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原创】内蒙古|彭桂芸:流调,我们随时出发

 阿拉善文学 2022-03-25

原创作者:彭桂芸内蒙古阿拉善盟

诗歌



流调,我们随时出发
春分后的第一天,我和阿盟疫情流调溯源三组的组友们,在盟公安局24小时值班。
一大早,站在宽大的落地窗前,看到天空灰蒙如纱,清淡的雾气若有若无,楼房围合的院子里空无一人,干净的青砖地半湿半干。小城的第一场春雨,已经羞涩地躲回云层里了。
这场小小的春雨,带给大地别样的生机。空气、树木和房屋多了一层新意,浅淡的嫩绿在枝头跳跃,就连眼角的阵阵困涩,也被窗外的清亮、湿润与惊喜,冲洗得一干二净。
西北的春天,总是来得晚了一些。望着窗外的景象,不由想起 “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的诗句来;想起第一次流调值班时,那些紧张、难忘的镜头;想起国际妇女节的前夜,阿盟流调溯源群里紧急集合的哨声。

一个月前的周日,天蓝风和,早春的寒气丝丝缕缕。我们流调溯源三组第一次集中值班。大家分别来自公安、公卫、工信等部门,张瑞宾、赵富元两位组长以及姜继荣等组员,都参加过额济纳抗疫战,具有丰富的流调溯源实战经验。额济纳回来仅仅三四天,张组长又和公安局的同事们奔赴满洲里抗疫。听他们分享实战经验,深感受益匪浅。
值守的过程难免漫长、枯燥,没有人预测到平静之下,真的会暗流涌动。17:35分,组里接到了来自呼市的疫情协查函,两位组长立即分工,展开工作。17:36分,赵组长带领盟疾控中心郭倩和我,出发去左旗疾控中心指导、配合工作;张组长带领公安、工信组员,投入到数据分析排查的准备工作中。突发情况下的紧急处理忙而不乱,令人暗赞。
穿过高峰的车流,十几分钟后,我们到达了左旗疾控中心,看到工作人员都在紧张忙碌着。赵组长就协查函内容,指导工作人员展开对密接者某某的流调排查、次密接者的判定、可能污染场所的分析研判等工作。旗疾控中心的李书记,也是忙来忙去地协调指挥。工作人员中,有打电话联系密接、次密接的;有电脑前忙着记录、填发核心信息的;还有准备防护装备,去现场流调、转运密接者的。九零后的郭倩快言快语,工作起来积极主动,展现出年轻人好学向上、踏实肯干的一面。我拿着纸笔,随时记录相关信息。
旗疾控人员不厌其烦,多次和密接者联系询问,没想到密接者自呼市到巴彦浩特,行程轨迹分布广,范围大,所有消费竟然都是现金结账,无疑给流调溯源增加了不少难度。
陆续有下夜班又接到通知的旗疾控人员赶来加班,进门就投身到紧张、繁琐的工作中。从始至终,未听到她们有丝毫怨气。赵组长的学生是其中之一,她对我说,疫情以来,熬夜加班都是常事,说不累是假话,但是工作需要,大家也没啥怨言。
工作人员费尽周折,终于联系到了钓鱼车司机,同车的次密接者也一个个浮出水面。只是,没想到有一个次密接手机关机,张组长发来其家属的联系方式。可是家属告诉我们,次密接者是某校学生,当时正在学校上课。听到有人说,咋能和学校取得联系?我赶紧通过一位球友和同事的帮助,联系到了该校领导。在赵组长的指导下,该学校第一时间果断采取了必要的风险管控措施。

