里。

香港疫情爆炸,然后就有大量人员强烈要求回大陆。

香港最便捷的入关通道就是走深圳,但是深圳压力也很大,没办法只能让上海来帮忙分担港人的入境压力。

上海很大方,每周除了周日,周一到周六都增加香港直航航班,这就需要增加更多的隔离酒店。

然后锦*集团就主动站出来,提出旗下有一间华*酒店本来要重新装修的,现在暂时不装修了,可以做隔离酒店。

但是,这个华*酒店建造时间比较久远,酒店管理者也不了解酒店的通风系统是全建筑一个通风道,没有做分隔过滤设施。

结果华*酒店投入使用之后,港人里的阳性患者通过通风道传播病毒,这些病毒就传播给酒店前后台工作人员。这些工作人员因为没有与隔离人群接触,完全不知道自己已经感染,还是该上班上班,该坐地铁坐地铁,无意中就传播开了。

后来是在做固定核酸检测时,发现华*酒店的人阳性有点多,就让防疫部门来做全环境检测,一查不得了,环境检测到处呈阳性,这才知道出事了!

图片

这个事如果要较真,当然是防疫部门有管理疏漏,一个隔离酒店连通风系统是怎么个情况都没搞清楚就贸然投入使用,挨板子不算冤枉。

但实事求是地说,上海每年承担着接待一百多万人次(差不多是全国入境的20%)的境外输入压力,相关防疫人员不眠不休连轴转了2年多——直到再一次压担子增加香港入境航班才出现一个重大疏漏,客观上我个人还是很理解的。

是人就会有疏漏,就会犯错误,上海为全国其他城市人员入境硬抗了2年多,不能因为这一次疏漏就冷嘲热讽,一棍子打死。

其实,就算是华*酒店出现疏漏,上海也不至于破防。过去全国其他城市也出现过零星境外输入性疫情,但是为啥其他城市就能迅速扑灭疫情呢?

—02

上海防疫模式新试点

全国其他城市出现零星疫情之后,大概就是靠着三道防线来控制。

第一道防线,立刻启动大规模流调,根据确诊患者行动轨迹找出传染源,从而建立确诊患者、密接人群的闭环管理;

第二道防线,根据确诊患者行动轨迹,对相关区域进行大规模全员核酸,同时关闭这些区域的服务型场所、学校、幼儿园,防止疫情扩散与传播;

第三道防线,对确诊患者行动区域覆盖的人群健康码升级为红码,限制这些人群进入公共场所。

这三道防线环环相扣密不透风,确实是我们通过2年防疫总结出来行之有效的组合手段。

问题是,上海并不愿意简单复制这套防疫模式。

为什么?

中国动态清零策略搞了两年,是全世界最为成功的防疫模式,也吃到了一大波防疫红利,但是到了2022年情况渐渐发生了变化。

首先是西方国家在加速进入“群体免疫”,这是拿人命换时间,然后病毒经过两年迭代变异之后,毒性也在逐渐降低(这个问题我们后面来讲)。

所以,一旦西方国家实现“群体免疫”,它们就能打开国门重新融合。假如中国这个时候还是执行过去的防疫模式,死死关上国门,届时中国反而会成为世界的孤岛。

图片

所以,进入2022年之后,客观上也需要我们升级改进防疫模式,一方面减少防疫管控带来的民生代价,也就是尽量减少对老百姓生活的干扰;另一方面也要为未来打开国门做准备。

所以,今年初有两个很明显的信号。

信号一,中疾控流行病首席科学家曾光提出,我国防疫政策可能会出现变化。

信号二,国家民航局发布规划,计划在2023年国际航班逐步恢复正常(在2022年之前,国际航班已经压缩到过去的5%以下)。

在这样的背景下,由谁来率先试点,在防疫模式上趟出一条可行的新路子呢?

当然是防疫优等生上海!

图片

中国防疫决策大致是这样的模式,大的决策是中央定,具体的防疫决策是地方卫健委来做。雄心勃勃的上海一直在为升级防疫模式承担着巨大的风险。

今年上海就有专家公开提出来,我们(上海)的防疫模式每天都进步一点,更精准一点,通过不断升级,最后不知不觉达到可以打开国门并且对民生影响可以忽略不计的程度。

所以,在这种情况下,上海放弃了其它城市行之有效的防疫模式(对民生影响太大),替而代之的是一套更为“精准的”动态清零模式。

那么,上海版的更为“精准的”动态清零模式是怎么做的呢?