天色渐渐暗沉下来,窗外幽深的树影随风晃动着。疾控中心一楼的办公室里灯火通明,忙碌的身影穿来穿去。流调工作紧锣密鼓地进行着。
第一时间将各种信息反馈给张组长,没一会儿,数据排查结果一条条又反馈过来。随着工作深入,密接者的行程轨迹逐渐清晰了,就连去某个超市呆了一分钟,也显示在行程轨迹里。核查手机通话、移动支付记录、电子轨迹分析、调取视频监控、多维度核查密接者小城活动轨迹、确定高风险接触人群,所有流调技术和手段一起上阵。烧烤店、出租车、酒店、超市、拉面馆以及同车、同伴、同住的人员,密接者、次密接者所到之处、所接触人群,无一不是流调排查的重点。
张组长忙碌之余,还惦记着我们有没有吃饭?需不需要留饭?晚上九点左右,旗疾控中心工作人员送来了盒饭,大家一边工作,一边扒拉了几口。所有人的注意力,都在流调溯源工作上。
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流调溯源进展非常顺利。密接者早已转运隔离,次密接者也在梳理中被隔离管控,可能感染的场所也在排查管控之中。
回到值班点,已是凌晨了,张组长和姜继荣等组员还在工作着。大家坐在一起,汇报交流了各自的工作。眼看着时针指向一点了,张组长说,大家抓紧时间休息一会儿,说不准夜里还会有工作。
宽敞的值班室里,我和郭倩一人一床,合衣躺下。半眯半醒间,郭倩的微信响了一下,旗疾控人员发来消息,需要紧急排查某次密接者的相关信息。大家再次集合,就需要排查的工作,分析、研判,全力协助旗疾控中心的工作。
组里只有我和赵组长是六零后。凌晨四点多,张组长边忙边对我说:“彭姐,要不你去休息吧?”我说,没事,我熬得住。大家都在加班,我说啥也不能去休息。
第一次值班,亲眼目睹了公安和疾控人员的辛苦,心里充满了深深的敬意。他(她)们在不为人知的背后,通宵达旦地流调溯源,排查隐患。

妇女节前一天,是我们流调三组备勤的日子。那晚,我正在外和朋友们一起吃饭,看到盟疫情流调溯源群里发出紧急通知:“所有人员手机保持畅通,装备、防护用品、个人用品都准备好,接到命令,立即出发。”几乎同时,张组长在小组群里通知另外三名公安组员,收拾个人物品,吃口饭,七点半到公安局集合。
虽然不知确切疫情消息,但闻令而动,是每一位流调队员的天职。匆匆和朋友们告别,我直奔家里,拿出行李箱摆在地上。会不会抽到我?如果要去会呆几天?居住条件咋样?这些都是未知数。我把厚衣物、旅行床品及洗漱用品等塞满了行李箱,做好随时出发的准备。
等待出发的心情既紧张又安然。夜已经漆黑,我把手机铃声调到最大后放在枕边,听着闹钟的滴答声迷糊了一夜。虽未等来出发的消息,但紧绷的神经并未放松一刻。天亮后得知,赵组长和郭倩已于七日下午紧急赶赴温镇,张组长和公安局的组员也于八日凌晨前到达温镇。电话、现场流调及现场采样,摸排、查询、调取数据和监控资料,公安和疾控部门分工协作,马不停蹄地展开流调溯源工作。直至3月10日下午,他们才返回巴彦浩特镇。
周二下了夜班后,接到组里通知,流调溯源工作近期不用集中值班了,但是,所有流调队员要保证紧急情况时,可以随时到位。
是啊!春天越来越深,花草发芽,树木生绿,窗外的鸟鸣啾啾不停,而国内本土疫情形势依然严峻。作为一名流调溯源队员,任何时候,我们都要严阵以待,随时出发。

彭桂芸,医务工作者,业余爱好阅读与写作。


★★ 平台简介 ★★

【阿拉善文学】是内蒙古自治区阿拉善盟文学艺术界联合会“文艺两新”合作新媒体平台,为《阿拉善文学》期刊推选优秀作品及新人。该公众号不限年龄、地域,为作家、诗人、文学爱好者等提供原创文学作品免费编辑、分享发布、推广展示等服务。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