先上官方版通稿:采取更加精准有效的防控措施,做深做细流调溯源和检测筛查工作,科学精准划定密接、次密接、高风险筛查“三层防护圈”。

可能一般人对这个官方版通稿有点模糊,下面我们具体来说说上海是怎么做的。

在发现确诊或无症状感染者之后,上海流调人员将通过走访、反复查看在同一时段同一地点的监控回放等方法,把确诊/无症状接触过的人(即密接)、跟密接接触过的人(即次密接)、跟次密接接触过的人(即高风险筛查)都尽可能地找出来。

然后,密接和次密接拉去酒店集中隔离14天+天天测核酸;高筛先居家两天+上门测两次核酸,之后可外出但需要在第7天和第14天去指定地点再测两次核酸。

如果密接、次密接乃至高筛在此期间新确诊/无症状感染,那就以这个新确诊/无症状感染的人为起点,重新识别一轮密接、次密接、高筛,并执行相应的隔离/管控政策。

简单的说,上海模式就是希望通过精准工作,最大程度缩小高风险区范围,最大程度缩小密接与次密接的人群范围,从而让防疫付出的民生代价最低。

正是在这样的思路指导下,上海才会出现全国瞩目的最小中风险区案例——仅仅只是一个奶茶店而已,奶茶店周边商铺都没事。

图片

划为中风险区的奶茶店

同样,到过奶茶店的客户也不会简单一刀切都划为密接人群,而是防疫人员反复观看视频监控,只要到奶茶店人群一直佩戴口罩就不算密接人群,中途取下口罩就算密接人群;对于次密接人群同样如此划分。

这就是上海版“采取更加精准有效的防控措施,做深做细流调溯源和检测筛查工作,科学精准划定密接、次密接、高风险筛查“三层防护圈””的含义。

说实话,我个人对上海这种精准防疫模式还是很欣赏的,但这个世界永远是成王败寇,上海疫情不破防,那就是中国防疫的标杆,破防了舆论场就嘘声一片。

客观上讲,上海这一次疫情破防属于运气有点背。

华*酒店成为传染源这是管理疏漏,在发现华*酒店出事之后,上海还是坚持过去的精准防疫模式,没有第一时间启动大规模核酸,没有第一时间大规模关闭服务场所,结果病毒传播的速度跑赢了上海的流调速度。

3月10日,上海有患者自己到医院核酸检测确诊,这说明,已经有传播源跑到流调圈以外去了,这就是疫情失控的典型特征。

没办法,上海只能回头来走老路——学校、幼儿园大规模停课,大批服务型场所关闭,启动大规模核酸。

可惜!

—03

全国防疫政策的变化

上海、深圳这一波疫情破防,代价是昂贵的,它不但导致深圳准封城、上海准封闭,经济损失惨重,更为悲催的是,一线城市的疫情已经逐渐扩散到全国其他城市,让疫情形势再次严峻起来。

但是,在全国疫情形势再次发酵的同时,中国防疫政策悄悄出现一系列变化。

3月11日,国家卫健委宣布,新增新冠病毒抗原检测,居民可以自行购买检测盒。

图片

也就是说,老百姓未来可以购买检测盒自测,这个目的就是弥补目前只能是单一核酸检测手段的不足,发动群众,让群众也可以自己购买检测盒检测。这个举措对于医疗资源匮乏的县城、乡镇、农村地区有重大意义。

紧接着,国家第九版新冠诊疗方案正式发布。

图片

这个新版的新冠诊疗方案出现以下几点重大变化。

其一,过去确诊患者都要收到定点医院治疗,现在则要求轻症患者集中隔离管理即可,也就是说,国家权威认定,当下的新冠病毒毒性已经大幅度降低,轻症患者已经不需要入院治疗,只需要隔离起来不传播即可;

其二,调整了新冠患者出院标准,关键的CT值由过去的40降为国际标准35,也就是说,国家默认CT值大于35就没有传染性;

其三,过去出院后还要继续14天集中隔离管理,现在改为7天居家隔离观察即可;

其四,国家食药局新增两款抗新冠病毒的药物。

以上措施代表什么含义呢?

首先,动态清零这个基本策略不能变,守住不发生系统性大面积疫情是底线,毕竟出现香港那种疫情爆发的现象是无法接受的;

其次,具体防疫策略开始做调整,居民可以买检测盒自测,轻症没有必要进医院,实行集中隔离即可——这个措施主要就是给老百姓打预防针,现在新冠病毒毒性已经大大降低了,不要一出现症状就跑医院,对医疗资源进行挤兑;

重症出院标准也开始降低,出院后管理措施也适当放松。

总体来说,国家已经开始为打开国门做准备了。

当然,我们也是在探索一种具有中国特色,不出现疫情规模性反弹同时对正常经济生活影响最低的防疫策略——在这个意义上,上海敢于承担风险,勇于探索更为精准的防疫模式是非常值得赞赏的。

图片

从历史经验来看,几场席卷全球的大流感一般也就流行2年多左右,病毒多次迭代毒性下降是自然规律,当下的新冠疫情已经流行2年多,现在差不多也是强弩之末。

中国已经与新冠病毒战斗了两年多,并且交出全世界最为靓丽的答卷,在新冠疫情之后,期待我们再能交出最优秀的经济复苏的答卷。

难为了上海,也成全了上海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吉林4天确诊超5000例!我最不想看到的一幕,还是发生了……

图片

吉林疫情大爆发。

3月14日,新增确诊3076例。

3月15日9时至24时,新增确诊1139例。

3月16日,新增确诊742例。

3月17日0时至8时,新增确诊246例。

图片

这个数据真的惊人。

哪怕2020年疫情初发,单日新增3000+,也是极其少见。

但在两年之后的今天,它就是发生了。

原因众多,这里不多提。

总之,摆在所有人面前的,又是一场硬仗。

3月14日,军令状下来了:

“吉林市力争一周实现社会面清零。”

 图片

这之于吉林,是一个定心丸。

是希望,也是反击战的号角。

它意味着,全国上下,万众一心,将一起伸出援手,去攻下这个难关。

但之于医护人员,又一个夜以继日、晨昏不分的决战周开始了。

白衣执甲,再度上阵。

逆行出征,风雪兼程。

你问他们是谁?

他们说:中国医护。



图片
 
这几日,吉林天寒地冻,疫情期间再降暴雪。
 图片
 
雪片如刀,寒风肆虐,人人关门闭户。
 
图片
 
白衣医护们却暴露于酷寒中,日以继夜、全力以赴地取样、核查、治病、救人。
 
将万民安危当已任,将吉林疫情当战场。
 
无怨言,不退缩,有担当。
 
因为防疫十万火急,防疫人员,一旦上场,就成战士。
 
吃饭?顾不上。
 
上厕所?干脆不上。
 
他们穿上纸尿裤,实在憋不住,就一边工作,一边方便。
 
但还是不抵事儿。
 
纸尿裤承受不了一整天的尿液,溢了出来,一动就顺着腿往下流。
 
图片
 
腿,泡透了。
 
图片
 
棉裤,浸透了。
 
流下来,渗进鞋里。
 
图片图片
 
于是整个人的下半身,都被尿液包裹。
 
那种感觉,一细想,难受至极。
 
加上东北气温多是零下。又湿、又冷,煎熬备至。
 
挨到回家,一看,鞋子被尿泡到的地方,全是冰碴。
 
图片
图片
 
这就是他们的工作日常。
 
他们一面抗疫,一面抗寒,还要一面抵御种种生理极限。
 
多管齐下,太过不易。
 
3月12日。长春。
 
一名防疫人员,在雪地中吞下一碗饭。
 
图片
 
没有桌子,就将覆了厚雪的引擎盖当桌子。
 
他匆匆扒了几口,无暇讲究其他。
 
水?没有条件上厕所,直接不喝。
 
汤?也不喝。
 
有旁人说:“要不找个不下雪的地方吃吧。”
 
“不用,吃一口得了。”
 
图片
 
吃饭之于我们,是享受美食。之于风雪中的他们,只能称之为果腹。
 
风卷残云,吞完几口,又飞速回到岗位。一干,直到夜深。
 
3月10日,依然是吉林。
 
“大白”们席地而坐,整理大批核酸试管。
 
此时,已经是深夜。
 
图片
 
和其他防疫人员一样,他们一天滴水未进,也没上过一次厕所。
 
录视频时,灯火已阑珊。
 
一个防疫人员说:“现在还没完事呢,还得两小时。”
 
图片图片
 
寒夜中,他们几点才能回家?
 
没人问。
 
他们回家时,是否倦怠到眼睛都睁不开?
 
也没人管。
 
我们只知道,有许多医护人员,累得直接倒在现场。
 
2022年,3月9日,吉林延边汪清。
 
有一个“大白”累到直接晕厥。
 
图片
 
目击者说:

“我就看见对面楼上的那个人(防疫人员)往后退了两步,然后咣一下就倒下了......”
 
救人的人,先倒下了。
 
图片
 
医人的人,也成了病人。
 
图片
 
这种巨大的压力,超强的负荷,常人无法想象。
 
整个城市的防疫,都要他们扛起。
 
成千上万人的健康,都要他们防护。
 
他们谈何容易。
 
基辛格说:

“中国人总是被他们之中最勇敢的人保护得很好。”
 
但这些“最勇敢的人”,也是凡人,是别人柔弱的女儿,被宠爱的儿子。
 
此时却以肉身去与病毒搏斗,与疫情硬碰硬。
 
疫情之下,新增的每一个病例,落下来,就成为一座山。
 
被山压着的,不只是患者,也包括医者。
 
不只是普通人,还是无数志愿者和防疫工作人员。
 
他们被裹挟在时代中,二话不说,跟随前去。
 
图片
 
北方有疫,幸而有医。前有千险,万死不辞。
 
但我们没想到的是,比感谢更先到来的,是伤害。
 
就在前两日,吉林,船营区。
 
一名防疫检测点的防疫人员,突然遭到暴打。
 
图片
 
打人者,是一个20多岁的青年。
 
图片
图片
 
这年轻人下楼检测核酸,没手机,也没身份证。
 
这无法识别身份,无法进行核检。
 
图片图片
 
工作人员要求对方出示。
 
图片
 
但该男子转身后,开始辱骂。
 
图片
 
一路脏话,气焰嚣张。
 
图片图片
 
就在此时,令人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
 
该男子走了几步后,一个转身,急冲过来,踹向毫无防备的防疫人员。
 
图片
 
防疫人员当场脖子动不了了,之后倒地,迟迟无法站起。
 
图片图片图片图片
 
此类行径,真的令人寒心。
 
就因为没有给你行方便,就因为没有违反规则对你进行检测,就因为没顺着你......
 
你就暴力相待?!
 
何至于如此!
 
但类似事件,在防疫人员的工作过程中,真的不少遇见。
 
还是这几天。

吉林省吉林市,一名老太不戴口罩,强行出行,防疫人员劝阻,老太怒气冲冲,大肆骂人,一边强冲防疫卡口。
 
图片
 
不举了,再举例下来,心里哀伤。替防疫人员不值,替普通人丢脸。

我们以为,医护人员处处受尊敬。但不是的。

在他们的日常工作中,什么人都会遇见,什么事都会遭遇。
 
而他们没有办法,只有接受,只有吞忍。
 
来自民间的不理解,不配合,还不是最为寒心的。
 
最寒心的,是大规模网暴。
 
吉林疫情爆发后,整个吉林甚至东北,成为网络喷子的炮火焦点。
 
有一种怪诞的言论是:武汉,是中国的武汉;吉林,是东北的吉林。
 
还有人直接放狠话:
 
图片
 
这样赤裸裸的偏见,不遮掩的歧视,明晃晃的地域黑,谁能受得了?!
 
偏见与歧视之下,吉林人所做的,都看不见了。

吉林医护人员的付出,都被一笔勾销了。
 
但大家都忘了——
 
2008年汶川地震,捐出近6亿的,是吉林。
 
图片
 
2020年疫情,马上捐出500吨酒精、100万斤优质吉林大米、调用ECMO设备48小时内运往武汉、大批医护人员在请战书上摁满红手印的,是吉林。
 
图片
 
2021年,河南雨灾,马上组织支援河南防汛抢险队伍出发的,是吉林。
 
捐款,捐物,派遣精英队伍。
 
它在每次灾难面前,从没怂过,也从没输过。
 
吉林人不会来事儿,但吉林人从不误事儿。
 
它可能不会说大话,但并不代表,吉林不会做实事。
 
哪怕面临多年以来的网暴,但事来了,该上就上,不管其他,这就是吉林人的实心肠。
 
3月13日,吉林长春。
 
图片
 
一个核酸检测现场,出现突发情况,一名老人晕倒在地,情况不明。
 
一个医务人员二话不说,马上对老人心脏按摩,进行心肺复苏。
 
图片
 
此时,正是吉林每日病例飙涨的时期。
 
人人都可能是阳性,老人更是高发人群。
 
在核酸检测点工作,稍不留神,就会感染。
 
摘口罩,已是大忌。
 
如果人工呼吸,几乎就是以命相搏。
 
图片
 
但这个医务人员没有丝毫犹豫,果断摘掉口罩。
 
跪在地上,俯身,对老人进行人工呼吸。
 
图片
 
顾不上可能被感染,也管不了如何顾全大局。
 
对她而言,救下老人,才是当前第一要事。
 
这就是医者仁心,大爱无疆。
 
和平岁月里,真正的英雄,往往不是以一己之力拯救世界的超人,而是在平凡的岗位上,令人性闪光的普通人。
 
比如医护人员。
 
他们可能依然会被误解,依然被辱骂,但疫情的路上,他们始终不会退场。
 
这是使命。
 
他们冲锋陷阵,诛杀病毒,不管身后是非,不问回报,甚至不论生死。
 
“挟一往无前之志,具百折不回之气。”
 
他们会留下名字吗?不会。
 
他们图什么?仁心。
 
人民日报说,新冠像一面镜子,让我们重新认识了人性。
 
而人性中最闪亮的光芒、最柔软的部分,都由白衣战士带来。
 
图片
 
如今,他们在吉林,在风雪之中,昼夜不息,步履不停,用无声的行动告诉我们:
 
疫情虽猛,别怕!我们一直在。
 
因为,我们是中国医护。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